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勒罗瓦南城,临时指挥部。
莫林在1连打退了高卢人的第一波冲锋,确认了1连的防线暂时稳固之后,他就立刻坐着卡车赶回了这里。
因为全线遭到进攻后,3个连的防守压力都很大,不断向营部打来电话请示。
所以克莱斯特和曼施坦因还是将他叫了回来,希望能主持下大局。
而莫林这会儿,也一直盯着视界里那张巨大的系统地图。
地图上代表高卢第九师的红色兵牌,如同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入了沙勒罗瓦城,试图强行将教导突击营淹没。
虽然在第一道防线前,无数的红色兵牌在接触到绿色的瞬间就闪烁着熄灭,但后续的红色兵牌依旧源源不断地补充上来,缓慢而坚定地向前推进。
“人多的莽夫就是了不起啊”
莫林忍不住低声抱怨了一句。
他现在算是深刻体会到‘偷克稳,莽克偷’这句话的道理了。
之前在列日要塞,佛兰德伯联合王国的人打得就很‘稳’,正面防御可以说滴水不漏,对空防御的纪律性也很到位。
结果被教导突击营用装甲飞艇空降这种非常‘偷’的战术直接打穿了核心。
紧接着,教导突击营在鲁登道夫这个典型‘偷B’的命令下,又通过‘早期摩托化机动’的方式,抢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拿下了沙勒罗瓦这个战略要地。
而现在,轮到高卢人这些莽夫了。
他们根本不跟你玩什么战术,就是仗着自己人多,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头就撞了上来。
这种简单粗暴到了极点的‘莽夫’战术,确实非常克制人少且打得很‘偷’的教导突击营。
对方的人数优势,也让莫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就像那句很经典的台词说的一样,“就是五万多头猪,抓三天三夜也抓不完”.
更何况,眼前这些高卢士兵,可不是任人宰割的猪。
他们在军官的带领下,像老近卫军一样,悍不畏死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锋。
人在绝境中爆发出的潜力是惊人的。
很多高卢士兵在机枪的压制下,硬是想办法用身体撞开、用炸药炸开那些被封死的门窗,冲进了建筑物里。
地图上,代表着双方的小兵牌在许多建筑图标内部纠缠在了一起,不断有兵牌闪烁着消失。
莫林知道,那里正在进行着残酷而血腥的白刃战。
冲锋枪和手榴弹在狭窄的房间和楼道里,能发挥出恐怖的威力。
一栋栋建筑里,很快就堆满了高卢人的尸体。
但他们依旧像疯了一样,踩着同伴的尸体往里冲。
这种不要命的打法,让教导突击营的士兵们也不断出现伤亡,防线被一点点地向后压缩。
一些原本被特意打通的内部通道,也不得不用炸药重新炸塌,以阻止敌人的突入。
“营长,3连报告!他们左翼的压力太大了!敌人至少投入了两个营的兵力在猛攻他们的阵地!他们快顶不住了!”
“营长!2连报告!他们那边的弹药消耗过半!请求补充!”
“营长.”
临时指挥部里,通讯排士兵的报告声此起彼伏,一个个坏消息接踵而至。
克莱斯特和曼施坦因的脸色也变得异常凝重,他们不断地在地图上标记着最新的敌我态势,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莫林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从战斗开始到现在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他一直担心的,隶属于圣殿骑士团的高卢装甲骑士,并没有出现。
这让防守的压力大大降低了。
但坏消息是,仅仅依靠常规步兵的人海战术,高卢人就已经快要把教导突击营的第一道防线给冲垮了。
“不能再这么硬顶下去了。”莫林心里很清楚。
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本就是迟滞和消耗敌人,没必要在这里和他们拼命。
再打下去,只会让部队的伤亡和弹药消耗达到一个无法承受的地步。
莫林当机立断,对着通讯兵下令道:
“命令1连、2连、3连,立刻放弃第一道防线!交替掩护,全线向第二道防线收缩!”
“是!”通讯兵立刻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告诉各连连长,撤退的时候不要慌乱!带上所有伤员!把还能用的重武器都带上!在第二道防线上重新组织防御!”
莫林又补充了一句。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了那条代表着第二道防线的横线上。
那里,才是他为高卢人准备的真正的主菜。
那里有更坚固的工事,更密集的火力网,以及一些他在出发前特意带上的‘小惊喜’。
“想用人命来填?”
莫林看着地图上那些不断向前涌动的红色兵牌,整个人也因为这场战斗变得面无表情。
“那就让我看看,你们的命到底有多硬。”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还在第一道防线上苦苦支撑的教导突击营士兵们,在接到命令后如释重负。
他们打空弹匣里的子弹,扔出胸挂上最后一颗手榴弹,然后在一个个战斗小组的交替掩护下,开始迅速脱离战斗,向着后方的第二道防线撤去。
从第一道防线撤往第二道防线,是一场混乱但有序的行动。
一名1连的士兵刚从一栋燃烧的建筑二楼跳下来,就被身后的战友一把拉住。
“快走!别停下!”
他们猫着腰,沿着布满了弹坑和尸体的街道飞速奔跑。
后方射来的子弹不断地从他们头顶和身边飞过,打在墙壁上溅起一蓬蓬尘土。
在他们后面,一个小队的战友正依托着一堵断墙,用猛烈的火力压制着追击而来的高卢士兵,为他们争取宝贵的撤退时间。
当撤退的士兵跑过他们的防线后,这个小队的指挥官立刻下令,自己带着人开始后撤。
而刚才那批撤下来的士兵,则迅速在下一个街角找到掩体,架起武器,为他们提供掩护。
“换我们了!掩护他们!”
“你们快撤!”
这种娴熟的交替掩护战术,被刻在了每一个教导突击营士兵的骨子里。
它让部队在撤退中依旧能保持强大的火力和组织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伤亡。
高卢士兵们虽然攻势凶猛,但在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面前,却始终无法对教导突击营造成致命的打击。
他们往往是刚攻下一个阵地,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被侧翼和后方新的火力点打得抬不起头。
当教导突击营的士兵们全部撤入‘南城1号’防线时,他们终于可以稍稍喘一口气了。
与临时构筑的第一道防线不同,这里才是教导突击营防御体系的核心。
所有通往这里的主干道和十字路口,都用沙袋堆砌起了半人高的坚固掩体。
MG08重机枪被架设在掩体后面,黑洞洞的枪口像一只只窥探的眼睛,冷冷地注视着前方。
街道两侧的建筑物,更是被改造成了一个个火力支撑点。
二楼和三楼的窗户后面,都架设了轻机枪和冲锋枪,形成了远近结合、高低错落的立体火力网。
士兵们可以在建筑物之间快速机动,随时支援任何一个出现危机的阵地,而完全不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
而在这道防线上,最要命还是那些横亘在各条道路上的‘小惊喜’——闪着寒光的带刺铁丝网。
这些铁丝网,也是莫林特意从‘鲁登道夫战斗群’的军需官那里要来的。
数量并不算多,这次防御作战也全被他用上了。
铁丝网上,每隔几英寸就紧密地缠绕着锋利的、长约1-2厘米的金属刺。
这些刺采用双股螺旋式配置,确保无论从哪个角度接触,都能造成严重的划伤和钩挂。
而在莫林的亲自指挥下,这些铁丝网被系统性地布置在了整个防线上。
所有次要的街道和小巷,因为没有铺设地砖,所以都采用的‘桩柱式’布置方法。
一根根粗大的木桩、或磨尖的金属铁棍被深深地砸入地面,多股带刺铁丝在木桩之间缠绕成型,形成了一道道根本无法逾越的障碍。
这种布置,像一个巨大的漏斗,迫使进攻的高卢步兵只能沿着教导突击营预设好的几条主干道前进。
而在这些作为主要‘杀戮区’的主干道上,铁丝网的布置则更加阴险。
它们不是简单地横在路中间,而是呈“Z”字形或斜线布置。
这样留出‘生路’的布置,迫使进攻的士兵下意识在狭窄的通道中曲折穿行。
这极大地减缓了他们的前进速度,也让他们暴露在守军火力下的时间被无限延长。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1连长克劳斯站在一处沙袋掩体后面,对着刚刚撤下来的士兵们大吼。
“检查弹药!补充手雷!都喘口气喝点水!马上还有一场恶战要打!”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靠在掩体后面,一边沉默的喘着气,一边熟练地将子弹压入弹匣,然后放到胸挂的弹匣袋中。
机枪小组的士兵,则将一箱箱弹药搬到机枪阵地旁边。
一名年轻的士兵看着前方那片被铁丝网分割得支离破碎的街道,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对身边的老兵说道:
“班长,这玩意儿真的能挡住他们吗?”
那名曾参加过塞维利亚巷战的老兵正低着头,仔细地擦拭着自己心爱的冲锋枪。
听到手下士兵的话,他头也不抬地回答:“能不能挡住,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你只要记住,等他们进了铁丝网,就给老子狠狠地打!别省子弹!”
完成整备的士兵们重新进入了阵地,他们趴在沙袋后面,或者躲在窗户后面,将枪口对准了前方。
整个‘南城1号’防线,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安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沉寂了一段时间后,高卢士兵的身影,就再次出现在了街道的尽头。
而这一次,他们身后也出现了75魔导炮的身影。
莫林在1连打退了高卢人的第一波冲锋,确认了1连的防线暂时稳固之后,他就立刻坐着卡车赶回了这里。
因为全线遭到进攻后,3个连的防守压力都很大,不断向营部打来电话请示。
所以克莱斯特和曼施坦因还是将他叫了回来,希望能主持下大局。
而莫林这会儿,也一直盯着视界里那张巨大的系统地图。
地图上代表高卢第九师的红色兵牌,如同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入了沙勒罗瓦城,试图强行将教导突击营淹没。
虽然在第一道防线前,无数的红色兵牌在接触到绿色的瞬间就闪烁着熄灭,但后续的红色兵牌依旧源源不断地补充上来,缓慢而坚定地向前推进。
“人多的莽夫就是了不起啊”
莫林忍不住低声抱怨了一句。
他现在算是深刻体会到‘偷克稳,莽克偷’这句话的道理了。
之前在列日要塞,佛兰德伯联合王国的人打得就很‘稳’,正面防御可以说滴水不漏,对空防御的纪律性也很到位。
结果被教导突击营用装甲飞艇空降这种非常‘偷’的战术直接打穿了核心。
紧接着,教导突击营在鲁登道夫这个典型‘偷B’的命令下,又通过‘早期摩托化机动’的方式,抢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拿下了沙勒罗瓦这个战略要地。
而现在,轮到高卢人这些莽夫了。
他们根本不跟你玩什么战术,就是仗着自己人多,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头就撞了上来。
这种简单粗暴到了极点的‘莽夫’战术,确实非常克制人少且打得很‘偷’的教导突击营。
对方的人数优势,也让莫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就像那句很经典的台词说的一样,“就是五万多头猪,抓三天三夜也抓不完”.
更何况,眼前这些高卢士兵,可不是任人宰割的猪。
他们在军官的带领下,像老近卫军一样,悍不畏死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锋。
人在绝境中爆发出的潜力是惊人的。
很多高卢士兵在机枪的压制下,硬是想办法用身体撞开、用炸药炸开那些被封死的门窗,冲进了建筑物里。
地图上,代表着双方的小兵牌在许多建筑图标内部纠缠在了一起,不断有兵牌闪烁着消失。
莫林知道,那里正在进行着残酷而血腥的白刃战。
冲锋枪和手榴弹在狭窄的房间和楼道里,能发挥出恐怖的威力。
一栋栋建筑里,很快就堆满了高卢人的尸体。
但他们依旧像疯了一样,踩着同伴的尸体往里冲。
这种不要命的打法,让教导突击营的士兵们也不断出现伤亡,防线被一点点地向后压缩。
一些原本被特意打通的内部通道,也不得不用炸药重新炸塌,以阻止敌人的突入。
“营长,3连报告!他们左翼的压力太大了!敌人至少投入了两个营的兵力在猛攻他们的阵地!他们快顶不住了!”
“营长!2连报告!他们那边的弹药消耗过半!请求补充!”
“营长.”
临时指挥部里,通讯排士兵的报告声此起彼伏,一个个坏消息接踵而至。
克莱斯特和曼施坦因的脸色也变得异常凝重,他们不断地在地图上标记着最新的敌我态势,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莫林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从战斗开始到现在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他一直担心的,隶属于圣殿骑士团的高卢装甲骑士,并没有出现。
这让防守的压力大大降低了。
但坏消息是,仅仅依靠常规步兵的人海战术,高卢人就已经快要把教导突击营的第一道防线给冲垮了。
“不能再这么硬顶下去了。”莫林心里很清楚。
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本就是迟滞和消耗敌人,没必要在这里和他们拼命。
再打下去,只会让部队的伤亡和弹药消耗达到一个无法承受的地步。
莫林当机立断,对着通讯兵下令道:
“命令1连、2连、3连,立刻放弃第一道防线!交替掩护,全线向第二道防线收缩!”
“是!”通讯兵立刻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告诉各连连长,撤退的时候不要慌乱!带上所有伤员!把还能用的重武器都带上!在第二道防线上重新组织防御!”
莫林又补充了一句。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了那条代表着第二道防线的横线上。
那里,才是他为高卢人准备的真正的主菜。
那里有更坚固的工事,更密集的火力网,以及一些他在出发前特意带上的‘小惊喜’。
“想用人命来填?”
莫林看着地图上那些不断向前涌动的红色兵牌,整个人也因为这场战斗变得面无表情。
“那就让我看看,你们的命到底有多硬。”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还在第一道防线上苦苦支撑的教导突击营士兵们,在接到命令后如释重负。
他们打空弹匣里的子弹,扔出胸挂上最后一颗手榴弹,然后在一个个战斗小组的交替掩护下,开始迅速脱离战斗,向着后方的第二道防线撤去。
从第一道防线撤往第二道防线,是一场混乱但有序的行动。
一名1连的士兵刚从一栋燃烧的建筑二楼跳下来,就被身后的战友一把拉住。
“快走!别停下!”
他们猫着腰,沿着布满了弹坑和尸体的街道飞速奔跑。
后方射来的子弹不断地从他们头顶和身边飞过,打在墙壁上溅起一蓬蓬尘土。
在他们后面,一个小队的战友正依托着一堵断墙,用猛烈的火力压制着追击而来的高卢士兵,为他们争取宝贵的撤退时间。
当撤退的士兵跑过他们的防线后,这个小队的指挥官立刻下令,自己带着人开始后撤。
而刚才那批撤下来的士兵,则迅速在下一个街角找到掩体,架起武器,为他们提供掩护。
“换我们了!掩护他们!”
“你们快撤!”
这种娴熟的交替掩护战术,被刻在了每一个教导突击营士兵的骨子里。
它让部队在撤退中依旧能保持强大的火力和组织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伤亡。
高卢士兵们虽然攻势凶猛,但在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面前,却始终无法对教导突击营造成致命的打击。
他们往往是刚攻下一个阵地,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被侧翼和后方新的火力点打得抬不起头。
当教导突击营的士兵们全部撤入‘南城1号’防线时,他们终于可以稍稍喘一口气了。
与临时构筑的第一道防线不同,这里才是教导突击营防御体系的核心。
所有通往这里的主干道和十字路口,都用沙袋堆砌起了半人高的坚固掩体。
MG08重机枪被架设在掩体后面,黑洞洞的枪口像一只只窥探的眼睛,冷冷地注视着前方。
街道两侧的建筑物,更是被改造成了一个个火力支撑点。
二楼和三楼的窗户后面,都架设了轻机枪和冲锋枪,形成了远近结合、高低错落的立体火力网。
士兵们可以在建筑物之间快速机动,随时支援任何一个出现危机的阵地,而完全不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
而在这道防线上,最要命还是那些横亘在各条道路上的‘小惊喜’——闪着寒光的带刺铁丝网。
这些铁丝网,也是莫林特意从‘鲁登道夫战斗群’的军需官那里要来的。
数量并不算多,这次防御作战也全被他用上了。
铁丝网上,每隔几英寸就紧密地缠绕着锋利的、长约1-2厘米的金属刺。
这些刺采用双股螺旋式配置,确保无论从哪个角度接触,都能造成严重的划伤和钩挂。
而在莫林的亲自指挥下,这些铁丝网被系统性地布置在了整个防线上。
所有次要的街道和小巷,因为没有铺设地砖,所以都采用的‘桩柱式’布置方法。
一根根粗大的木桩、或磨尖的金属铁棍被深深地砸入地面,多股带刺铁丝在木桩之间缠绕成型,形成了一道道根本无法逾越的障碍。
这种布置,像一个巨大的漏斗,迫使进攻的高卢步兵只能沿着教导突击营预设好的几条主干道前进。
而在这些作为主要‘杀戮区’的主干道上,铁丝网的布置则更加阴险。
它们不是简单地横在路中间,而是呈“Z”字形或斜线布置。
这样留出‘生路’的布置,迫使进攻的士兵下意识在狭窄的通道中曲折穿行。
这极大地减缓了他们的前进速度,也让他们暴露在守军火力下的时间被无限延长。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1连长克劳斯站在一处沙袋掩体后面,对着刚刚撤下来的士兵们大吼。
“检查弹药!补充手雷!都喘口气喝点水!马上还有一场恶战要打!”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靠在掩体后面,一边沉默的喘着气,一边熟练地将子弹压入弹匣,然后放到胸挂的弹匣袋中。
机枪小组的士兵,则将一箱箱弹药搬到机枪阵地旁边。
一名年轻的士兵看着前方那片被铁丝网分割得支离破碎的街道,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对身边的老兵说道:
“班长,这玩意儿真的能挡住他们吗?”
那名曾参加过塞维利亚巷战的老兵正低着头,仔细地擦拭着自己心爱的冲锋枪。
听到手下士兵的话,他头也不抬地回答:“能不能挡住,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你只要记住,等他们进了铁丝网,就给老子狠狠地打!别省子弹!”
完成整备的士兵们重新进入了阵地,他们趴在沙袋后面,或者躲在窗户后面,将枪口对准了前方。
整个‘南城1号’防线,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安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沉寂了一段时间后,高卢士兵的身影,就再次出现在了街道的尽头。
而这一次,他们身后也出现了75魔导炮的身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堑壕大栓与魔法,堑壕大栓与魔法最新章节,堑壕大栓与魔法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堑壕大栓与魔法,堑壕大栓与魔法最新章节,堑壕大栓与魔法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