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画壁 第4章 “复制”是听懂壁画的语言

小说:天山画壁 作者:南棠听风 更新时间:2025-09-03 03:25:50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壁画里的乐器聊到龟兹乐舞的传承,先前的尴尬早散了。

  晚上八点多,梁薇和阿亚到达新疆龟兹研究院。

  值班室亮着一盏白炽灯,阿亚走过去叩了叩窗户玻璃:“张大爷。”

  大爷打开门:“阿亚提?王主任都下班啦。”

  “今天不找王主任。临时接了个向导的活,送梁薇梁小姐来研究院。”

  “哦~梁薇,大城市来的高材生呐!好哇好哇!丫头,欢迎来到克孜尔呢。”

  梁薇同大爷打了招呼,一路的疲倦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麻烦大爷送她去宿舍,我先走了。”

  大爷点点头:“好嘞。”

  阿亚递给梁薇一张写着电话的纸条:“用车找我,顺路打折。”

  梁薇礼貌接过,刚往研究院里走了没几步。

  “嘿!”

  阿亚大声叫住她。

  梁薇回头,以为阿亚忘了什么。

  他从车窗里探出头:“我不是奸商吧?”

  梁薇僵住。

  沉默是尴尬的代名词。

  “我是个好人。”他又说:“你也是好人。”

  嗯……

  好人卡?

  危!!!

  阿亚一本正经:“公司回访请给评优,谢谢。”

  就这?

  梁薇很爽快:“好说好说。”

  “还有,在陌生的地方,多留个心眼儿是个好习惯。”

  他指她的“安全保障”。

  此时,梁薇揣在衣兜的手瞬间冒汗,掌心里的手机好像变成了个烫手的山芋。

  她装作无事发生,耸耸肩:“谢谢夸奖,我下次一定拍。”

  “那么,祝你好梦。”

  阿亚挥挥手,满意地启动车子,融进墨色中。

  张大爷拉起梁薇的行李箱,领着她往宿舍走。

  晚风裹着沙粒扫过脚边,梁薇缩了缩脖子,听见张大爷的大嗓门混在风里:“咱这儿条件简陋,宿舍是老砖房,冬冷夏热的,丫头多担待。”

  宿舍在矮房最东头,听张大爷说前屋主人李姐休了产假。

  眼下屋里只有木床、书桌,墙角堆着几个印着“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的纸箱。

  张大爷把钥匙搁在桌上:“水房在西头,厕所得往外走几步。明早八点去三楼找王主任,他给你分活儿。”

  “知道了,谢谢张大爷。”

  老人说罢背着手往外走:“锁好门,夜里有啥动静喊一声就行。”

  “好。”

  门合上,大风碰撞窗户的声音格外清透。

  梁薇拿起桌上的钥匙,大拇指蹭过边缘的细沙。

  这地方的日子,得慢慢扛了。

  ……

  翌日。

  梁薇走到三楼时,王主任办公室的门半敞开,里面隐约传来低低的说话声。

  她放轻脚步走近,只听王主任叹着气:“你再想想。一个月后你爸那边羊群要往夏牧场迁,少了你这劳力,他能忙得过来?”

  阿亚手里转着串钥匙,听完这话停了动作,指尖在钥匙上磕了磕:“我跟我爸提了。他没骂我,也没应。”

  他顿了顿:“王叔,你知道的。我那手工艺店,就得找些壁画上的老纹样。能在石窟多待些时候的机会本就少,这次要是错过了,真不知道又得等多久。”

  “不是我拦你。去库木吐喇下周才出发,等你从库木吐喇回来,肯定赶不上转场。”

  王主任往桌上敲了敲笔:“你家草场去年旱得厉害,羊群损失了近三成,你爸这阵子正愁转场时没人帮着赶羊、搭毡房。到时候你在驻点走不开,家里那边催起来,难不难?”

  阿亚低头瞅着自己的鞋尖,钥匙串在掌心慢慢转:“难也想试试。以前守石窟的匠人,不也是在戈壁上把日子过下来了?”

  声音不高,却像戈壁上的石头一样。

  沉甸甸的。

  梁薇抬腕看了眼时间,轻轻敲了敲门。

  屋里两人同时抬头。

  阿亚把钥匙往裤兜里一揣,先开口:“梁老师,早啊。”

  梁薇微笑点头:“早。”

  王主任朝她招手:“进来吧小梁。”

  说完,又转向阿亚:“这活儿要登记人员、跑物料,不算累,但驻点规矩多,不能像你平时跑运输那样自由。唉……到时候真要家里催得紧,随时跟我说,别硬扛。”

  阿亚“嗯”了一声,喉结动了动,没再多说。

  起身时膝盖撞到椅子腿,“咚”一声响,他也不揉,就那么直愣愣扶好椅子。

  倒是路过梁薇身边的时候,脚步慢下半拍:“转玉奇吾斯塘乡那段路,前阵子融雪冲了个小坑。你们下周去驻点,让司机过坑时稍微打把方向——慢半秒就行。”

  说完,阿亚头也不回地走出办公室。

  楼道里传来他的脚步声,不慌不忙,却一步比一步响。

  像在跟自己较劲。

  “这小子,看着大大咧咧,心里比谁都拧。”

  王主任看着门口笑了笑,转头递给梁薇一份表格。

  “不说他了。你刚到,先去壁画临摹复制组适应一段时间。

  跟着张姐沉下心学临摹,把壁画的质感、线条路数都在这儿练扎实,这是做石窟工作的底子。

  下周跟阿亚他们一起去库木吐喇,37窟的细节档案正等着补全呢。”

  提到复制组,王主任语气放缓了些:“张姐是老资格,临摹龟兹壁画二十多年,对线条和色彩的敏感度比仪器还准。还有小周和小郑,跟你差不多年纪,你们能聊到一块儿去。”

  梁薇接过表格,偷偷松了口气。

  虽然以前导师总夸她是做文物保护的好料子,但要直接上手修复……

  说真的,她自己心里也没底。

  现在的安排类似给她递了块缓冲垫。

  她自然乐意之至。

  梁薇填完表格走出办公室,走廊里碰见两个穿蓝色工装的年轻人,手里抱着一卷画布。

  戴眼镜的男生笑着打招呼:“是梁薇姐吧?我是小周,这是小郑。张姐让我们来等你,说带你去复制组仓库看看颜料和工具。”

  仓库在办公楼西侧,进门一边铁架靠墙而立,装着矿物颜料的陶罐按色号排得整齐:赭石红、石绿、雌黄、朱砂、铅白、墨黑、云母银……

  小周拿起一支狼毫笔:“张姐说,临摹时笔锋得像‘轻扫胡杨叶’,太重会盖过壁画本身的纹路,太轻又抓不住神韵。”

  小郑则指着墙上挂着的临摹稿:“你看这张17窟壁画局部,原画师用的是石青颜料,本是透着宝石光的深蓝色。

  但你瞧现在,深的地方发灰,浅的地方泛土黄,这是颜料里的铜元素氧化百千年才变成这样。

  复制临摹不是照着颜色涂就行,得琢磨透了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小郑比小周还早来一年,当时就因为没吃透这层道理,被张姐点拨过。

  如今见梁薇刚来,便自然而然地以“过来人”的身份,把当初记下的话叮嘱了一遍。

  梁薇轻轻点头:“是这个理,谢谢。”

  复制壁画从来不是简单地照葫芦画瓢。

  细观原画的整体构图与比例、线条特点、色彩层次及岁月留痕,还有那些细节纹饰、符号乃至病害痕迹,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归整体,反复对比推敲,才能精准还原其质感与细节,达成形似神似。

  修复,是给壁画“治病”;

  而复制,是先学会听懂它的“语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天山画壁,天山画壁最新章节,天山画壁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