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赵忠仁不再多说。

  他相信杨光树也明白。

  表面一团和气,暗地里争的都是利益。

  你一个外人,去瞎凑什么热闹。

  小打小闹,发点横财,没人屌你。

  你敢动别人蛋糕,你就等下挨收拾,或者被招安吧!

  那时候,让你体会什么叫身不由己。

  当一个傀儡有多难受。

  杨光树也就释放点信号,想被重视。

  傻乎乎的闯进去,大杀四方,做领头羊,那真的是煞笔。

  西南有根基,有赵忠仁在,随便杨光树折腾。

  “好,我听赵哥的。”

  杨光树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尼玛!

  差点把外汇放跑了!

  大冬天的,赵忠仁擦了一把虚汗:

  “光树,你做了这么多年的买卖。

  有没有什么高招,把我们西南的产品卖到省外,甚至国外?”

  厂子是有不少,基本都在周边混。

  按赵忠仁想法,明年放开,得把产品推向全国各地才行。

  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谈起这个,杨光树可来劲了,建小商品城有望:

  “赵哥,厂子不能集中,但厂里的产品可以集中。”

  赵忠仁来了兴趣:“此话怎讲?”

  杨光树把后世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概念一一道出:

  “我们可以在省城修建几栋楼。

  划分区域,做成各个店面。

  让西南厂家,把样品摆放在店里,供客人挑选。”

  小商品市场一出,前期肯定火爆。

  后期杨光树可不敢打包票。

  聪明人不少,属于开荒阶段,肯定照葫芦画瓢的不在少数。

  “光树,你的脑子咋长的?这么聪明。

  这种办法,你都能想得出来。”

  他很是佩服,怪不得买卖做的这么大。

  “这是手下给我的灵感,他们天天在外跑,有时候抱怨,要是坐在家里,就有客户上门就好了。”

  杨光树说的,还只是商贸城前身,小商品老市场。

  没啥技术含量,就跟摆摊儿差不多。

  “前期,我们可得做好口碑,打好广告。

  要不然,酒香也怕巷子深。”

  有人打开思路,赵忠仁脑袋可比杨光树好使。

  “这个好办,我会叫韩龙他们,带着样品,全国宣传。

  等名气打出去,客户自会蜂拥而至。”

  一群人,一直被杨光树束缚,早就想大展拳脚。

  两人畅谈西南未来,越说,越投机。

  赵忠仁都有拜把子冲动:

  “光树,以后有人为难你,跟老哥说。

  有我在,没人敢欺你。”

  杨光树醉醺醺的被安排去招待所。

  客人离开,赵夫人跟阿姨,才拆开箱子:

  “呀!”

  阿姨没见过大龙虾,吓得一屁股坐到地上。

  满脸惊恐:“有、有怪物。”

  赵夫人没责怪她没见过世面,还出言安抚:

  “吴姐,别怕,这是大龙虾。”

  在京城,她有幸吃过几次。

  “忠仁,锦绣龙虾。”

  连开几箱,终于有她感兴趣的东西。

  赵忠仁在火炉边喝着醒酒茶:

  “中华锦绣?”

  “对,中华锦绣。”

  赵忠仁一口饮尽杯中茶水:“好兆头。”

  ……

  小平大队有海鲜卖的事情,消息已经传遍整个前南。

  不少人闻风而至。

  有人是为了看稀奇。

  大冬天的,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有人也想尝个鲜:

  “春梅,给我来半只可以不?”

  也有一斤左右的龙虾,10来块钱一斤,不少人又想吃,又舍不得钱。

  “边上有明虾,基围虾,你买那个更划算。”

  好好的一只漂亮大龙虾,切成两半,还怎么卖?

  “那个太小,瞅着像蚂蚱,不喜欢。”

  吃个指头大的虾,可不好意思吹牛逼。

  大龙虾则不一样,这就是谈资。

  王春梅这个好说话,事事妥协的人,都被整无语:

  “大哥,剩下一半,我不好卖不说,还容易臭。”

  冬天温度低不假,这什么海鲜死虾烂鱼味道特别臭。

  连吃剩下的海鲜残渣,都能熏死人。

  “另一半给我。”

  买半只,除夕烧个汤。

  其他人有样学样。

  两人或者三人一只。

  王春梅清理了不少货。

  海螺最受孩子们欢迎:

  “爹,我要海螺!”

  “等会回去,我给你去池塘摸两个螺蛳。”

  “我不要,那太丑。”

  见家长们舍不得买海螺,王春梅小脑袋瓜子一转,又出了新招:

  “小海螺一毛一个,大海螺两毛。”

  单个卖,这样家长总舍得掏钱了吧?

  “婶子,给我5个小海螺。”

  “婶子,给我一个大海螺。”

  “婶子,我要10个。”

  不用大人出手,小屁孩们自掏腰包。

  不少小男孩,都有零花钱。

  都是爷爷奶奶给的。

  大部分小女孩,只能在边上看着。

  羡慕的眼泪流了下来!

  奶奶不给零花钱不说,还经常骂她赔钱货。

  “妹妹,这个给你。”

  有懂事的哥哥,跟她分享快乐。

  “谢谢小哥!”

  给她喜的,脏兮兮的衣袖,擦去泪水。

  看热闹的人,不在少数。

  分币不掏。

  没办法,王春梅又把他们往代销店引:

  “店里好东西不少,你们不买海鲜,可以买其他东西。

  我家店,可比供销社还要齐全。”

  众人当她在吹牛逼:

  “你一个大队代销店,能比得过供销社?”

  真是个天大的笑话。

  等进了屋,被琳琅满目的商品,亮瞎了狗眼:

  “这是什么东西?”

  “哎呀,这是盐巴?咋这么细?”

  “嗯?还有衣服裤子卖?”

  并不是每个人都晓得杨光树在做服装生意。

  “呀,这是喇叭裤?

  哇,好便宜,我要一套。”

  小孩子们,紧盯着零食:

  “这个是大白兔奶糖?

  这是汽水?

  咋这么便宜?”

  小平大队的孩子,真幸福。

  见他们不认识辣条,小平大队小屁孩,当起了自来水:

  “这个最好吃。”

  “这是什么?”

  “辣条。”

  “那我买一根尝尝。”

  他们可没有小平大队的孩子富有。

  买一辣条,都要犹豫半天。

  “哇,好辣,好香。”

  一个个,辣的嘶哈嘶哈的。

  海鲜,大部分人吃不起。

  王春梅拿出海带:

  “这个叫海带,也是海鲜。

  炖肉,炖骨头,煮熟凉拌,真的很香。”

  这个王春梅倒没有夸张。

  她真的觉得,海带比海鲜还好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年代:我穿越在1977年当后爸,年代:我穿越在1977年当后爸最新章节,年代:我穿越在1977年当后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