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真市的清晨,市委大院内的气氛格外凝重。

  李毅飞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陆续驶入的公务车,心中已有盘算。

  今天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产业转型问题。这既是一场工作部署会,更是一次政治智慧的较量。

  "书记,这是今天会议的背景材料。"陈默将一叠厚厚的文件放在办公桌上,"按照您的要求,我们整理了近三年全市产业发展的详细数据。"

  李毅飞快速翻阅着材料,重点查看了几个关键指标:"传统制造业增速放缓,新兴产业占比不足5%,这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八点三十分,常委会准时开始。

  李毅飞开门见山:"同志们,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个议题:工真市的产业转型何去何从。先请大家看看这份数据。"

  投影幕布上显示出令人触目惊心的图表: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新兴产业青黄不接。

  赵永辉率先发言:"数据确实不容乐观。

  但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毕竟,这是我市的经济命脉。"

  "永辉同志说得对。"李毅飞点头表示认可,"但我们不能只守不攻。我建议采取'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布局新兴产业。"

  周雨婷接过话头:"我同意书记的意见。

  最近我调研发现,我市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已经有一定基础,这是我们的突破口。"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议论声。

  这时,李毅飞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我决定亲自带队外出考察,重点学习机器人产业和无人机产业的先进经验。"

  这个消息立即引发了不同反应。

  赵永辉微微皱眉:"书记亲自带队固然重要,但市里的日常工作..."

  "这个不用担心。"李毅飞早有准备,"考察期间,市里的日常工作由永辉同志主持,雨婷同志协助。

  特别是作风整顿工作,要继续深入推进。"

  这个安排既给了赵永辉面子,又让周雨婷保持了影响力,可谓用心良苦。

  三天后,考察团整装待发。

  临行前,李毅飞特意召集全体成员开会:"这次考察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带着任务去的。

  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我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

  考察第一站是东省神城。在前往机器人产业园的车上,李毅飞对随行人员说:"我们要重点了解他们的政策扶持体系,特别是如何解决人才和资金问题。"

  到达园区后,考察团受到了热情接待。但在参观过程中,李毅飞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细节。

  "王总,你们园区的企业入驻率似乎不太理想?"李毅飞直接发问。

  园区负责人略显尴尬:"确实,最近受大环境影响,有些企业放缓了投资计划。"

  这个发现让考察团成员开始担忧。

  当晚的总结会上,有人提出质疑:"书记,看来机器人产业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正因为不好做,才更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李毅飞镇定自若,"我们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接下来的考察中,李毅飞改变了策略。他不再只听介绍,而是深入企业车间,与一线技术人员交流。在一家无人机企业,他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

  "你们的核心团队都是从哪里来的?"李毅飞问企业负责人。

  "大部分是从京城、魔都引进的。"负责人回答,"我们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研发环境。"

  这个发现让李毅飞陷入沉思。

  当晚,李毅飞在酒店房间里与王建国长谈:"看来,人才是最大的瓶颈。我们必须拿出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

  考察进行到一半时,李毅飞接到了周雨婷的电话。

  "书记,最近有些议论,认为我们搞新兴产业是好高骛远。"周雨婷委婉地汇报。

  "意料之中。"李毅飞平静地说,"你继续推进作风整顿,特别是开发区的几个重点项目要盯紧。"

  挂断电话后,李毅飞立即调整了考察计划。

  他增加了对人才引进政策和科技创新平台的考察内容,还特意拜访了几位产业专家。

  在西湖城的一家科研院所,李毅飞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产业转型不能急功近利。"一位老专家告诫道,"要注重生态体系的建设。"

  "您说得对。"李毅飞深有感触,"我们不仅要引进企业,更要培育产业生态。"

  考察的最后几天,李毅飞带领团队日夜奋战,整理考察成果。

  李毅飞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写出详细的调研报告,并提出具体建议。

  在准备返程时,李毅飞召集全体成员开会:"回去后,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但在此之前,大家要统一思想。"

  李毅飞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构想:"我们要建设一个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园。

  重点突破工业机器人和无人机两个领域。"

  "资金从哪里来?"有人问。

  "采取多元化投入机制。"李毅飞早有准备,"政府投入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时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

  在回到工直市时,一份完整的产业转型方案已经初具雏形。

  回到工真市的第二天,李毅飞立即召开专题会议。

  这次他不仅请来了市委常委,还邀请了企业家代表和专家学者。

  "这次考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找到了方向。"李毅飞开门见山,"现在请大家畅所欲言,谈谈对产业转型的看法。"

  赵永辉首先发言:"我支持产业转型,但认为应该控制规模,循序渐进。"

  "我理解永辉同志的顾虑。"李毅飞表示认同,"所以我们第一期只规划500亩示范园区。但这500亩一定要做成精品。"

  周雨婷接着发言:"我认为人才引进是关键。建议立即启动'百人计划',面向全国引进高层次人才。"

  会议进行了整整一天。在李毅飞的巧妙引导下,各方意见逐渐趋于一致。

  最终,产业转型方案获得通过,但李毅飞也做出了一些妥协,比如适当控制初期投资规模。

  方案通过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在推进过程中,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首先是土地问题。规划的园区用地涉及多家企业的搬迁,阻力很大。

  "书记,这些企业都是我们的纳税大户,搬迁会影响生产。"开发区负责人汇报。

  李毅飞亲自到现场调研,召开协调会:"搬迁不是目的,发展才是。我们要帮助企业实现升级改造。"

  李毅飞提出一个创新方案:允许企业在园区内优先选址,并给予搬迁补贴。这个方案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其次是资金问题。尽管已经多方筹措,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书记,省里的专项资金还没到位,项目可能要延期。"财政局长汇报。

  "不能等!"李毅飞斩钉截铁,"我们先动用市里的产业引导基金,同时加快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谈判。"

  最棘手的是人才问题。尽管出台了优厚的人才政策,但应聘者寥寥。

  "工真市的区位优势不明显,高层次人才不愿意来。"人社局长很无奈。

  李毅飞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们不一定非要引进全职人才,可以采取'柔性引进'的方式,聘请专家担任顾问。"

  这个思路打开了新局面。很快,一批国内外专家受聘为工真市的产业发展顾问。

  三个月后,工真市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工程顺利竣工。

  在揭牌仪式上,李毅飞看着入驻企业忙碌的生产场景,感慨万千。

  "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成效了。"赵永辉也不得不承认。

  "这只是开始。"李毅飞说,"接下来,我们要向无人机和特种机器人领域拓展。"

  仪式结束后,李毅飞接到省委书记的电话:"毅飞啊,听说你们的产业园搞得很不错。不过要记住,产业转型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请书记放心,我们一定稳扎稳打。"李毅飞望着远处正在建设的二期工地,信心满满。

  此时的工真市,已经悄然开启了产业转型的新篇章。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最新章节,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