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安有些太高看自己了,哪怕他很小心的爬到树上,也成功的接近大马蜂窝而没被发现,最后准备"收网"的时候依然惊动了马蜂。
幸好他眼疾手快,不管不顾的猛拉袋口的绳子,在绝大部分马蜂还没来得及出巢的时候把马蜂窝装在了袋子里。
然后他直接从树上蹦了下来,拖着麻袋,几步就跳到了不远处的小河里。
路平安气得直接把麻袋浸在水里,用石头压住,把那些可恶的马蜂通通溺死了。
再气也没用,只是短短两秒钟,他就中招了,脸上被狠狠蛰了一下,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
炸蜂蛹太费酒了,这是路平安得出的宝贵结论。
那么老大的蜂巢,蜂蛹多着呢,路平安不仅自己吃,还请支书和车把式何老蔫儿一同来报仇雪恨。
这些马蜂可是差点害了他们的乖孙孙,两个当爷爷的简直对这些可恶的马蜂恨之入骨,岂能不吃点蜂蛹解解气?
罗家栋和吴大伟在旁边蹭了几口蜂蛹,还要被他们教训,说是他们没被蛰,不配报仇!
一口蜂蛹,一口酒,两个当爷爷的报仇心切,一不小心整的有点多,最后是被扶着回去睡的。
第二天,小孩子们上门讨要炸蜂蛹,被路平安用一些糖给打发走了。
蜂蛹、蚕蛹、蝉蛹这些含有异种蛋白的食物给孩子吃还是尽量小心点儿,尤其是过敏体质的。
不过路平安他们小时候,大家是压根就没过敏这个概念的。
逮些蚂蚱、知了、竹虫、蝈蝈、牛郎,哦,也有叫山水牛的,回来求着母亲用油煎了,嚼的嘎吱嘎吱的,老香了,从来没听说过谁过敏的。
路平安最不喜欢的是蚂蚱,最喜欢的是母的蝈蝈和牛郎,因为在特定的时候会有一包籽,煎熟了以后一口咬下去,满嘴生香。
那时候电视剧中偶尔出现鱼子酱,很贵,好像多牛掰似的,路平安觉得应该比蝈蝈牛郎好吃一万倍才对。
毕竟它那么贵,而自己逮的蝈蝈和牛郎不要钱,也不会出现在豪华的不像样的餐厅里。
后来长大了,参加工作了,偶尔也能吃到鱼子酱。说真的,大失所望,比自己儿时记忆里煎好的母牛郎差了一万倍都不止。
只是牛郎再也找不见了,母亲说是因为如今农药用的多了,牛郎绝种了。
……………………………………………………
两场秋雨绵绵下了几天,天气猛地转凉了。
屯子里的乡亲们趁着农忙前最后一点时间,冲进山林里疯狂采摘各种山货,尤其是以松子最为重要。
这年头走亲访友,一封点心,一包粿子,就是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至于上门拎着罐头、麦乳精、冰糖、白砂糖的,那得是城里的有钱人。
亲戚家若是能送来一包花生、一包红枣、一兜子核桃亦或是一包果干蜜饯,孩子们能高兴的跳起来,连续几天都笑得合不拢嘴。
更不要说是晒干的木耳、猴头或是松子儿了,那得是干部家庭才能有的豪气。
所以松子儿很抢手,供销社的山货药材收购点敞开了收,有多少要多少。
林家窝棚这边的乡亲们一年的主要收入基本来自四样东西——药材,木耳,猴头菌,松子儿。
这些东西不会动,谁都能采。其他的不能说不卖钱,主要是零零散散的,不是需要有能耐,就是需要有运气,还不是谁都能弄到手。
比如莽子和路平安打熊瞎子得的熊胆,路平安他们抬的人参,若不是自己吃了,送到供销社能卖不少钱的。
再比如值钱的皮子,狐皮、貂皮、虎皮、猞猁皮、豹子皮、山狸子皮……都是好价钱的,有几人能打着了?
路平安和吴大伟以及罗家栋领了任务,背着枪跟着乡亲们进山,保护着大家免得被野牲口伤到了。
路平安运气不好,分到女同志的那一队,建党媳妇和建军媳妇妯娌俩,老洪媳妇、二海媳妇、憨娃媳妇儿以及莽子母亲,都在队伍里。
她们爬树不行,打不了松塔,进山主要是采菌子木耳,遇见野果了也会采一些,比如山都柿,回来晒成果干,价格也还行。
往年进山可没有专门的保镖护着,被野猪拱了的,被熊瞎子吓得连滚带爬的,被张三尾随的,那可不是一个两个人。
如今有个人能端着枪守护着她们,当然高兴了,有说有笑的背着筐,带着麻袋进了山。
兴安岭是很慷慨的,给老百姓提供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只要你够勤劳勇敢,就能吃饱肚子。
山林里的蘑菇多的,可以说随处可见,什么松茸、猴头、榛蘑、冬蘑、毛尖蘑、榆黄蘑、小灰蘑、大白蘑、蛋黄蘑、扫帚蘑、刺蘑、香菇、木耳等等等等。
进山只是短短一会儿,路平安就发现了十几种不同的蘑菇,换作路平安,肯定要停下来采了,女同志们却不屑一顾,直奔林子深处。
"这才哪到哪啊?就那么一丁点儿够干啥的?老林子里蘑菇才多,就怕你背不动。"
"这些都不值钱,只有偶尔家里人想吃了,老人们会过来采一些。"
"老人们腿脚不便,进不了老林子,这些就留给他们吧。"
女同志们叽叽喳喳的,却难得没开车。
路平安可是莽子师傅,更是救了小埋汰和何卫红的恩人,地位不一样了,她们可不敢在路平安面前放肆。
众人走一路是为了安全,进山却是分开各自干各自的,路平安不得不来回溜达,不时的招呼一声,让脚步太快的等等,让只顾着低头忙活的注意跟上。
遇见长的太高不好够的猴头,路平安也会帮帮忙,抱着树爬上去采下来。
一路走一路摘,专挑贵的,从屯子北边一路绕行到小河的上游,此时柳条筐子满了,麻袋也满了,大家准备给孩子们摘点野果就回去了。
河边儿的山都柿丛满是蓝色的小果子,林子边儿的野葡萄藤上还挂着一嘟噜一嘟噜的山葡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各种野果多了去了。
不仅给孩子们带,女同志们自己也喜欢吃,吃一些顺便休息一番,恢复恢复体力,再背起沉重的筐子、麻包回家。
正当大家笑呵呵的边吃边摘山都柿的时候,林线位置传来了树枝折断的声音。
——咔嚓…………咔嚓…………
幸好他眼疾手快,不管不顾的猛拉袋口的绳子,在绝大部分马蜂还没来得及出巢的时候把马蜂窝装在了袋子里。
然后他直接从树上蹦了下来,拖着麻袋,几步就跳到了不远处的小河里。
路平安气得直接把麻袋浸在水里,用石头压住,把那些可恶的马蜂通通溺死了。
再气也没用,只是短短两秒钟,他就中招了,脸上被狠狠蛰了一下,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
炸蜂蛹太费酒了,这是路平安得出的宝贵结论。
那么老大的蜂巢,蜂蛹多着呢,路平安不仅自己吃,还请支书和车把式何老蔫儿一同来报仇雪恨。
这些马蜂可是差点害了他们的乖孙孙,两个当爷爷的简直对这些可恶的马蜂恨之入骨,岂能不吃点蜂蛹解解气?
罗家栋和吴大伟在旁边蹭了几口蜂蛹,还要被他们教训,说是他们没被蛰,不配报仇!
一口蜂蛹,一口酒,两个当爷爷的报仇心切,一不小心整的有点多,最后是被扶着回去睡的。
第二天,小孩子们上门讨要炸蜂蛹,被路平安用一些糖给打发走了。
蜂蛹、蚕蛹、蝉蛹这些含有异种蛋白的食物给孩子吃还是尽量小心点儿,尤其是过敏体质的。
不过路平安他们小时候,大家是压根就没过敏这个概念的。
逮些蚂蚱、知了、竹虫、蝈蝈、牛郎,哦,也有叫山水牛的,回来求着母亲用油煎了,嚼的嘎吱嘎吱的,老香了,从来没听说过谁过敏的。
路平安最不喜欢的是蚂蚱,最喜欢的是母的蝈蝈和牛郎,因为在特定的时候会有一包籽,煎熟了以后一口咬下去,满嘴生香。
那时候电视剧中偶尔出现鱼子酱,很贵,好像多牛掰似的,路平安觉得应该比蝈蝈牛郎好吃一万倍才对。
毕竟它那么贵,而自己逮的蝈蝈和牛郎不要钱,也不会出现在豪华的不像样的餐厅里。
后来长大了,参加工作了,偶尔也能吃到鱼子酱。说真的,大失所望,比自己儿时记忆里煎好的母牛郎差了一万倍都不止。
只是牛郎再也找不见了,母亲说是因为如今农药用的多了,牛郎绝种了。
……………………………………………………
两场秋雨绵绵下了几天,天气猛地转凉了。
屯子里的乡亲们趁着农忙前最后一点时间,冲进山林里疯狂采摘各种山货,尤其是以松子最为重要。
这年头走亲访友,一封点心,一包粿子,就是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至于上门拎着罐头、麦乳精、冰糖、白砂糖的,那得是城里的有钱人。
亲戚家若是能送来一包花生、一包红枣、一兜子核桃亦或是一包果干蜜饯,孩子们能高兴的跳起来,连续几天都笑得合不拢嘴。
更不要说是晒干的木耳、猴头或是松子儿了,那得是干部家庭才能有的豪气。
所以松子儿很抢手,供销社的山货药材收购点敞开了收,有多少要多少。
林家窝棚这边的乡亲们一年的主要收入基本来自四样东西——药材,木耳,猴头菌,松子儿。
这些东西不会动,谁都能采。其他的不能说不卖钱,主要是零零散散的,不是需要有能耐,就是需要有运气,还不是谁都能弄到手。
比如莽子和路平安打熊瞎子得的熊胆,路平安他们抬的人参,若不是自己吃了,送到供销社能卖不少钱的。
再比如值钱的皮子,狐皮、貂皮、虎皮、猞猁皮、豹子皮、山狸子皮……都是好价钱的,有几人能打着了?
路平安和吴大伟以及罗家栋领了任务,背着枪跟着乡亲们进山,保护着大家免得被野牲口伤到了。
路平安运气不好,分到女同志的那一队,建党媳妇和建军媳妇妯娌俩,老洪媳妇、二海媳妇、憨娃媳妇儿以及莽子母亲,都在队伍里。
她们爬树不行,打不了松塔,进山主要是采菌子木耳,遇见野果了也会采一些,比如山都柿,回来晒成果干,价格也还行。
往年进山可没有专门的保镖护着,被野猪拱了的,被熊瞎子吓得连滚带爬的,被张三尾随的,那可不是一个两个人。
如今有个人能端着枪守护着她们,当然高兴了,有说有笑的背着筐,带着麻袋进了山。
兴安岭是很慷慨的,给老百姓提供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只要你够勤劳勇敢,就能吃饱肚子。
山林里的蘑菇多的,可以说随处可见,什么松茸、猴头、榛蘑、冬蘑、毛尖蘑、榆黄蘑、小灰蘑、大白蘑、蛋黄蘑、扫帚蘑、刺蘑、香菇、木耳等等等等。
进山只是短短一会儿,路平安就发现了十几种不同的蘑菇,换作路平安,肯定要停下来采了,女同志们却不屑一顾,直奔林子深处。
"这才哪到哪啊?就那么一丁点儿够干啥的?老林子里蘑菇才多,就怕你背不动。"
"这些都不值钱,只有偶尔家里人想吃了,老人们会过来采一些。"
"老人们腿脚不便,进不了老林子,这些就留给他们吧。"
女同志们叽叽喳喳的,却难得没开车。
路平安可是莽子师傅,更是救了小埋汰和何卫红的恩人,地位不一样了,她们可不敢在路平安面前放肆。
众人走一路是为了安全,进山却是分开各自干各自的,路平安不得不来回溜达,不时的招呼一声,让脚步太快的等等,让只顾着低头忙活的注意跟上。
遇见长的太高不好够的猴头,路平安也会帮帮忙,抱着树爬上去采下来。
一路走一路摘,专挑贵的,从屯子北边一路绕行到小河的上游,此时柳条筐子满了,麻袋也满了,大家准备给孩子们摘点野果就回去了。
河边儿的山都柿丛满是蓝色的小果子,林子边儿的野葡萄藤上还挂着一嘟噜一嘟噜的山葡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各种野果多了去了。
不仅给孩子们带,女同志们自己也喜欢吃,吃一些顺便休息一番,恢复恢复体力,再背起沉重的筐子、麻包回家。
正当大家笑呵呵的边吃边摘山都柿的时候,林线位置传来了树枝折断的声音。
——咔嚓…………咔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六九住牛棚,意外修成遁地术,穿越六九住牛棚,意外修成遁地术最新章节,穿越六九住牛棚,意外修成遁地术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六九住牛棚,意外修成遁地术,穿越六九住牛棚,意外修成遁地术最新章节,穿越六九住牛棚,意外修成遁地术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