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陆同志啊,咱们一起进行摸排吧?”
新岗镇派出所的所长李建新对陆诚说了一句,然后又对其余组员道,
“都打起精神来,摸排工作就是这样的,别说一个星期,哪怕半个月、一个月,那都是常有的事,但绝不能松懈一分!”
除了摸排,还有技术、监控,各个小组每一项工作,若是能有发现,都对案子有推动作用,所以都很重要。
虽然连轴转了一个星期,但警员们依旧绷紧着弦。
陆诚拿着那张五年前模糊的证件照复印件,看了几眼。
一名组员无奈道:“关于姚劲松的信息少得可怜,照片就这么一张,还是五年前的。”
“有电脑吗?我用一下。”
“啊?有……有。”
这都要出发了,不知道这个人要电脑干嘛?
李建新看向陆诚,微微皱眉,但也没说什么。
如果这个陆诚要耽误太多时间,直接把他撇下,反正少他一个也一样。
陆诚在电脑前坐了下来,两只手开始移动鼠标、敲击键盘。
这都一个多星期了,难道谁都没想到这一点?
目前用于摸排和通缉的,只是姚劲松五年前的证件照。
五年时间,尤其是在逃亡和从事体力劳动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外貌会发生很大变化。
皮肤会变黑、变粗糙,可能会留起胡子,发型会改变,眼神、气质也会不同。
用一张五年前的模糊照片去让群众辨认,效率太低,很容易错过线索。
他相信省厅的技术部可以利用AI人像模拟技术,以老照片为基础,模拟出姚劲松五年后可能的样子。
只是貌似这么多人,都没想到这一点。
那陆诚只能自己“临阵磨枪”了。
重点模拟几种情况:皮肤晒黑、留有络腮胡或山羊胡、剃光头、戴不同款式的帽子……生成多张高清晰度的模拟画像。
陆诚一阵操作,让李建新和组员们,在其身后看得逐渐张大了嘴巴。
是啊,怎么没想到呢!
现在啥年代了,照片可以ai模拟啊!
那张老证件照,谁认得出来!
他们一直沿用那张唯一的官方照片,虽然知道可能不准,但在技术应用上确实没有往这个方向深入想过。
AI模拟人像技术省厅也有,但之前更多用于失踪人口寻找或者年代久远的案件,对这种近期逃犯的应用,意识上慢了一拍。
李建新眼睛一亮,激动道:“小……陆警官,你……”
之前还是小陆同志,现在改为了陆警官。
陆诚在干技术员的活儿,他连这个都是会的!
仅仅过了半个小时,几张全新的、栩栩如生的姚劲松模拟画像就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上。
有肤色黝黑、满脸横肉的,有留着杂乱胡子、眼神凶狠的,有戴着鸭舌帽、只露出半张脸的……每一张都比那张模糊的证件照更具冲击力和辨识度。
排查的时候,也就是让他们多辨认几张照片的事儿,一张也是掏,几张也是掏。
李建新从惊愕中反应过来,连忙道:“快打印出来!多打印几份!”
冯亮也注意到了陆诚这边,走过来一看,眼睛也是一亮!
“你……会用ai图形建模?”
这是明知故问,陆诚都已经把图片弄好了。
冯亮一拍大腿,哎呀,整个专案组,一个人都没想到这一点!
省厅技术组的几个警员,也连忙跑过来看。
看完后,他们用震惊的目光盯着陆诚。
这人……在ai方面,好像很专业啊!
短暂震惊之后。
“把这些画像,立刻替换掉旧照片!下发到每一个参战民警,尤其是抚昌县及周边乡镇、村落的所有商店、旅馆、车站、卡点!”
冯亮下令。
新的摸排工作以更高的效率展开。
陆诚也随小组赶往前线,进入摸排工作。
抚昌县周边地区,警力再次铺开。
这一次,当干警们拿着多张更具现实感的模拟画像进行走访时,效果立竿见影。
就在第二天下午。
陆诚带着一名年轻民警,在一个位于山脚下、相对偏僻的小卖部获得了重大突破。
当陆诚拿出那张五年前的证件照时,小卖部老板皱着眉头看了半天,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没见过,没啥印象。”
然后陆诚展示了那几张AI生成的模拟画像——晒黑的、留胡子的、戴帽子的……
“老板,你再仔细看看,有没有见过长得像这几个样子的人?不一定完全一样,感觉像就可以。”
老板凑近了,一张一张仔细地看着。
当看到那张“晒黑+络腮胡”版本的照片时,他的眼睛眨了眨,迟疑地说道:
“哎?这个人……好像有点眼熟……”
他努力回忆着:
“大概……三四天前吧?对,是前几天!有个人来我这买过东西。黑黝黝的,胡子拉碴的,眼神有点躲闪,不怎么说话。他买了……我想想,买了压缩饼干,还有花生米、黄豆、几块年糕……对,就是这些,都是些能放、顶饿的东西。我当时还觉得奇怪,这人不像是本地人,买的东西也怪。”
“压缩饼干、黄豆、年糕……”
年轻民警心中一动,这些都是典型的便于储存、能量高的野外生存食品!尤其是黄豆,甚至可以发豆芽补充维生素。
“他还买了别的东西吗?或者,老板你注意到他往哪个方向走了吗?”陆诚问。
老板摇了摇头:“就买了这些,付的现金。走的时候……好像是往那边去了。”
他指了指小卖部后面那条通往山里和附近工业区的小路。
年轻民警心头狂跳,激动看了眼陆诚:“陆警官,这条线索至关重要!”
“嗯。”陆诚点了点头。
民警连忙报告了李建新,再层层上报。
其他排查小组很快赶至。
警方立刻围绕这个小卖部周边区域,尤其是老板指认的方向,进行了密集排查。
很快,在距离小卖部大约三公里外的一个小型服装加工厂,传来了消息。
工厂老板在看了“留胡子”版本的模拟画像后,非常肯定地指认:
“对!就是他!大概五天前来过我这里,想找点零工干。我看他力气好像还行,就让他帮忙搬了点布料,干了半天活。但是下午我让他登记一下身份证信息,好办暂住证和结算工资,他当时脸色就变了,支支吾吾的,然后趁我们不注意,连半天工资都没要,直接就跑了!当时就觉得这人怪怪的……”
服装加工厂!
这意味着姚劲松可能在此获取了衣物,进行伪装,或者补充了御寒的物资。
警方虽然晚了一步,没有当场抓住他,但线索链条清晰了!
姚劲松肯定就在这附近活动!
他需要食物,需要物资,而且警惕性极高。
与此同时,对周边几个村庄的走访也获得了反馈。
有村民反映,最近村里确实不太平,好几户人家都反映丢过东西,主要是晾晒在外面的腊肉、香肠、衣服,甚至地里种的红薯、玉米也有被偷挖的痕迹。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结论:姚劲松,就隐藏在附近这片连绵的山林之中!
他依靠盗窃和之前购买的食物,在山里坚持了下来。
不能再让他跑了!
省厅专案组经过研判,果断决定,立刻以发现姚劲松踪迹的服装加工厂和小卖部为中心,对周边方圆二十公里的山林、废弃房屋、山洞、涵洞等一切可能藏身的地方,展开第二次大规模搜捕行动!
这一次,搜捕方案进行了调整。
陆诚在案情分析会上提出了一个关键建议:
“根据姚劲松在覃州案后的表现,以及他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冷酷、残忍、习惯于在边缘地带生存,对常规社会秩序充满疏离感和对抗性。他很可能不会选择容易被人想到的废弃房屋或者山洞。我建议,这次搜捕,要特别重点关注一个地方——坟地。”
“坟地?”有警官露出疑惑的表情。
“对,”
陆诚肯定地点点头,
“坟地通常人迹罕至,地形复杂,有很多墓碑、灌木可以遮挡。而且,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忌讳,常人会下意识地避开这些地方,搜查时也可能不够仔细。对于姚劲松这种双手沾满鲜血,心理已经严重扭曲,并且习惯于在山野活动的人来说,露宿坟地,可能并非不可接受,甚至能给他一种扭曲的安全感。他在覃州逃亡时,就有过在坟地附近活动的模糊线索,但当时未被重视。”
这个提议有些出乎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合情合理。
冯亮当即采纳:“有道理!搜山队注意,重点排查区域内所有已知的坟地、乱葬岗,不要放过任何可疑痕迹!”
大规模的搜山行动展开。
警犬、无人机、经验丰富的山地搜捕队员,组成一张细密的大网,向山林覆盖而去。
气氛很紧张,所有人都知道,目标就在这片区域内,决不能再让他成为漏网之鱼!
陆诚也跟随一支搜捕小队,进入了茂密的山林。
他的系统技能【蛛丝马迹】开启,不放过任何一丝不寻常的痕迹——被折断的树枝、浅淡的脚印、丢弃的包装袋……
他也有无人机,还是系统出品的,不过放在系统空间内,就不拿出来了,怕吓到人。
其实,这个案子可以很快锁定姚劲松的位置,只是需要花费8000罪恶值,兑换一张【罪犯定位卡】。
可陆诚连一千罪恶值都没有,穷啊。
还得慢慢刷案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太阳逐渐西斜。
对讲机里不断传来各小组的汇报,发现了一些有人活动过的痕迹,比如熄灭的篝火堆、丢弃的食品包装,但都未能直接锁定姚劲松,有可能是其他野外露营者。
就在气氛变得有些焦灼时,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一个急促而压抑的声音,来自负责搜索一片老坟地的小组:
“报告指挥中心!西山头老坟地区域发现情况!发现一件丢弃的、与服装加工厂丢失衣物相似的工装外套!在一個坟包后面,发现了一个简易的、用树枝和雨布搭建的窝棚!里面有居住过的痕迹,还有少量压缩饼干包装和花生壳!人不在里面,但余烬还有温度!他应该刚离开不久!重复,目标应该刚离开不久!”
整个搜捕网络瞬间被激活!
“封锁所有下山路口!”
“无人机重点扫描西山头区域!”
“附近所有小组,立即向西山头老坟地靠拢!形成合围!”
“注意!目标极度危险!可能持有斧头等凶器!必要时可以果断使用武力!”
命令一道道下达。
警笛声在山间回荡,打破了黄昏的宁静。
陆诚所在的小队距离西山头最近,他们立刻以战斗队形,快速向目标区域迂回包抄过去。
山林寂静,只有脚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
夕阳的余晖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布满落叶的地面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杀机。
陆诚没有配枪,随身只有一根警棍和催泪喷雾。
如果姚劲松只有刀之类的武器,两样东西足够了。
陆诚主要扫视着周围的土地,只要姚劲松在此处路过,必有脚印留下。
对方再谨慎,也不可能边跑边擦脚印,不现实。
……
半山腰,某处山洞内。
个头矮小、但四肢健壮的姚劲松,穿着陈旧的条纹T恤牛仔裤,脚上一双劳保鞋,脸上的胡子已经几天没刮,整个人看起来像半个流浪汉,但一双眼睛锐利狠毒。
他往嘴里丢了块生肉,那是剥了皮的老鼠肉。
被全城通缉,身上又没什么钱,买的食物和水已经造得差不多了。
山里老鼠多,他饿不死。
没办法生火,那就生吃。
他咬得腮帮子肌肉绷紧,吃了一整只的生老鼠肉。
补充足够的体力,接下来要打一场硬仗。
他知道警方肯定会来找他,城里镇上摄像头比人还多,万不得已他绝不会去。
穷乡僻壤、深山老林更安全。
这也就是为什么投入那么多警力、查了那么多天的天眼监控系统,始终捕捉不到姚劲松的踪迹。
人家几乎没暴露在摄像头里。
……
新岗镇派出所的所长李建新对陆诚说了一句,然后又对其余组员道,
“都打起精神来,摸排工作就是这样的,别说一个星期,哪怕半个月、一个月,那都是常有的事,但绝不能松懈一分!”
除了摸排,还有技术、监控,各个小组每一项工作,若是能有发现,都对案子有推动作用,所以都很重要。
虽然连轴转了一个星期,但警员们依旧绷紧着弦。
陆诚拿着那张五年前模糊的证件照复印件,看了几眼。
一名组员无奈道:“关于姚劲松的信息少得可怜,照片就这么一张,还是五年前的。”
“有电脑吗?我用一下。”
“啊?有……有。”
这都要出发了,不知道这个人要电脑干嘛?
李建新看向陆诚,微微皱眉,但也没说什么。
如果这个陆诚要耽误太多时间,直接把他撇下,反正少他一个也一样。
陆诚在电脑前坐了下来,两只手开始移动鼠标、敲击键盘。
这都一个多星期了,难道谁都没想到这一点?
目前用于摸排和通缉的,只是姚劲松五年前的证件照。
五年时间,尤其是在逃亡和从事体力劳动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外貌会发生很大变化。
皮肤会变黑、变粗糙,可能会留起胡子,发型会改变,眼神、气质也会不同。
用一张五年前的模糊照片去让群众辨认,效率太低,很容易错过线索。
他相信省厅的技术部可以利用AI人像模拟技术,以老照片为基础,模拟出姚劲松五年后可能的样子。
只是貌似这么多人,都没想到这一点。
那陆诚只能自己“临阵磨枪”了。
重点模拟几种情况:皮肤晒黑、留有络腮胡或山羊胡、剃光头、戴不同款式的帽子……生成多张高清晰度的模拟画像。
陆诚一阵操作,让李建新和组员们,在其身后看得逐渐张大了嘴巴。
是啊,怎么没想到呢!
现在啥年代了,照片可以ai模拟啊!
那张老证件照,谁认得出来!
他们一直沿用那张唯一的官方照片,虽然知道可能不准,但在技术应用上确实没有往这个方向深入想过。
AI模拟人像技术省厅也有,但之前更多用于失踪人口寻找或者年代久远的案件,对这种近期逃犯的应用,意识上慢了一拍。
李建新眼睛一亮,激动道:“小……陆警官,你……”
之前还是小陆同志,现在改为了陆警官。
陆诚在干技术员的活儿,他连这个都是会的!
仅仅过了半个小时,几张全新的、栩栩如生的姚劲松模拟画像就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上。
有肤色黝黑、满脸横肉的,有留着杂乱胡子、眼神凶狠的,有戴着鸭舌帽、只露出半张脸的……每一张都比那张模糊的证件照更具冲击力和辨识度。
排查的时候,也就是让他们多辨认几张照片的事儿,一张也是掏,几张也是掏。
李建新从惊愕中反应过来,连忙道:“快打印出来!多打印几份!”
冯亮也注意到了陆诚这边,走过来一看,眼睛也是一亮!
“你……会用ai图形建模?”
这是明知故问,陆诚都已经把图片弄好了。
冯亮一拍大腿,哎呀,整个专案组,一个人都没想到这一点!
省厅技术组的几个警员,也连忙跑过来看。
看完后,他们用震惊的目光盯着陆诚。
这人……在ai方面,好像很专业啊!
短暂震惊之后。
“把这些画像,立刻替换掉旧照片!下发到每一个参战民警,尤其是抚昌县及周边乡镇、村落的所有商店、旅馆、车站、卡点!”
冯亮下令。
新的摸排工作以更高的效率展开。
陆诚也随小组赶往前线,进入摸排工作。
抚昌县周边地区,警力再次铺开。
这一次,当干警们拿着多张更具现实感的模拟画像进行走访时,效果立竿见影。
就在第二天下午。
陆诚带着一名年轻民警,在一个位于山脚下、相对偏僻的小卖部获得了重大突破。
当陆诚拿出那张五年前的证件照时,小卖部老板皱着眉头看了半天,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没见过,没啥印象。”
然后陆诚展示了那几张AI生成的模拟画像——晒黑的、留胡子的、戴帽子的……
“老板,你再仔细看看,有没有见过长得像这几个样子的人?不一定完全一样,感觉像就可以。”
老板凑近了,一张一张仔细地看着。
当看到那张“晒黑+络腮胡”版本的照片时,他的眼睛眨了眨,迟疑地说道:
“哎?这个人……好像有点眼熟……”
他努力回忆着:
“大概……三四天前吧?对,是前几天!有个人来我这买过东西。黑黝黝的,胡子拉碴的,眼神有点躲闪,不怎么说话。他买了……我想想,买了压缩饼干,还有花生米、黄豆、几块年糕……对,就是这些,都是些能放、顶饿的东西。我当时还觉得奇怪,这人不像是本地人,买的东西也怪。”
“压缩饼干、黄豆、年糕……”
年轻民警心中一动,这些都是典型的便于储存、能量高的野外生存食品!尤其是黄豆,甚至可以发豆芽补充维生素。
“他还买了别的东西吗?或者,老板你注意到他往哪个方向走了吗?”陆诚问。
老板摇了摇头:“就买了这些,付的现金。走的时候……好像是往那边去了。”
他指了指小卖部后面那条通往山里和附近工业区的小路。
年轻民警心头狂跳,激动看了眼陆诚:“陆警官,这条线索至关重要!”
“嗯。”陆诚点了点头。
民警连忙报告了李建新,再层层上报。
其他排查小组很快赶至。
警方立刻围绕这个小卖部周边区域,尤其是老板指认的方向,进行了密集排查。
很快,在距离小卖部大约三公里外的一个小型服装加工厂,传来了消息。
工厂老板在看了“留胡子”版本的模拟画像后,非常肯定地指认:
“对!就是他!大概五天前来过我这里,想找点零工干。我看他力气好像还行,就让他帮忙搬了点布料,干了半天活。但是下午我让他登记一下身份证信息,好办暂住证和结算工资,他当时脸色就变了,支支吾吾的,然后趁我们不注意,连半天工资都没要,直接就跑了!当时就觉得这人怪怪的……”
服装加工厂!
这意味着姚劲松可能在此获取了衣物,进行伪装,或者补充了御寒的物资。
警方虽然晚了一步,没有当场抓住他,但线索链条清晰了!
姚劲松肯定就在这附近活动!
他需要食物,需要物资,而且警惕性极高。
与此同时,对周边几个村庄的走访也获得了反馈。
有村民反映,最近村里确实不太平,好几户人家都反映丢过东西,主要是晾晒在外面的腊肉、香肠、衣服,甚至地里种的红薯、玉米也有被偷挖的痕迹。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结论:姚劲松,就隐藏在附近这片连绵的山林之中!
他依靠盗窃和之前购买的食物,在山里坚持了下来。
不能再让他跑了!
省厅专案组经过研判,果断决定,立刻以发现姚劲松踪迹的服装加工厂和小卖部为中心,对周边方圆二十公里的山林、废弃房屋、山洞、涵洞等一切可能藏身的地方,展开第二次大规模搜捕行动!
这一次,搜捕方案进行了调整。
陆诚在案情分析会上提出了一个关键建议:
“根据姚劲松在覃州案后的表现,以及他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冷酷、残忍、习惯于在边缘地带生存,对常规社会秩序充满疏离感和对抗性。他很可能不会选择容易被人想到的废弃房屋或者山洞。我建议,这次搜捕,要特别重点关注一个地方——坟地。”
“坟地?”有警官露出疑惑的表情。
“对,”
陆诚肯定地点点头,
“坟地通常人迹罕至,地形复杂,有很多墓碑、灌木可以遮挡。而且,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忌讳,常人会下意识地避开这些地方,搜查时也可能不够仔细。对于姚劲松这种双手沾满鲜血,心理已经严重扭曲,并且习惯于在山野活动的人来说,露宿坟地,可能并非不可接受,甚至能给他一种扭曲的安全感。他在覃州逃亡时,就有过在坟地附近活动的模糊线索,但当时未被重视。”
这个提议有些出乎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合情合理。
冯亮当即采纳:“有道理!搜山队注意,重点排查区域内所有已知的坟地、乱葬岗,不要放过任何可疑痕迹!”
大规模的搜山行动展开。
警犬、无人机、经验丰富的山地搜捕队员,组成一张细密的大网,向山林覆盖而去。
气氛很紧张,所有人都知道,目标就在这片区域内,决不能再让他成为漏网之鱼!
陆诚也跟随一支搜捕小队,进入了茂密的山林。
他的系统技能【蛛丝马迹】开启,不放过任何一丝不寻常的痕迹——被折断的树枝、浅淡的脚印、丢弃的包装袋……
他也有无人机,还是系统出品的,不过放在系统空间内,就不拿出来了,怕吓到人。
其实,这个案子可以很快锁定姚劲松的位置,只是需要花费8000罪恶值,兑换一张【罪犯定位卡】。
可陆诚连一千罪恶值都没有,穷啊。
还得慢慢刷案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太阳逐渐西斜。
对讲机里不断传来各小组的汇报,发现了一些有人活动过的痕迹,比如熄灭的篝火堆、丢弃的食品包装,但都未能直接锁定姚劲松,有可能是其他野外露营者。
就在气氛变得有些焦灼时,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一个急促而压抑的声音,来自负责搜索一片老坟地的小组:
“报告指挥中心!西山头老坟地区域发现情况!发现一件丢弃的、与服装加工厂丢失衣物相似的工装外套!在一個坟包后面,发现了一个简易的、用树枝和雨布搭建的窝棚!里面有居住过的痕迹,还有少量压缩饼干包装和花生壳!人不在里面,但余烬还有温度!他应该刚离开不久!重复,目标应该刚离开不久!”
整个搜捕网络瞬间被激活!
“封锁所有下山路口!”
“无人机重点扫描西山头区域!”
“附近所有小组,立即向西山头老坟地靠拢!形成合围!”
“注意!目标极度危险!可能持有斧头等凶器!必要时可以果断使用武力!”
命令一道道下达。
警笛声在山间回荡,打破了黄昏的宁静。
陆诚所在的小队距离西山头最近,他们立刻以战斗队形,快速向目标区域迂回包抄过去。
山林寂静,只有脚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
夕阳的余晖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布满落叶的地面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杀机。
陆诚没有配枪,随身只有一根警棍和催泪喷雾。
如果姚劲松只有刀之类的武器,两样东西足够了。
陆诚主要扫视着周围的土地,只要姚劲松在此处路过,必有脚印留下。
对方再谨慎,也不可能边跑边擦脚印,不现实。
……
半山腰,某处山洞内。
个头矮小、但四肢健壮的姚劲松,穿着陈旧的条纹T恤牛仔裤,脚上一双劳保鞋,脸上的胡子已经几天没刮,整个人看起来像半个流浪汉,但一双眼睛锐利狠毒。
他往嘴里丢了块生肉,那是剥了皮的老鼠肉。
被全城通缉,身上又没什么钱,买的食物和水已经造得差不多了。
山里老鼠多,他饿不死。
没办法生火,那就生吃。
他咬得腮帮子肌肉绷紧,吃了一整只的生老鼠肉。
补充足够的体力,接下来要打一场硬仗。
他知道警方肯定会来找他,城里镇上摄像头比人还多,万不得已他绝不会去。
穷乡僻壤、深山老林更安全。
这也就是为什么投入那么多警力、查了那么多天的天眼监控系统,始终捕捉不到姚劲松的踪迹。
人家几乎没暴露在摄像头里。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最新章节,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最新章节,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