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桃桃摇摇头,仰头看他,眼中满是担忧:“那边……真的没问题吗?你死了,朝局会不会大乱?”
谢云景吻了吻她的额头,语气沉稳而自信:“放心,一切尽在掌握。鱼儿,该上钩了。”
正如谢云景所料,他驾崩的消息一出。潜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以为时机已到,纷纷按捺不住,跳了出来。
有几个亲王勾结边将意图起事,还有几位自持功高的老臣蠢蠢欲动,想在新君人选上攫取最大利益。
然而,他们所有的阴谋诡计,都在谢云景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面前,显得可笑而徒劳。
张寻带人按照既定计划,不动声色地收缩着包围圈。玄甲铁骑如同暗夜中的利刃,以雷霆之势,将叛乱的火苗迅速扑灭。
证据确凿,铁案如山,所有参与作乱者,被连根拔起,肃清得干干净净。
经此一役,朝野上下为之震动,再无人敢生异心。谢云景虽死,余威犹在,而他留下的忠臣能将,确保了江山社稷的平稳过渡。
大局已定,到了该彻底了结的时候了。
谢云景带着沈桃桃,没有惊动任何人,而是住进了一处隐秘的宅邸。
他召来了最核心的几位心腹:徐相,张寻和宋清远。
密室中,烛火摇曳。
谢云景看着眼前几位肱骨之臣,神色平静:“徐相,张寻,宋清远,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
“为王爷分忧,臣等万死不辞。”三人躬身行礼。
谢云景抬手虚扶,沉声道:“逆党已清,朝纲已正,天下渐安。本王……是时候功成身退了。”
此言一出,徐相和张寻虽早有预料,仍面露不舍与复杂。宋清远则微微垂首,想一会找时间问问沈桃桃小七月怎么样,在军城还好么?
谢云景继续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本王已死,需有新君承继大统,以安天下之心。”
他的目光落在张寻身上,“宋清远,你性情沉稳,仁厚聪慧,这些时日代理朝政,亦有章法。本王与徐相,张将军议定,即日便由你,继承大统,登基为帝。”
宋清远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震惊。他撩袍跪地,声音哽咽:“王爷!臣……臣年轻识浅,恐难当此重任,江山社稷,还需王爷……”
“起来。”谢云景打断他,“本王意已决。这江山,交给你,我放心。徐相为国之柱石,张寻掌军事大权,他们会全力辅佐于你。此外,本王亦会留下暗卫及部分联络渠道,若遇生死存亡之大事,可循此求援。望你勤政爱民,做个明君,莫要辜负本王,莫要辜负这天下百姓。”
宋清远重重叩首,泪洒衣襟:“臣……宋清远,定不负王爷重托,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徐阶和张寻亦跪地宣誓效忠新君。
安排妥帖,谢云景心中最后一块大石落地。
他秘密留下了数道制约平衡的后手,确保权力平稳过渡,江山永固,这才真正放下了担子。
一个月后,宋清远在百官的拥戴下,顺利登基,改元“永安”,大赦天下。
新君勤勉,老臣辅佐,朝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气。
而摄政王谢云景的传奇,则随着他的英年早逝,逐渐成为一段被史书工笔记载的往事。
永安元年,春。
京城郊外,一辆看似普通的马车,悄然驶离了这座权力中心。
车内,谢云景换上了一身寻常的锦袍,敛去了所有锋芒,如同一位富家公子。
沈桃桃亦作妇人打扮,依偎在他身侧。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只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想去哪里?”谢云景握着她的手,轻声问。
沈桃桃看着窗外渐行渐远的城墙,嘴角扬起自由的笑意:“先去江南看烟雨,再去西域赏大漠,然后……回北境。我们的家在那里。”
“好。”谢云景低笑,将她揽入怀中,“都听你的。从此,天高海阔,你我同行。”
烟雨朦胧中,二人乘一叶扁舟,沿着蜿蜒水道,缓缓驶入繁华富庶的江南水乡。
舟行至一处开阔河面,但见画舫如织,灯火通明,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他们的船小巧,混在诸多装饰华丽的游船中并不起眼。
船家备了几样精致的江南小菜,一壶温热的黄酒,二人对坐小酌,听着不远处一艘大画舫上传来婉转清丽的歌声。
那歌声如泣如诉,缠绵悱恻,是江南特有的吴侬软语,唱的是才子佳人的相思情长。
沈桃桃听得入神,忍不住跟着轻轻哼唱起调子。
谢云景看着她微醺的侧脸,在粼粼波光和朦胧灯影下显得格外柔和动人,忽然想起很久以前,在北境她也曾为他唱过歌……
那时她哼唱的是一首豪迈的调子,只是……嗯,调子跑得有点远,词也记不全,堪称“魔音入耳”,当时大家都忍不住捂住了耳朵。
想到此处,谢云景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带着几分促狭道:“桃桃,许久未听你唱歌了。不如……也唱一曲来听听?”
沈桃桃正被黄酒和这江南暖风熏得有些飘飘然,闻言杏眼一瞪,带着几分娇憨的挑衅:“怎么?嫌江南的曲子太软,想听点有劲道的?”
她放下酒杯,清了清嗓子,也不顾场合,扯开嗓子就嚎起了记忆中的歌曲。
她声音清亮,但调子实在……与这婉约的江南水乡格格不入。
一嗓子出去,周围几艘原本丝竹声声的画舫,瞬间静了一静。
紧接着,邻近一艘船上传来小心翼翼的询问声:“隔壁船上的贵客……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是否需要帮忙?”言下之意,这歌声实在……有点扰民了。
谢云景忍俊不禁,连忙起身掀开船帘,对外面拱了拱手,扬声道:“内子酒后兴致高昂,惊扰各位了,实在抱歉。”他容貌俊美,气度不凡,虽穿着寻常锦袍,也难掩通身的贵气。
这一露面,倒引得旁边那艘最精致的画舫上,一位抱着琵琶的歌姬注意到了他。
那歌姬约莫二十出头,容貌清丽,气质温婉,并无寻常风尘女子的媚态。
她见谢云景仪态非凡,身旁的女子虽行为豪放却也灵秀可爱,便隔着水面,遥遥一福,声音清脆:“这位公子,夫人,若是不弃,可愿移步小舫一叙?船上有新沏的龙井,可解酒意,也有清静雅间。”
若是往常,谢云景定然婉拒。
但此刻,他低头看着怀里好奇地望着那花船的沈桃桃,心下一软。又见那歌姬眼神清明,举止有度,不似轻浮之人,便点了点头:“内子好奇,那便叨扰了。”
他揽着沈桃桃,足尖轻轻一点,便轻盈地掠上了那艘画舫。
歌姬引他们进入一间布置雅致的舱室,焚着淡淡的檀香,果然清静。
侍女奉上香茗。歌姬微微一笑,目光在谢云景和沈桃桃身上流转一圈,语气平和:“两位贵人,不似寻常江南商贾。”
沈桃桃此时酒醒了几分,闻言好奇:“哦?姑娘好眼力,那你看我们像什么人?”
歌姬掩唇轻笑,眼中带着几分洞察:“妾身在这河上迎来送往,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二位气度,一位龙章凤姿,不怒自威,一位灵秀通透,眉宇间自有天地。倒不似凡尘俗客,更像是……偶入人间的仙侣。”
“仙侣?”沈桃桃被这比喻逗得哈哈大笑,觉得这歌姬甚是有趣。她见对方谈吐不俗,环境也清雅,便生了些好感,借着酒意豪爽道:“姑娘在这船上辛苦,若有意,我们可以为你赎身,寻个安稳去处。”
歌姬闻言,却是坦然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自豪:“夫人误会了。这艘画舫,是妾身自己的产业。”
这下连谢云景都微微挑眉,露出些许讶异。
谢云景吻了吻她的额头,语气沉稳而自信:“放心,一切尽在掌握。鱼儿,该上钩了。”
正如谢云景所料,他驾崩的消息一出。潜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以为时机已到,纷纷按捺不住,跳了出来。
有几个亲王勾结边将意图起事,还有几位自持功高的老臣蠢蠢欲动,想在新君人选上攫取最大利益。
然而,他们所有的阴谋诡计,都在谢云景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面前,显得可笑而徒劳。
张寻带人按照既定计划,不动声色地收缩着包围圈。玄甲铁骑如同暗夜中的利刃,以雷霆之势,将叛乱的火苗迅速扑灭。
证据确凿,铁案如山,所有参与作乱者,被连根拔起,肃清得干干净净。
经此一役,朝野上下为之震动,再无人敢生异心。谢云景虽死,余威犹在,而他留下的忠臣能将,确保了江山社稷的平稳过渡。
大局已定,到了该彻底了结的时候了。
谢云景带着沈桃桃,没有惊动任何人,而是住进了一处隐秘的宅邸。
他召来了最核心的几位心腹:徐相,张寻和宋清远。
密室中,烛火摇曳。
谢云景看着眼前几位肱骨之臣,神色平静:“徐相,张寻,宋清远,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
“为王爷分忧,臣等万死不辞。”三人躬身行礼。
谢云景抬手虚扶,沉声道:“逆党已清,朝纲已正,天下渐安。本王……是时候功成身退了。”
此言一出,徐相和张寻虽早有预料,仍面露不舍与复杂。宋清远则微微垂首,想一会找时间问问沈桃桃小七月怎么样,在军城还好么?
谢云景继续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本王已死,需有新君承继大统,以安天下之心。”
他的目光落在张寻身上,“宋清远,你性情沉稳,仁厚聪慧,这些时日代理朝政,亦有章法。本王与徐相,张将军议定,即日便由你,继承大统,登基为帝。”
宋清远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震惊。他撩袍跪地,声音哽咽:“王爷!臣……臣年轻识浅,恐难当此重任,江山社稷,还需王爷……”
“起来。”谢云景打断他,“本王意已决。这江山,交给你,我放心。徐相为国之柱石,张寻掌军事大权,他们会全力辅佐于你。此外,本王亦会留下暗卫及部分联络渠道,若遇生死存亡之大事,可循此求援。望你勤政爱民,做个明君,莫要辜负本王,莫要辜负这天下百姓。”
宋清远重重叩首,泪洒衣襟:“臣……宋清远,定不负王爷重托,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徐阶和张寻亦跪地宣誓效忠新君。
安排妥帖,谢云景心中最后一块大石落地。
他秘密留下了数道制约平衡的后手,确保权力平稳过渡,江山永固,这才真正放下了担子。
一个月后,宋清远在百官的拥戴下,顺利登基,改元“永安”,大赦天下。
新君勤勉,老臣辅佐,朝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气。
而摄政王谢云景的传奇,则随着他的英年早逝,逐渐成为一段被史书工笔记载的往事。
永安元年,春。
京城郊外,一辆看似普通的马车,悄然驶离了这座权力中心。
车内,谢云景换上了一身寻常的锦袍,敛去了所有锋芒,如同一位富家公子。
沈桃桃亦作妇人打扮,依偎在他身侧。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只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想去哪里?”谢云景握着她的手,轻声问。
沈桃桃看着窗外渐行渐远的城墙,嘴角扬起自由的笑意:“先去江南看烟雨,再去西域赏大漠,然后……回北境。我们的家在那里。”
“好。”谢云景低笑,将她揽入怀中,“都听你的。从此,天高海阔,你我同行。”
烟雨朦胧中,二人乘一叶扁舟,沿着蜿蜒水道,缓缓驶入繁华富庶的江南水乡。
舟行至一处开阔河面,但见画舫如织,灯火通明,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他们的船小巧,混在诸多装饰华丽的游船中并不起眼。
船家备了几样精致的江南小菜,一壶温热的黄酒,二人对坐小酌,听着不远处一艘大画舫上传来婉转清丽的歌声。
那歌声如泣如诉,缠绵悱恻,是江南特有的吴侬软语,唱的是才子佳人的相思情长。
沈桃桃听得入神,忍不住跟着轻轻哼唱起调子。
谢云景看着她微醺的侧脸,在粼粼波光和朦胧灯影下显得格外柔和动人,忽然想起很久以前,在北境她也曾为他唱过歌……
那时她哼唱的是一首豪迈的调子,只是……嗯,调子跑得有点远,词也记不全,堪称“魔音入耳”,当时大家都忍不住捂住了耳朵。
想到此处,谢云景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带着几分促狭道:“桃桃,许久未听你唱歌了。不如……也唱一曲来听听?”
沈桃桃正被黄酒和这江南暖风熏得有些飘飘然,闻言杏眼一瞪,带着几分娇憨的挑衅:“怎么?嫌江南的曲子太软,想听点有劲道的?”
她放下酒杯,清了清嗓子,也不顾场合,扯开嗓子就嚎起了记忆中的歌曲。
她声音清亮,但调子实在……与这婉约的江南水乡格格不入。
一嗓子出去,周围几艘原本丝竹声声的画舫,瞬间静了一静。
紧接着,邻近一艘船上传来小心翼翼的询问声:“隔壁船上的贵客……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是否需要帮忙?”言下之意,这歌声实在……有点扰民了。
谢云景忍俊不禁,连忙起身掀开船帘,对外面拱了拱手,扬声道:“内子酒后兴致高昂,惊扰各位了,实在抱歉。”他容貌俊美,气度不凡,虽穿着寻常锦袍,也难掩通身的贵气。
这一露面,倒引得旁边那艘最精致的画舫上,一位抱着琵琶的歌姬注意到了他。
那歌姬约莫二十出头,容貌清丽,气质温婉,并无寻常风尘女子的媚态。
她见谢云景仪态非凡,身旁的女子虽行为豪放却也灵秀可爱,便隔着水面,遥遥一福,声音清脆:“这位公子,夫人,若是不弃,可愿移步小舫一叙?船上有新沏的龙井,可解酒意,也有清静雅间。”
若是往常,谢云景定然婉拒。
但此刻,他低头看着怀里好奇地望着那花船的沈桃桃,心下一软。又见那歌姬眼神清明,举止有度,不似轻浮之人,便点了点头:“内子好奇,那便叨扰了。”
他揽着沈桃桃,足尖轻轻一点,便轻盈地掠上了那艘画舫。
歌姬引他们进入一间布置雅致的舱室,焚着淡淡的檀香,果然清静。
侍女奉上香茗。歌姬微微一笑,目光在谢云景和沈桃桃身上流转一圈,语气平和:“两位贵人,不似寻常江南商贾。”
沈桃桃此时酒醒了几分,闻言好奇:“哦?姑娘好眼力,那你看我们像什么人?”
歌姬掩唇轻笑,眼中带着几分洞察:“妾身在这河上迎来送往,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二位气度,一位龙章凤姿,不怒自威,一位灵秀通透,眉宇间自有天地。倒不似凡尘俗客,更像是……偶入人间的仙侣。”
“仙侣?”沈桃桃被这比喻逗得哈哈大笑,觉得这歌姬甚是有趣。她见对方谈吐不俗,环境也清雅,便生了些好感,借着酒意豪爽道:“姑娘在这船上辛苦,若有意,我们可以为你赎身,寻个安稳去处。”
歌姬闻言,却是坦然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自豪:“夫人误会了。这艘画舫,是妾身自己的产业。”
这下连谢云景都微微挑眉,露出些许讶异。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最新章节,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最新章节,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