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攻阶段!

  四个字,砸在讲堂里,没有激起半点回响。

  死寂。

  一种比刚才更加深沉,更加令人窒息的死寂。

  学生们的瞳孔在一瞬间放大,大脑因为缺氧而嗡嗡作响。

  何宇没有给学生们太多消化和质疑的时间,只是平静地抬手,在主屏幕上划过。

  宇宙的背景隐去。

  一份电子公函的扫描件,占据了整个巨幅屏幕。

  幽蓝的联合国徽章,与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标志并列在页首。

  最顶端,一个猩红色的、仿佛在滴血的印戳,标注着它的级别。

  最高紧急。

  “就在【烛龙】能量枢纽,也就是【新天宫】的基座,进入预定轨道的第二周。”

  何宇的声音再次响起,冰冷而克制,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剖开现实。

  “联合国航天司(UNOOSA),联合世界气象组织,向龙河大学发来了一份‘紧急邀请函’。”

  他的指尖在“邀请函”三个字上,轻轻敲了敲。

  “与其说是邀请。”

  “不如,看作是求援。”

  屏幕上的文字,随着他的话语逐行放大,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的重量,压向台下每一根绷紧的神经。

  信中的内容,没有外交辞令的委婉,只有数据堆砌出的、扑面而来的巨大压力。

  “根据全球空间监视网络(SSN)及多方独立观测数据交叉验证——”

  “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总质量已突破9000吨,碎片总数超过一亿。”

  “其轨道密度,已达到‘凯斯勒效应’的理论临界值!”

  凯斯勒效应!

  这个只在教科书和科幻电影里出现的末日名词,此刻被白纸黑字地拍在了所有人的脸上。

  一旦触发,近地轨道上的一颗碎片,会撞击一颗卫星,产生更多碎片;

  这些碎片再以更高的概率,撞击其他卫星,制造出指数级增长的碎片云。

  最终,整个近地轨道将被彻底锁死。

  变成一片高速旋转的、永恒的金属坟场。

  人类,将被自己制造的垃圾,永远囚禁在地球的摇篮里。

  讲堂里,响起了倒抽冷气的声音。

  一些学生脸色煞白,身体微微发晃。

  何宇没有停。

  他指向信函的下一段。

  “作为最直接的证据,老旧的国际空间站(ISS),在本月内,已经连续三次执行紧急变轨程序。”

  “只为规避高速袭来的不明碎片。”

  “每一次变轨,都耗尽了空间站几乎所有的姿态调整燃料,宇航员的生命悬于一线。”

  画面上,甚至附上了国际空间站三次规避动作的轨道偏离图,那惊心动魄的红色线条,是人类在太空时代最后的、狼狈的挣扎。

  然而,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何宇的手指,重重地落在了信函的最后一部分。

  那里,只有一个名字。

  “星链。”

  “米国的‘星链’计划,正在进行野蛮的、毫无节制的扩张。”

  “他们规划的数万颗卫星,正在以每周数十颗的速度,被发射上天。它们制造了天文数字的潜在‘垃圾’,更在‘合法’地、永久性地抢占和堵塞所有黄金轨道!”

  “其军事化的轨道编组意图,已昭然若揭。”

  这不再是技术问题。

  这是赤裸裸的、以科技为武器的领土侵占!

  只不过,这一次的战场,不在地面,而在所有人头顶那片深邃的星空。

  信函的最后,联合国的措辞,几乎撕下了一切伪装,近乎恳求。

  【我们恳请龙河大学——作为目前地球上,唯一有新天宫计划的龙河大学——能够牵头主导,召开一次全球峰会。】

  【一次‘全球近地轨道安全与未来发展峰会’。】

  这句话,等于是在全世界面前,公开承认了两件事。

  第一,旧有的、建立在美苏争霸基础上的太空秩序,已经彻底崩溃。

  第二……

  龙河大学,和它背后的龙国,已是新秩序的唯一希望。

  何宇关闭了屏幕。

  讲堂里,一片死寂。

  之前因为“玩具”二字而感到的些许不甘和茫然,此刻早已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战栗的使命感。

  东海市的交通拥堵?管线泄漏?

  在“凯斯勒效应”和“轨道锁死”面前,渺小得不值一提。

  他们终于明白,校长为什么说那是“玩具时间”。

  因为真正的考卷,现在才刚刚发下来。

  考题,是整个人类的未来。

  何宇的目光,再次扫过华天、赵括、林晓灵。

  扫过在场的所有学生。

  “你们在东海市,学会了如何管理一座超级城市。”

  “现在,我要你们把地球的近地轨道,当作一座新的‘城市’来管理。”

  “峰会的核心议题,只有一个。”

  他的声音,为这场“总攻”定下了最终的战略目标。

  “重新定义太空的‘规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最新章节,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