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新车曲线的概念图。

  深邃黑暗的背景,有星光点缀,几道优雅的弧线勾勒出一辆隐藏在朦胧中的曲线,隐隐看得出是一台大型SUV的轮廓和整体车身比例,还有一道标志性的星环大灯。

  整个图片的风格,是那种看了就令人难忘的。

  没有PPT。

  也没有采访通稿。

  甚至没有文字!

  一个无声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在网络上蔓延起来。

  ——“星辰要发新车了!!”

  要知道发布前两款车的时候,星辰汽车还是无人在意的状态。

  就拿星辰mini来说,压根没开发布会,选择了车展亮相的形式。

  而第二台车。

  虽然对外有一系列的宣发,却并未有过多的资本支持和外界关注。

  这两款车毫无疑问的都成为了业界的爆款,作为一家初创车企打出了极为耀眼的成绩。

  现在星辰的第三款车来了。

  是一台大型SUV!!

  …

  新势力的几家都把目光调转过来,内心莫名多了一股紧促感。

  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传统车企们,纷纷露出了慎重之色。

  星辰汽车可不比那些只会拿着PPT鼓吹的车企。

  这哥们,他有车是真发啊!

  其中有人露出了不出意料的表情。

  果然。

  和业界传闻差不多,星辰汽车的下一款车,要进军SUV市场。

  在国内这么大的市场。

  SUV就是畅销的代名词。

  别管什么网络吹捧的跑车精神、轿车精神,看销量榜就知道。

  造一款suv,能抵得上好几款轿车的销量。

  而实际上呢。

  技术难度并没有提升多少,很多车甚至就是把轿车底盘安上去,车身拉长拉高换皮而已。

  这么好圈钱的生意何乐而不为?

  ……

  车主群体们率先激动了!

  “好好好,终于憋不住了吧,这都多久了,终于有点新车消息了!”

  “星辰要造SUV了?这车啥配置啥定位啊?”

  “纯电SUV吗?续航会是多少?”

  “我说个数,二十万、配置拉满,加速在六秒、续航给到五百公里!!”

  一系列的评论。

  飞快在官方微博的评论区下方积累着。

  可见人们对星辰的期待值有多高。

  毕竟之前的两款车,无论是定位还是配置,那都是非常厚道,感动人心级别。

  与高性价比的标签也打上了等号。

  很多人考虑家庭用车,也在关注新能源这个品类。

  现在的情况,有不少限牌城市的人群,通过使用电车之后,固有观念转变了过来。

  也开始关注更多的新能源车。

  毕竟上牌成本摆在这,绿牌成为了刚需的选择。

  但新能源SUV这边阵营,却出现一种诡异的现象。

  那就是想挑一款空间大的SUV,居然没几款可选。

  大多都是紧凑型SUV,空间极为一般,尺寸稍微强一点的,也就是类似比亚迪唐这种插混。

  相对于轿车来说,纯电SUV的续航太难做了,像前年和去年发布的这些新能源SUV,续航普遍还在三百多NEDC。

  不实用,也卖不上量。

  到了今年,事情迎来转机。

  上下游供应链均接连突破,宁德时代发布811电池,以及其他一二线厂商都公开对外宣布,三元锂能量密度已经来到一个新高度。

  这么一来,大型SUV的续航也就能做上去了。

  那么谁去做?

  谁能做?

  谁最终能做上去?

  这是一个问题。

  ……

  星辰汽车的官宣图,就像朝着水面投下一颗石子,引起一阵水花与暗流涌动。

  但很快又沉没了。

  就如同那张概念图,深邃黑暗的背景,有星光点缀的车身。

  影影绰绰。

  除了能看清前脸的轮廓以及车身的曲线,以及那标志性的星环大灯,其他更真切的细节就看不到了。

  搞得人心痒痒。

  有人干脆跑到了星辰汽车直营品牌店去打探,却发现并没有任何关于新车的宣传图与活动,去追问官方销售,得到的也是一切以官网为准的信息。

  9月28日。

  经过预量产测试,星辰F1工厂悄然召开了一场供应链协同大会,公司高管、生产制造总监、质量总监、核心供应商代表,大小几百号人到场。

  这次主要确认的是供应链库存与周生产计划、质量准备、风险预案等。

  星辰毕竟不是“虚空PPT造车”。

  没有嘴巴上下一碰,就让车子从天上掉下来的能力。

  这种等级的新能源车,要启动批量生产是一道极为庞大的工序。

  要确认生产能力,保障物料供应,严控质量与供应商备用库存,牵扯到上下游供应链极为庞大的备货量与资金流。

  而许易要做到发布即发售,意味着要承担提前备货的庞大压力。

  这是一种激进的做法,虽然风险高,一旦成功的收益也大。

  对外召开发布会,然后首月发售仅备货几十台,到接下来几个月再爬升至几百台、上千台的产能,这么做虽然符合传统那一套,却不符合人性。

  把消费者的胃口吊起来,提个车还要等大半年,市场热情便会因此消耗掉。

  甚至有些车企,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对外“预热”了。

  新车信息,配置信息满天飞。

  各种“不小心泄密”,媒体舅舅党。

  实则哪有那么多泄密,都是车企的小套路。

  提前试探一下,到时候先开预定,预定过后一个月再开发布会大定,各种接二连三的试探消费者和市场预期,降低备货压力。

  不是耍猴,胜似耍猴。

  …

  “各位,接下来就是冲刺的阶段了……”

  大会上,许易面向供应商的合作代表人,很诚恳且正式的言语。

  “激励的话,想必大家可能也听腻了,冲击高端这条路能不能走成、能做多大多强,依仗大家共勉,万望大家把握生产,严控质量。”

  话音刚落,下方立刻有回应。

  “许总,我们信你!”

  “共勉!!”

  ……

  不少小供应商是跟着星辰一路做起来的。

  譬如车内的注塑件、密封件、线束、座椅面料等,都是优先在本地采购。

  很多配套供应商是因为有了星辰的大批量订单,才有今天的利润和制造规模。

  而星辰对于头部的核心供应商、像高通、英伟达、博世、采埃孚这些,都签订了一年以上的长期采购协议,通过预付定金+缩短付款周期锁定了一部分产能。

  对于中小型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则都通过或缩短付款周或预付全款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目的就是为了将产能牢牢控制。

  特别是对于芯片和屏幕供应,都是大批量锁订单、再三确认库存,提前屯了一批。

  许易可不希望开完发布会,国外突然搞出厂房起火、屏幕缺货、芯片产能拉缸这种事情。

  而最核心的三电,反而是最不用担心的。

  这玩意星辰自己就能产,且也没太大的产能瓶颈。

  目前第二代极星电池与V6电机,都到了批量生产阶段。

  陈力宝作为董事长这次代表东安动力出席经销商大会,作为一线的核心供应商,也是第一次与星辰汽车展开深度合作,为表重视他亲自前来,也表态出全力配合的意愿。

  在这之前,他其实很难想象到,作为一家发动机生产商,居然以这种形式打入新能源行业。

  增程发动机不是没想过,也不是没预案。

  只是。

  这一上来的起点,超出了他的预期。

  高端增程新能源车,真能成吗?

  原本他是没多少信心的。

  可双方团队合作研发所产生的进展,他对星辰汽车这家企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信心在这过程中,也慢慢充盈起来了。

  ……

  “陈总,增程发动机是动力系统的核心,前期我们既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也有生产的准备,不过到了临门一脚,质量方面还请多把把关。”

  郑铁和负责其他负责生产、库存的高管在对接。

  许易则顺势走了过来。

  核心供应商的产能都已经锁定了,他还要确认质量问题的把控。

  陈力宝看了眼正在运行的厂区,轻吸了口气:“许总,你放心,我们必将全力以赴……”

  别看只是一台1.5T的四缸发动机,实际上面用到的工艺和材料,在当下东安动力整个体系的产品,都算得上极高规格。

  否则热效率不可能达到40%以上这么夸张。

  “前期我们经过了完整的批次测试,找南山铝业定制的铝合金纯净度很高,进口气门的杆径公差控制在 0.007mm以内,活塞裙部直径公差在0.008mm,可以保证发动机量产的稳定性。”陈力宝道。

  星辰汽车要求的是“零缺陷”交付。

  确保不能出现上市后发动机异响震动、异常磨损这些问题,他作为发动机厂商,那就得提高下游的供应商采购标准了。

  要知道之前试产的那批发动机,精度比这还低一些。

  但在精度检测设备验证下,也没出过什么大毛病。

  现在提高了量产标准和精度要求,整体质量会变得更稳定。

  “陈总,我也信你。”

  许易笑着同陈力宝握了握手。

  双方对视,一切尽在默契中。

  星辰不在乎因此而提高的量产成本。

  而东安动力这边,就更不在乎这部分成本了,反而在乎的是这台车上市之后的表现!

  双方聊完几句,许易又看向坐在一旁的郭川和孔辉团队。

  “郭总……”他带着笑,莫名给人很大压力。

  “许总,空气悬挂总成测试都没问题了,至于产能爬坡……我们尽力,尽力吧!”

  郭川挠挠头,又感觉不够诚恳,多加了一句:“从今天开始就睡这边了。”

  孔辉科技新建了一条空气悬挂量产产线,就在F1工厂旁边。

  相比其他核心部件,这倒成为有可能卡产能的瓶颈,毕竟自研空气悬挂,这周期对于开发到量产来说,终究还是太短暂了。

  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在集合双方团队研发之下,能够这么快搞出来。

  现在量产的效率还在每月不到两千套,且每套都需要必要的验证和测试,拉长了周期。

  毕竟是第一次量产,他们也不敢放松验证标准,这样可能导致后期故障率飙升。

  “系统工程能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大家一起努力,有困难就开山破路。”

  许易点头示意,这玩意也急不来,

  空气悬架本就结构复杂,不仅涉及到零部件本身,还跟整车调校、标定有关系。

  要是因为冲产能出了批量性故障,再去找零部件和设计的问题,其实会很麻烦。

  好在现在还有缓冲的周期,这阶段足够他们屯一批产能了。

  这也是预生产的重要性。

  ……

  下午回到公司。

  “许总,官宣概念图发上去了,经过一天时间发酵,网上的关注度还有声量都很好,咱们发布会日期还是按原计划来么?”

  俞年来到办公室。

  他看了微博下方的评论,包括网上的搜索数据,说是直线起飞也不为过。

  新车概念图是对外放出的一个信号,也算对近大半年以来业界的猜测、外界目光的一次正式回应。

  有了这个信号,星辰新车上市的节奏就基本定调了。

  与其他车企不同,星辰汽车在上市前的一个月,才开始有了正式预热。

  不过仅仅凭借一张图。

  便已登上社交媒体、车友论坛、汽车论坛这些网站的首页。

  声量压下了远在洛杉矶的“法拉第FF”、和年底酝酿风头正劲的“蔚来ES8”,也不知道友商们内心作何感想。

  “嗯,发布会定在10月25号,等过了今天就对外公开吧,有些人估计也等着看咱们下一台车,咱们不能让同行着急,更不能让消费者失望。”

  许易微微一笑。

  星辰汽车抛出新车概念图,有几家在营销上突然就没声了。

  也不知道是被压着没声了,还是等着他们公布日期呢。

  现在这个极为临近发布会日期,恐怕又要给这些人一个惊喜。

  “好!!”俞年用力答道,眼神之中充满了期待。

  一个月。

  那很近了!!

  工厂内的车子已经下线了一批,一个月后会下线更多!!

  这个库存量积攒到下个月25号,会很可观。

  如果再算上整车的成本和价格定位,甚至会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惊怖!

  ……

  9月29日。

  星辰汽车官方号与官网,再度放出一张图。

  这一次。

  是风格依旧相似的渲染图。

  深邃黑暗的背景,星光点缀,一台星环笼罩的前车头,与圆润优雅的大半个前车身探出黑暗,以侧45度的角度,将半个车身的设计、曲线美感、大气尺寸、显露了出来!

  另外半个车身,仍笼罩在犹如薄纱的黑暗中。

  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随即带来一个行业瞩目的消息,星辰汽车的新车发布会,将于下个月25号召开!!

  这外观一经发布。

  立刻引起了围观!

  “来了!”

  “嘶!出发布会日期啦?就在下个月发布??”

  “好好好!!!”

  “星辰的设计,果然没令人失望!”

  “星环大灯…好看!这个车身曲线也好看!”

  “我宣布这就是业界最好看的新能源SUV!!”

  “感觉没星辰S7那么帅了啊,有种圆润臃肿的感觉,是我的错觉吗?”

  “是你的错觉,我感觉这外观已经很不错了,有一种全新的韵味,而且比市面上其他的新能源车都强太多了!!”

  “我觉得比ES8还好看!!”

  ……

  网民据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目光首先集中在了外观上。

  严格来说,除了标志性的星环大灯外,这台车的外观并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极富冲击力的类型,而是属于圆润流线大气的风格。

  但如果将其与市面上其他新能源车一对比,整个差异化就出来了,那封闭流畅的前脸,简洁干净的车身,带有一种极致简洁与舒展的姿态。

  依然是一眼就令人印象深刻。

  没办法。

  这个设计多少有点超前,带来了这个时代所没有的纯粹科技感。

  哪怕是花了极大力气营销的蔚来,此刻都拿来当做比较。

  “能不能多公布点配置,把外观细节全部公开出来,怎么每次都遮遮掩掩的!”

  有人在抱怨了。

  “这是预热,接下来应该会继续公布的!别忘了上两款车星辰也没怎么提前公布外观,都是上市才披露的,这是人家风格。”

  “看这个尺寸,恐怕还要大于四米七啊?还真是大尺寸SUV!!”

  “有没有知情人士爆料?有没有知情人士爆料?嘴都这么严??”

  一众网友也是麻了!

  两张图,给他们胃口吊得不上不下的。

  虽说公布了发布会日期,可你星辰一点也不坦诚啊。

  配置、价格定位、具体的细节居然也没带透露的。

  反倒是这个外观,搞得他们非常心痒痒!

  遐想无限。

  ……

  “彬哥,星辰汽车的外观公布了。”

  蔚来总部。

  秦力宏第一时间带来了这个消息。

  第一代蔚来ES8已经定档在12月开发布会了,这是业界都知晓的事情,同期也并没有其他对手竞争。

  然而。

  该来的还是来了。

  星辰汽车官宣发布新车,发布会的定档日期竟然比他们还早。

  这多少令人有点难蚌。

  今年四月车展的时候,双方见面星辰那边可是连一台概念车都没掏出来,现在反倒成领跑者了??

  嘶……

  这不太对吧?

  关键这台车,虽然没公布车身尺寸,看轮廓比例却与ES8极为相似。

  这就很暧昧了。

  难不成要撞定位了?!

  “星辰应该早在去年就有准备了,只是没拿出来,和咱们的策略不同。”

  李彬看了眼,暂时没想明白为什么星辰预热搞得这么晚。

  他余光扫到评论下方,那条说“ES8外观不如星辰这台新车”的评论,默默给点了个举报。

  “不知道他们这台车是五座,还是六座跟七座。”秦力宏皱了眉头。

  这里头区别还是挺大的。

  如果是五座车,那双方构不成冲突。

  如果是六座车,或者七座,那就是和ES8相同的定位。

  “这点暂时也不清楚,不同动力类型的竞争也不一样,如果星辰这次真的押注混动,那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李彬摇摇头,想起上次在车展上的碰面。

  说实话。

  他当时还不清楚许易是真的开玩笑,还是打算押注这个路线。

  但他内心是看不起搞增程的。

  不光动力形式画蛇添足,还开倒车。

  这种技术路线,真有发展前途?

  不如加入他们换电。

  一起加电嘛!!

  ……

  “那咱们还是按照原计划宣发吧,虽然可能会被网上拿来与星辰对比,但也没办法了。”秦力宏点点头道。

  “无妨。”

  李彬表态了。

  既然撞上,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双方迟早会碰一碰。

  虽然星辰销量高,起步早,还有新能源纯电头部这个称号。

  但他们蔚来也不差啊!

  星辰有极星电池。

  他们蔚来有采购的宁德时代顶级三元锂电池。

  更别说全国首款全铝车身,进口空气悬挂!

  他们连超跑都造出来了。

  开玩笑。

  我避他锋芒?!!

  ……

  陈力宝回到公司便开始了忙碌,接下来这段时间东安动力的一部分重心,都要放在保证1.5t四缸增程发动机的量产和质量把控上。

  如果真做上去了,意味着他们东安动力踏出了产业转型关键的一步。

  不必再面对日渐萎缩的小型发动机市场,而是转型做新能源专用发动机。

  对于这件事他心里抱着期许。

  毕竟这可不是37%、38%的热效率,而是实打实40%热效率!

  虽然是在特定转速区间。

  可其技术含量也很夸张了,拿出来放在业界估计要因此震动一番!

  就在此时。

  副总经理林书洋带来一个消息:“陈总,之前车和家的老总想与我们内部采购一批发动机,是1.2T三缸标号DAM12TD的那款。”

  “车和家?这也是一家新势力吧。”陈力宝微微一顿。

  他接着摆摆手道:“其他企业采购的事情你负责就行了,1.2T三缸发动机咱们也没什么生产瓶颈。”

  林书洋:“主要对方那边的要求有点多,采购的同时希望咱们配合他们开发一套增程式系统,他们似乎在研发做一款增程式新能源车,不过他们作为初创团队,这套系统开发的要求挺粗糙的。”

  这话一出。

  把陈力宝搞得脸色哑然了。

  啊?

  又来一个要搞增程发动机的??

  嘶——

  这倒有点巧了。

  “先回绝了吧,近几个月我们内部开发团队要调试产线和保生产质量,实在没那个工期,如果愿意等的话,等这阵子过了还有合作机会。”

  说实话陈力宝对此兴趣不大了,随口搪塞道。

  自从和星辰汽车合作后,双方团队共研的专利,虽然是以星辰汽车为主导,但也让他们东安动力因此提升了很多啊,还间接共享了不少机械设计专利,其中的收益是很大的!!

  这李响来找他们做1.2t增程系统,顿时就有点看不上了。

  这样的车,技术含量一根毛都不能与星辰相比。

  怎么可能因此耽误精力。

  “好,我这就回复一下。”林书洋也点点头。

  ……

  很快啊。

  李响就收到了来自东安动力的回复。

  整个人非常错愕。

  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他事先做过调查的,也考察了好几家国内小型发动机生产商。

  这期间和星辰汽车遇到的问题一样,合资的发动机,采购成本既太贵了,也很难保证供应和全方位的配合。

  于是就瞄准了东安。

  在他看来对方没有拒绝的理由。

  一个1.2t增程系统,在双方的配合下研发应当更无难度。

  可偏偏……

  东安动力偏偏就拒绝了。

  不是!!

  这踏马到底是为什么?!

  李响忍不住打了个电话过去,也是很快就接通了。

  “陈总你好,我是李响,之前也是汽车之家的创始人,你应该听说过我,我们想做一款主打家庭用车的增程大SUV,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定位……未来的销量预期,和入主中高端市场的希望也是很大的,背后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李响开始吹,不惜抬出过往的成功经历和背后的资方。

  陈力宝在这边听。

  李响每当说出一条新车定位和卖点,他内心就忍不住默默拿来与星辰汽车进行对比。

  然后。

  脸色变得愈发的诡异起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最新章节,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