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青低头看见她流血的手腕,心像被针扎似的疼。
他忙扯下自己的衣襟,撕下块干净的布条,笨拙却小心地给她包扎,指尖碰到她冰凉的皮肤时,忍不住颤了颤:“忍忍,马上就好……都怪我,来晚了。”
沈音摇摇头,抬手按住他的手,声音轻得像雾:“不是你的错。”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沈砚的呼喊声,混着孩子们的哭腔,在雾气里飘得很远。
张松青扶着沈音起身,把那只绣莲布鞋塞进她手里,又捡起地上的杀猪刀握在掌心,眼神重新变得坚定:“先出去,剩下的,我们以后再说。”
他半扶半抱着沈音,一步步往回走。晨雾渐渐散了些,阳光透过松枝洒下来,落在两人相握的手上,把那点血迹照得格外清晰,却也让空气里多了点暖意。
沈音攥着张松青的胳膊,感受着张松青胳膊上的力量,原本慌乱的心,竟慢慢定了下来。
一切平息后,沈音才得知,这波人是从京城来的,专门为刺杀而生的影卫。至于是冲张松青,还是沈家来......谁也不知道。
在朝廷中,谁不得罪几个人?有的浅,有的深,但真要分辨,一时半会还真没头绪。
此处刚发生过这种事情,沈音等人没有停留,架着马车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马车轱辘碾过沾着晨露的青草,渐渐驶离松林。沈音靠在车壁上,手腕的包扎布条被血浸得发暗。
张松青坐在车辕上,后背挺得笔直,手里攥着那把沾血的杀猪刀,刀刃上的血渍被风一吹,渐渐凝了痂。
他时不时回头往车厢里望,见沈音垂着眼,指尖绕着鞋边的缝线,便忍不住开口:“伤口疼不疼?”
沈音抬头,撞见他眼里的担忧,轻轻摇头:“不碍事。倒是你,胳膊上的口子还在流血。”
她伸手撩开他的衣袖,那道三寸长的伤口还没处理,血顺着小臂往下滑,在车辕上滴了个小血点。
张松青忙把胳膊缩回去,淡淡笑道:“我皮糙肉厚,这点伤不算什么,我比较担心你。”
车厢里的赵燕飞听了,忍不住叹道:“你这孩子,也不知道疼自己。等下了车,我给你熬点止血的草药。”
马车一路往南,越走越偏,渐渐远离了官道。傍晚时,他们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子外停了脚,村口有户人家愿意租给他们一间土坯房。
沈自谦去收拾屋子,赵燕飞带着孩子们拾柴,张松青则跟着沈砚去村里的药铺买伤药。
夜里,沈母熬了草药,给张松青和沈音换药。药汁敷在伤口上,疼得张松青眉头紧皱,却还是硬撑着说不疼。
沈音看着他额角的汗,忍不住笑了:“你刚才在车辕上不是说皮糙肉厚吗?怎么这会儿疼得脸都白了?”
张松青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这草药比杀人时的疼厉害些。”
屋外,沈砚倚着门框,看着屋里的灯火,手里捏着白天从杀手身上搜出的半块令牌。
令牌上刻着个“魏”字,他盯着那字看了许久,眉头皱得更紧。
夜风卷着柴草的气息吹过来,他轻轻叹了口气,把令牌揣进怀里。
看来,这趟躲不掉的麻烦,怕是和京城那位姓魏的大人脱不了干系。
八天后,永安城的晨雾还没散尽,一辆蒙着尘的马车就碾过了青石板铺就的城门道。
车轮碾过石缝里的薄霜,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极了这一路来所有人悬着的心。
张松青把马车停在城门口时,跳下车辕时,膝盖“咔哒”响了一声。
这八天他几乎没合过眼,夜里就靠在车辕上打盹,眼里布满了红血丝。
张松青从车辕上跳下来,拍了拍柳根生的肩。他胳膊上的伤口刚结痂,一动就扯得生疼,却还是硬撑着咧嘴笑:“柳根生,咱们就次分别。等我们在婺城站稳脚跟,必请你喝最烈的酒,吃最香的酱肘子。”
柳根生也笑了,只是眼里带着点涩:“行,松青哥!”
他最后看了一眼车厢,转身朝着城门旁一条笑道走去,背影在晨雾里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城门映照下的阴影里。
又是一天赶路,沈音一行人终于到了婺城,总算是有惊无险。
沈砚攥着布包,深吸了口气,对车厢里的人说:“我先去府衙通报,你们在这儿等着,别下车。”
他手里拿着那纸盖着朱红官印的流放文书,纸边被他攥得发皱,上面“沈自谦案罪卷”“张松白案罪卷”几个字刺得人眼疼。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衫,一步步踏上府衙前的石阶,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府衙的朱漆大门敞开着,门口的差役斜倚着门框,手里把玩着腰间的铁链,看见沈砚过来,眼皮都没抬:“干什么的?”
“在下沈砚,带着家眷前来报备流放事宜。”沈砚把文书递过去,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差役扫了眼文书,又上下打量他一番,嗤笑一声:“又是朝堂来的人?进去吧,李大人在二堂等着。”
他说话时,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轻蔑京城皇子夺权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谁都知道这是个得罪了当今圣上的案子,跟着沾边的人,没一个有好下场。
沈砚没理会他的态度,径直往里走。穿过栽着几棵老槐树的天井,就到了二堂。
李大人坐在案后,手里拿着一卷书,见他进来,放下书卷,指了指旁边的凳子:“坐吧。”
“是。”沈砚坐下,脊背挺得笔直。
“文书我看了,按规矩,你们这些流放的罪眷,得由本地官府监管,每月初一十五来府衙报备一次,不得擅自离开婺城。”
李大人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既然来了这里,就安分些,别惹事。不然押送的官差死亡一事,也够你们喝一壶的了。”
他不在乎什么押送官差,他也懒得去惹事。反正如今到处动荡,也没人会来查他这个偏远县城的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沈砚握着文书的手紧了紧,低声道:“多谢大人提醒,在下明白。只是不知......官府是否给我们安排了住处?”
“城西有处废弃的宅院,原是个赌鬼的产业,后来赌鬼欠了债跑了,就一直空着。你们收拾收拾,勉强能住。”李大人挥了挥手,“让小吏带你过去吧,往后好好过日子,别惹事。”
沈砚起身作揖:“谢大人。”
他忙扯下自己的衣襟,撕下块干净的布条,笨拙却小心地给她包扎,指尖碰到她冰凉的皮肤时,忍不住颤了颤:“忍忍,马上就好……都怪我,来晚了。”
沈音摇摇头,抬手按住他的手,声音轻得像雾:“不是你的错。”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沈砚的呼喊声,混着孩子们的哭腔,在雾气里飘得很远。
张松青扶着沈音起身,把那只绣莲布鞋塞进她手里,又捡起地上的杀猪刀握在掌心,眼神重新变得坚定:“先出去,剩下的,我们以后再说。”
他半扶半抱着沈音,一步步往回走。晨雾渐渐散了些,阳光透过松枝洒下来,落在两人相握的手上,把那点血迹照得格外清晰,却也让空气里多了点暖意。
沈音攥着张松青的胳膊,感受着张松青胳膊上的力量,原本慌乱的心,竟慢慢定了下来。
一切平息后,沈音才得知,这波人是从京城来的,专门为刺杀而生的影卫。至于是冲张松青,还是沈家来......谁也不知道。
在朝廷中,谁不得罪几个人?有的浅,有的深,但真要分辨,一时半会还真没头绪。
此处刚发生过这种事情,沈音等人没有停留,架着马车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马车轱辘碾过沾着晨露的青草,渐渐驶离松林。沈音靠在车壁上,手腕的包扎布条被血浸得发暗。
张松青坐在车辕上,后背挺得笔直,手里攥着那把沾血的杀猪刀,刀刃上的血渍被风一吹,渐渐凝了痂。
他时不时回头往车厢里望,见沈音垂着眼,指尖绕着鞋边的缝线,便忍不住开口:“伤口疼不疼?”
沈音抬头,撞见他眼里的担忧,轻轻摇头:“不碍事。倒是你,胳膊上的口子还在流血。”
她伸手撩开他的衣袖,那道三寸长的伤口还没处理,血顺着小臂往下滑,在车辕上滴了个小血点。
张松青忙把胳膊缩回去,淡淡笑道:“我皮糙肉厚,这点伤不算什么,我比较担心你。”
车厢里的赵燕飞听了,忍不住叹道:“你这孩子,也不知道疼自己。等下了车,我给你熬点止血的草药。”
马车一路往南,越走越偏,渐渐远离了官道。傍晚时,他们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子外停了脚,村口有户人家愿意租给他们一间土坯房。
沈自谦去收拾屋子,赵燕飞带着孩子们拾柴,张松青则跟着沈砚去村里的药铺买伤药。
夜里,沈母熬了草药,给张松青和沈音换药。药汁敷在伤口上,疼得张松青眉头紧皱,却还是硬撑着说不疼。
沈音看着他额角的汗,忍不住笑了:“你刚才在车辕上不是说皮糙肉厚吗?怎么这会儿疼得脸都白了?”
张松青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这草药比杀人时的疼厉害些。”
屋外,沈砚倚着门框,看着屋里的灯火,手里捏着白天从杀手身上搜出的半块令牌。
令牌上刻着个“魏”字,他盯着那字看了许久,眉头皱得更紧。
夜风卷着柴草的气息吹过来,他轻轻叹了口气,把令牌揣进怀里。
看来,这趟躲不掉的麻烦,怕是和京城那位姓魏的大人脱不了干系。
八天后,永安城的晨雾还没散尽,一辆蒙着尘的马车就碾过了青石板铺就的城门道。
车轮碾过石缝里的薄霜,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极了这一路来所有人悬着的心。
张松青把马车停在城门口时,跳下车辕时,膝盖“咔哒”响了一声。
这八天他几乎没合过眼,夜里就靠在车辕上打盹,眼里布满了红血丝。
张松青从车辕上跳下来,拍了拍柳根生的肩。他胳膊上的伤口刚结痂,一动就扯得生疼,却还是硬撑着咧嘴笑:“柳根生,咱们就次分别。等我们在婺城站稳脚跟,必请你喝最烈的酒,吃最香的酱肘子。”
柳根生也笑了,只是眼里带着点涩:“行,松青哥!”
他最后看了一眼车厢,转身朝着城门旁一条笑道走去,背影在晨雾里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城门映照下的阴影里。
又是一天赶路,沈音一行人终于到了婺城,总算是有惊无险。
沈砚攥着布包,深吸了口气,对车厢里的人说:“我先去府衙通报,你们在这儿等着,别下车。”
他手里拿着那纸盖着朱红官印的流放文书,纸边被他攥得发皱,上面“沈自谦案罪卷”“张松白案罪卷”几个字刺得人眼疼。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衫,一步步踏上府衙前的石阶,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府衙的朱漆大门敞开着,门口的差役斜倚着门框,手里把玩着腰间的铁链,看见沈砚过来,眼皮都没抬:“干什么的?”
“在下沈砚,带着家眷前来报备流放事宜。”沈砚把文书递过去,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差役扫了眼文书,又上下打量他一番,嗤笑一声:“又是朝堂来的人?进去吧,李大人在二堂等着。”
他说话时,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轻蔑京城皇子夺权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谁都知道这是个得罪了当今圣上的案子,跟着沾边的人,没一个有好下场。
沈砚没理会他的态度,径直往里走。穿过栽着几棵老槐树的天井,就到了二堂。
李大人坐在案后,手里拿着一卷书,见他进来,放下书卷,指了指旁边的凳子:“坐吧。”
“是。”沈砚坐下,脊背挺得笔直。
“文书我看了,按规矩,你们这些流放的罪眷,得由本地官府监管,每月初一十五来府衙报备一次,不得擅自离开婺城。”
李大人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既然来了这里,就安分些,别惹事。不然押送的官差死亡一事,也够你们喝一壶的了。”
他不在乎什么押送官差,他也懒得去惹事。反正如今到处动荡,也没人会来查他这个偏远县城的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沈砚握着文书的手紧了紧,低声道:“多谢大人提醒,在下明白。只是不知......官府是否给我们安排了住处?”
“城西有处废弃的宅院,原是个赌鬼的产业,后来赌鬼欠了债跑了,就一直空着。你们收拾收拾,勉强能住。”李大人挥了挥手,“让小吏带你过去吧,往后好好过日子,别惹事。”
沈砚起身作揖:“谢大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流放苦?当家主母怎么发疯就暴富,流放苦?当家主母怎么发疯就暴富最新章节,流放苦?当家主母怎么发疯就暴富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流放苦?当家主母怎么发疯就暴富,流放苦?当家主母怎么发疯就暴富最新章节,流放苦?当家主母怎么发疯就暴富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