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元年,十月初三。

  铅灰色的天幕低垂,细雨如雾。

  安寨县南郊,新起的坟茔密密麻麻,在凄风冷雨中沉默矗立。旷野上,招魂铃断续作响,无数纸钱随风翻飞。

  上百名百姓正冒着雨将泥土铲入两个巨大的深坑。

  坑中层层叠叠的,皆是作乱贼寇的尸身。

  若非此地离城太近,担心尸首腐烂滋生疫病,他们更愿将这些祸乱乡里的尸首曝于荒野,任由鸟兽啄食。

  幸而时入十月,北地寒气骤临,虽耽搁了数日,尸身却未见腐败。

  林峰独立于一处土坡,看着坡下。

  身后赵小乙上前道:“大人,伤亡数目已清点完毕。我壮班弟兄,阵亡三十七人,重伤六人。”

  “家眷们如何安置了?”林峰并未回头。

  “各家皆是悲恸,多数已将遗体运回乡里安葬。尚有十余户滞留城中,等候县衙发放抚恤银两。”

  林峰轻轻叹了口气,又问:“城内助守丁壮伤亡几何?”

  “丁壮阵亡一百零九人,多是最后一日贼寇攀上城头所致。重伤者不多,但轻伤者众。”

  “探马可都派出去了?”

  “按大人吩咐,四方乡里皆撒出探马侦伺。”

  “各乡情形如何?”

  “远处各乡尚好,未受大波及……只是陈家庄、孟良崮几处……”赵小乙语带迟疑。

  “说下去。”林峰的声音依旧平淡。

  “乡中屋舍尽毁,百姓十不存一。从贼者多出于此,攻城时折损了一批,溃败时又被官军马队冲杀了一批。幸存者不是随贼首东去,便是不知所踪……民房典吏说,这几处的民户黄册,已是空了大半。”

  赵小乙抬眼窥视,只见林峰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良久,才听得他淡淡吐出三个字:“是惨了些。”

  他刚要开口,却听林峰已再度发声:“走吧,回县衙吧。府里的公文,今日也该到了。”

  二人是从南门打马入城的。

  此时的城上城下,仍有不少丁壮持械值守,他们见林峰策马而回,一个个纷纷挺直腰板,抱拳行礼。

  “大人!”

  林峰也颔首回礼,随即又对身旁的赵小乙吩咐道:“将士门守城辛苦。秋雨渐寒,一会你去我家中传话,让我爹熬几锅驱寒的姜茶,分送给四门将士。”

  守城丁卒闻言,眼中俱是动容,身子挺得愈发笔直。

  马蹄踏过长街,但见家家户户门前悬着招魂白幡。

  这一战,安寨县几乎户户戴孝,哀思弥漫街巷。虽悲氛笼罩,市井间却未显冷清,毕竟逝者已矣,生者犹需挣扎向前。

  沿途百姓多识的林峰,见他骑马经过,纷纷上前招呼:

  “林大人安好!”

  “大人可是回衙门?”

  “大人,刚出笼的蒸饼,您尝两个!”

  林峰端坐马背,一一含笑回应。

  经此一役,他在城中声望骤起。百姓皆言,城池得守,全赖林大人死战之功。至于县衙里那位正堂知县?无人得见。

  事实上,衙门内部早已暗传。自那夜城中火起之时,知县便已殒于贼手。

  只是此事被林峰强行压下,未曾张扬。

  毕竟,一县之主竟如此殒命,实在有损官威体统。

  来到县衙门前,只见正门连同二院早已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虽经简单修葺,却仍掩不住满目疮痍、墙倾柱裂的残破景象。

  守在门前的皂班衙役见林峰策马而至,也是纷纷快步上前,有的躬身行礼,有激灵的已经快步上前去接马缰。

  “可有府衙文书送到?”林峰翻身下马,径直发问。

  一名皂吏一边牵马走向马房,一边回话:“回大人,巳时刚到。几位典吏现已齐聚二堂等候,方才还遣人四处寻您呢。”

  林峰微微颔首,大步向衙内走去。

  原先那条铺着青石板的甬道早就烧没了,连那六扇气派的仪门也不知去向,只剩一片焦土残木。林峰看着这一片狼藉,轻叹一声,脚步却未停顿。

  二堂里,各房的典吏都到齐了,陈师爷也在。

  不过他现在可不敢站在上首了,如今都知道知县死了,他这个师爷也就没了靠山,地位尴尬得很。好在现在乱糟糟的,也没人跟他计较这些小事,再加上林峰没发话,他还能在衙门里混口饭吃。

  众人见林峰到来,纷纷上前见礼,只是今日态度却透着几分微妙,不复往日那般热切自然。

  陈师爷刚要开口,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低声道:"大人......"

  吏房的乔典吏冷着脸,将一纸公文往前一推:“林都头,府里的行文到了,你自己看吧。”

  林峰眉头一皱。这一声"都头"叫得生分,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他倒也不恼,只是淡淡道:"不必看了,诸位大人直说吧,府衙是个什么章程?"

  周承发见气氛不对,赶紧上前打圆场:"府衙行文嘉奖我等守城之功,只是......"他顿了顿,"关于免税的条陈,被驳回了。"

  林峰眉头皱得更紧,但终究没说什么。

  乔典吏接过话头,语气平板得像在念公文:“府衙对杨知县的事也有了定论,按为国守城战死上报。”

  这处置倒是给足了面子,不过想来也是府里为了遮羞。毕竟堂堂一县之主死于乱民之手,传出去实在难听。

  “另外,”乔典吏继续道,“府衙命周承发暂代县丞一职,在新知县到任前,一应政务由周县丞暂理。”

  堂上众人神色如常,显然早就得了消息。

  林峰也不动声色。府衙这么安排倒也说得过去。周承发本就是承发司主官,虽说是吏目,却已是吏目中的顶尖,如今乱世用人之际,往上拔一级也算合情合理。

  新晋的周县丞连忙向众人抱拳拱手,脸上堆着笑:“全赖诸位同僚抬爱,周某实在惭愧。”

  说着,他转向林峰,语气诚恳:“此次守城之功,全仗林都头力挽狂澜。老夫不过是略尽绵力,实在当不得这般......”

  林峰摆摆手打断道:“周大人过谦了。若不是大人居中调度,协调各方,城内早就乱成一锅粥了。这份功劳,大人当之无愧。”

  周县丞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府衙倒是准了林都头招募乡勇的条陈。只是......”他顿了顿,“这一应钱粮开销,都要本县自行筹措。”

  林峰面色不改,只是眼神微冷。

  “老夫思来想去,”周县丞继续道,“这招募乡勇一事,不如就全权交由林都头操办,如何?”

  堂上众人默不作声,显然是默认了这个安排。林峰微微颔首,这也算是周县丞在向他示好,也是变相承认了他在安寨县的实际掌控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铁血大明从衙役开始,铁血大明从衙役开始最新章节,铁血大明从衙役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