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大周 第55章 相信明公

小说:哈哈哈,大周 作者:没心态的大山 更新时间:2025-09-08 03:34:0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你说什么?”

  “这是太子的命令?”

  “这怎么可能……”

  孙行友当时就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韩通。

  韩通左右看了一下,随即拉着他大步走到刺史府的后厅,遣散所有人。

  “这种事我怎么会骗你?”

  “你也不想一想,若不是太子的意思,我韩通敢这样做吗?”

  “他赵匡胤会放过我?”

  “陛下会饶了我?”

  孙行友疑惑道:“可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太子怎么会让你故意破坏赵将军的计划啊?”

  “这可是北伐,陛下最看重的事情,就算他是太子,破坏了此次北伐,也肯定会被陛下责罚的……”

  韩通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道:“我可以告诉你,但你可千万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特别是赵匡胤!”

  “而且你今后必须与我一起效忠太子殿下,一起效忠陛下……”

  孙行友愣了愣:

  什么情况?

  我不一直都在效忠陛下吗?

  而且那可是大周太子啊,我能不效忠吗?

  韩通挑了挑眉,似乎一点也不在意孙行友的反应。

  其实别看韩通大大咧咧的,他的心眼可不比一般人少,当然赵匡胤等人除外。

  韩通一点也不担心孙行友会把这件事泄露出去。

  毕竟这涿州城可是他和自己一同打下的,等于说他孙行友已经被绑在了自己这条船上。

  若陛下真的要责罚,自己首当其冲,自然也少不了他孙行友的!

  孙行友可不是这么蠢的人,应当知道如何抉择。

  而且能帮太子殿下发展一个心腹,那也是极好的……

  眨了眨那双微微突出的大眼睛,韩通继续道:

  “老孙,你应该知道咱们那位太子爷是神童吧?”

  孙行友点点头。

  他的确知道一些,但毕竟没有跟随郭荣身边,所以只是一些传闻。

  韩通又道:“我告诉你,咱们这位太子爷那可是有史以来最厉害的神童,简直就是算无遗策、无所不能……”

  韩通绘声绘色地将郭宗训的事迹详细地说了出来。

  听完韩通的讲述,孙行友似乎被彻底刷新了三观,当时就愣在了原地:

  “所、所以让我进攻易州、然后直奔涿州是太子的意思?”

  看到孙行友眼睛瞪得比自己还大,那张大的嘴巴都能同时塞下两个鸡蛋。

  韩通很满意,于是又说道:

  “所以啊,你目前的这些功劳,可都是太子送给你的!”

  “你可别心里没数!”

  “而且太子还说了,他赵匡胤这次调虎离山之计是肯定行不通的。”

  “你接下来可要好好帮我,按照太子的意思布置,日后定然还会有更大的功劳等着你!”

  “你放心,太子爷说到做到,我就是最好的证明!”

  “若不是太子爷,我韩通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升为侍卫司副都指挥使?”

  “只要你跟我一起好好效忠太子殿下,将来的前途也一定不可限量……”

  孙行友再次愣在了原地,呆呆地看着一脸自信的韩通。

  只感觉自己脑瓜子嗡嗡的!

  他当然知道太子是神童!

  可不曾想,那位年仅六岁的太子爷竟然能神童到这个地步……

  不管怎样,他韩通有一句话没说错:

  如果不是太子爷,他根本不可能出兵攻打易州,拿下易州的功劳自然也不会被他捞着。

  他也更不会直奔涿州,从一个守边关的地方刺史,直接参与到陛下最重视的北伐当中。

  这可是天大的机会!

  毕竟这次北伐可是陛下无比重视的,自己若真的能和韩通一起效忠太子殿下,在后续的北伐中立功,那将来的定能前途无量……

  既然提到了太子爷,就不得不说一下郭宗训。

  就在二人议论的时候。

  咱们这位太子爷此时在行在大营中刚刚收到了涿州被攻克的消息。

  原来,韩通在上午攻下涿州之时,便第一时间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消息送到了郭宗训这里。

  但收到消息时,郭宗训却根本高兴不起来。

  只因韩通这个愣货是以奏报的形式送来消息的,当时郭宗训正在忙别的事。

  奏报竟然阴差阳错地送到了内阁的三位宰相手中。

  于是,三位宰相当时就放下了各自手里的事情,紧急找到了太子郭宗训。

  “殿下,涿州这么快就被攻破了,那赵指挥使的那个计策岂不……”

  “不行,臣以为必须立刻将这个消息送到陛下那里!”

  “是啊,必须如此,还得尽快通知赵指挥使,让他及时调整……”

  郭宗训放下奏报,默默叹了口气:

  唉,韩瞪眼啊韩瞪眼,做事得细致啊!

  你如此粗心,如何能行?

  难怪你在陈桥兵变时会被赵匡胤的心腹王彦升埋伏,不仅自己丧命,更是全家被灭口。

  哦,也不对,还有一个儿子在外地幸免于难。

  但也只有这个儿子了!

  看来日后真得好好给你培训培训了……

  郭宗训看向三位宰相,微微一笑,道:“此事不着急送父皇知晓!”

  范质连忙质问道:“太子殿下,此事事关重大,怎能不立刻让陛下知晓?”

  王溥也附和道:“是啊,太子殿下,战场瞬息万变,只有第一时间将消息送往陛下,陛下才能及时调整策略啊!”

  “您为何不让我们通知陛下?”

  魏仁浦也出言附和。

  笑话!

  让你们通知父皇,那韩通哪有时间按照本宫的意思去布置?

  于是笑着说道:“放心吧,这消息不用我们送给父皇,赵指挥使那边也很快就会知晓。”

  “他是这次突袭幽州的总指挥,定然会第一时间将消息汇报给父皇知晓的……”

  范质仍旧不罢休:“殿下,赵匡胤那边说不说是他的事,我们说不说是我们的事!”

  “作为臣子,怎能知而不报……”

  郭宗训皱了皱眉,脸色骤变,沉声道:“怎么?”

  “你们忘了父皇之前是怎么说的吗?”

  三人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又都呆呆地看向郭宗训。

  说实在的,他们有点被郭宗训的突然变脸弄懵了。

  “父皇说了,他不在时,一切事务全由本宫决断!”

  “你们是不把本宫放在眼里,还是不把父皇的命令放在眼里?”

  没办法,这种时候只能用高压政策了。

  难怪历史上赵匡胤陈桥兵变时,没有多少人誓死护卫郭宗训的皇位。

  除了大势已去,只怕也有不少人轻视那位幼君。

  不说别的,如今自己都被父皇明确太子监国了,但六岁的年纪,还是让三位宰相孩视,竟然接连反驳自己的意思……

  可他并不知道,三位宰相虽然不理解郭宗训的这个决定,但对郭宗训六岁便能展现出帝王般的威严,霸气侧漏而心生感慨。

  果然,龙种即便再小,生下来就是龙,自然也就天生具有龙的威严……

  见三人都不说话,若有所思。

  郭宗训转为又笑了笑,道:“三位老师且信本宫一回,如何?”

  三人都再次愣了愣:

  老师?

  太子爷竟然喊我们老师?

  难道他已经愿意让我们当他的老师了?

  嗯,这是个好兆头!

  而且太子殿下也没说错,赵匡胤赵指挥使肯定很快就会知晓涿州的情况,说不定已经知晓了,然后他必定会在第一时间通知陛下……

  想到此,三人脸色渐渐缓和了起来,甚至都开始眸中带笑。

  赵匡胤的确很快就会知道涿州被韩通攻下了。

  毕竟有殿前司都虞候石守信亲自来往赵匡胤的伏击地点与涿州。

  那可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的拜把子兄弟!

  但赵匡胤真的会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通知郭荣吗?

  才怪呢!

  郭宗训几乎可以断定:

  赵匡胤绝不会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知父皇。

  原因很简单,这次突袭幽州,他赵匡胤可是立下过军令状的!

  而且,只有拿下幽州,他才能拿到这次北伐最重要的功劳,也才有在现在殿前都指挥使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可能!

  所以,即便涿州已经被韩通拿下了,赵匡胤也肯定会暂时瞒住这个消息,然后依旧利用涿州与幽州的信息差,来引幽州的守军出来……

  郭宗训再次收敛笑意,正色道:“三位老师,我们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涿州既然已经拿下了,那为了防止辽国援军赶来后截断我方粮道,后续的粮草供应,后勤支持,我们必须尽快做出新的调整……”

  人一旦忙碌起来,时间就会过得飞快!

  下午时,行在大营赵匡胤的营帐中。

  赵普脸色阴沉:“衙内,不好了,涿州已经被韩通拿下了!”

  “什么?你怎么知道……”

  “明公临走前,让我负责对接那条消息渠道,这消息千真万确……”

  “犬入的韩通,肯定是他搞的鬼!”赵匡义瞬间震怒。

  “依属下所见,未必是韩通,很有可能是太子殿下……”

  “又是太子?”

  “没错,别忘了之前韩通就和明公说过,是太子让他求明公的,而且之前明公还说过,太子提出了据涿州而围困幽州的计策,只不过被陛下给否了……”

  “所以,太子是故意让韩通向兄长求情,然后趁机破坏兄长的计策,他是想抢走属于兄长的首功?”

  说到此,赵匡义顿了顿,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脸色瞬间铁青,连忙补充道:

  “不,他不只是想抢走属于兄长的功劳,而想让兄长受军法处置,别忘了,兄长可是当着陛下的面立下过军令状的!”

  “可恶,这明显就是在针对兄长!”

  “不对,这何止是针对,简直就是想要了兄长的命!”

  “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赵普捋了捋胡须,思忖道:“衙内不必如此激动!”

  “涿州这么快就被拿下,的确会影响明公的计策,但明公并非常人,以他的性格,肯定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而且这次是韩通不按照计划来的,陛下并非是非不辨之人,不会苛责明公的……”

  然而,赵匡义却根本就没有听赵普在说些什么。

  他低着头,目光阴鸷,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突然,赵普话还没说完,他便兀自喝骂一声:“无耻小儿,你等着……”

  说罢,便愤愤然起身往外走。

  赵普愣了愣,连忙开口道:“衙内,你这是要去哪儿?”

  赵匡义头也不回地说道:“我有我的事,不用你管……”

  不料,赵普连忙冲上去,紧紧抓着赵匡义的胳膊,正色道:

  “衙内,我知道你要干嘛!”

  “你还想对太子下手是吧?”

  “明公之所以让我留下来,就是怕你如此激进!”

  “你可千万别冲动,之前不是和你说过吗?”

  “太子一死,陛下必定会立刻结束北伐,不计一切代价调查太子的死因,到时候我们就更加危险了!”

  “而太子只要还好好活着,陛下就绝不会轻易中断北伐!”

  “只要北伐还在进行,我们就还有机会!”

  “你放心,殿前都点检的位子一定是明公的,你我的宏愿也一定能实现的……”

  赵匡义似乎彻底被愤怒冲昏了头,愤怒地甩开赵普,怒道:

  “机会?”

  “还有什么机会……”

  赵普犹豫了片刻,深吸一口气,凑到赵匡义耳边,压低声音道:

  “衙内莫急!”

  “只要北伐还在继续,陛下就一定会有亲上战场的时候。”

  “在行营时,太子能提防!”

  “但在战场上,太子可就提防不了了……”

  赵匡义猛地一怔,震惊地看向赵普,颤抖道:“你、你难道要刺杀陛下……”

  赵普摇了摇头:“非也,在明公成为殿前都点检之前,陛下不能死!”

  “所以还是我们之前的那个计划……”

  “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明公都不能知道,切记……”

  “而且我们必须要相信明公,以他的能力,一定能让计划顺利完成,奇袭幽州的功劳一定会是他的……”

  ……………………………………

  说明:

  孙行友(902年 - 981年),莫州清苑人,是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的武将,经历了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北宋五个朝代。

  据《宋史・孙行友传》记载,孙行友家世代务农,后以巫术聚民起家。宋初,孙行友被加封为同平章事。后来想割地自治,被赵匡胤圈禁,杀了他不少部下。

  建隆四年秋,他才被放出来,重新起用为右龙武军将军。乾德二年,迁右监门卫大将军,又改左龙武军大将军。太平兴国六年卒,年八十,赠左卫上将军。

  史书评价其为复杂多面的之人,善于利用机会壮大自己,军事能力突出,但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投机性。

  他后期的经历,也间接体现了赵匡胤的手段!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哈哈哈,大周,哈哈哈,大周最新章节,哈哈哈,大周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