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方面我们常年走镖,最在意歇息时的安全,他们想要如何,哪怕是在客栈,我们也会比常人多一分提防,另外一方面,他们对大人不够了解,大人是新近调来的吧?”
魏推官笑了笑说:“你倒是细致,看来这案子在你眼中不难查明,你刚说他们?你觉着凶犯不止一人?”
李昭不好意思的摆手说:“我可不敢说好查,只是,他们偏要扯上镖局,客栈人来人往的,从大门可直接穿堂到后院,后院又有好几处院子,想要快速投放浸了桐油的麻布而不被发现,除了要在黄昏之后行动外,恐怕还要讲究一个快,或者说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件事……大人有所不知,我们镖局这趟出来的人多,后院几个院子都被我们租下,他们一处也没放过,应是想着烧成一片,救火时难救,总能烧死几个,他们没有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直接放火,而是先放麻布,应是想让麻布上的桐油能够浸到房屋底端,烧的时候不易灭。”
“听着极像客栈中有人帮手。”
李昭想了想说:“极有可能,因为他们还需等到夜深,等到我们都熟睡后点燃麻布,但想要进院子是没可能的,所以他们要提前放桐油麻布,可到了放火的时辰,外人想要进到后院怕是很难,除了客栈中人和已经住在前面的客人,我们进城是临时起意,登记簿上也无人在我们之后入住……大人在客栈的时候并没有跟掌柜的提及昨晚有人想纵火。”
“你们昨日将那些麻布条都收回,又安排人守了一夜,掌柜的可有问你为何?”
李昭摇了摇头。
魏推官和蔼的笑了笑,又说:“我问掌柜的昨晚可有异样?他说没有,你们镖局这么大的动静,他怎会不知?”
“怕惹麻烦倒是也能说的通,又或者是觉着守夜是镖局的规矩,但没有私下里问问镖局的人便有些说不过去了。”
魏推官点头,赞许的看向李昭说:“李姑娘确实思路清晰,走,咱们先去问问锦绣阁的老板,看看绣娘会不会亲自染线。”
魏推官带着李昭几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不知府衙后堂来回踱步的知府却是不太高兴。
“让一女子陪同查案,成何体统!”
幕僚劝道:“他不过是来走个过场,府尊只当不知,只要能查清楚案子,保住官位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镖局的女镖师,竟敢堂而皇之的进出府衙,不知羞也就罢了,抛头露面的也不知耻吗?”
“大人也说了,她是镖师,干的便是抛头露面打打杀杀的活儿,洛京城谁人不知她家?不知九宸镖局?早些年还有人私下议论议论,如今,唉,世风日下。”
知府冷哼一声说:“这般女子,又这般年纪了,我那被银钱迷了眼的妹妹还想为自己儿子说亲,我好心劝她,她不听,结果如何?人家还看不上林家呢!”
幕僚赔笑,又劝了两句,他是知道知府的那个外甥是何等模样,说是烂泥都是抬举,吃喝嫖赌无一落下,家中还有几个庶出的儿女,林家也就是沾着祖上的光,勉强算个勋贵,可早已是个空壳了。
知府也是心疼自己妹妹,自然觉着九宸镖局给脸不要脸,本就有些抱怨,昨日知道九宸镖局进了城,知府还想着找些麻烦撒撒气,没想到今日一早便出了命案。
……
李昭可不知道自己人在江湖走,洛京城因为她的亲事生出不少波澜。
一行人到了锦绣阁。
锦绣阁临着绣溪府的主街,青瓦檐角垂着串蓝靛染的布帘,门楣上“锦绣阁”三个字是用金线绣在红绸上的,风一吹,布帘上的线头沾着的细碎银箔闪着微光。
李昭停在门前抬头看了看,这才迈过门槛进入堂中。
出了人命可不是小事,尤其对做生意的店铺来说,凶案还是发生在此处,这几日再别想做生意了。
所以堂中甚是冷清,李昭打量四周:阁内靠窗摆着四排梨花木绣架,每个绣架旁都放着竹编的线筐,靛蓝、绯红、金褐的丝线绕在线轴上,墙上挂着已完工的绣品,有给闺阁小姐绣的缠枝莲荷包样,也有供官府的大幅山水,最显眼的是正中央那幅《莲塘清趣》,莲叶用渐变绿线绣得层层叠叠,连露水都像要从针脚里滚下来。
李昭扭头低声问阿水:“你能绣成这样吗?”
阿水哼了一声说:“我能给你做些针线你便知足吧,我真有这手艺,何苦跟着车队千里迢迢的找罪受!”
裴空忙问:“你不会针线吧?”
“谁说不会?只是,稀松了些。”李昭稍显底气不足。
苏伯认真的说:“昭儿就是实诚,她的针线活还真就是又稀又松。”
裴空大笑两声才发现一个妇人站在堂内一间屋前正看着他们,裴空瞬间收敛笑容。
那妇人见众人看过来,赶紧屈膝朝众人行礼。
魏推官寒着一张脸指了指妇人身后的屋子说:“进屋回话。”
李昭没想到锦绣阁老板是位中年妇人,还是个风韵犹存的妇人,别看她眼角有细纹,笑时却像浸了温水的绣针,软中带着几分练达的韧劲儿。
李昭见她行礼,赶紧还礼,而后脱口而出:“夫人看着不像有伤悲。”
老板娘笑容登时凝固在脸上,她本想表现的知礼些,一时间竟是忘了这些人因何来此。
魏推官寒着一张脸,冷声道:“问什么说什么,若有隐瞒,即便未曾参与命案,一样躲不掉牢狱之灾。”
老板娘慌乱之情即刻爬上脸,她先是将几人让进屋内,又命人准备茶点,再转身便哀求道:“我之前说的句句属实,苏娘脾气不好,做活儿的时候最忌旁人来扰,除了吃喝,平日里我们都不进她的绣房,她平日又是个清高的,不愿与我们多说什么,刚这位姑娘说我不伤悲,怎会不悲?有些绣品也只能她来绣,可要说我为她这个人悲,当真也是难为我。”
“苏娘可是本地人?”李昭语气温和了些。
“不是,是我从江南找来的,说是死了丈夫没有孩子,被婆家送回娘家,娘家有嫂子掌家,怎容得下她?偏她手巧,针法好,我瞧着她可怜便带了回来。”
“来了几年了?”李昭问。
“哎呦,你这一问……我想想,得有七八年了。”
“绣娘会自己染线吗?”李昭问。
老板娘愣了一下,才道:“自然不会,针线都会准备好,若是有不妥之处,也是交代人去换来。””
“柳娘你认识吗?”
“谁?”
“三年前死在金秀坊的绣娘。”
“哦哦,不认识,也算认识,哎呀,我曾想让她到我这里来,她也答应了,可后来不知为何又不答应了,我还想着再找机会劝劝,她便出事了。要我说,金秀坊的老板周老三,大人应该查查,当年没有查到凶犯,也没怎么耽误他家生意。”
李昭挑了挑眉,问:“没查到真凶与生意何干?”
“谁不嫌晦气?再说,那柳娘也是针法好的,与苏娘一样,绣坊少了她们有些活儿接下也绣不出来。”
李昭似有所悟的点点头,魏推官问:“你在店铺中只管收账?”
“怎会这般轻松,平日里迎来送往,去顾主后宅与夫人小姐答对,店铺中这些绣娘有个什么要求,不都得我来安排,偏昨日下午我不在,天黑后才回来,知道出事了,我,我当时脑子里全乱了,谁摊上这样的事还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那个小丫头可好些了?可能问话了?”魏推官问。
老板娘先松了一口气,这才说:“用了药,睡下了。”
“你先退下去,门口莫留人,需要见谁我会再喊你。”
老板娘巴不得赶紧离开这些人,连声应是想要出屋,又被李昭喊住:“我想看看你的手。”
老板娘张着嘴愣了片刻,下意识的将双手伸了过来,口中还说道:“粗糙的很,莫脏了姑娘的手。”
自始至终老板娘都没有问过跟着魏推官来的这些人都是谁,却是知道恭恭敬敬,李昭拉着老板娘的手仔细看了看,边看边说:“我是镖局走镖的,我这双手握刀,杀人,验尸,都干过,应说夫人莫嫌脏才是。”
老板娘下意识的想要抽出手,可她哪有李昭劲儿大。
“夫人手指头上怎会有这么多颜色?”
“哎呀,绣坊虽不染线,但总要去染坊买些染好的线,别人我不放心,次次都是我亲手查验,捋线的时候,难免会沾上些,各家绣坊都是如此,就像……哪个绣娘指头上没被针扎过?”
李昭点点头,松开了手,老板娘快速出了屋。
……
屋子本就不大,还放着绣架,几人坐在一起显得有点挤。
阿水见那妇人离开,犹豫了一下要不要跟去,见李昭没这意思便坐下没动。
魏推官没有问李昭想到了什么,说:“在这里总比去府衙耳房强,能避寒风,只是少了碳炉,喝些热茶暖和暖和。”
裴空见李昭低头沉思,开口便道:“这有何好想的,必定是这妇人起了歹念,惊慌的神色都遮掩不住了。”
“图啥?”徐亮问:“是上吊找不到绳子吗?把自己最得力的绣娘杀了,好让自己店铺经营不下去?”
裴空梗着脖子:“你没听她说三年前那家绣坊死了人也没咋着。”
苏伯说:“若是她想除去谁,直接打发走便是了,何苦杀了给自己店铺惹麻烦?别管之后生意如何,这些日子是别想开张了,有些已经做完的,怕是都要被退了。”
裴空皱眉想了想,又说:“刚刚你们也看到了,上二楼的楼梯便在堂中,昨日凶犯若是个生人,怎会无人看到?除非是自己人。”
屋里安静了片刻,裴空以为是他说的有道理,哪知魏推官打破沉默开口却说:“绣溪府有三间桐油铺子,既然你笃定客栈纵火之人与命案有关,自然要查查桐油铺子。”
李昭眼前一亮说:“大人与我想到一出处了,与其从绣坊下手,不如先查查桐油的来处,这间绣坊……等了一晚上才报官,真说有什么也是准备妥当了,咱们一时难发现什么,可凶犯没想到昨晚纵火不成,想要找到证据,从桐油下手最好,弄清楚前两日都有谁买过桐油……”
“正是此理,你能想到这上来,已属难得。”
李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常年走镖在外,见的人多,事儿多,脑子动的多。”
李昭顿了一下又说:“无论是民居的木梁、门窗,还是桌椅、木箱、水桶等日常器具,刷上桐油后便可隔绝潮气与虫蛀,比如镖局的镖车车轮、车辕必须定期刷桐油,否则长途颠簸中木材易开裂,还有……锦绣阁的这些绣架、木料柜台,也会用桐油轻刷,既防蛀又能让木纹更显温润。”
徐亮接了一句:“甚至染色,制墨,漆器都会用上桐油。”
“哦?染色也会?”李昭好奇的问。
魏推官接口道:“将桐油少量混入染料中,能让染出的丝线更顺滑、颜色更持久,不易褪色,此外,墨坊制墨时会加少量桐油增加墨的光泽与黏合度,漆坊制作漆器时,也会用桐油调和生漆,让漆面更坚韧耐磨,还有渔船的船底,会用‘桐油、石灰、麻丝’混合调成‘油灰’填补,可避免渗水。”
“学到了!”李昭起身朝魏推官行礼。
徐亮一看,心说:这我也知道。可口中却道:“魏推官果然博学。”
魏推官摆手说:“常在百姓身边走动便可知,谈不上博学。桐油用处多,但也不是谁都能用得起的,普通百姓用的还是少,真说是小县城,有一间桐油铺子便够了,洛京城……怕是你们镖局边上便会有一间,尤其是那些手工作坊旁,绣溪府能有三间已是不少,但将生油炼成熟油可不是个简单的活儿,这三间铺子有一间能做便已是极好了。”
魏推官笑了笑说:“你倒是细致,看来这案子在你眼中不难查明,你刚说他们?你觉着凶犯不止一人?”
李昭不好意思的摆手说:“我可不敢说好查,只是,他们偏要扯上镖局,客栈人来人往的,从大门可直接穿堂到后院,后院又有好几处院子,想要快速投放浸了桐油的麻布而不被发现,除了要在黄昏之后行动外,恐怕还要讲究一个快,或者说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件事……大人有所不知,我们镖局这趟出来的人多,后院几个院子都被我们租下,他们一处也没放过,应是想着烧成一片,救火时难救,总能烧死几个,他们没有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直接放火,而是先放麻布,应是想让麻布上的桐油能够浸到房屋底端,烧的时候不易灭。”
“听着极像客栈中有人帮手。”
李昭想了想说:“极有可能,因为他们还需等到夜深,等到我们都熟睡后点燃麻布,但想要进院子是没可能的,所以他们要提前放桐油麻布,可到了放火的时辰,外人想要进到后院怕是很难,除了客栈中人和已经住在前面的客人,我们进城是临时起意,登记簿上也无人在我们之后入住……大人在客栈的时候并没有跟掌柜的提及昨晚有人想纵火。”
“你们昨日将那些麻布条都收回,又安排人守了一夜,掌柜的可有问你为何?”
李昭摇了摇头。
魏推官和蔼的笑了笑,又说:“我问掌柜的昨晚可有异样?他说没有,你们镖局这么大的动静,他怎会不知?”
“怕惹麻烦倒是也能说的通,又或者是觉着守夜是镖局的规矩,但没有私下里问问镖局的人便有些说不过去了。”
魏推官点头,赞许的看向李昭说:“李姑娘确实思路清晰,走,咱们先去问问锦绣阁的老板,看看绣娘会不会亲自染线。”
魏推官带着李昭几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不知府衙后堂来回踱步的知府却是不太高兴。
“让一女子陪同查案,成何体统!”
幕僚劝道:“他不过是来走个过场,府尊只当不知,只要能查清楚案子,保住官位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镖局的女镖师,竟敢堂而皇之的进出府衙,不知羞也就罢了,抛头露面的也不知耻吗?”
“大人也说了,她是镖师,干的便是抛头露面打打杀杀的活儿,洛京城谁人不知她家?不知九宸镖局?早些年还有人私下议论议论,如今,唉,世风日下。”
知府冷哼一声说:“这般女子,又这般年纪了,我那被银钱迷了眼的妹妹还想为自己儿子说亲,我好心劝她,她不听,结果如何?人家还看不上林家呢!”
幕僚赔笑,又劝了两句,他是知道知府的那个外甥是何等模样,说是烂泥都是抬举,吃喝嫖赌无一落下,家中还有几个庶出的儿女,林家也就是沾着祖上的光,勉强算个勋贵,可早已是个空壳了。
知府也是心疼自己妹妹,自然觉着九宸镖局给脸不要脸,本就有些抱怨,昨日知道九宸镖局进了城,知府还想着找些麻烦撒撒气,没想到今日一早便出了命案。
……
李昭可不知道自己人在江湖走,洛京城因为她的亲事生出不少波澜。
一行人到了锦绣阁。
锦绣阁临着绣溪府的主街,青瓦檐角垂着串蓝靛染的布帘,门楣上“锦绣阁”三个字是用金线绣在红绸上的,风一吹,布帘上的线头沾着的细碎银箔闪着微光。
李昭停在门前抬头看了看,这才迈过门槛进入堂中。
出了人命可不是小事,尤其对做生意的店铺来说,凶案还是发生在此处,这几日再别想做生意了。
所以堂中甚是冷清,李昭打量四周:阁内靠窗摆着四排梨花木绣架,每个绣架旁都放着竹编的线筐,靛蓝、绯红、金褐的丝线绕在线轴上,墙上挂着已完工的绣品,有给闺阁小姐绣的缠枝莲荷包样,也有供官府的大幅山水,最显眼的是正中央那幅《莲塘清趣》,莲叶用渐变绿线绣得层层叠叠,连露水都像要从针脚里滚下来。
李昭扭头低声问阿水:“你能绣成这样吗?”
阿水哼了一声说:“我能给你做些针线你便知足吧,我真有这手艺,何苦跟着车队千里迢迢的找罪受!”
裴空忙问:“你不会针线吧?”
“谁说不会?只是,稀松了些。”李昭稍显底气不足。
苏伯认真的说:“昭儿就是实诚,她的针线活还真就是又稀又松。”
裴空大笑两声才发现一个妇人站在堂内一间屋前正看着他们,裴空瞬间收敛笑容。
那妇人见众人看过来,赶紧屈膝朝众人行礼。
魏推官寒着一张脸指了指妇人身后的屋子说:“进屋回话。”
李昭没想到锦绣阁老板是位中年妇人,还是个风韵犹存的妇人,别看她眼角有细纹,笑时却像浸了温水的绣针,软中带着几分练达的韧劲儿。
李昭见她行礼,赶紧还礼,而后脱口而出:“夫人看着不像有伤悲。”
老板娘笑容登时凝固在脸上,她本想表现的知礼些,一时间竟是忘了这些人因何来此。
魏推官寒着一张脸,冷声道:“问什么说什么,若有隐瞒,即便未曾参与命案,一样躲不掉牢狱之灾。”
老板娘慌乱之情即刻爬上脸,她先是将几人让进屋内,又命人准备茶点,再转身便哀求道:“我之前说的句句属实,苏娘脾气不好,做活儿的时候最忌旁人来扰,除了吃喝,平日里我们都不进她的绣房,她平日又是个清高的,不愿与我们多说什么,刚这位姑娘说我不伤悲,怎会不悲?有些绣品也只能她来绣,可要说我为她这个人悲,当真也是难为我。”
“苏娘可是本地人?”李昭语气温和了些。
“不是,是我从江南找来的,说是死了丈夫没有孩子,被婆家送回娘家,娘家有嫂子掌家,怎容得下她?偏她手巧,针法好,我瞧着她可怜便带了回来。”
“来了几年了?”李昭问。
“哎呦,你这一问……我想想,得有七八年了。”
“绣娘会自己染线吗?”李昭问。
老板娘愣了一下,才道:“自然不会,针线都会准备好,若是有不妥之处,也是交代人去换来。””
“柳娘你认识吗?”
“谁?”
“三年前死在金秀坊的绣娘。”
“哦哦,不认识,也算认识,哎呀,我曾想让她到我这里来,她也答应了,可后来不知为何又不答应了,我还想着再找机会劝劝,她便出事了。要我说,金秀坊的老板周老三,大人应该查查,当年没有查到凶犯,也没怎么耽误他家生意。”
李昭挑了挑眉,问:“没查到真凶与生意何干?”
“谁不嫌晦气?再说,那柳娘也是针法好的,与苏娘一样,绣坊少了她们有些活儿接下也绣不出来。”
李昭似有所悟的点点头,魏推官问:“你在店铺中只管收账?”
“怎会这般轻松,平日里迎来送往,去顾主后宅与夫人小姐答对,店铺中这些绣娘有个什么要求,不都得我来安排,偏昨日下午我不在,天黑后才回来,知道出事了,我,我当时脑子里全乱了,谁摊上这样的事还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那个小丫头可好些了?可能问话了?”魏推官问。
老板娘先松了一口气,这才说:“用了药,睡下了。”
“你先退下去,门口莫留人,需要见谁我会再喊你。”
老板娘巴不得赶紧离开这些人,连声应是想要出屋,又被李昭喊住:“我想看看你的手。”
老板娘张着嘴愣了片刻,下意识的将双手伸了过来,口中还说道:“粗糙的很,莫脏了姑娘的手。”
自始至终老板娘都没有问过跟着魏推官来的这些人都是谁,却是知道恭恭敬敬,李昭拉着老板娘的手仔细看了看,边看边说:“我是镖局走镖的,我这双手握刀,杀人,验尸,都干过,应说夫人莫嫌脏才是。”
老板娘下意识的想要抽出手,可她哪有李昭劲儿大。
“夫人手指头上怎会有这么多颜色?”
“哎呀,绣坊虽不染线,但总要去染坊买些染好的线,别人我不放心,次次都是我亲手查验,捋线的时候,难免会沾上些,各家绣坊都是如此,就像……哪个绣娘指头上没被针扎过?”
李昭点点头,松开了手,老板娘快速出了屋。
……
屋子本就不大,还放着绣架,几人坐在一起显得有点挤。
阿水见那妇人离开,犹豫了一下要不要跟去,见李昭没这意思便坐下没动。
魏推官没有问李昭想到了什么,说:“在这里总比去府衙耳房强,能避寒风,只是少了碳炉,喝些热茶暖和暖和。”
裴空见李昭低头沉思,开口便道:“这有何好想的,必定是这妇人起了歹念,惊慌的神色都遮掩不住了。”
“图啥?”徐亮问:“是上吊找不到绳子吗?把自己最得力的绣娘杀了,好让自己店铺经营不下去?”
裴空梗着脖子:“你没听她说三年前那家绣坊死了人也没咋着。”
苏伯说:“若是她想除去谁,直接打发走便是了,何苦杀了给自己店铺惹麻烦?别管之后生意如何,这些日子是别想开张了,有些已经做完的,怕是都要被退了。”
裴空皱眉想了想,又说:“刚刚你们也看到了,上二楼的楼梯便在堂中,昨日凶犯若是个生人,怎会无人看到?除非是自己人。”
屋里安静了片刻,裴空以为是他说的有道理,哪知魏推官打破沉默开口却说:“绣溪府有三间桐油铺子,既然你笃定客栈纵火之人与命案有关,自然要查查桐油铺子。”
李昭眼前一亮说:“大人与我想到一出处了,与其从绣坊下手,不如先查查桐油的来处,这间绣坊……等了一晚上才报官,真说有什么也是准备妥当了,咱们一时难发现什么,可凶犯没想到昨晚纵火不成,想要找到证据,从桐油下手最好,弄清楚前两日都有谁买过桐油……”
“正是此理,你能想到这上来,已属难得。”
李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常年走镖在外,见的人多,事儿多,脑子动的多。”
李昭顿了一下又说:“无论是民居的木梁、门窗,还是桌椅、木箱、水桶等日常器具,刷上桐油后便可隔绝潮气与虫蛀,比如镖局的镖车车轮、车辕必须定期刷桐油,否则长途颠簸中木材易开裂,还有……锦绣阁的这些绣架、木料柜台,也会用桐油轻刷,既防蛀又能让木纹更显温润。”
徐亮接了一句:“甚至染色,制墨,漆器都会用上桐油。”
“哦?染色也会?”李昭好奇的问。
魏推官接口道:“将桐油少量混入染料中,能让染出的丝线更顺滑、颜色更持久,不易褪色,此外,墨坊制墨时会加少量桐油增加墨的光泽与黏合度,漆坊制作漆器时,也会用桐油调和生漆,让漆面更坚韧耐磨,还有渔船的船底,会用‘桐油、石灰、麻丝’混合调成‘油灰’填补,可避免渗水。”
“学到了!”李昭起身朝魏推官行礼。
徐亮一看,心说:这我也知道。可口中却道:“魏推官果然博学。”
魏推官摆手说:“常在百姓身边走动便可知,谈不上博学。桐油用处多,但也不是谁都能用得起的,普通百姓用的还是少,真说是小县城,有一间桐油铺子便够了,洛京城……怕是你们镖局边上便会有一间,尤其是那些手工作坊旁,绣溪府能有三间已是不少,但将生油炼成熟油可不是个简单的活儿,这三间铺子有一间能做便已是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