苏锦笑笑,“陛下可能不知,老镇国公与家师关大儒是至交好友。”
“多年前,曾有幸与老师一同去拜访老镇国公。”
只不过,那时候的老镇国公已经时日无多,连床都下不了。
关文昌便问他,“你这一生都贡献给了大承,连个妻女都没有,当年老夫便让你找个衣钵继承人,或将你的毕生所学编写成书,你偏不听。”
“这下好了,你一死,这世界上除了我还有什么人能记得你......”
苏锦还记得,那时候的老镇国公没有理会关大儒的唠叨,只是出神地望着某个方向。
那时候的她才十岁,看不懂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如今想来,那更像是欣慰?或者不舍?
而今早见到关大儒后,她突然就想起了这件事。
老镇国公当时看的方向是皇宫的方向,这么一想,说不定老护国公还真可能在别人不知道的地方将自己的所学传了下去。
当然,苏锦并不确定那个人是不是叶砚书。
只不过心有所感诈了他一下,而叶砚书的反应也告诉了她,确有其事。
当然,这些都是苏锦的心里想法,叶砚书并不知道,他还以为是老镇国公将这件事告诉了关大儒,而关大儒又告诉了苏锦。
“这件事你没有告诉别人吧?”
苏锦摇头,“没有,任何人都没说过。”
对于苏锦的话,叶砚书还是能相信的,稍微放下了心。
“所以,能不能请陛下割爱?将《无为兵法》送与我?”
说实话,叶砚书是非常舍不得的,老镇国公是他年幼时的心灵支柱,是他一点点教会自己如何当一个皇帝,也是他这辈子最敬重的人,没有之一。
而,《无为兵法》是老镇国公留给他的唯一念想,虽然这些年他早已将兵法背得滚瓜烂熟......
可......想到苏锦那晚和他制定的计划,叶砚书只能强忍着不舍点了点头,“行吧,本来你不提我也是要送与你的。”
苏锦心里信不知道,反正她表面是信了。
说完了正事,两人并肩朝着山下走去。
叶砚书很喜欢这样的气氛,就好似跟寻常朋友那般闲逛聊天。
未登基前,深宫里的人上至宫妃,下至宫女太监,每个人看他的眼神都是高高在上的。
而他登基后,他们又换了一副嘴脸,卑躬屈膝伏低做小,不管哪种,叶砚书都不喜欢。
也唯有苏锦,在没有外人的地方,与他相处起来更像是朋友,而不是君臣。
山下,杨氏一群人站在树荫下等着,看见他们下来,赶忙迎了上去。
“陛下。”一群人先是跟皇帝行了礼,等到叶砚书说了句免礼这才起身。
“陛下,那臣便先告辞了。”苏锦跟叶砚书辞行。
叶砚书张了张嘴,刚想说朕走累了,去你府上歇息片刻,却被杜公公的咳嗽声及时打断。
“陛下,想必苏大人府里也有很多事等着处理,时间也不早了,咱们该回宫了。”
叶砚书这才想起来,对哦,今天是苏运和苏诚出殡的日子,他上门确实不太好。
“嗯,你们回吧。”
两拨人各自朝着自己要去的方向离去,很快就消失在了山脚。
苏府,苏锦等人刚一进门,路之遥便急匆匆的迎了出来。
她没有跟随送葬队伍一起前往荒山,而是守在苏府等着众人回来。
“表姐!”苏锦点点头算是回应,勉强的笑了一下。
“之遥,劳烦你帮忙照顾母亲一会,表姐有些累了,想先回去休息片刻。”
自从接到父亲和弟弟死讯的那天开始,苏锦便一刻不停地在奔波,如今事情一了,她的心神稍一放松便再也撑不起来。
她只感觉自己浑身重如铁块,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路之遥一脸担心地看着突然萎靡下来的苏锦,“表姐,你没事吧?”
苏锦摇摇头,“没事,只是太阳晒多了脑袋有些晕,睡一觉就好了。
“彩云,扶我回房间。”
望着被搀扶着离开的背影,杨氏张张嘴想叫住她,却又生生忍住了,藏在衣袖下的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杨氏被路之遥扶着回了碧兰院,回去的路上,杨氏愣愣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好几次都差点撞到假山,还好路之遥及时带着她转了个方向。
等回到碧兰院的主厅坐着,她才回过了神。
“阿瑶,能帮姨母跑一趟厨房,让他们把饭菜端来这里吗?”
路之遥今年十四岁,已经到了懂得看人脸色的年纪,她一听就知道姨母这是故意支开自己,恐怕是有什么话不能让她听。
“好,我这就去。”路之遥担忧地看了眼杨氏,随后转身出门。
她一走,杨氏也挥退了房间内其余伺候的下人,只留下跟着她陪嫁过来的余瑾姑姑。
“余瑾,你说阿瑶都来了,为什么大哥他们都不来,他们是不是还没原谅我?”
杨氏一把抓过余瑾的手死死握住,语气有些惶恐地问道。
余瑾姑姑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能轻拍杨氏的手背。
“你说,要是我主动去跟大哥道歉,他们会不会......”杨氏后面的话没有再说下去。
余瑾姑姑惊讶地看着杨氏,因为当年的事,夫人已经十七年没跟娘家联系过了,也就路之遥的母亲,杨氏的同胞妹妹因为当年两人都同在京城,这才没有断了联系。
“夫人你这是?”
杨氏抿嘴,想起苏锦方才一进门那副被抽调精气神的样子,她很心疼。
不管女儿展现出多能干的本事,她终究只是个刚及笄的小姑娘,这个年纪的姑娘本该无忧无虑地对父母撒娇,出门跟三两好友逛逛胭脂铺。
可就因为摊上了她这么一个没用的娘,苏锦就得强撑着站起来。
“我......我不想锦锦这么累,我......我也想帮她的忙.......我......”
“夫人放心,这世上哪有一家人化不开的结,当年的事奴婢不觉得是夫人的错,大爷虽然也说过不认你这个妹妹。”
“可再怎么说,你们是亲兄妹,相信大爷也早就想和夫人和解,只不过拉不下脸来而已。”
杨氏成功被余瑾姑姑安慰到,缓缓地松开了她的手,思索片刻后咬牙道:“余瑾,研墨,我要给大哥去信!”
“多年前,曾有幸与老师一同去拜访老镇国公。”
只不过,那时候的老镇国公已经时日无多,连床都下不了。
关文昌便问他,“你这一生都贡献给了大承,连个妻女都没有,当年老夫便让你找个衣钵继承人,或将你的毕生所学编写成书,你偏不听。”
“这下好了,你一死,这世界上除了我还有什么人能记得你......”
苏锦还记得,那时候的老镇国公没有理会关大儒的唠叨,只是出神地望着某个方向。
那时候的她才十岁,看不懂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如今想来,那更像是欣慰?或者不舍?
而今早见到关大儒后,她突然就想起了这件事。
老镇国公当时看的方向是皇宫的方向,这么一想,说不定老护国公还真可能在别人不知道的地方将自己的所学传了下去。
当然,苏锦并不确定那个人是不是叶砚书。
只不过心有所感诈了他一下,而叶砚书的反应也告诉了她,确有其事。
当然,这些都是苏锦的心里想法,叶砚书并不知道,他还以为是老镇国公将这件事告诉了关大儒,而关大儒又告诉了苏锦。
“这件事你没有告诉别人吧?”
苏锦摇头,“没有,任何人都没说过。”
对于苏锦的话,叶砚书还是能相信的,稍微放下了心。
“所以,能不能请陛下割爱?将《无为兵法》送与我?”
说实话,叶砚书是非常舍不得的,老镇国公是他年幼时的心灵支柱,是他一点点教会自己如何当一个皇帝,也是他这辈子最敬重的人,没有之一。
而,《无为兵法》是老镇国公留给他的唯一念想,虽然这些年他早已将兵法背得滚瓜烂熟......
可......想到苏锦那晚和他制定的计划,叶砚书只能强忍着不舍点了点头,“行吧,本来你不提我也是要送与你的。”
苏锦心里信不知道,反正她表面是信了。
说完了正事,两人并肩朝着山下走去。
叶砚书很喜欢这样的气氛,就好似跟寻常朋友那般闲逛聊天。
未登基前,深宫里的人上至宫妃,下至宫女太监,每个人看他的眼神都是高高在上的。
而他登基后,他们又换了一副嘴脸,卑躬屈膝伏低做小,不管哪种,叶砚书都不喜欢。
也唯有苏锦,在没有外人的地方,与他相处起来更像是朋友,而不是君臣。
山下,杨氏一群人站在树荫下等着,看见他们下来,赶忙迎了上去。
“陛下。”一群人先是跟皇帝行了礼,等到叶砚书说了句免礼这才起身。
“陛下,那臣便先告辞了。”苏锦跟叶砚书辞行。
叶砚书张了张嘴,刚想说朕走累了,去你府上歇息片刻,却被杜公公的咳嗽声及时打断。
“陛下,想必苏大人府里也有很多事等着处理,时间也不早了,咱们该回宫了。”
叶砚书这才想起来,对哦,今天是苏运和苏诚出殡的日子,他上门确实不太好。
“嗯,你们回吧。”
两拨人各自朝着自己要去的方向离去,很快就消失在了山脚。
苏府,苏锦等人刚一进门,路之遥便急匆匆的迎了出来。
她没有跟随送葬队伍一起前往荒山,而是守在苏府等着众人回来。
“表姐!”苏锦点点头算是回应,勉强的笑了一下。
“之遥,劳烦你帮忙照顾母亲一会,表姐有些累了,想先回去休息片刻。”
自从接到父亲和弟弟死讯的那天开始,苏锦便一刻不停地在奔波,如今事情一了,她的心神稍一放松便再也撑不起来。
她只感觉自己浑身重如铁块,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路之遥一脸担心地看着突然萎靡下来的苏锦,“表姐,你没事吧?”
苏锦摇摇头,“没事,只是太阳晒多了脑袋有些晕,睡一觉就好了。
“彩云,扶我回房间。”
望着被搀扶着离开的背影,杨氏张张嘴想叫住她,却又生生忍住了,藏在衣袖下的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杨氏被路之遥扶着回了碧兰院,回去的路上,杨氏愣愣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好几次都差点撞到假山,还好路之遥及时带着她转了个方向。
等回到碧兰院的主厅坐着,她才回过了神。
“阿瑶,能帮姨母跑一趟厨房,让他们把饭菜端来这里吗?”
路之遥今年十四岁,已经到了懂得看人脸色的年纪,她一听就知道姨母这是故意支开自己,恐怕是有什么话不能让她听。
“好,我这就去。”路之遥担忧地看了眼杨氏,随后转身出门。
她一走,杨氏也挥退了房间内其余伺候的下人,只留下跟着她陪嫁过来的余瑾姑姑。
“余瑾,你说阿瑶都来了,为什么大哥他们都不来,他们是不是还没原谅我?”
杨氏一把抓过余瑾的手死死握住,语气有些惶恐地问道。
余瑾姑姑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能轻拍杨氏的手背。
“你说,要是我主动去跟大哥道歉,他们会不会......”杨氏后面的话没有再说下去。
余瑾姑姑惊讶地看着杨氏,因为当年的事,夫人已经十七年没跟娘家联系过了,也就路之遥的母亲,杨氏的同胞妹妹因为当年两人都同在京城,这才没有断了联系。
“夫人你这是?”
杨氏抿嘴,想起苏锦方才一进门那副被抽调精气神的样子,她很心疼。
不管女儿展现出多能干的本事,她终究只是个刚及笄的小姑娘,这个年纪的姑娘本该无忧无虑地对父母撒娇,出门跟三两好友逛逛胭脂铺。
可就因为摊上了她这么一个没用的娘,苏锦就得强撑着站起来。
“我......我不想锦锦这么累,我......我也想帮她的忙.......我......”
“夫人放心,这世上哪有一家人化不开的结,当年的事奴婢不觉得是夫人的错,大爷虽然也说过不认你这个妹妹。”
“可再怎么说,你们是亲兄妹,相信大爷也早就想和夫人和解,只不过拉不下脸来而已。”
杨氏成功被余瑾姑姑安慰到,缓缓地松开了她的手,思索片刻后咬牙道:“余瑾,研墨,我要给大哥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