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彼之荆棘 我之壁垒 霍山对峙待时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七月下旬,皖西六安,日军第二军临时司令部。
司令部内气氛凝重,与窗外炎热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墙上悬挂的大比例军事地图上,代表各师团进攻方向的蓝色箭头如同数把利剑,直指武汉北部门户。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王中将背对着一众参谋将佐,目光锐利地聚焦在地图上的一个点——霍山。
一份刚由航空兵和侦察部队反复核实的情报摆在了他的面前。情报确认,先前在江北四县地区给予帝国陆军重创、尤其几乎全歼第九师团第六旅团的那支中国军队——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暂编第139师,其主力已出现在霍山地区,并正在积极构筑防御工事。指挥官,正是那个让华中派遣军多次蒙羞、被畑俊六司令官点名务必铲除的王林。
“诸君,”东久迩宫稔彦王缓缓转过身,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情报已核实,我们的‘老朋友’139师,出现在了霍山。说说你们的看法。”
参谋长铃木率道少将率先开口,语气谨慎:“司令官阁下,139师战力非同一般。其在龙王山战斗中展现出的伏击、攻坚能力,以及指挥官王林的战术狡诈,均已证明绝非普通中国军队可比。尤其是其炮兵运用,虽装备并非顶尖,但协同和时机把握极佳,对我军威胁很大。若其据守霍山险地,恐成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一名作战参谋则显得较为激进:“阁下!139师是我军心腹大患,屡次重创皇军,帝国颜面受损!如今其主力暴露于霍山,正是集中兵力,一举将其围歼,雪耻复仇的良机!我第二军兵力雄厚,装备精良,岂能因一时困难而畏缩?请求阁下下令,由我部主攻,定将王林首级献于帐下!”
立刻有参谋反驳:“轻敌冒进乃兵家大忌!霍山地处大别山东北麓,山势虽不极险,但丘陵连绵,沟壑纵横,林木茂密,极不利于我军重装备展开和机械化部队机动。139师擅长山地游击和防御,在此地与其决战,无异于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即便最终攻克,我军也必然付出惨重代价,且耗时日久。”
另一名负责后勤与战略协同的参谋接着分析:“更重要的是,从全局战略看,霍山-英山方向,并非我军主攻轴线。即便突破霍山,前方仍是更为复杂的大别山腹地,道路崎岖,补给线漫长且易遭袭扰。我军主力若陷入此方向,不仅进展缓慢,更将严重偏离既定的主要战略目标——”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霍山西北方向:“平汉铁路!信阳!这才是攻略武汉的北线关键!我军主力第13、第10、第16师团等部,应持续向商城、潢川、信阳方向压迫,击破支那军第71军、第59军等部,沿淮河上游平原及平汉线南下,直叩武汉门户。这才是最迅速、最有效、最能发挥我军优势的进攻路线!若因与139师在霍山山区纠缠而贻误主力方向战机,甚至导致兵力分散,恐将影响整个武汉作战进程。”
会议室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各方意见都有其道理,最终的决定需要最高指挥官的战略权衡。
东久迩宫稔彦王目光深邃,再次扫过地图。他深知139师的威胁和王林的难缠,但更清楚武汉会战的全局重要性。大本营和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的要求是尽快拿下武汉,摧毁中国抗战核心力量,而不是与一支难缠的敌军在次要方向进行消耗战。
良久,他做出了决断,声音清晰而冷静:“诸君的意见,我都明白了。139师,确是一支劲旅,王林,亦是一名悍将。在霍山山区与其决战,非不能胜,然代价与时间,非我第二军当前所能承受,亦不符合帝国攻略武汉之整体战略。”
他顿了顿,手指敲了敲地图上的霍山:“此地,就让它暂时成为王林的壁垒吧。命令:”
“一、通知前线各部,霍山方向之敌为139师主力,战斗力强劲,各部不可轻敌冒进,无军部命令,不得擅自发起大规模攻坚。”
“二、抽调精锐侦察部队,辅以航空摄影,对霍山139师防御阵地进行渗透侦察,详细摸清其兵力部署、火力配系、补给线路。我要知道这只老虎的牙齿到底有多利,爪子藏在何处。”
“三、军主力作战重心不变,继续向西向北推进!重点打击支那第71军、第59军等部,夺取商城,逼近潢川、信阳!打通沿平汉线南下之通道,才是首要任务!”
“四、告知荻洲立兵师团长(第13师团),他的老对手就在眼前。但此刻并非复仇之时。令第13师团派出有力部队监视霍山动向,若139师胆敢离开山地巢穴,进入平原地区,则抓住战机,务必集中兵力予以歼灭!若其龟缩不出,则暂以监视和零星炮击袭扰为主,不必强攻。”
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冷酷的笑意:“王林想凭借山势消耗我军,吸引我军主力。我便反其道而行之。让他和他的139师,在那片山林里空耗粮秣,等待一场不会到来的决战吧。等我军主力攻克信阳,拿下武汉,他困守孤山,又能有何作为?”
“嘿咿!”众将官齐声应命。日军的战略意图就此明确:避实就虚,主攻一路,搁置霍山。
……
数日后,霍山139师师部。
王林举着望远镜,观察着远处日军阵地的情况。对面日军的安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预想中的大规模进攻并未到来,只有零星的炮击和小股部队的侦察性接触。空中日军的侦察机倒是来得更勤快了,绕着霍山防线来回盘旋。
参谋长钟光邦拿着最新的侦察报告走来,眉头微蹙:“师长,情况有些奇怪。日军第13师团主力似乎在向西移动,其兵锋指向更像是商城、潢川方向。对我们霍山正面,除了增加侦察活动,并未有大规模集结进攻的迹象。抓到的日军侦察兵舌头也供认,上头命令是摸清我们的布防,但没有强攻的指令。”
政委王光道推了推眼镜,分析道:“看来鬼子学精了。他们评估了在霍山山区和我们决战的代价,觉得不划算,或者不符合他们快速南下武汉的整体战略。这是要把我们晾在这里啊。”
王林放下望远镜,眼神锐利:“嗯,东久迩宫稔彦王这个老鬼子,倒是沉得住气。他看准了霍山方向非其主攻方向,不愿在这里和我们拼消耗。想把我们钉死在这里,等他西线得手。”
李云龙在一旁有些按捺不住:“娘的,小鬼子不来攻,咱们这阵不是白摆了?天天挖工事,弟兄们胳膊都粗了一圈,鬼子却不来!要不,咱们主动出去撩拨撩拨他们?”
丁伟比较沉稳:“老李,不要急躁。鬼子不来攻,正说明他们忌惮我们在山地的战斗力。我们若轻易出去,到了平原,正中了鬼子下怀。他们巴不得我们离开山地呢。”
王林点点头:“丁伟说的对。鬼子不来,我们更不能动。霍山阵地,不仅是我们139师的阵地,更是武汉北翼的一道屏障。我们钉在这里,即便鬼子不来攻,也牵制了其第13师团乃至更多兵力不敢全力西进,这就是我们的战略作用。”
他话锋一转,眉头也皱了起来:“不过,鬼子这‘冷处理’,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难题。我们三万多人马窝在这山里,人吃马嚼,消耗巨大。原先带的粮食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但弹药,特别是那18门75mm山炮的炮弹,打一发少一发,库存已经不多了。还有药品,伤员虽然不多,但日常消耗和储备都需要补充。”
王光道接口道:“是啊,老蒋把我们调到这里,总不能让我们饿肚子、放空枪吧?是得向武汉方面,向第五战区长官部,还有军委会,催要补给了。特别是炮弹和粮食。”
王林当即下令:“参谋长,立刻以我的名义,向第五战区李长官和军委会发报。电文要点:一、我139师已遵命抵达霍山布防,现已构筑完成坚固阵地,挫敌数次侦察性进攻,决心死守霍山,拱卫武汉北翼;二、日军似改变策略,主力西移,企图绕开霍山,我部正严密监视;三、我部囤积粮弹消耗甚巨,特别是75mm山炮炮弹即将告罄,亟需补充至少五千发炮弹,另请速调拨粮食二十万斤、药品若干;四、望上峰体恤我部孤悬敌后、坚守要冲之艰难,速予补给,以利久守。”
电报发出后,接下来的日子,139师进入了一种奇特的“对峙待机”状态。正面大规模战事没有,但小规模的侦察与反侦察、冷枪冷炮较量从未停止。日军侦察兵和139师的侦察连、特战营如同幽灵般在双方阵地间的山林里斗智斗勇,互有伤亡。
王林利用这段相对平静的时间,狠抓部队训练。新兵比例高,正好进行强化训练。射击、投弹、土工作业、战术协同、山地行军……各级军官则组织学习、沙盘推演,研究日军战术特点,总结前期作战经验。那18门宝贝山炮更是得到了精心呵护,炮兵们日夜操练,虽然实弹射击大大减少,但测算、操炮、维护流程一丝不苟,力求在未来的战斗中发挥最大效能。
……
武汉,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
蒋介石拿着两份几乎同时送达的电报,眉头紧锁,在办公室内踱步。一份是139师王林发来的请饷请弹的电报,字里行间虽保持着恭谨,但那份“亟需”、“速拨”的紧迫感呼之欲出。另一份则是军统局结合前线情报汇总的分析报告,明确指出日军第二军主力已明确绕过霍山,转向西线,对霍山正面仅保持监视和侦察态势。
“娘希匹!”蒋介石忽然停下脚步,将两份电报重重拍在铺着绒布的桌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吓得一旁的侍从室主任林蔚微微一颤。
“东久迩宫这个倭酋,狡猾!怂包!”蒋介石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挫败感,“他明明知道王林的139师就在霍山,却不敢去打!欺软怕硬,专挑宗南(胡宗南)、麟阁(冯治安)、荩忱(张自忠)的部队猛攻!这不是怂是什么?畏敌如虎!”
他越说越气,手指点着那份军统报告:“看看!看看!他的主力扑向商城、潢川,为什么?因为那边地势相对平坦,有利于他的战车重炮,更因为那边靠近平汉路,打下信阳就能直逼武汉!他算盘打得很精嘛!知道在霍山跟王林拼消耗不划算,就避实就虚,专打我的软肋!”
林蔚小心翼翼地附和:“委座明鉴。日军此举,确实狡诈。王林部虽能战,但如今被置于无用武之地,空耗钱粮……”
这句话似乎点醒了蒋介石。他猛地转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林蔚:“对了!钱粮!弹药!王林还在电报里跟我要东西!五千发炮弹?二十万斤粮食?他倒是敢开口!他现在一仗未打,日军根本不攻霍山,他要那么多炮弹做什么?放着生崽吗?”
他的语气变得冷硬起来:“现在全国战线,哪个部队不缺饷缺弹?淞沪、徐州打下来,我们的家底都快打空了!新一批的苏援和美援还在路上,杯水车薪!薛岳在万家岭要发起攻势,胡宗南的部队要补充,江北、江南哪个地方不比他现在那个‘安静’的霍山前线要紧?”
他走到窗前,看着外面阴沉沉的天空,仿佛看到了全国千疮百孔的战线和无数伸着手要补充的将领。沉默了片刻,他做出了决定,语气不容置疑:
“给他回电。告诉他,霍山防务之重要性,吾亦深知。然正值战时,全国各军均极艰苦,补充维艰。新一批械弹粮秣尚在筹措转运之中,尚需统筹分配。着该师暂克服困难,就现有物资厉行节约,固守现地,严密监视当面之敌。俟后续补给抵达,再行酌情拨补。望其体念时艰,共济困难。”
林蔚迅速记录下要点,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委座,是否……酌情少拨一点,以示抚慰?毕竟139师战力颇强,日后或许……”
蒋介石一摆手,打断了他:“不必!王林此人,非我嫡系,其部亦非纯良。如今日军不去攻他,正好让他安静待着。把宝贵的物资用在更紧要的方向。等他真和日军打大了,打惨了,再补充也不迟。就按我的意思发报!”
“是。”林蔚不再多言,躬身退下,前去拟发电文。
很快,一封措辞官方、语气冷淡的回电,从武汉行营发出,穿越电波,飞向了霍山深处。
……
霍山,139师师部。
译电员将武汉的回电呈送给王林。王林看后,面无表情地将电文递给了旁边的王光道和钟光邦。
王光道看完,苦笑一声:“‘俟后续补给抵达,再行酌情拨补’……这话说得,真是……滴水不漏啊。”
钟光邦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看来,蒋介石是认为我们这里没有大战事,不值得优先补充。或许,他也希望我们就在这里安静地待着,既牵制了部分日军,又不会消耗太多他的资源,更不会像在江北那样‘惹是生非’,功高震主。”
王林走到地图前,看着代表日军主力西进的蓝色箭头,又看了看自己所在的霍山,冷哼一声:“他想让我们枯坐在这里,变成一根钉死在这山里的‘锈钉’。可惜,鬼子不来攻,老蒋不给粮弹,我们难道就真的坐以待毙?”
他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起来:“鬼子不打我们,我们就不能找点事做?小规模的出击,侦察捕俘,骚扰他的后勤线,总可以吧?粮食不够,向山里的老乡买,或者……‘借’鬼子的!炮弹金贵,那就一颗当成两颗用,不到关键时刻绝不动用山炮!”
“传令下去,”王林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决断,“各部队,训练照旧,但侦察分队给我派远一点,盯紧鬼子西进部队的后勤补给线!找到机会,就给我咬下一块肉来!既然上峰让我们‘体念时艰’,那我们就自己想办法,‘就现有物资’把文章做大!”
“是!”师部内的气氛再次活跃起来。困境没有让这群百战余生的将士沮丧,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强烈的斗志和创造力。既然指望不上后方,那就靠自己和这片大山,继续跟鬼子周旋到底。霍山的对峙,注定不会真正平静。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七月下旬,皖西六安,日军第二军临时司令部。
司令部内气氛凝重,与窗外炎热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墙上悬挂的大比例军事地图上,代表各师团进攻方向的蓝色箭头如同数把利剑,直指武汉北部门户。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王中将背对着一众参谋将佐,目光锐利地聚焦在地图上的一个点——霍山。
一份刚由航空兵和侦察部队反复核实的情报摆在了他的面前。情报确认,先前在江北四县地区给予帝国陆军重创、尤其几乎全歼第九师团第六旅团的那支中国军队——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暂编第139师,其主力已出现在霍山地区,并正在积极构筑防御工事。指挥官,正是那个让华中派遣军多次蒙羞、被畑俊六司令官点名务必铲除的王林。
“诸君,”东久迩宫稔彦王缓缓转过身,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情报已核实,我们的‘老朋友’139师,出现在了霍山。说说你们的看法。”
参谋长铃木率道少将率先开口,语气谨慎:“司令官阁下,139师战力非同一般。其在龙王山战斗中展现出的伏击、攻坚能力,以及指挥官王林的战术狡诈,均已证明绝非普通中国军队可比。尤其是其炮兵运用,虽装备并非顶尖,但协同和时机把握极佳,对我军威胁很大。若其据守霍山险地,恐成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一名作战参谋则显得较为激进:“阁下!139师是我军心腹大患,屡次重创皇军,帝国颜面受损!如今其主力暴露于霍山,正是集中兵力,一举将其围歼,雪耻复仇的良机!我第二军兵力雄厚,装备精良,岂能因一时困难而畏缩?请求阁下下令,由我部主攻,定将王林首级献于帐下!”
立刻有参谋反驳:“轻敌冒进乃兵家大忌!霍山地处大别山东北麓,山势虽不极险,但丘陵连绵,沟壑纵横,林木茂密,极不利于我军重装备展开和机械化部队机动。139师擅长山地游击和防御,在此地与其决战,无异于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即便最终攻克,我军也必然付出惨重代价,且耗时日久。”
另一名负责后勤与战略协同的参谋接着分析:“更重要的是,从全局战略看,霍山-英山方向,并非我军主攻轴线。即便突破霍山,前方仍是更为复杂的大别山腹地,道路崎岖,补给线漫长且易遭袭扰。我军主力若陷入此方向,不仅进展缓慢,更将严重偏离既定的主要战略目标——”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霍山西北方向:“平汉铁路!信阳!这才是攻略武汉的北线关键!我军主力第13、第10、第16师团等部,应持续向商城、潢川、信阳方向压迫,击破支那军第71军、第59军等部,沿淮河上游平原及平汉线南下,直叩武汉门户。这才是最迅速、最有效、最能发挥我军优势的进攻路线!若因与139师在霍山山区纠缠而贻误主力方向战机,甚至导致兵力分散,恐将影响整个武汉作战进程。”
会议室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各方意见都有其道理,最终的决定需要最高指挥官的战略权衡。
东久迩宫稔彦王目光深邃,再次扫过地图。他深知139师的威胁和王林的难缠,但更清楚武汉会战的全局重要性。大本营和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的要求是尽快拿下武汉,摧毁中国抗战核心力量,而不是与一支难缠的敌军在次要方向进行消耗战。
良久,他做出了决断,声音清晰而冷静:“诸君的意见,我都明白了。139师,确是一支劲旅,王林,亦是一名悍将。在霍山山区与其决战,非不能胜,然代价与时间,非我第二军当前所能承受,亦不符合帝国攻略武汉之整体战略。”
他顿了顿,手指敲了敲地图上的霍山:“此地,就让它暂时成为王林的壁垒吧。命令:”
“一、通知前线各部,霍山方向之敌为139师主力,战斗力强劲,各部不可轻敌冒进,无军部命令,不得擅自发起大规模攻坚。”
“二、抽调精锐侦察部队,辅以航空摄影,对霍山139师防御阵地进行渗透侦察,详细摸清其兵力部署、火力配系、补给线路。我要知道这只老虎的牙齿到底有多利,爪子藏在何处。”
“三、军主力作战重心不变,继续向西向北推进!重点打击支那第71军、第59军等部,夺取商城,逼近潢川、信阳!打通沿平汉线南下之通道,才是首要任务!”
“四、告知荻洲立兵师团长(第13师团),他的老对手就在眼前。但此刻并非复仇之时。令第13师团派出有力部队监视霍山动向,若139师胆敢离开山地巢穴,进入平原地区,则抓住战机,务必集中兵力予以歼灭!若其龟缩不出,则暂以监视和零星炮击袭扰为主,不必强攻。”
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冷酷的笑意:“王林想凭借山势消耗我军,吸引我军主力。我便反其道而行之。让他和他的139师,在那片山林里空耗粮秣,等待一场不会到来的决战吧。等我军主力攻克信阳,拿下武汉,他困守孤山,又能有何作为?”
“嘿咿!”众将官齐声应命。日军的战略意图就此明确:避实就虚,主攻一路,搁置霍山。
……
数日后,霍山139师师部。
王林举着望远镜,观察着远处日军阵地的情况。对面日军的安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预想中的大规模进攻并未到来,只有零星的炮击和小股部队的侦察性接触。空中日军的侦察机倒是来得更勤快了,绕着霍山防线来回盘旋。
参谋长钟光邦拿着最新的侦察报告走来,眉头微蹙:“师长,情况有些奇怪。日军第13师团主力似乎在向西移动,其兵锋指向更像是商城、潢川方向。对我们霍山正面,除了增加侦察活动,并未有大规模集结进攻的迹象。抓到的日军侦察兵舌头也供认,上头命令是摸清我们的布防,但没有强攻的指令。”
政委王光道推了推眼镜,分析道:“看来鬼子学精了。他们评估了在霍山山区和我们决战的代价,觉得不划算,或者不符合他们快速南下武汉的整体战略。这是要把我们晾在这里啊。”
王林放下望远镜,眼神锐利:“嗯,东久迩宫稔彦王这个老鬼子,倒是沉得住气。他看准了霍山方向非其主攻方向,不愿在这里和我们拼消耗。想把我们钉死在这里,等他西线得手。”
李云龙在一旁有些按捺不住:“娘的,小鬼子不来攻,咱们这阵不是白摆了?天天挖工事,弟兄们胳膊都粗了一圈,鬼子却不来!要不,咱们主动出去撩拨撩拨他们?”
丁伟比较沉稳:“老李,不要急躁。鬼子不来攻,正说明他们忌惮我们在山地的战斗力。我们若轻易出去,到了平原,正中了鬼子下怀。他们巴不得我们离开山地呢。”
王林点点头:“丁伟说的对。鬼子不来,我们更不能动。霍山阵地,不仅是我们139师的阵地,更是武汉北翼的一道屏障。我们钉在这里,即便鬼子不来攻,也牵制了其第13师团乃至更多兵力不敢全力西进,这就是我们的战略作用。”
他话锋一转,眉头也皱了起来:“不过,鬼子这‘冷处理’,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难题。我们三万多人马窝在这山里,人吃马嚼,消耗巨大。原先带的粮食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但弹药,特别是那18门75mm山炮的炮弹,打一发少一发,库存已经不多了。还有药品,伤员虽然不多,但日常消耗和储备都需要补充。”
王光道接口道:“是啊,老蒋把我们调到这里,总不能让我们饿肚子、放空枪吧?是得向武汉方面,向第五战区长官部,还有军委会,催要补给了。特别是炮弹和粮食。”
王林当即下令:“参谋长,立刻以我的名义,向第五战区李长官和军委会发报。电文要点:一、我139师已遵命抵达霍山布防,现已构筑完成坚固阵地,挫敌数次侦察性进攻,决心死守霍山,拱卫武汉北翼;二、日军似改变策略,主力西移,企图绕开霍山,我部正严密监视;三、我部囤积粮弹消耗甚巨,特别是75mm山炮炮弹即将告罄,亟需补充至少五千发炮弹,另请速调拨粮食二十万斤、药品若干;四、望上峰体恤我部孤悬敌后、坚守要冲之艰难,速予补给,以利久守。”
电报发出后,接下来的日子,139师进入了一种奇特的“对峙待机”状态。正面大规模战事没有,但小规模的侦察与反侦察、冷枪冷炮较量从未停止。日军侦察兵和139师的侦察连、特战营如同幽灵般在双方阵地间的山林里斗智斗勇,互有伤亡。
王林利用这段相对平静的时间,狠抓部队训练。新兵比例高,正好进行强化训练。射击、投弹、土工作业、战术协同、山地行军……各级军官则组织学习、沙盘推演,研究日军战术特点,总结前期作战经验。那18门宝贝山炮更是得到了精心呵护,炮兵们日夜操练,虽然实弹射击大大减少,但测算、操炮、维护流程一丝不苟,力求在未来的战斗中发挥最大效能。
……
武汉,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
蒋介石拿着两份几乎同时送达的电报,眉头紧锁,在办公室内踱步。一份是139师王林发来的请饷请弹的电报,字里行间虽保持着恭谨,但那份“亟需”、“速拨”的紧迫感呼之欲出。另一份则是军统局结合前线情报汇总的分析报告,明确指出日军第二军主力已明确绕过霍山,转向西线,对霍山正面仅保持监视和侦察态势。
“娘希匹!”蒋介石忽然停下脚步,将两份电报重重拍在铺着绒布的桌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吓得一旁的侍从室主任林蔚微微一颤。
“东久迩宫这个倭酋,狡猾!怂包!”蒋介石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挫败感,“他明明知道王林的139师就在霍山,却不敢去打!欺软怕硬,专挑宗南(胡宗南)、麟阁(冯治安)、荩忱(张自忠)的部队猛攻!这不是怂是什么?畏敌如虎!”
他越说越气,手指点着那份军统报告:“看看!看看!他的主力扑向商城、潢川,为什么?因为那边地势相对平坦,有利于他的战车重炮,更因为那边靠近平汉路,打下信阳就能直逼武汉!他算盘打得很精嘛!知道在霍山跟王林拼消耗不划算,就避实就虚,专打我的软肋!”
林蔚小心翼翼地附和:“委座明鉴。日军此举,确实狡诈。王林部虽能战,但如今被置于无用武之地,空耗钱粮……”
这句话似乎点醒了蒋介石。他猛地转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林蔚:“对了!钱粮!弹药!王林还在电报里跟我要东西!五千发炮弹?二十万斤粮食?他倒是敢开口!他现在一仗未打,日军根本不攻霍山,他要那么多炮弹做什么?放着生崽吗?”
他的语气变得冷硬起来:“现在全国战线,哪个部队不缺饷缺弹?淞沪、徐州打下来,我们的家底都快打空了!新一批的苏援和美援还在路上,杯水车薪!薛岳在万家岭要发起攻势,胡宗南的部队要补充,江北、江南哪个地方不比他现在那个‘安静’的霍山前线要紧?”
他走到窗前,看着外面阴沉沉的天空,仿佛看到了全国千疮百孔的战线和无数伸着手要补充的将领。沉默了片刻,他做出了决定,语气不容置疑:
“给他回电。告诉他,霍山防务之重要性,吾亦深知。然正值战时,全国各军均极艰苦,补充维艰。新一批械弹粮秣尚在筹措转运之中,尚需统筹分配。着该师暂克服困难,就现有物资厉行节约,固守现地,严密监视当面之敌。俟后续补给抵达,再行酌情拨补。望其体念时艰,共济困难。”
林蔚迅速记录下要点,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委座,是否……酌情少拨一点,以示抚慰?毕竟139师战力颇强,日后或许……”
蒋介石一摆手,打断了他:“不必!王林此人,非我嫡系,其部亦非纯良。如今日军不去攻他,正好让他安静待着。把宝贵的物资用在更紧要的方向。等他真和日军打大了,打惨了,再补充也不迟。就按我的意思发报!”
“是。”林蔚不再多言,躬身退下,前去拟发电文。
很快,一封措辞官方、语气冷淡的回电,从武汉行营发出,穿越电波,飞向了霍山深处。
……
霍山,139师师部。
译电员将武汉的回电呈送给王林。王林看后,面无表情地将电文递给了旁边的王光道和钟光邦。
王光道看完,苦笑一声:“‘俟后续补给抵达,再行酌情拨补’……这话说得,真是……滴水不漏啊。”
钟光邦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看来,蒋介石是认为我们这里没有大战事,不值得优先补充。或许,他也希望我们就在这里安静地待着,既牵制了部分日军,又不会消耗太多他的资源,更不会像在江北那样‘惹是生非’,功高震主。”
王林走到地图前,看着代表日军主力西进的蓝色箭头,又看了看自己所在的霍山,冷哼一声:“他想让我们枯坐在这里,变成一根钉死在这山里的‘锈钉’。可惜,鬼子不来攻,老蒋不给粮弹,我们难道就真的坐以待毙?”
他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起来:“鬼子不打我们,我们就不能找点事做?小规模的出击,侦察捕俘,骚扰他的后勤线,总可以吧?粮食不够,向山里的老乡买,或者……‘借’鬼子的!炮弹金贵,那就一颗当成两颗用,不到关键时刻绝不动用山炮!”
“传令下去,”王林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决断,“各部队,训练照旧,但侦察分队给我派远一点,盯紧鬼子西进部队的后勤补给线!找到机会,就给我咬下一块肉来!既然上峰让我们‘体念时艰’,那我们就自己想办法,‘就现有物资’把文章做大!”
“是!”师部内的气氛再次活跃起来。困境没有让这群百战余生的将士沮丧,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强烈的斗志和创造力。既然指望不上后方,那就靠自己和这片大山,继续跟鬼子周旋到底。霍山的对峙,注定不会真正平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最新章节,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最新章节,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