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的漂泊岁月 第三十五章 只住二十天

小说:游子的漂泊岁月 作者:天涯寻芳草 更新时间:2025-09-07 10:15:4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肖何指尖的搪瓷缸沿结着圈褐色茶渍,他望着南方出租屋窗外飘落的梧桐叶,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缸身 —— 这是他一九八二年恢复工作时单位发的纪念品,陪着他在南方的食品公司熬过了近十个年头。转眼到了一九九零年,满六十岁那天,人事科递来退休证时,他还笑着跟同事说 “终于能歇下来看店了”,却没料到,一场关于 “家” 的变故正等着他。

  乡下的那家杂货店是肖何年轻时一手操办的,木柜台被磨得发亮,墙角的老座钟还能准点敲响,那是他心里最踏实的根。可让小女儿顶替自己进公司接班后,大女儿肖玲竟没跟他们商量,就私自找了买家,把店铺转了手。拿到转让费的那天,肖琴直接在乡镇定了块地,雇了施工队盖起两层小楼,连张图纸都没给远在北方办事的父母看过。

  等肖何夫妇坐着绿皮火车回到南方,站台外的梧桐树都落了半地叶子,他们提着行李往乡下走,才发现杂货店的门脸换了新招牌,里面摆着陌生的货架。肖何的老伴欧阳兰当场就红了眼,拉着新店主的胳膊追问,对方却拿出肖玲签的转让合同,说 “钱货两清,跟老肖家没关系了”。肖何站在街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突然觉得脚底下发虚 —— 他在南方奔波半生,竟成了无根之木,连个能落脚的地方都没了。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开始了颠沛的租房生涯。先是在翠竹园租了间一楼的小平房,潮湿的墙角总泛着霉味,每到梅雨季,欧阳兰的风湿腿就疼得整夜睡不着;后来房东要涨房租,他们又搬到后水坑的民房,窗户正对着臭水沟,夏天一到,苍蝇蚊子能把灯都遮住。肖何每天早上都要蹲在门口抽烟,看着别人家门口挂的春联,心里像堵着块石头 —— 他这辈子没亏过谁,怎么老了老了,连个安稳窝都没有?

  某天傍晚,欧阳兰收拾旧箱子时翻出张泛黄的照片,是肖何年轻时和北方老友的合影。“你还记得老陈不?” 她指着照片里穿军装的男人,“前阵子听老乡说,他在北方开了煤窑,生意做得挺大。” 肖何盯着照片看了半晌,突然掐灭烟:“走,去北方投奔他,总比在这儿寄人篱下强。”

  他们没敢直接去找老陈,先给在北方乡下当老师的儿子肖兴打了电话。肖兴接到电话时正在批改作业,笔尖顿了顿,连忙走到办公室外:“爹,你们过来吧,我跟飞云商量下住处。” 挂了电话,肖兴心里犯了难 —— 家里的新房是去年刚盖的,三间砖瓦房,西头两间原本打算给孩子们当书房,可父母来了,总不能让他们住外面。

  晚饭时,肖兴跟妻子飞云提起这事,飞云正往灶膛里添柴火,火星子溅到她的蓝布围裙上,她抬手拍了拍,眉头皱了起来:“爹和娘要来?住多久啊?” 肖兴搓了搓手,语气放软:“建哥(肖何的二儿子)跟我说,先住一段,等他们找到活儿就搬走。” 飞云手里的柴火停了停,抬眼看向肖兴:“多少时间算一段?咱们家就这么大地方,孩子们还要写作业,总不能一直挤着。” 肖兴想了想,只能说:“建哥说…… 二十天,最多二十天。”

  飞云没再说话,只是把柴火往灶膛里塞得更紧了,火苗窜得老高,映着她脸上复杂的神色。她不是不孝顺,只是当年在南方生肖楠时,肖何夫妇就总在屋里打麻将,哗啦啦的洗牌声从早到晚不停,她刚生完孩子身子虚,想睡个安稳觉都难,跟欧阳兰提过几次,对方却总说 “打麻将解闷,不碍事”。现在公婆要来住,她心里的疙瘩还没解开,可看着肖兴为难的样子,终究还是松了口:“行,就住二十天,我把西头两间收拾下。”

  第二天一早,飞云天不亮就起了床,把西头屋里的书桌、书架搬到堂屋,又从衣柜里翻出干净的被褥铺在床上,连窗台都擦得一尘不染。等肖何夫妇提着行李到家门口时,飞云正站在院门口迎他们,手里还端着碗温热的糖水:“爹,娘,路上累了吧,先喝点水。” 欧阳兰接过碗,看着院子里晒着的玉米,眼眶又红了,肖何却只是点了点头,没多说话 —— 他知道自己是来投奔儿子的,腰杆挺不直。

  接下来的日子,飞云过得像个陀螺。肖兴每天早上七点要去学校上课,两个孩子吃完早饭也要去镇上上学,家里的活儿就全落在她身上。她天不亮就扛着锄头去地里,玉米该锄草了,豆子该施肥了,一亩三分地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中午赶回家做饭,怕公婆饿肚子,她总把饭做得早,四菜一汤摆上桌,自己却顾不上吃,扒两口饭就又往地里跑,直到太阳落山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脚上的布鞋都沾满了泥。

  肖何夫妇倒也清闲,每天早上起来逛逛集市,下午就在屋里看电视。欧阳兰偶尔会帮着扫扫院子,肖何却总坐在门槛上抽烟,要么就跟邻居家的老头聊天,日子过得也算自在。飞云看在眼里,没说什么 —— 反正就住二十天,忍忍就过去了。

  可没过几天,意外就发生了。那天上午,飞云在地里锄完最后一垄玉米,腰都快直不起来了,她拖着锄头往家走,远远就听见自家西头屋里传来热闹的声音,还有哗啦啦的洗牌声。她心里咯噔一下,加快脚步往家跑,刚进院门,就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西头屋的窗户开着,烟雾从里面飘出来,把窗台上的牵牛花熏得打了蔫。

  飞云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她推开西头屋的门,只见屋里摆着张方桌,肖何正跟三个老头老太太围在桌前打麻将,桌上放着几毛钱的零钱,欧阳兰站在旁边,手里还拿着把瓜子,看得津津有味。更让她生气的是,桌旁的煤炉上坐着口锅,锅里的水早就开了,热气腾腾地往上冒,锅盖被顶得咚咚响,再烧一会儿,锅都要烧干了。

  屋里的人见飞云进来,都停了手,麻将牌掉在桌上的声音格外刺耳。飞云阴沉着脸,一句话都没说,走到墙角的米缸前,掀开缸盖,用葫芦瓢挖了两碗米,然后 “砰” 的一声,狠狠地把缸盖扣在瓦缸上,声音大得震得窗棂都颤了颤。她提着米走到煤炉旁,把开水倒掉,添了新水,才开始往锅里下米,动作又快又重,像是在发泄心里的火气。

  那几个老头老太太见状,连忙起身收拾麻将牌,嘴里说着 “不玩了,该回家做饭了”,然后静悄悄地溜出了门。欧阳兰想跟飞云说句话,张了张嘴,却被肖何拉了一把,最终还是没敢出声。

  晚上肖兴放学回家,刚进院门就看见飞云坐在台阶上,手里拿着根没点燃的柴火,眼神愣愣的。他走过去,轻声问:“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 飞云转过头,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她把白天的事一五一十地跟肖兴说了,声音里带着委屈:“咱爹妈在这儿住也不是不行,可总不能在屋里打麻将吧?烟雾缭绕的,对孩子们影响多坏!当年我在南方生肖楠,整夜整夜听他们打麻将,有时候刚睡着就被洗牌声吵醒,身子到现在都没养好,我真的受够了!”

  肖兴心里一紧,他知道飞云受了委屈,可那是自己的父母,他只能蹲下来,拍了拍飞云的肩膀:“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我明天跟我爹说说,他们不会再打麻将了。再说他们也呆不了多长时间,就剩几天了,忍忍就过去了。” 飞云没说话,只是把脸埋在膝盖里,肩膀微微颤抖着。

  肖兴走进西头屋时,肖何正坐在床边抽烟,欧阳兰在一旁缝补衣服。肖兴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爹,以后别在屋里打麻将了,飞云白天在地里干活挺累的,孩子们回来还要写作业,影响不好。” 肖何的烟卷顿了顿,过了好一会儿才说:“知道了,以后不打了。” 语气里带着点无奈,还有点难堪。

  接下来的几天,肖何夫妇果然没再打麻将,欧阳兰偶尔会帮着飞云摘摘菜,肖何则总坐在院门口,望着远处的山路发呆。飞云看在眼里,心里的火气也消了些,只是偶尔想起当年的事,还是会觉得委屈。

  二十天转眼就到了。那天早上,肖何拿着个布包,走到肖兴面前:“我跟你娘在老陈的煤窑上找了份门卫的活儿,今天就走。” 肖兴愣了愣,连忙说:“不再住几天?等我周末休息,送你们过去。” 肖何摇了摇头:“不用了,我们自己过去就行,不麻烦你了。”

  欧阳兰走到飞云身边,从布包里拿出个红布包,塞到飞云手里:“这是我攒的一点钱,你拿着,给孩子们买点吃的。以前是我们不对,让你受委屈了,你别往心里去。” 飞云捏着红布包,心里五味杂陈,她连忙说:“娘,不用,你们自己留着花。” 可欧阳兰还是把布包塞给了她,转身跟着肖何往外走。

  肖兴送他们到村口,看着父母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山路尽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难受得厉害。他知道父母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来投奔自己的,养儿防老,可自己连让他们多住几天都做不到,这让他觉得很愧疚。可他也理解飞云的委屈,那些年的矛盾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化解的,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回到家,飞云正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那个红布包,见肖兴回来,她走过去,把布包递给肖兴:“把这个给爹和娘送过去吧,他们在煤窑上干活不容易,需要钱。” 肖兴看着飞云,心里一暖,他知道飞云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惦记着父母的。他接过布包,转身往村口跑去,可跑到半路,却看见父母已经走远了,只能站在原地,望着他们的方向,久久没有动。

  那天晚上,肖兴和飞云坐在堂屋里,谁都没说话。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桌上的红布包上,显得格外明亮。肖兴心里很复杂,他知道,父母的离开只是暂时的,以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面对,可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平衡父母和妻子之间的关系,该怎么撑起这个家。他叹了口气,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倒了杯热水,递给飞云:“辛苦了,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有什么事,咱们一起商量。” 飞云接过水杯,点了点头,眼里泛起了泪光。

  夜风从窗户里吹进来,带着田野里的青草味,堂屋里的灯光昏黄而温暖。肖兴知道,做人很难,尤其是夹在中间的人,可他相信,只要他和飞云一起努力,总有一天,能化解所有的矛盾,让这个家变得温暖而安稳。

  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儿女的家,不一定是父母的家。今天父母的遭遇,就是明天的自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游子的漂泊岁月,游子的漂泊岁月最新章节,游子的漂泊岁月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