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渐渐深了。
外面的风声愈发凄厉,像是鬼哭狼嚎。
宗祠内的烛火被吹得明明灭灭,将供桌上那一排排祖宗牌位的影子,拉扯得狰狞可怖。
神佛垂目,万籁俱寂。
华玉安却觉得,这是她最清醒,也最安宁的一个夜晚。
她撕下自己早已污秽不堪的、里衣的一角,将其捻成一束,充当笔。
她将瓷罐里那珍贵的墨粉倒出一点在地上,又从晏少卿之前送来的水囊里,小心翼翼地滴入几滴清水。
她用衣角,蘸着清水,在那一小撮墨粉上,缓缓地、极有耐心地研磨着。
黑色的墨迹,在冰冷的青砖上晕染开来,像一朵在绝境中悄然绽放的、暗夜之花。
一切准备就绪。
她将一张麻纸,平铺在自己的膝上。
烛光昏黄,将她苍白而专注的侧脸,映照出一片柔和的光晕。
她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
脑海中,无数繁复的、如同鬼画符一般的文字,走马灯似的飞速闪过。
那是她五岁之前,母亲抱着她,一笔一划,逼着她背下来的东西。
母亲说,“安安,这些字,不属于鲁朝,也不属于图鲁邦,它们来自更遥远的西方。你记住,这些不是文字,是钥匙。是能让你无论身处何种绝境,都能活下去的钥匙。”
那时的她,只觉得枯燥乏味。
直到母亲去世后,她才在一次次的思念中,将这些已经刻入骨髓的字符,在心里默写了千万遍。
她一直不明白这些东西的用处。
直到两年前,她无意中听到父皇与心腹大臣在御书房议事,谈及西域诸国与鲁朝边境的摩擦,听到了几个熟悉的地名与部落首领的名字。
那一刻,她脑中那些零散的字符,瞬间被串联成了一张完整的、清晰的地图!
她猛然惊觉,母亲留给她的,哪里是什么保命的钥匙!
分明是一份……足以颠覆鲁朝与西域各国军力平衡的,绝密情报!
是母亲当年,在沦落风尘时,与那些来往于京城的西域商队、使臣暗中通信的密信底稿!上面详细记载了西域诸国部落间的联盟、矛盾、兵力部署,乃至几条不为人知的、可以直通王庭的秘密商道!
这是足以让鲁朝在边境之战中,取得压倒性胜利的王牌!
也是能让她那个凉薄的父亲,真正对她刮目相看,甚至……不得不倚重她的,最强筹码!
华玉安猛地睁开眼,眸中精光迸射!
她不再犹豫,蘸饱了墨,手腕轻动,笔尖在粗糙的纸面上游走,发出沙沙的轻响,像冬日寒虫的低语。
一个个奇特的字符,在她笔下成型。
她的动作不快,却异常沉稳,每一笔,每一划,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要将这十四年的隐忍、不甘、怨恨,全部倾注于笔端。
她写得很慢,很仔细。
因为她知道,这一笔一划,写的不是字。
是她的命。
是她复仇的刀。
是她即将亲手掀翻的,这盘早已糜烂的棋局!
不知过了多久,当她写下最后一个字符时,外面的天际,已经泛起了一丝鱼肚白的微光。
华玉安放下手中的“笔”,看着那几张写满了密文的麻纸,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
她的身体,已经疲惫到了极限,但她的精神,却前所未有的亢奋。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几张麻纸,一张张卷成最细的纸卷,然后,拿出了那半截中空的发簪。
她将纸卷,一点一点,塞进了发簪的空心处。
尺寸,刚刚好。
仿佛这根簪子,天生就是为了承载这个秘密而存在的。
做完这一切,她重新爬回墙角,用那支藏着惊天秘密的断簪,轻轻敲开砖石,将它,连同晏少卿送来的所有东西,一起放了回去。
当砖石合上的那一刻。
华玉安靠着墙壁,缓缓闭上了眼睛。
她的脸上,缓缓地,牵起了一抹极淡极淡的笑。
那笑意,冰冷、诡谲,又带着一丝嗜血的疯狂。
华蓝玉。
燕城。
还有……父皇。
你们的棋盘,该由我来落子了。
这第一步,就从我走出这宗祠开始。
当第三日的午后暖阳,透过宗祠高窗上那一格格的木棂,投下斑驳而微弱的光影时,华玉安缓缓睁开了眼。
她的身体早已麻木,饥饿与伤痛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紧紧地束缚着她。
但她的神智,却如被冰水反复冲刷过一般,清明得可怕。
她在等。
等一个信号。
等晏少卿为她布下的、撕开这盘死局的第一道裂口。
宗祠之外,一片死寂,只有守门太监偶尔压低了声音的交谈,像夏日里惹人烦躁的蝇虫嗡鸣。
他们以为她仍在昏睡,或是已经被这三日的折磨磨去了所有棱角,变成了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
华玉安心中冷笑,却连动一动眼皮的力气都吝啬于施舍。
就在这时——
“当——!”
一声沉重而悠远的钟鸣,毫无预兆地划破了皇城的宁静!
那声音仿佛来自天际,带着一股撼动人心的力量,嗡然作响,连宗祠内积了百年的灰尘,都似乎被震得簌簌而下。
守在门口的两名太监瞬间变了脸色,猛地站直了身体,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骇。
“景阳钟?!”其中一个年轻些的太监声音都变了调,“出什么事了?!”
另一个年长的,显然更有见识,脸色煞白地朝着承天门的方向望去,嘴唇哆嗦着,“国之大丧,君之大危,方鸣此钟……天哪!这、这是要变天了吗?”
“当——!!”
“当——!!!”
钟声一声紧似一声,急促如骤雨,沉重如山崩,在整个紫禁城的上空回荡不休。
那已经不是示警,而是催命!
门外的守卫们再也按捺不住,纷纷探头探脑,交头接耳,原先那份看管犯人的漫不经心,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天变故搅得粉碎。
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那夺人心魄的钟声吸引了过去。
就是现在!
原本靠墙闭目,状若假寐的华玉安,在那钟声响起的瞬间,心脏便如战鼓般擂动起来!
她知道,这是晏少卿的信号!
他果然守信!
而且,一出手,便是如此惊天动地的大手笔!
他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用最精准的手段,制造出最恰到好处的混乱。
趁着所有人的心神都被钟声牵引的瞬间,她用尽全身力气,如一只受伤的孤狼,无声地、贴着墙根的阴影,朝着东南角那个不起眼的角落挪去。
膝盖与脚踝的伤口,在每一次移动中都传来锥心刺骨的剧痛,冷汗瞬间浸透了她的后背。
但她咬紧了牙,连一丝呻吟都未曾发出。
这点痛,与她将要承受的,与她将要施与别人的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终于,她摸到了那块颜色微深的青砖。
她从袖中抽出那半截断簪,用簪头,在那砖石的边缘,以两轻一重的节奏,迅速叩击。
“叩,叩,叩。”
声音细微得几乎听不见,瞬间便被外面轰鸣的钟声与嘈杂的人声所淹没。
外面的风声愈发凄厉,像是鬼哭狼嚎。
宗祠内的烛火被吹得明明灭灭,将供桌上那一排排祖宗牌位的影子,拉扯得狰狞可怖。
神佛垂目,万籁俱寂。
华玉安却觉得,这是她最清醒,也最安宁的一个夜晚。
她撕下自己早已污秽不堪的、里衣的一角,将其捻成一束,充当笔。
她将瓷罐里那珍贵的墨粉倒出一点在地上,又从晏少卿之前送来的水囊里,小心翼翼地滴入几滴清水。
她用衣角,蘸着清水,在那一小撮墨粉上,缓缓地、极有耐心地研磨着。
黑色的墨迹,在冰冷的青砖上晕染开来,像一朵在绝境中悄然绽放的、暗夜之花。
一切准备就绪。
她将一张麻纸,平铺在自己的膝上。
烛光昏黄,将她苍白而专注的侧脸,映照出一片柔和的光晕。
她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
脑海中,无数繁复的、如同鬼画符一般的文字,走马灯似的飞速闪过。
那是她五岁之前,母亲抱着她,一笔一划,逼着她背下来的东西。
母亲说,“安安,这些字,不属于鲁朝,也不属于图鲁邦,它们来自更遥远的西方。你记住,这些不是文字,是钥匙。是能让你无论身处何种绝境,都能活下去的钥匙。”
那时的她,只觉得枯燥乏味。
直到母亲去世后,她才在一次次的思念中,将这些已经刻入骨髓的字符,在心里默写了千万遍。
她一直不明白这些东西的用处。
直到两年前,她无意中听到父皇与心腹大臣在御书房议事,谈及西域诸国与鲁朝边境的摩擦,听到了几个熟悉的地名与部落首领的名字。
那一刻,她脑中那些零散的字符,瞬间被串联成了一张完整的、清晰的地图!
她猛然惊觉,母亲留给她的,哪里是什么保命的钥匙!
分明是一份……足以颠覆鲁朝与西域各国军力平衡的,绝密情报!
是母亲当年,在沦落风尘时,与那些来往于京城的西域商队、使臣暗中通信的密信底稿!上面详细记载了西域诸国部落间的联盟、矛盾、兵力部署,乃至几条不为人知的、可以直通王庭的秘密商道!
这是足以让鲁朝在边境之战中,取得压倒性胜利的王牌!
也是能让她那个凉薄的父亲,真正对她刮目相看,甚至……不得不倚重她的,最强筹码!
华玉安猛地睁开眼,眸中精光迸射!
她不再犹豫,蘸饱了墨,手腕轻动,笔尖在粗糙的纸面上游走,发出沙沙的轻响,像冬日寒虫的低语。
一个个奇特的字符,在她笔下成型。
她的动作不快,却异常沉稳,每一笔,每一划,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要将这十四年的隐忍、不甘、怨恨,全部倾注于笔端。
她写得很慢,很仔细。
因为她知道,这一笔一划,写的不是字。
是她的命。
是她复仇的刀。
是她即将亲手掀翻的,这盘早已糜烂的棋局!
不知过了多久,当她写下最后一个字符时,外面的天际,已经泛起了一丝鱼肚白的微光。
华玉安放下手中的“笔”,看着那几张写满了密文的麻纸,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
她的身体,已经疲惫到了极限,但她的精神,却前所未有的亢奋。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几张麻纸,一张张卷成最细的纸卷,然后,拿出了那半截中空的发簪。
她将纸卷,一点一点,塞进了发簪的空心处。
尺寸,刚刚好。
仿佛这根簪子,天生就是为了承载这个秘密而存在的。
做完这一切,她重新爬回墙角,用那支藏着惊天秘密的断簪,轻轻敲开砖石,将它,连同晏少卿送来的所有东西,一起放了回去。
当砖石合上的那一刻。
华玉安靠着墙壁,缓缓闭上了眼睛。
她的脸上,缓缓地,牵起了一抹极淡极淡的笑。
那笑意,冰冷、诡谲,又带着一丝嗜血的疯狂。
华蓝玉。
燕城。
还有……父皇。
你们的棋盘,该由我来落子了。
这第一步,就从我走出这宗祠开始。
当第三日的午后暖阳,透过宗祠高窗上那一格格的木棂,投下斑驳而微弱的光影时,华玉安缓缓睁开了眼。
她的身体早已麻木,饥饿与伤痛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紧紧地束缚着她。
但她的神智,却如被冰水反复冲刷过一般,清明得可怕。
她在等。
等一个信号。
等晏少卿为她布下的、撕开这盘死局的第一道裂口。
宗祠之外,一片死寂,只有守门太监偶尔压低了声音的交谈,像夏日里惹人烦躁的蝇虫嗡鸣。
他们以为她仍在昏睡,或是已经被这三日的折磨磨去了所有棱角,变成了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
华玉安心中冷笑,却连动一动眼皮的力气都吝啬于施舍。
就在这时——
“当——!”
一声沉重而悠远的钟鸣,毫无预兆地划破了皇城的宁静!
那声音仿佛来自天际,带着一股撼动人心的力量,嗡然作响,连宗祠内积了百年的灰尘,都似乎被震得簌簌而下。
守在门口的两名太监瞬间变了脸色,猛地站直了身体,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骇。
“景阳钟?!”其中一个年轻些的太监声音都变了调,“出什么事了?!”
另一个年长的,显然更有见识,脸色煞白地朝着承天门的方向望去,嘴唇哆嗦着,“国之大丧,君之大危,方鸣此钟……天哪!这、这是要变天了吗?”
“当——!!”
“当——!!!”
钟声一声紧似一声,急促如骤雨,沉重如山崩,在整个紫禁城的上空回荡不休。
那已经不是示警,而是催命!
门外的守卫们再也按捺不住,纷纷探头探脑,交头接耳,原先那份看管犯人的漫不经心,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天变故搅得粉碎。
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那夺人心魄的钟声吸引了过去。
就是现在!
原本靠墙闭目,状若假寐的华玉安,在那钟声响起的瞬间,心脏便如战鼓般擂动起来!
她知道,这是晏少卿的信号!
他果然守信!
而且,一出手,便是如此惊天动地的大手笔!
他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用最精准的手段,制造出最恰到好处的混乱。
趁着所有人的心神都被钟声牵引的瞬间,她用尽全身力气,如一只受伤的孤狼,无声地、贴着墙根的阴影,朝着东南角那个不起眼的角落挪去。
膝盖与脚踝的伤口,在每一次移动中都传来锥心刺骨的剧痛,冷汗瞬间浸透了她的后背。
但她咬紧了牙,连一丝呻吟都未曾发出。
这点痛,与她将要承受的,与她将要施与别人的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终于,她摸到了那块颜色微深的青砖。
她从袖中抽出那半截断簪,用簪头,在那砖石的边缘,以两轻一重的节奏,迅速叩击。
“叩,叩,叩。”
声音细微得几乎听不见,瞬间便被外面轰鸣的钟声与嘈杂的人声所淹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奉旨和亲后,父皇和未婚夫悔疯了,奉旨和亲后,父皇和未婚夫悔疯了最新章节,奉旨和亲后,父皇和未婚夫悔疯了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奉旨和亲后,父皇和未婚夫悔疯了,奉旨和亲后,父皇和未婚夫悔疯了最新章节,奉旨和亲后,父皇和未婚夫悔疯了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