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清漪在芦花镇的第十天,听到了雪球啸声。
咕噜这次也被京魏带走,因着它也是一只成年的鹰,但鹰的成长是很艰难的过程,成年并不意味着长大,它还需要接受严格的训练,毕竟在高空之中没有人类的箭矢能和它并肩作战。
崔清漪虽万般不舍,京魏再三保证会好好将咕噜带回来才让她松了口。
如今听到鹰啸声,崔清漪下意识去寻咕噜的身影。
只可惜刚刚成年的鹰还不足以飞的这样远,雪球好歹带来的都是好消息。
这样隔着遥远的距离,用最古老的手段传递彼此间近况的事情,崔清漪还是第一次经历,但从第一次见到雪球后,崔清漪便越来越期待能在薄雾的清晨,或是在艳阳高照的午后,听见鹰啼声,那意味着有牵挂的人送来了平安的消息。
三月中
崔清漪本来都打算今年在芦花镇的所有土地上尽情种满辣椒的时候,县衙通知她去领土豆种子。
起初崔清漪还以为是周砚修良心发现,可等到了县衙见到了王小钱便知这一批土豆种子不是那么回事。
王小钱也纳闷的很,他算是正儿八经的周砚修派,时常和京城互通有无。去年农家在清河城种的土豆种子勉强算是丰收,但是狼多肉少,自打知道有土豆这个东西大晋多少官员都眼巴巴等着呢。
除了下发给南方的郡县种,还要留一部分运到北方去试种,据王小钱所知隔壁的山林郡因为没分到土豆种子,山林郡的郡守一连上了三道折子到陛下面前哭诉,就差说自己上林郡是后娘养的,这才得了那么一点点。
这种情况下别说芦花镇,便是东平县都没捞着,要知道东平县可是周大人发迹的地方。
可偏偏,芦花镇,东平乡主的封地,就得了这么一份,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足以叫王小钱都眼红了,他可是周大人的亲的不能再亲的亲信,可他都没有!!!
不得不说县令这个位置确实锻炼人,就连曾经在崔清漪看来老实本分的王小钱也学会了套她的话,“乡主不愧是女中豪杰,竟能从京中各位大人手中抢到土豆种子,不知走的是哪位大人的路子?”
因着崔清漪年前招待武校尉家眷的那一场,武家老太太和武夫人回去后对东平乡主多加赞誉,武校尉也打心眼里认下了崔清漪这个朋友。
年前军营退下来一部分伤兵和老兵,武校尉给崔清漪写了信询问能否安置一部分人过来,崔清漪自然求之不得。
自打做了这个乡主接了芦花镇这个烂摊子,她才意识到出门在外没点自己人是真不行,场子完全铺不开。
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给退伍士兵安置工作的事情,只是一起上过战场的人之间有着难言的深厚友谊,不少将官都会自己想办法安置的。
崔清漪大手笔的接手了三十名伤兵和老兵的安置工作,武校尉一边欣慰一边觉得有面子,便在上峰那边将东平乡主又是一顿夸,转眼间崔清漪在清河郡驻军里名声又好了不少,谁提起来都说一句,确实巾帼不让须眉,比朝中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家伙们强太多了。
这些事崔清漪不知道,她瞧着自己手底下人令行禁止麻利的动作,只觉不愧是军营里出来的人,这也太好用了。
她指挥着自己人将属于自己的土豆装车,一边定定瞧着王小钱,“反正走的不是周大人的路子,还有王县令确定这是全部了?”一副你若是敢私藏我的东西,咱们可有的掰扯的模样,王小钱简直哭笑不得。
“姑奶奶,我要那几个土豆能干啥?”
崔清漪想想也是,一挥手带着人径直走了。王小钱眼巴巴瞧着莫名有点羡慕 ,他觉着乡主活的比他这个县令可潇洒多了。
农卉赶在春耕的时候又回了芦花镇,不知她是如何说服家里人的,但这次回来明显瞧着比去年更活泼开朗了些。
这还是农卉第一次见大晋的新粮食,她捧着一颗土豆,满眼好奇的问:“乡主 ,这土豆怎么吃,味道好吗?”
崔清漪对可爱又美丽的姑娘总是格外宽容,她指了指几车土豆种子,“这东西怎么做都好吃,中午捡几个让厨房做了给你尝尝。”
农卉爱惜的摸了摸土豆,“不了,我吃一个百姓们便少一个种子,等芦花镇的土豆丰收了我再尝也不迟。”
因着崔清漪如今常住芦花镇,陈妈带着满月也跟着来照顾她的饮食。
陈妈一手做面的手艺很难不吸引人,起初只是崔清漪身边亲近的跟着一起吃,后面随着崔清漪手下队伍的壮大,这吃饭的人就越来越多。
靠陈妈和满月哪里能忙得过来,索性在芦花镇的妇人里雇了好几个,弄了个后厨专门做一日三餐。
现如今东平县的商人们是越发的爱往芦花镇跑了,别的不说光是乡主自己手底下人的吃饭问题便养活了一个米行。
更别说,大家还眼巴巴的等着看乡主建起来的这些厂房到底做什么用呢。
崔清漪也没叫百姓和各路来探听消息的人等太久,很快酱油坊,陈醋坊,豆腐坊,清酒坊竞相挂牌。
众人一瞧这也没什么新鲜的,毕竟这些个东西县里应有尽有。
热闹崔清漪只让外人瞧到这里,等着众人再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芦花镇设岗了,想去看厂房,抱歉恕不接待。
芦花镇的百姓在农卉的指导下给土豆育苗,等着育苗成功的间隙又着急忙慌的跑去厂房去报名。
因着这些厂房都是崔清漪盖起来的,且配方都是她自己的东西,她便只在芦花镇的百姓中间选管事和工人,每月发工钱给他们。
当然每个作坊的大管事都是她的人,崔清漪现在还不能完全信任芦花镇的人。
老百姓一般都会点酿酱油酿醋的手艺,但等进了崔清漪的作坊,众人才发现自家酿的醋和作坊里的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说别的光是所谓的工作服便让百姓们开了眼。
但没人有什么意见,因为乡主说了,咱们既然做的是和吃食有关的买卖,干净卫生那就是第一位的,总不能叫商队来了觉得不干净给人吓走了吧。
咕噜这次也被京魏带走,因着它也是一只成年的鹰,但鹰的成长是很艰难的过程,成年并不意味着长大,它还需要接受严格的训练,毕竟在高空之中没有人类的箭矢能和它并肩作战。
崔清漪虽万般不舍,京魏再三保证会好好将咕噜带回来才让她松了口。
如今听到鹰啸声,崔清漪下意识去寻咕噜的身影。
只可惜刚刚成年的鹰还不足以飞的这样远,雪球好歹带来的都是好消息。
这样隔着遥远的距离,用最古老的手段传递彼此间近况的事情,崔清漪还是第一次经历,但从第一次见到雪球后,崔清漪便越来越期待能在薄雾的清晨,或是在艳阳高照的午后,听见鹰啼声,那意味着有牵挂的人送来了平安的消息。
三月中
崔清漪本来都打算今年在芦花镇的所有土地上尽情种满辣椒的时候,县衙通知她去领土豆种子。
起初崔清漪还以为是周砚修良心发现,可等到了县衙见到了王小钱便知这一批土豆种子不是那么回事。
王小钱也纳闷的很,他算是正儿八经的周砚修派,时常和京城互通有无。去年农家在清河城种的土豆种子勉强算是丰收,但是狼多肉少,自打知道有土豆这个东西大晋多少官员都眼巴巴等着呢。
除了下发给南方的郡县种,还要留一部分运到北方去试种,据王小钱所知隔壁的山林郡因为没分到土豆种子,山林郡的郡守一连上了三道折子到陛下面前哭诉,就差说自己上林郡是后娘养的,这才得了那么一点点。
这种情况下别说芦花镇,便是东平县都没捞着,要知道东平县可是周大人发迹的地方。
可偏偏,芦花镇,东平乡主的封地,就得了这么一份,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足以叫王小钱都眼红了,他可是周大人的亲的不能再亲的亲信,可他都没有!!!
不得不说县令这个位置确实锻炼人,就连曾经在崔清漪看来老实本分的王小钱也学会了套她的话,“乡主不愧是女中豪杰,竟能从京中各位大人手中抢到土豆种子,不知走的是哪位大人的路子?”
因着崔清漪年前招待武校尉家眷的那一场,武家老太太和武夫人回去后对东平乡主多加赞誉,武校尉也打心眼里认下了崔清漪这个朋友。
年前军营退下来一部分伤兵和老兵,武校尉给崔清漪写了信询问能否安置一部分人过来,崔清漪自然求之不得。
自打做了这个乡主接了芦花镇这个烂摊子,她才意识到出门在外没点自己人是真不行,场子完全铺不开。
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给退伍士兵安置工作的事情,只是一起上过战场的人之间有着难言的深厚友谊,不少将官都会自己想办法安置的。
崔清漪大手笔的接手了三十名伤兵和老兵的安置工作,武校尉一边欣慰一边觉得有面子,便在上峰那边将东平乡主又是一顿夸,转眼间崔清漪在清河郡驻军里名声又好了不少,谁提起来都说一句,确实巾帼不让须眉,比朝中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家伙们强太多了。
这些事崔清漪不知道,她瞧着自己手底下人令行禁止麻利的动作,只觉不愧是军营里出来的人,这也太好用了。
她指挥着自己人将属于自己的土豆装车,一边定定瞧着王小钱,“反正走的不是周大人的路子,还有王县令确定这是全部了?”一副你若是敢私藏我的东西,咱们可有的掰扯的模样,王小钱简直哭笑不得。
“姑奶奶,我要那几个土豆能干啥?”
崔清漪想想也是,一挥手带着人径直走了。王小钱眼巴巴瞧着莫名有点羡慕 ,他觉着乡主活的比他这个县令可潇洒多了。
农卉赶在春耕的时候又回了芦花镇,不知她是如何说服家里人的,但这次回来明显瞧着比去年更活泼开朗了些。
这还是农卉第一次见大晋的新粮食,她捧着一颗土豆,满眼好奇的问:“乡主 ,这土豆怎么吃,味道好吗?”
崔清漪对可爱又美丽的姑娘总是格外宽容,她指了指几车土豆种子,“这东西怎么做都好吃,中午捡几个让厨房做了给你尝尝。”
农卉爱惜的摸了摸土豆,“不了,我吃一个百姓们便少一个种子,等芦花镇的土豆丰收了我再尝也不迟。”
因着崔清漪如今常住芦花镇,陈妈带着满月也跟着来照顾她的饮食。
陈妈一手做面的手艺很难不吸引人,起初只是崔清漪身边亲近的跟着一起吃,后面随着崔清漪手下队伍的壮大,这吃饭的人就越来越多。
靠陈妈和满月哪里能忙得过来,索性在芦花镇的妇人里雇了好几个,弄了个后厨专门做一日三餐。
现如今东平县的商人们是越发的爱往芦花镇跑了,别的不说光是乡主自己手底下人的吃饭问题便养活了一个米行。
更别说,大家还眼巴巴的等着看乡主建起来的这些厂房到底做什么用呢。
崔清漪也没叫百姓和各路来探听消息的人等太久,很快酱油坊,陈醋坊,豆腐坊,清酒坊竞相挂牌。
众人一瞧这也没什么新鲜的,毕竟这些个东西县里应有尽有。
热闹崔清漪只让外人瞧到这里,等着众人再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芦花镇设岗了,想去看厂房,抱歉恕不接待。
芦花镇的百姓在农卉的指导下给土豆育苗,等着育苗成功的间隙又着急忙慌的跑去厂房去报名。
因着这些厂房都是崔清漪盖起来的,且配方都是她自己的东西,她便只在芦花镇的百姓中间选管事和工人,每月发工钱给他们。
当然每个作坊的大管事都是她的人,崔清漪现在还不能完全信任芦花镇的人。
老百姓一般都会点酿酱油酿醋的手艺,但等进了崔清漪的作坊,众人才发现自家酿的醋和作坊里的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说别的光是所谓的工作服便让百姓们开了眼。
但没人有什么意见,因为乡主说了,咱们既然做的是和吃食有关的买卖,干净卫生那就是第一位的,总不能叫商队来了觉得不干净给人吓走了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被休后,崔娘子的起居日常,被休后,崔娘子的起居日常最新章节,被休后,崔娘子的起居日常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被休后,崔娘子的起居日常,被休后,崔娘子的起居日常最新章节,被休后,崔娘子的起居日常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