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星辰汽车的全国经销商大会,已经办到了第三届。

  想要加盟直营店,或者走混合直营的模式。

  标准也变得大大提高。

  以星辰汽车的市场表现来说,只要是加入了就能跟着挣钱,很多经销商投资人自然削尖了脑袋都想挤进来。

  现在想加盟,注册资金不能低于五百万,代理加盟费达到三十万,流动资金需覆盖3个月运营,并且签订长期严格合同。

  可以说。

  第一批跟着星辰汽车干的小经销商,现在几乎都发财了。

  而接下来星辰汽车在不缺乏流动资金的情况下,更偏向于开设品牌直营店。

  …

  “而且星辰S7的市场订单销量反馈依旧良好,且还在持续增长,受限于产能,预计这个月交车可以突破到一万五千台销量!”

  “等到六月产能大爆发,星辰S7应该能顺势冲击两万台月销!”

  俞年又接着道。

  现在星辰汽车的规模。

  单单一款车就能撑起年销一二十万台。

  内部对这个成绩都相当兴奋!

  许易对这个结果倒不意外,“嗯,从销量分布来看,南方地区我们销量很不错,但在北方地区的城市,以及东北三省,就逊色很多了。”

  会议屏上的销量数据图,星辰汽车的售卖网络和销量几乎遍布了大部分一二三线城市,包括农村地区也有涉及。

  可放在北方的大省,销量覆盖的光点开始了明显锐减。

  甚至有些稀疏和惨淡。

  俞年回答道:

  “北方地区的充电设施覆盖率比南方要低很多,我们星辰品牌门店和超充站虽然铺过去了,不过销量暂时还没起势,恐怕还是要时间来慢慢普及。”

  许易指了指北方的大片地区:“充电基础设施的覆盖率低是一方面,最大的原因还是环境和气温制约,北方的冬季长达四五个月,最极端情况可能到零下二十度,甚至零下四十度,所以除了燃油车几乎别无可选。”

  传统燃油车在极端气候下表现更稳定,这是不争的事实。

  纯电的新能源车,现在行业最高也才干到五百多公里的续航。

  若是算上实际行驶损耗,加上零下二十度的外温环境,那估计跑两百公里出头都够呛。

  -

  40℃环境下续航可能衰减50%,这可真不是开玩笑。

  而是他们都实测过的。

  即使是极星电池耐寒性比同行强,其实也没办法违抗物理规律。

  “目前要解决这个问题,纯电车是行不通的。

  必须要把混动方案拿出来,也就是咱们下一款大增程路线SUV,能加油的同时也能充电,实现在北方恶劣冬季环境下比燃油车续航还长,才能让这部分地区的消费者消除顾虑。”

  许易挑明道。

  其实纯电车的销量,增长到月销两万多台,就会遇到第一个门槛。

  那就是北方地区的人们不买账。

  这可不是人家歧视。

  而是后世哪怕做到了700公里的cltc续航,当到了北方冬季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续航直接砍半,真就变成一条虫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

  要么把续航继续拉长,要么让电池变得超级耐寒。

  这都不是目前的磷酸铁锂电池能解决的,起码今年到明年是不行。

  怎么也得把固态电池,或者更高密度更耐寒的半固态电池整出来。

  所以混动为什么卖得好。

  就是因为人家在北方卖得开。

  能提供纯电车的高配置行驶体验,还能加油、续航长!

  有这个原因制约在,也是为什么星辰汽车要两条腿走路的原因。

  否则真纯电路线蒙头走到黑,那在固态电池研发出来之前,等于一开始就把北方地区的所有消费者都拒之门外,给其他做混动路线车企机会,完全白给的行为。

  “许总,和东安动力合作的1.5T发动机研发很顺利,目前采用阿特金森循环+高压直喷的方案的样机已经开始了台架性能测试,新优化过后的高强度铝合金缸体,在低转速“1500rpm/3bar”负荷时热效率达到40%,高转速“2500rpm/5bar”时达到39%。

  下一阶段研发,有望在中低全工况转速负荷下,突破至40%热效率。”

  陈舟发言道。

  几个月的闷头研发,混动部门这边取得了很大成功。

  甚至超过之前定下的39%目标,第一代增程器就有望达到40%热效率。

  这已经非常惊人了!

  当然。

  台架验证和样机物理原型测试只是第一步。

  后续到了整车集成阶段,还要开发增程模式控制算法,通过路试验证将动力油耗、NVH这些指标进一步优化。

  “另外我们也考虑了排放政策,现阶段是满足国五标准,还预留国六升级空间。

  整套系统下线,要对比业界其他增程方案,说是超级增程系统也不为过。”

  说到这。

  他不乏自信的表情。

  目前的行业内,肯在增程系统上砸研发的,还真没两个。

  特别还把热效率堆到40%,还满足高规格NVH和稳定性指标的更是没有!

  说一句“超级增程”的确不过分!

  除了国产品牌外,那些有能力搞发动机的德系豪华,偏偏又不做增程。

  这就很“寂寞”了。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赢友商们太多了!!

  “好,发动机技术要尽量打磨好,以后的高端路线是一大依仗。”

  许易点头。

  纯电高端不是不能做,但增程高端这条路往往更好走。

  别看只有1.5t,但这玩意可比初代理想one上1.3t的增程发动机要猛太多了。

  何况还是40%热效率。

  星辰汽车是奔着一举占领增程赛道去的,当然得不遗余力。

  ……

  “许总,目前第二代极星电池的也快到小样验证阶段,这次我们改善了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振实密度进一步提升,开发了更高安全性的电解液,使得长薄片电芯的热失控风险进一步降低。

  结构方面我们优化了空间利用率,并降低内阻,届时整体能量密度有望突破175Wh/kg,且能进行多轮针刺实验。

  最关键的峰值放电性能,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电池研发部门这边,曹阳汇报了近期进度。

  电池算是星辰最大的一个研发板块了。

  这次是基于第一代上改良,其实时间周期上甚至比第一代极星电池更快一点。

  当然结构配方上面可优化的空间也很多。

  其实他们甚至能做出更高能量密度的电芯,但也要针对量产成本考虑。

  毕竟第二代极星电池研发出来,是要直接装车的。

  如果不考虑成本,哪怕200Wh/kg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电池,他们也能搞出来。

  可那就得使用小日子进口的极高纯度电解液,纯粹的实验室产物,成本完全无法量产。

  就像有些实验室发动机,号称能做到48%热效率,50%热效率以上。

  听起来就能令人倒吸一口凉气。

  实际让他拿出来,在道路复杂工况下其实根本难以工作,就算强行堆上去,爆震和出故障的可能性也极大,达不到量产的实用性。

  许易听着各部门飞跃式的研发进度。

  脸上笑意都遮掩不住了。

  很好!

  等这些技术都量产出来,真不敢相信他们星辰汽车到时候能有多强!!

  按照各个研发部门汇报的进度,要是放在其他新能源车企,非得人脸笑裂了不可!

  许易还是尽量保持着克制。

  毕竟,眼前只是一点小成绩而已。

  他们星辰汽车甚至都没做到真正的征服某个市场,论旗下单一车型,放在燃油车领域,也不算非常出类拔萃。

  不过。

  令许易没想到的是。

  目前最快接近落地的,反而是手机电芯的团队。

  “许总,目前高镍三元软包电芯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二代样品的实验,能量密度达到320Wh/L,常规尺寸的样品3300mAh-3800mAh,若是采取旗舰机那种加大电芯体积设计,进一步优化体积密度,容量估计能轻松突破4200mAh。”

  董宇轩则说道。

  手机电芯研发团队只有几十号人,但研发进度也快。

  基本就是在不断的配方优化和样品验证。

  上一次才只是中端手机电芯的性能,这次就直接突破旗舰机型的电芯密度了。

  主要也是难度不大。

  “最大能到4200mAh?据我所知,目前手机行业好像还没有超过4000mAh的旗舰机吧?”

  许易脸上露出一抹思考之色。

  “是,目前旗舰机的容量都在3300mAh-3500mAh,不过根据外界传闻,花为今年貌似要出一款容量达4000mAh的旗舰机,咱们的电芯可以轻松超越!”董宇轩点头。

  他们特地去做了市场调研,并且也拆解了所有的高密度旗舰电芯。

  目前看来技术程度不过尔尔。

  “不过为了达到目标,我们也验证了很多样品,包括性能和寿命测试,最后因为循环寿命比较出色,现在还有很多容量不错的软包电芯样品留存,算是残次品,您看怎么处理?”

  “残次品?”

  “是,虽说是残次品,不过容量和内阻放电性能也还算优秀,大都能达到3300mAh以上的水平,就这么报废有点可惜,如果二次复用做成充电宝当做员工福利发下去,我想应该也不错。”

  董宇轩笑道。

  这批电芯只是规格不合适,本身的密度和内阻性能是不差的,循环寿命也很长,起码不比外界的旗舰机电芯差,就这么报废有点可惜。

  这话一出。

  顿时引起了许易的注意。

  “诶——不如就做个充电宝!”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最新章节,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