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桂兰不清楚王秀芹死亡的具体经过,但她指认了院长刘岩峰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和虐待院民行为。
并且提供了王秀芹可能因掌握证据而被灭口的强烈动机。
几乎在同一时间,搜查刘岩峰办公室和住所的小组也传来了捷报。
“祝队!陆警官!有重大发现!”
带队组长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变形,
“在刘岩峰办公室书架的暗格里,找到了几本秘密账本,记录了大量资金缺口和虚假采购!”
“在他家里电脑的加密文件夹里,发现了偷拍的一些院民隐私照片,疑似用于胁迫!”
“另外,我们还找到了一双鞋底花纹与抛尸现场附近提取的模糊脚印高度吻合的皮鞋!鞋缝里还残留着少许江边的淤泥!”
证据链开始闭合!
指挥中心里一片沸腾!
所有人都没想到,一具无名女尸案,竟然牵扯出养老院如此触目惊心的黑幕!
祝礼彬激动地一拳砸在桌子上:
“立刻逮捕刘岩峰!突审!”
此时,还在审讯室里故作镇定的刘岩峰,看到祝礼彬和陆诚带着搜查到的账本、皮鞋等证物走进来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冷汗如雨般淌下,整个人像被抽掉了骨头一样瘫软在椅子上。
在铁证面前,刘岩峰心知自己已经木得了。
他交代,王秀芹确实不是自己走失的。
那天晚上,他偶然发现王秀芹在偷偷摆弄那个防走失手环。
他误以为手环有录音功能,又联想起之前似乎看到她藏匿纸条的行为,担心她泄露自己克扣经费、虐待院民的秘密。
于是,他伙同护工长正在追捕中,趁护工小赵疏忽,将王秀芹从后门带出,用车辆运至老龙江偏僻段。
“我本来……本来只是想吓唬她,把她扔在江边让她自己害怕,不敢乱说……”
刘岩峰声音颤抖,眼神躲闪,
“可是……可是她挣扎的时候,好像认出了我,还喊了一声……我……我一害怕,就……就把她按进水里了……”
他承认,在将王秀芹溺亡后,为了制造意外落水或自杀的假象,也为了寻找那个可能存证的手环和纸条,他们脱光了王秀芹的衣服仔细搜查,最终只找到了手环。
所以,在争夺中手环表盖破碎,碎片遗留在了现场岩石缝。
这一丢丢的关键线索,角度很刁钻,要不是陆诚,其他人还真难以发现。
刘岩峰和护工长并未发现那张致命的纸条。
然后便将赤身裸体的尸体抛入江中。
“衣服和找到的手环,我们后来烧掉扔进垃圾场了……”
刘岩峰瘫在那里,面如死灰。
案件至此,真相大白。
王秀芹,这个智力存在障碍的可怜女子,因为无意中记录下的几行歪扭数字,因为捡到一个不起眼的手环,竟招来了杀身之祸。
而揭开这一切的,正是陆诚那从几乎被忽略的背部痕迹和江边岩石缝里微不足道的物证中,推理出的惊人真相。
当刘岩峰在逮捕令上签字按手印时,祝礼彬看着身边依旧平静的陆诚,忍不住长长舒了口气,伸手重重在他肩膀上一拍。
这回要不是请来了陆诚,王秀芹这案子,恐怕真就成了无头冤案了!
谁能想到,突破口竟然在那公江边的几根纤维和一块小碎片上!
指挥中心的民警们看着陆诚,眼神里已经不仅仅是敬佩,更带着一种看待“非人”存在的敬畏。
江海来的这位,破案子实在是太厉害了!
不少老刑警竖起的大拇指,都要捅到天花板上去了。
一帮人看着被带走的刘岩峰,脸上带着破案后的喜悦。
养老院的黑幕被揭开,后续的清理和追责工作还在继续,但命案本身,已经尘埃落定。
大梨县刑侦大队的民警们开始忙碌地整理卷宗,准备结案报告。
每个人经过陆诚身边时,都会投去感激和崇敬的一瞥。
祝礼彬说什么也要留陆诚吃饭,陆诚刚要答应,电话响了起来。
是马邦德。
市局刑侦支队那边有案子找陆诚帮忙!
好家伙,无缝衔接上了。
祝礼彬是没资格骂人,否则,他肯定要骂。
生产队的驴都不带这么赶的!
没办法,人家当事人都不在意。
听说陆诚来好几天了,都抢着要人家帮忙破案。
陆诚来者不惧惧者不来,在别人眼中棘手复杂的难题,在陆诚眼里,就跟小学生作业一样,毫无难度。
这哪是来帮忙的,这是给自己刷功劳、刷战绩来了,还一不留神就超神了!
最后留陆诚在县局食堂吃了顿便饭,总不可能让这位破案专家饿着肚子又赶去另一案子吧?
大梨县顾名思义,因梨而得名。
这里的酥梨有两百多年的栽培史,果实硕大、皮薄肉细、酥脆爽口、汁多味甜。
祝礼彬不由分说,就往陆诚的雨花区刑侦大队寄了十箱。
陆诚连婉拒的机会都没有,都怪快递业务太发达,以后是不是人都能寄了?
连续的办案,陆诚脑子反而更加清醒,一点迟钝都没有。
这都靠系统加的属性点改善了体质。
养老院的案子破了,陆诚获得了300点的罪恶值。
咱实话实说,系统确实有点抠搜了。
就这么点够买什么?
算了,只能积少成多,多刷案子吧!
市局刑侦支队的车子早就等着了。
来接人的是刑侦支队的年轻警员小唐,热衷于当陆诚的腿部挂件,眼里对陆诚的敬仰,不比小郑小胡少。
不过,现在小唐脸上没了笑容,估计是案子有点麻烦。
要是简单的案子,马邦德也不会急急忙忙把自己叫过去。
真不要面子的?什么案子都请外援帮忙?
这么大一个市局,没能破案的警察了?
陆诚也没多说什么,冲小唐一点头,钻进了车子。
路上,小唐给陆诚介绍了剧情。
三天前,他们市局刑侦支队接到报警,在城郊结合部的一口机井里,发现了一具女尸。
机井内侧留有大量的不明液体,这些液体呈滴落状,在井口的外侧还发现了人为擦拭的痕迹。
案发现场是一片荒地,面积超过100亩。尽管距离现场500米以外,就是一些工厂有很多人在那里上班。
但案发现场却异常荒凉,虽然这些工厂也架设了一些摄像头。但距离现场都非常遥远,并且没有摄像头直接朝向机井,因此作案过程被监控拍到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最重要的是现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据被害人的女儿讲,案发前一天,她下班回家照常打开房门。但她却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
起初她并没有太在意,可是当她拨打母亲手机的时候,才发现母亲关机了。
已经退休的母亲每天都会外出捡拾废旧物品,可能晚一会儿就会回来。但是直到天黑,母亲也没有回来。于是,她开始向亲友询问母亲的去向。
可所有人都不清楚母亲的行踪,她开始慌了,就和亲友连夜外出寻找。
直到第二天午,亲友们才在这片荒地上发现了异常情况。
根据被害人的伤情和她的身高,警方推测,嫌疑人的身高应该在1米6至1米7之间,结合凶手翻找被害人财物的事实。
警方推测凶手是一名经济拮据、生活水平一般的男子。
侦查员推测,假如凶手翻找财物并观察四周,至少需要10到15秒的时间,那么凶手的举动会不会被人察觉案件?是不是存在潜在的目击者?
为了寻找可能存在的目击者,马邦德立即安排警力进行了细致的走访。
侦查员通过询问被害人家属,发现被害人的生活非常简朴,因为有退休金并不缺零花钱,捡拾废旧物品主要是为了贴补家用和活动身体。
被害人平常捡到的废旧物品都卖给了附近的废品收购站,因而收购站就成了走访的重点。一家废品收购站的老板告诉警方,四天前的下午,被害人曾经来收购站询问废铜的收购价。
问完价格后,因为身上的钱不多,被害人要回家取钱,去收别人的废铜。
这时收购站老板拦住了被害人,主动借给被害1000块钱,还嘱咐被害人要仔细甄别。
随后被害人拿上钱,推着收购站的小推车就离开了,沿途的监控印证了这一点。案发当天下午3:05。从收购站出来的被害人穿过马路,消失在了通向案发现场的对面。
1分钟之后,在马路对面一家企业设置的监控画面里,侦查员发现了一个向现场方向移动的白点,而白点移动的路正是被害人前往案发现场的下一段路程。
结合被害人推着小车,车上有白色编织袋的事实,警方推断,这个移动的白点就是前往案发现场的被害人。
从这里到案发现场大概需要10分钟,但是这段路程没有任何监控画面,假如不能找到目击者,案件的侦破将非常困难。
在案发现场100多米外,一块非常隐蔽的坡地上住着一户人家。由于地势较高,从他家可以看到整个案发现场。然而等侦查员来到这户人家时才发现,由于茂盛的庄稼遮挡了视线,在这里虽然能看到现场周边的情况,却看不到那口机井。
在现场附近,一位在田间劳作的女子向警方提供了一条线索。
当天下午3点多的时候,她看到被害人在案发机井附近200米的地方捡废品。在看到被害人的同时,她还看到在离被害人不远的地方出现过一个穿蓝色上衣的男子。但是蓝衣男子并没有接近被害人,二人也没有交流。
目击者看到被害人时,他的位置正在一家工厂的旁边,远离案发现场,因此蓝衣男子基本上可以排除作案嫌疑。
走访至此,侦查工作毫无收获。
因为是命案,上头给的压力大,要求五天内破案。
这一下就过去了三天,马邦德急得不行,便想到了陆诚。
偌大的一个市局刑侦支队,遇到命案就找外援。
这传出去,面子是肯定要丢一点的。
但没办法,这案子拖不得,尽快破案是第一。
市局刑侦支队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马邦德把烟头狠狠摁在烟灰缸里,环视了一圈垂头丧气的下属。
“三天了,连个靠谱的嫌疑人都筛不出来?那口机井都快被你们翻烂了,就找出那么几件没用的破烂?”
负责现场的老赵苦着脸:“马队,现场破坏得太严重了。被害人那些亲友,发现尸体的时候一窝蜂冲过去,脚印乱七八糟。再加上那一片荒地,风一吹什么痕迹都没了。”
“监控呢?”
“最近的监控都在五百米开外,而且没有一个对着机井方向。我们已经把周边所有工厂的监控都调来了,看得眼睛都快瞎了,啥也没发现。”
马邦德正要发作,会议室的门被推开,陆诚跟着小唐走了进来。
所有目光都聚集陆诚身上。
哦,大神来了。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破案的决心走来了。
“陆诚,你可算来了。”
马邦德立刻起身,脸上的怒气瞬间变成了期待,“这个案子棘手得很,你给看看。”
这嘴脸是不合符支队长身份的,但急切破案的心没毛病。
陆诚没多客套,直接走到白板前:“案情小唐路上跟我说了,现在有什么进展?”
有个屁的进展,这不卡这儿了么!
就等你这位救星登场。
老赵把现场照片贴在白板上:
“被害人,女性,六十二岁,退休职工,平时有捡废品的习惯。尸体在城郊结合部的机井里被发现,死亡时间大概在三天前的下午三点到四点之间。死因是颈部受压导致的窒息,身上有多处抵抗伤。”
“现场找到什么?”
“机井内侧有滴落状不明液体,已经送检。井口外侧有擦拭痕迹,应该是凶手处理现场时留下的。距离现场四百米处的水泥管里发现一件蓝色工装,一百米处找到被害人的手推车,但两个车轮不见了。”
陆诚盯着照片看了会儿:“工装和手推车都检验过了?”
“工装是几个月前就被主人丢弃的,手推车上没提取到任何有价值的指纹或DNA。”
会议室里一时间沉默,查到这儿,这案子就像是断头路,不知道怎么往下走。
……
并且提供了王秀芹可能因掌握证据而被灭口的强烈动机。
几乎在同一时间,搜查刘岩峰办公室和住所的小组也传来了捷报。
“祝队!陆警官!有重大发现!”
带队组长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变形,
“在刘岩峰办公室书架的暗格里,找到了几本秘密账本,记录了大量资金缺口和虚假采购!”
“在他家里电脑的加密文件夹里,发现了偷拍的一些院民隐私照片,疑似用于胁迫!”
“另外,我们还找到了一双鞋底花纹与抛尸现场附近提取的模糊脚印高度吻合的皮鞋!鞋缝里还残留着少许江边的淤泥!”
证据链开始闭合!
指挥中心里一片沸腾!
所有人都没想到,一具无名女尸案,竟然牵扯出养老院如此触目惊心的黑幕!
祝礼彬激动地一拳砸在桌子上:
“立刻逮捕刘岩峰!突审!”
此时,还在审讯室里故作镇定的刘岩峰,看到祝礼彬和陆诚带着搜查到的账本、皮鞋等证物走进来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冷汗如雨般淌下,整个人像被抽掉了骨头一样瘫软在椅子上。
在铁证面前,刘岩峰心知自己已经木得了。
他交代,王秀芹确实不是自己走失的。
那天晚上,他偶然发现王秀芹在偷偷摆弄那个防走失手环。
他误以为手环有录音功能,又联想起之前似乎看到她藏匿纸条的行为,担心她泄露自己克扣经费、虐待院民的秘密。
于是,他伙同护工长正在追捕中,趁护工小赵疏忽,将王秀芹从后门带出,用车辆运至老龙江偏僻段。
“我本来……本来只是想吓唬她,把她扔在江边让她自己害怕,不敢乱说……”
刘岩峰声音颤抖,眼神躲闪,
“可是……可是她挣扎的时候,好像认出了我,还喊了一声……我……我一害怕,就……就把她按进水里了……”
他承认,在将王秀芹溺亡后,为了制造意外落水或自杀的假象,也为了寻找那个可能存证的手环和纸条,他们脱光了王秀芹的衣服仔细搜查,最终只找到了手环。
所以,在争夺中手环表盖破碎,碎片遗留在了现场岩石缝。
这一丢丢的关键线索,角度很刁钻,要不是陆诚,其他人还真难以发现。
刘岩峰和护工长并未发现那张致命的纸条。
然后便将赤身裸体的尸体抛入江中。
“衣服和找到的手环,我们后来烧掉扔进垃圾场了……”
刘岩峰瘫在那里,面如死灰。
案件至此,真相大白。
王秀芹,这个智力存在障碍的可怜女子,因为无意中记录下的几行歪扭数字,因为捡到一个不起眼的手环,竟招来了杀身之祸。
而揭开这一切的,正是陆诚那从几乎被忽略的背部痕迹和江边岩石缝里微不足道的物证中,推理出的惊人真相。
当刘岩峰在逮捕令上签字按手印时,祝礼彬看着身边依旧平静的陆诚,忍不住长长舒了口气,伸手重重在他肩膀上一拍。
这回要不是请来了陆诚,王秀芹这案子,恐怕真就成了无头冤案了!
谁能想到,突破口竟然在那公江边的几根纤维和一块小碎片上!
指挥中心的民警们看着陆诚,眼神里已经不仅仅是敬佩,更带着一种看待“非人”存在的敬畏。
江海来的这位,破案子实在是太厉害了!
不少老刑警竖起的大拇指,都要捅到天花板上去了。
一帮人看着被带走的刘岩峰,脸上带着破案后的喜悦。
养老院的黑幕被揭开,后续的清理和追责工作还在继续,但命案本身,已经尘埃落定。
大梨县刑侦大队的民警们开始忙碌地整理卷宗,准备结案报告。
每个人经过陆诚身边时,都会投去感激和崇敬的一瞥。
祝礼彬说什么也要留陆诚吃饭,陆诚刚要答应,电话响了起来。
是马邦德。
市局刑侦支队那边有案子找陆诚帮忙!
好家伙,无缝衔接上了。
祝礼彬是没资格骂人,否则,他肯定要骂。
生产队的驴都不带这么赶的!
没办法,人家当事人都不在意。
听说陆诚来好几天了,都抢着要人家帮忙破案。
陆诚来者不惧惧者不来,在别人眼中棘手复杂的难题,在陆诚眼里,就跟小学生作业一样,毫无难度。
这哪是来帮忙的,这是给自己刷功劳、刷战绩来了,还一不留神就超神了!
最后留陆诚在县局食堂吃了顿便饭,总不可能让这位破案专家饿着肚子又赶去另一案子吧?
大梨县顾名思义,因梨而得名。
这里的酥梨有两百多年的栽培史,果实硕大、皮薄肉细、酥脆爽口、汁多味甜。
祝礼彬不由分说,就往陆诚的雨花区刑侦大队寄了十箱。
陆诚连婉拒的机会都没有,都怪快递业务太发达,以后是不是人都能寄了?
连续的办案,陆诚脑子反而更加清醒,一点迟钝都没有。
这都靠系统加的属性点改善了体质。
养老院的案子破了,陆诚获得了300点的罪恶值。
咱实话实说,系统确实有点抠搜了。
就这么点够买什么?
算了,只能积少成多,多刷案子吧!
市局刑侦支队的车子早就等着了。
来接人的是刑侦支队的年轻警员小唐,热衷于当陆诚的腿部挂件,眼里对陆诚的敬仰,不比小郑小胡少。
不过,现在小唐脸上没了笑容,估计是案子有点麻烦。
要是简单的案子,马邦德也不会急急忙忙把自己叫过去。
真不要面子的?什么案子都请外援帮忙?
这么大一个市局,没能破案的警察了?
陆诚也没多说什么,冲小唐一点头,钻进了车子。
路上,小唐给陆诚介绍了剧情。
三天前,他们市局刑侦支队接到报警,在城郊结合部的一口机井里,发现了一具女尸。
机井内侧留有大量的不明液体,这些液体呈滴落状,在井口的外侧还发现了人为擦拭的痕迹。
案发现场是一片荒地,面积超过100亩。尽管距离现场500米以外,就是一些工厂有很多人在那里上班。
但案发现场却异常荒凉,虽然这些工厂也架设了一些摄像头。但距离现场都非常遥远,并且没有摄像头直接朝向机井,因此作案过程被监控拍到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最重要的是现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据被害人的女儿讲,案发前一天,她下班回家照常打开房门。但她却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
起初她并没有太在意,可是当她拨打母亲手机的时候,才发现母亲关机了。
已经退休的母亲每天都会外出捡拾废旧物品,可能晚一会儿就会回来。但是直到天黑,母亲也没有回来。于是,她开始向亲友询问母亲的去向。
可所有人都不清楚母亲的行踪,她开始慌了,就和亲友连夜外出寻找。
直到第二天午,亲友们才在这片荒地上发现了异常情况。
根据被害人的伤情和她的身高,警方推测,嫌疑人的身高应该在1米6至1米7之间,结合凶手翻找被害人财物的事实。
警方推测凶手是一名经济拮据、生活水平一般的男子。
侦查员推测,假如凶手翻找财物并观察四周,至少需要10到15秒的时间,那么凶手的举动会不会被人察觉案件?是不是存在潜在的目击者?
为了寻找可能存在的目击者,马邦德立即安排警力进行了细致的走访。
侦查员通过询问被害人家属,发现被害人的生活非常简朴,因为有退休金并不缺零花钱,捡拾废旧物品主要是为了贴补家用和活动身体。
被害人平常捡到的废旧物品都卖给了附近的废品收购站,因而收购站就成了走访的重点。一家废品收购站的老板告诉警方,四天前的下午,被害人曾经来收购站询问废铜的收购价。
问完价格后,因为身上的钱不多,被害人要回家取钱,去收别人的废铜。
这时收购站老板拦住了被害人,主动借给被害1000块钱,还嘱咐被害人要仔细甄别。
随后被害人拿上钱,推着收购站的小推车就离开了,沿途的监控印证了这一点。案发当天下午3:05。从收购站出来的被害人穿过马路,消失在了通向案发现场的对面。
1分钟之后,在马路对面一家企业设置的监控画面里,侦查员发现了一个向现场方向移动的白点,而白点移动的路正是被害人前往案发现场的下一段路程。
结合被害人推着小车,车上有白色编织袋的事实,警方推断,这个移动的白点就是前往案发现场的被害人。
从这里到案发现场大概需要10分钟,但是这段路程没有任何监控画面,假如不能找到目击者,案件的侦破将非常困难。
在案发现场100多米外,一块非常隐蔽的坡地上住着一户人家。由于地势较高,从他家可以看到整个案发现场。然而等侦查员来到这户人家时才发现,由于茂盛的庄稼遮挡了视线,在这里虽然能看到现场周边的情况,却看不到那口机井。
在现场附近,一位在田间劳作的女子向警方提供了一条线索。
当天下午3点多的时候,她看到被害人在案发机井附近200米的地方捡废品。在看到被害人的同时,她还看到在离被害人不远的地方出现过一个穿蓝色上衣的男子。但是蓝衣男子并没有接近被害人,二人也没有交流。
目击者看到被害人时,他的位置正在一家工厂的旁边,远离案发现场,因此蓝衣男子基本上可以排除作案嫌疑。
走访至此,侦查工作毫无收获。
因为是命案,上头给的压力大,要求五天内破案。
这一下就过去了三天,马邦德急得不行,便想到了陆诚。
偌大的一个市局刑侦支队,遇到命案就找外援。
这传出去,面子是肯定要丢一点的。
但没办法,这案子拖不得,尽快破案是第一。
市局刑侦支队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马邦德把烟头狠狠摁在烟灰缸里,环视了一圈垂头丧气的下属。
“三天了,连个靠谱的嫌疑人都筛不出来?那口机井都快被你们翻烂了,就找出那么几件没用的破烂?”
负责现场的老赵苦着脸:“马队,现场破坏得太严重了。被害人那些亲友,发现尸体的时候一窝蜂冲过去,脚印乱七八糟。再加上那一片荒地,风一吹什么痕迹都没了。”
“监控呢?”
“最近的监控都在五百米开外,而且没有一个对着机井方向。我们已经把周边所有工厂的监控都调来了,看得眼睛都快瞎了,啥也没发现。”
马邦德正要发作,会议室的门被推开,陆诚跟着小唐走了进来。
所有目光都聚集陆诚身上。
哦,大神来了。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破案的决心走来了。
“陆诚,你可算来了。”
马邦德立刻起身,脸上的怒气瞬间变成了期待,“这个案子棘手得很,你给看看。”
这嘴脸是不合符支队长身份的,但急切破案的心没毛病。
陆诚没多客套,直接走到白板前:“案情小唐路上跟我说了,现在有什么进展?”
有个屁的进展,这不卡这儿了么!
就等你这位救星登场。
老赵把现场照片贴在白板上:
“被害人,女性,六十二岁,退休职工,平时有捡废品的习惯。尸体在城郊结合部的机井里被发现,死亡时间大概在三天前的下午三点到四点之间。死因是颈部受压导致的窒息,身上有多处抵抗伤。”
“现场找到什么?”
“机井内侧有滴落状不明液体,已经送检。井口外侧有擦拭痕迹,应该是凶手处理现场时留下的。距离现场四百米处的水泥管里发现一件蓝色工装,一百米处找到被害人的手推车,但两个车轮不见了。”
陆诚盯着照片看了会儿:“工装和手推车都检验过了?”
“工装是几个月前就被主人丢弃的,手推车上没提取到任何有价值的指纹或DNA。”
会议室里一时间沉默,查到这儿,这案子就像是断头路,不知道怎么往下走。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最新章节,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最新章节,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