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技术科,陈平安跟林慈溪就闭了嘴,不再讨论数控线床的可能性。
毕竟,他们这想法,用郑燮的观点来说,有点过于超前了。
国内这些个机床,很多都还是民国时期的老物件,老大哥那边支援的有一批,但怎么说呢?
就算是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谁家帮别人的时候,会把最佳最新最好的东西送出去?
都是些半新不旧,或者嘶将要淘汰的东西。
说白了,还是要自己立起来。
下午的时候,陈平安没有单纯跟着技术科的人转悠,而是跑去齐明堂那边,看他秀了一下午的操作,增加了不少的钳工经验。
明天休息,陈平安计划一鼓作气把自己要修的养鱼的沟渠搞起来,所以他半下午的时候,去找了下王建国兄弟。
也幸好老王家的地都处理了,不然的话,这兄弟休息日也别想休息,只能被王德禄拉着下地干活儿。
兄弟三人对陈平安请帮忙的事儿,直接一口应下。
对于能进厂打工这事儿,兄弟三人都是很感激陈平安,因为这比种地轻快多了,而且挣的也多。
很多人都觉得种地轻快,每年还有不少的日子能休息,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基本不用下地干活儿。
可只有真正种过地的人才知道,种地是多辛苦的一件事情。
相比之下,工人的活儿,要轻松不少。
跟兄弟三人约好了时间,陈平安就回了技术科,整理了下他跟林慈溪关于数控铣床的一些设想。
数控这玩意儿,必须得大佬出手,反正陈平安目前是属于微积分都学不会的类人猿!
不过,钱老如今还没回国!
所以,不会有人这么说。
毕竟能被钱老喊一声笨蛋的人,那也绝对是大佬级别。
等到放工,陈平安就跟林慈溪回家,途径卤肉店,买了点卤肉,顺便跟老板提了一嘴,明儿早上给他留半个卤猪头。
明儿请王建国兄弟帮着做工,肯定得好吃好喝地招待着。
如今天气热了,新鲜猪肉买回来也不好放,万一放坏变质了,把肚子吃出点问题,那可就是坑人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陈平安不买新鲜猪肉,明儿上午让林慈溪去肉铺看看,如果能买到,那就买上一斤。
家里面,酒还有包谷酒。
所以,只要准备好菜就行了。
这年月,那些个好酒,可真不是他们喝得来,有这钱,真不如多买点肉吃。
就是这么实在!
当然,酒蒙子除外!
……
第二天一大早,王建国兄弟仨就来了。
王德禄也跟着一起来了,还有驴车,拉着两个大水缸。
这是林慈溪定的水缸。
正好厨房放一个,院子里屋檐下再放一个。
“德禄叔,这水缸还有么?有的话再来两个!”
“你要这么多水缸做什么?”
王德禄无语地看了陈平安一眼。
一般的人家,一个水缸就够用了。
陈平安呵呵笑,道:“我这不是想着在院子里种点菜吗?多两个水缸,下了雨还能存点水!”
“存水,你用之前的土缸不成么?”
“土缸存粮食啊,我的饭量有多大,您老又不是不知道!”
“行吧,我回头再给你送俩过来!”
王德禄自然是不会拒绝陈平安这点请求,毕竟他也不是白帮忙,是有钱赚的。
“德禄叔,今年的粮食收成咋样啊?”
陈平安一边刨土,一边跟王德禄闲聊。
王德禄也没闲着,也在帮着刨土。
“挺好的,今年收成应该不错。”
“德禄叔,等麦子收了,你帮我在村里收购一批呗!”
“行,只要你的价钱合适,村里人肯定会卖你的!”
“德禄叔,我的意思是,不知在咱们村收,别的村,你也帮我问问,我这买了这么多的土港,总不能一直空着吧!”
“……”
王德禄沉默好一会儿,盯着陈平安看,“平安,叔也是看着你长大的,你跟叔说,是不是要出什么事儿了?”
“德禄叔,你这啥话?能出啥事儿?”
“不出事,你存这么多粮食干啥?”
“我的叔哎,我吃的多啊!”
“我这要不趁着新粮下来,价格还没那么高,多存点,等到后面再去粮食铺子买粮,你说,我得多花多少冤枉钱!”
陈平安这话说完,王德禄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还是不死心地又追问了一句:“真没出事儿?”
“德禄叔,真要有什么事儿,你觉得我会瞒着你吗?”
陈平安哭笑不得地看着对方。
总不能告诉他六七年后要闹饥荒吧?
这特么的说出来,也得有人信啊!
“这要不是我现在工资还算可以,我跟我家那口子每个月挣的钱,都得买粮吃。”
“这要是不想法子省点儿,等以后我俩生了娃儿,日子可咋过?”
“也是,得看长远点儿!”
王德禄这下算是彻底信了,嗯,一半儿。
他准备回去帮陈平安收粮的时候,自家也跟着屯点儿。
这要是真出点什么事情,至少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陈平安可不知道王德禄的心思,他可没打算只找王德禄帮着收粮,毕竟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他准备抽空去找一下好兄弟巴癞子,让他也帮着收一下粮食。
双管齐下,尽量多存粮。
不单单是麦子,后面的豆子、玉米、花生、地瓜干、高粱什么的,都得有。
如此,才能把存粮的量提上去。
想要全部买成麦子?
这很不现实!
这个年代的粮食产量是真的不高,若是收成好,亩产能有个两百斤,那都是烧了高香,多数的时候,小麦的亩产都达不到一百斤。
陈平安从前身的记忆里得到这些数字的时候,就一个感觉,这特么的要吃饱饭,真的是太难了。
有时候,陈平安对自己这样一个体格,是真的挺郁闷的。
别人一顿饭油水差不多的情况下,两个馒头就差不多了。
到陈平安这里,没有六七个馒头感觉不到饱腹感,而要完全吃饱,好吧,做人不能太贪,吃个七八分饱就可以了。
想完全吃饱,地主家都不敢想!
人多力量大,这话真不是吹的。
五个壮劳力,一天时间,完成了沟渠的挖掘工作,多出来的泥土也都堆在了院子里,等陈平安有时间慢慢弄成一个个菜圃。
沟渠是挖好了,但要养鱼,还得做一下防水处理,不然的话,这个水都渗到土里去了。
水泥又是一笔支出。
还得需要石头、沙子!
果然,不管干啥,前期投入都是钱。
但为了填饱肚子,该花的钱,必须花。
现在不花,后面花的只会更多。
最惨的是,就怕花了钱,还得遇上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所以,现在能多想想法子,就多做点事,总好过临时抱佛脚。
当然,目前第一要务还是过段时间麦子收割了存粮的事儿,养鱼的事情,暂且还能往后推一推。
毕竟,他们这想法,用郑燮的观点来说,有点过于超前了。
国内这些个机床,很多都还是民国时期的老物件,老大哥那边支援的有一批,但怎么说呢?
就算是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谁家帮别人的时候,会把最佳最新最好的东西送出去?
都是些半新不旧,或者嘶将要淘汰的东西。
说白了,还是要自己立起来。
下午的时候,陈平安没有单纯跟着技术科的人转悠,而是跑去齐明堂那边,看他秀了一下午的操作,增加了不少的钳工经验。
明天休息,陈平安计划一鼓作气把自己要修的养鱼的沟渠搞起来,所以他半下午的时候,去找了下王建国兄弟。
也幸好老王家的地都处理了,不然的话,这兄弟休息日也别想休息,只能被王德禄拉着下地干活儿。
兄弟三人对陈平安请帮忙的事儿,直接一口应下。
对于能进厂打工这事儿,兄弟三人都是很感激陈平安,因为这比种地轻快多了,而且挣的也多。
很多人都觉得种地轻快,每年还有不少的日子能休息,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基本不用下地干活儿。
可只有真正种过地的人才知道,种地是多辛苦的一件事情。
相比之下,工人的活儿,要轻松不少。
跟兄弟三人约好了时间,陈平安就回了技术科,整理了下他跟林慈溪关于数控铣床的一些设想。
数控这玩意儿,必须得大佬出手,反正陈平安目前是属于微积分都学不会的类人猿!
不过,钱老如今还没回国!
所以,不会有人这么说。
毕竟能被钱老喊一声笨蛋的人,那也绝对是大佬级别。
等到放工,陈平安就跟林慈溪回家,途径卤肉店,买了点卤肉,顺便跟老板提了一嘴,明儿早上给他留半个卤猪头。
明儿请王建国兄弟帮着做工,肯定得好吃好喝地招待着。
如今天气热了,新鲜猪肉买回来也不好放,万一放坏变质了,把肚子吃出点问题,那可就是坑人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陈平安不买新鲜猪肉,明儿上午让林慈溪去肉铺看看,如果能买到,那就买上一斤。
家里面,酒还有包谷酒。
所以,只要准备好菜就行了。
这年月,那些个好酒,可真不是他们喝得来,有这钱,真不如多买点肉吃。
就是这么实在!
当然,酒蒙子除外!
……
第二天一大早,王建国兄弟仨就来了。
王德禄也跟着一起来了,还有驴车,拉着两个大水缸。
这是林慈溪定的水缸。
正好厨房放一个,院子里屋檐下再放一个。
“德禄叔,这水缸还有么?有的话再来两个!”
“你要这么多水缸做什么?”
王德禄无语地看了陈平安一眼。
一般的人家,一个水缸就够用了。
陈平安呵呵笑,道:“我这不是想着在院子里种点菜吗?多两个水缸,下了雨还能存点水!”
“存水,你用之前的土缸不成么?”
“土缸存粮食啊,我的饭量有多大,您老又不是不知道!”
“行吧,我回头再给你送俩过来!”
王德禄自然是不会拒绝陈平安这点请求,毕竟他也不是白帮忙,是有钱赚的。
“德禄叔,今年的粮食收成咋样啊?”
陈平安一边刨土,一边跟王德禄闲聊。
王德禄也没闲着,也在帮着刨土。
“挺好的,今年收成应该不错。”
“德禄叔,等麦子收了,你帮我在村里收购一批呗!”
“行,只要你的价钱合适,村里人肯定会卖你的!”
“德禄叔,我的意思是,不知在咱们村收,别的村,你也帮我问问,我这买了这么多的土港,总不能一直空着吧!”
“……”
王德禄沉默好一会儿,盯着陈平安看,“平安,叔也是看着你长大的,你跟叔说,是不是要出什么事儿了?”
“德禄叔,你这啥话?能出啥事儿?”
“不出事,你存这么多粮食干啥?”
“我的叔哎,我吃的多啊!”
“我这要不趁着新粮下来,价格还没那么高,多存点,等到后面再去粮食铺子买粮,你说,我得多花多少冤枉钱!”
陈平安这话说完,王德禄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还是不死心地又追问了一句:“真没出事儿?”
“德禄叔,真要有什么事儿,你觉得我会瞒着你吗?”
陈平安哭笑不得地看着对方。
总不能告诉他六七年后要闹饥荒吧?
这特么的说出来,也得有人信啊!
“这要不是我现在工资还算可以,我跟我家那口子每个月挣的钱,都得买粮吃。”
“这要是不想法子省点儿,等以后我俩生了娃儿,日子可咋过?”
“也是,得看长远点儿!”
王德禄这下算是彻底信了,嗯,一半儿。
他准备回去帮陈平安收粮的时候,自家也跟着屯点儿。
这要是真出点什么事情,至少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陈平安可不知道王德禄的心思,他可没打算只找王德禄帮着收粮,毕竟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他准备抽空去找一下好兄弟巴癞子,让他也帮着收一下粮食。
双管齐下,尽量多存粮。
不单单是麦子,后面的豆子、玉米、花生、地瓜干、高粱什么的,都得有。
如此,才能把存粮的量提上去。
想要全部买成麦子?
这很不现实!
这个年代的粮食产量是真的不高,若是收成好,亩产能有个两百斤,那都是烧了高香,多数的时候,小麦的亩产都达不到一百斤。
陈平安从前身的记忆里得到这些数字的时候,就一个感觉,这特么的要吃饱饭,真的是太难了。
有时候,陈平安对自己这样一个体格,是真的挺郁闷的。
别人一顿饭油水差不多的情况下,两个馒头就差不多了。
到陈平安这里,没有六七个馒头感觉不到饱腹感,而要完全吃饱,好吧,做人不能太贪,吃个七八分饱就可以了。
想完全吃饱,地主家都不敢想!
人多力量大,这话真不是吹的。
五个壮劳力,一天时间,完成了沟渠的挖掘工作,多出来的泥土也都堆在了院子里,等陈平安有时间慢慢弄成一个个菜圃。
沟渠是挖好了,但要养鱼,还得做一下防水处理,不然的话,这个水都渗到土里去了。
水泥又是一笔支出。
还得需要石头、沙子!
果然,不管干啥,前期投入都是钱。
但为了填饱肚子,该花的钱,必须花。
现在不花,后面花的只会更多。
最惨的是,就怕花了钱,还得遇上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所以,现在能多想想法子,就多做点事,总好过临时抱佛脚。
当然,目前第一要务还是过段时间麦子收割了存粮的事儿,养鱼的事情,暂且还能往后推一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火红年代:从钳工开始成科技巨头,火红年代:从钳工开始成科技巨头最新章节,火红年代:从钳工开始成科技巨头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火红年代:从钳工开始成科技巨头,火红年代:从钳工开始成科技巨头最新章节,火红年代:从钳工开始成科技巨头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