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顾客围着家具,或蹲或站,仔细检查着榫卯是否结实,敲击着木板听声音,与穿着藏蓝工作服的店员低声讨价还价。

  偶尔有人成交,便会有店员吆喝着同伴,用粗麻绳小心地将笨重的家具捆扎起来。

  旧衣物部在右侧靠墙的位置。

  褪色的呢子大衣、洗得发白但熨烫平整的毛料中山装、厚重的棉袄、打着细密补丁的卡其布工装、花布棉袄、甚至还有几件保存尚好的旗袍。

  尽管这几件旗袍大概率卖不出去,但这是小将们的成果,肯定不能浪费。

  这些衣物,分门别类地挂在长长的金属横杆上,或者叠放在玻璃柜台里,品相明显比外面地摊上的好上许多。

  几个妇女围在一件深蓝色的派力司料子中山装前,仔细翻看着领口、袖口和腋下的磨损程度,低声议论着价格。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工装的中年男人,犹豫地摩挲着一件厚实的军用棉大衣的领子,似乎在衡量它的保暖性与价格。

  旧书籍文具及杂项部,摆放在角落。

  几个高高的书架塞满了泛黄的书籍,大多是旧课本、技术手册、过期的《红旗》杂志和《人民画报》,也有一些封面残破的小说和卷了边的连环画。

  几个戴着眼镜、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在书架前专注地翻阅着。

  旁边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旧钢笔、旧墨水、旧算盘、旧唱片,甚至还有一些缺了口的搪瓷盆、掉了瓷的搪瓷缸、外壳瘪了的旧暖水瓶,上面贴着小小的“处理品”标签。

  最热闹、人气最旺的,无疑是位于商店三楼中央核心区域的“三转一响”部。

  这里用一圈长长的玻璃柜台围起来,里面陈列的,是这年头普通家庭梦寐以求的几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以及阳光明此行的目标——手表。

  柜台擦得锃亮,但仔细看,有些边角处还有细微的磕碰或胶布粘过的痕迹,显然是恢复营业后重新启用的旧物。

  柜台后穿着整洁蓝布工作服、戴着套袖的店员们忙得不可开交。

  阳光明深吸一口这混合着特有的时代尘埃的空气,目标明确地朝着钟表柜台走去。

  钟表柜台是“三转一响”区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玻璃柜台下,铺着墨绿色的丝绒布,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手表。

  数量最多、占据主流位置的,自然是国产表。

  经典的“魔都牌”A581、A611、1120等型号,银白色或金色的圆形表壳,简洁朴素的白色或香槟色表盘,大三针,下方是醒目的“魔都”二字和拼音。

  它们成色不一,有的表壳光亮如新,有的边缘已磨损露出铜胎;表蒙子有的通透,有的带着细密的划痕;钢链表带有的银亮,有的已经发暗发黑。

  除了魔都牌,还有忝津的“东风”(即后来的海鸥)、清岛的“金锚”、楠京的“钟山”、以及“宝石花”、“钻石”等品牌,价格从二三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在这些国货的包围中,几块品相上乘的进口表显得尤为突出,像沙砾中的珍珠。

  一块银色精钢表壳的瑞士“梅花”表,阳光明看着像是307-345空霸型,白色表盘上有着细腻的放射纹,搭配简洁的条形刻度,显得优雅大气。

  旁边是一块略显厚重的瑞士“英纳格”自动表,金色表圈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更远处,一块品相极佳、银色表壳配黑色表盘的瑞士“瓦斯针”(Wittnauer),以及一块金色表壳、表盘上印着“ROLEX”皇冠标志、带日历窗的“劳力士”Datejust,静静地躺在各自的丝绒垫上,散发出一种与周围截然不同的、低调却不容忽视的奢华感。

  这几块表周围,明显聚集了更多目光灼灼的顾客。

  阳光明的目光也不由自主地被那块“梅花”和那块“劳力士”吸引了过去。

  特别是那块梅花表,设计经典,大小适中,走时精准是出了名的,在这个年代绝对是身份和品位的象征,戴在手腕上,进出国棉厂厂办,那份低调的底气不言而喻。

  他挤到柜台前,指着那块梅花表,对柜台后一位戴着老花镜、套袖雪白、手上戴着薄棉纱白手套的老店员问道:“老师傅,麻烦你,这只‘梅花’看看好伐?几钿?”

  老店员抬眼,透过镜片打量了一下阳光明,见他穿着干净但普通的半袖白衬衣,年纪不大,语气却很沉稳。

  他点点头,动作一丝不苟地打开柜台锁,用戴着白手套的手小心地取出那块梅花表,放在一块专门铺在柜面上的小绒布上方,轻轻推到他面前:

  “小阿弟眼力好。正宗的瑞士梅花表,307机芯,17钻,自动上链,省心。你看看这成色,”

  他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指虚点着表壳和表盘,“基本没硬伤,轻微使用痕迹,算得上九成新!

  原装不锈钢实心表带都在,搭扣也老好。

  关键是走时精准,上个月收进来,阿拉师傅仔细校过,日差十秒以内,比阿拉自家厂里新表也勿差!”

  老店员的声音不高,但吐字清晰,带着一种老行家的笃定。

  他顿了顿,报出一个数字:“两百八十五块。”

  这个价格,几乎抵得上阳光明刚才卖掉犀角片收入的一半还多!

  阳光明心里咯噔一下。

  说不心动是假的,这表无论是品牌、品相还是实用性,都无可挑剔。

  但理智瞬间占据了上风。

  一个刚进厂办、毫无背景的新人,手腕上突然戴起一块价值近三百块的瑞士名表?

  这无异于在自己脑门上贴了张“有问题”的标签。

  太扎眼,太不合时宜了!

  他需要的是融入,而不是被瞩目。

  更现实的问题紧随而至。

  他的目光扫过柜台玻璃下方贴着一张有些褪色的红头文件通知,上面清晰地印着几行规定条款,其中一条被特意用红笔圈了出来:

  “根据本市相关规定,凡在本店购买价值超过人民币一百五十元之手镯、手表、照相机等贵重物品,须持本市正式户口簿原件,由本店工作人员核对登记后,方可办理成交手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最新章节,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