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合买提大爷蹲过来。
他没敢靠太近,怕呼吸吹到帆布上的沙粒,眯起眼睛远远地望:“这么小的颗粒,仪器还能测出东西?”
梁薇用镊子夹起一粒赭红色的颗粒,对在电筒前转了转:“这些颗粒是当年画师调的颜料,里面可能有矿物,有植物胶,用仪器一测就能知道。我导师之前测过一片唐代的红颜料,测出里面有辰砂,跟《历代名画记》里写的‘丹砂造红’能对上,特别准。”
艾合买提大爷听得眼睛都直了:“这么神奇?那这些颗粒可比金子还金贵。我以前在戈壁上捡过带颜色的石头,下次也给你捡回来?”
“谢谢大爷。”梁薇笑着说,“不过不用。只有壁画上掉下来的才有研究价值,戈壁上的石头是自然形成的,不一样。”
她把颗粒一颗一颗往样品袋装,时不时还会在记录本上记一笔:“赭红色颗粒,约15粒;浅明黄颗粒,约10粒”。
等把带色颗粒都收完,她捏紧样品袋抖了抖,里面的颗粒顺着袋壁滑到底。
再从口袋里找出提前打印好的标签。
上面有空白的填写栏,专门用来标注样品信息。
梁薇用钢笔在标签上慢慢备注,生怕写快了出错。
【库木吐喇石窟37窟西壁,莲花纹区域,风沙掉落颜料颗粒,采集日期:2010年5月X日,采集人:梁薇,颗粒种类:赭红色(约15粒)、浅明黄(约10粒)。】
写完,把标签贴在样品袋上,又用密封线把袋口封好,反复按了按密封处。
确认不会漏之后再裹上一遍胶带,最后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最里层。
艾合买提大爷看她做完这一切,眼神又落回帆布上的蓝色线团,小声叹了口气。
梁薇收拾完镊子和记录本,抬头看见他的样子,知道他又在想孙女了,便轻轻凑过去:“大爷,还在想孙女?”
艾合买提大爷点点头,连眼角的皱纹都软下来:“可不是嘛。上回回玉奇吾斯塘乡跟她通电话,她说学校组织画画比赛,她画了咱们山上的石窟,还得了奖,想等我回去给我看。”
他顿了顿,用手比划了一下:“那丫头从小就喜欢跟着我来石窟,那时候七八岁,这么高一点儿,蹲在旁边看我打扫,用树枝在地上画壁画上的莲花,画得歪歪扭扭的,还问我能不能把她的画挂在石窟里。”
“那她肯定喜欢画画。”梁薇说,“等这次回去,您可以把今天帆布救壁画的事跟她说说,再多带她去克孜尔石窟转转,说不定她大学也想学文物保护呢。”
“我也这么想。”艾合买提笑了,“她总说想做跟石窟有关的事,以前我还担心她吃不了苦,现在看你们年轻人都这么用心,我也放心了。
等她放假,我带她去克孜尔石窟,让她跟着你学学怎么记录壁画,怎么收这些‘小颗粒’。”
“好啊。到时候我教她用铅笔勾壁画的线条,再给她讲讲这些颜料颗粒的故事,让她知道,她爷爷守护的石窟里,藏着这么多有意思的事。”
夕阳透过石窟顶部的缝隙照进来,一束暖融融的橘色光线落在崖壁上,刚好罩住那片残损的莲花纹,给褪色的颜料镀上一层柔光。
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落在壁画旁,似在跟千年前的文明对话。
梁薇有些恍神。
周明远从包里掏出手表,看了一眼:“收拾工具吧,今天大家都累了,天黑前得赶回工作站。小周,你把木棍擦干净收进工具箱,艾合买提大爷收完东西去喊其他人。”
“好。”
几人应了声,开始各自忙活。
梁薇把画板上的无酸纸小心地取下来卷成筒状,外面裹上层软布,放进专门的画筒里。
那画筒是读研的时候美院专门给研究生配的,能防潮防压。
她带过来时,特意在里面垫了两层无酸纸,怕临摹稿被磨坏。
小周正用软布擦那两根木棍,刚才顶帆布时沾了点沙。
他擦得格外仔细,连木棍上的细小纹路都擦到了:“梁姐,今天遇到强风沙,明天周老师会不会带咱们给壁画做临时加固?”
“临时加固的话得准备无酸纸板,等到工作站听周老师安排吧。”
梁薇把画筒放进背包:“如果要做临时加固,咱们得先把纸板裁成合适的大小,固定在壁画周围的裂缝处挡风沙。”
说完她又望着壁画喃喃道:“等咱们把临摹稿和这些样品带回研究院,再让实验室的老师做分析,到时候就能制定更详细的修复方案了,希望接下来进度能快一些。”
周明远锁好门,点完人数大喊:“开路!”
艾合买提大爷走在队伍最前面,怀里抱着那块叠得比往日方正的帆布,嘴里哼着哈萨克族的《玛依拉》:“玛依拉,玛依拉,啦啦啦啦……”
简单的旋律跟着脚步回响在戈壁上,被吹来的风揉得时断时续。
今日的晚饭有土豆汤,几人围在灶台旁有说有笑。
艾合买提大爷还在夸自己孙女织的帆布,逢人就讲,满是得意。
小郑笑道:“大爷!就算今日它没挡风沙,往日遮太阳也早就是大功臣了!”
艾合买提大爷更高兴了:“你小子嘴抹了蜜哦。”
吃完晚饭,周明远同大家细细说了强风沙的事情:“临时加固拖不得。大家加个班,把工作站还剩下的无酸纸板裁剪一下,明天把各窟的情况检查一下。”
小周双手放在膝盖上正襟危坐:“周老师,我还没做过这个,你得讲细致一点才行。”
“壁画有裂缝的地方都测量得差不多了,先裁出几块大的盖住掉沙的区域,然后剩下的按裂缝的数据裁成条。等我们明天到石窟,能直接固定上去,这样也省时间。”
他们来库木吐喇石窟才待了两天,但队伍里好几个成员是新人,脸上已经染上一股‘沧桑味’。
周明远无奈中带上点愧疚:“我们既然选择这一行,绕不开风沙和苦累。可是大家想想,今个儿我们守住莲花纹,明天我们也能守好更多的莲花纹。这就是我们做壁画的意义!打起精神来,加把劲儿!”
他没敢靠太近,怕呼吸吹到帆布上的沙粒,眯起眼睛远远地望:“这么小的颗粒,仪器还能测出东西?”
梁薇用镊子夹起一粒赭红色的颗粒,对在电筒前转了转:“这些颗粒是当年画师调的颜料,里面可能有矿物,有植物胶,用仪器一测就能知道。我导师之前测过一片唐代的红颜料,测出里面有辰砂,跟《历代名画记》里写的‘丹砂造红’能对上,特别准。”
艾合买提大爷听得眼睛都直了:“这么神奇?那这些颗粒可比金子还金贵。我以前在戈壁上捡过带颜色的石头,下次也给你捡回来?”
“谢谢大爷。”梁薇笑着说,“不过不用。只有壁画上掉下来的才有研究价值,戈壁上的石头是自然形成的,不一样。”
她把颗粒一颗一颗往样品袋装,时不时还会在记录本上记一笔:“赭红色颗粒,约15粒;浅明黄颗粒,约10粒”。
等把带色颗粒都收完,她捏紧样品袋抖了抖,里面的颗粒顺着袋壁滑到底。
再从口袋里找出提前打印好的标签。
上面有空白的填写栏,专门用来标注样品信息。
梁薇用钢笔在标签上慢慢备注,生怕写快了出错。
【库木吐喇石窟37窟西壁,莲花纹区域,风沙掉落颜料颗粒,采集日期:2010年5月X日,采集人:梁薇,颗粒种类:赭红色(约15粒)、浅明黄(约10粒)。】
写完,把标签贴在样品袋上,又用密封线把袋口封好,反复按了按密封处。
确认不会漏之后再裹上一遍胶带,最后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最里层。
艾合买提大爷看她做完这一切,眼神又落回帆布上的蓝色线团,小声叹了口气。
梁薇收拾完镊子和记录本,抬头看见他的样子,知道他又在想孙女了,便轻轻凑过去:“大爷,还在想孙女?”
艾合买提大爷点点头,连眼角的皱纹都软下来:“可不是嘛。上回回玉奇吾斯塘乡跟她通电话,她说学校组织画画比赛,她画了咱们山上的石窟,还得了奖,想等我回去给我看。”
他顿了顿,用手比划了一下:“那丫头从小就喜欢跟着我来石窟,那时候七八岁,这么高一点儿,蹲在旁边看我打扫,用树枝在地上画壁画上的莲花,画得歪歪扭扭的,还问我能不能把她的画挂在石窟里。”
“那她肯定喜欢画画。”梁薇说,“等这次回去,您可以把今天帆布救壁画的事跟她说说,再多带她去克孜尔石窟转转,说不定她大学也想学文物保护呢。”
“我也这么想。”艾合买提笑了,“她总说想做跟石窟有关的事,以前我还担心她吃不了苦,现在看你们年轻人都这么用心,我也放心了。
等她放假,我带她去克孜尔石窟,让她跟着你学学怎么记录壁画,怎么收这些‘小颗粒’。”
“好啊。到时候我教她用铅笔勾壁画的线条,再给她讲讲这些颜料颗粒的故事,让她知道,她爷爷守护的石窟里,藏着这么多有意思的事。”
夕阳透过石窟顶部的缝隙照进来,一束暖融融的橘色光线落在崖壁上,刚好罩住那片残损的莲花纹,给褪色的颜料镀上一层柔光。
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落在壁画旁,似在跟千年前的文明对话。
梁薇有些恍神。
周明远从包里掏出手表,看了一眼:“收拾工具吧,今天大家都累了,天黑前得赶回工作站。小周,你把木棍擦干净收进工具箱,艾合买提大爷收完东西去喊其他人。”
“好。”
几人应了声,开始各自忙活。
梁薇把画板上的无酸纸小心地取下来卷成筒状,外面裹上层软布,放进专门的画筒里。
那画筒是读研的时候美院专门给研究生配的,能防潮防压。
她带过来时,特意在里面垫了两层无酸纸,怕临摹稿被磨坏。
小周正用软布擦那两根木棍,刚才顶帆布时沾了点沙。
他擦得格外仔细,连木棍上的细小纹路都擦到了:“梁姐,今天遇到强风沙,明天周老师会不会带咱们给壁画做临时加固?”
“临时加固的话得准备无酸纸板,等到工作站听周老师安排吧。”
梁薇把画筒放进背包:“如果要做临时加固,咱们得先把纸板裁成合适的大小,固定在壁画周围的裂缝处挡风沙。”
说完她又望着壁画喃喃道:“等咱们把临摹稿和这些样品带回研究院,再让实验室的老师做分析,到时候就能制定更详细的修复方案了,希望接下来进度能快一些。”
周明远锁好门,点完人数大喊:“开路!”
艾合买提大爷走在队伍最前面,怀里抱着那块叠得比往日方正的帆布,嘴里哼着哈萨克族的《玛依拉》:“玛依拉,玛依拉,啦啦啦啦……”
简单的旋律跟着脚步回响在戈壁上,被吹来的风揉得时断时续。
今日的晚饭有土豆汤,几人围在灶台旁有说有笑。
艾合买提大爷还在夸自己孙女织的帆布,逢人就讲,满是得意。
小郑笑道:“大爷!就算今日它没挡风沙,往日遮太阳也早就是大功臣了!”
艾合买提大爷更高兴了:“你小子嘴抹了蜜哦。”
吃完晚饭,周明远同大家细细说了强风沙的事情:“临时加固拖不得。大家加个班,把工作站还剩下的无酸纸板裁剪一下,明天把各窟的情况检查一下。”
小周双手放在膝盖上正襟危坐:“周老师,我还没做过这个,你得讲细致一点才行。”
“壁画有裂缝的地方都测量得差不多了,先裁出几块大的盖住掉沙的区域,然后剩下的按裂缝的数据裁成条。等我们明天到石窟,能直接固定上去,这样也省时间。”
他们来库木吐喇石窟才待了两天,但队伍里好几个成员是新人,脸上已经染上一股‘沧桑味’。
周明远无奈中带上点愧疚:“我们既然选择这一行,绕不开风沙和苦累。可是大家想想,今个儿我们守住莲花纹,明天我们也能守好更多的莲花纹。这就是我们做壁画的意义!打起精神来,加把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