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暗夜铁流 奇兵西驰叩富金
霍山139师师部内,电台滴答声与参谋人员低语交织,气氛凝重却有序。王林站在大幅军事地图前,目光如炬,紧锁的眉头下是飞速运转的思绪。地图上,代表日军第13师团(荻洲立兵部)的蓝色箭头如同毒蛇的信子,死死咬在富金山-史河一线,而与他们对峙的红色防线则显得单薄而坚韧——那是宋希濂将军的第71军。
连日来,通过前方侦察、无线电监听以及零星传来的战报,王林已大致拼凑出富金山方向的惨烈战况。71军将士正用血肉之躯抵挡着日军狂潮般的进攻,每一寸山岭都浸透了鲜血。他知道,历史上的富金山阻击战极其惨烈,71军虽予敌重创,但自身也伤亡殆尽。如今,他的到来,或许能改变些什么。
“师长,最新情报!”参谋长钟光邦拿着一纸电文快步走来,语气急促,“71军前沿观察所报告,日军进攻力度前所未有,炮火准备极其猛烈,其步兵冲锋一波接着一波,毫不惜命!36师106旅伤亡惨重,多处阵地反复易手!宋军长已投入最后预备队!”
王林接过电文,快速浏览,手指重重地点在富金山主峰的位置:“荻洲立兵这是要拼命了!他想一口气啃下富金山,打开西进通道!”
政委王光道面色凝重:“71军打得很苦,但他们顶住了最疯狂的进攻。不过,照这个消耗速度,恐怕也难持久。而且,侦察显示,日军第10师团从固始方向派出了一个加强支队(濑谷支队)正兼程南下,第16师团也有部队从合肥方向增援过来。一旦这些生力军加入战场,富金山防线危矣!”
王林沉默片刻,目光再次扫过地图,最终定格在霍山与富金山之间那片相对隐蔽的丘陵地带。一条被当地人称为“采药道”的小路蜿蜒其间,这原本在另一时空是日军第13师团攻克霍山后直插富金山的路径,如今……
“不能再等了!”王林猛地一拍地图,决然道,“71军的弟兄们快流干了血,我们必须支援!”
他转向钟光邦和王光道,语速快而清晰:“命令!”
“一、孔杰418旅,即刻接替霍山全部防务!要摆出我139师主力仍在霍山的架势,加固工事,多树旗帜,电台保持活跃,迷惑当面之敌!”
“二、陈阿海417旅、李云龙新一旅、丁伟新二旅、周志明新三旅,以及师属炮兵团、骑兵团、特战营、后勤保障部主力,即刻准备!两小时内完成集结,携带五日份干粮、四个基数弹药(尤其是炮弹),轻装简从,随我西进驰援富金山!”
“三、行军序列:李云龙旅为前锋,配属骑兵团一个连前出侦察开路;师部、炮兵、陈阿海旅为中军;丁伟旅、周志明旅为后卫,并负责掩护后勤辎重;特战营全程随师部行动。”
“四、全程无线电静默,行军路线沿‘采药道’及平行山麓潜行,昼伏夜出,最大限度利用地形和林木隐蔽!务必避开日军空中侦察和地面耳目!”
“我们要沿着鬼子想走却没走成的路,插到他们背后去!”
命令即下,整个139师隐蔽在霍山深处的庞大战争机器瞬间轰鸣起来。各旅、团、营闻令而动,没有喧哗,只有急促而有序的脚步声、装备碰撞声和军官压低嗓音的指令声。战士们迅速检查武器弹药,捆扎行装,脸上写满了大战将至的肃杀与期待。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群山镀上一层血色。近两万六千人的队伍,如同一条沉默的钢铁巨蟒,悄然滑出隐蔽的营地,没入大别山北麓的崇山峻岭之中。
李云龙率领新一旅精锐走在最前,他亲自督促侦察连远远撒出,像篦子一样梳理着前进道路。这些侦察兵个个身手矫健,经验丰富,或化装成樵夫药农,或利用夜色密林潜行,清除掉零星可能存在的日伪眼线,为主力开辟出一条安全的通道。
王林走在队伍中段,他的“活点地图”系统在此刻发挥到极致。脑海中,三维立体地图清晰呈现,周围十数里的地形、道路、甚至小股日军巡逻队的动向都一览无余。他通过身边的通讯参谋(系统指令经他口述转化),不断微调着行军路线,避开一切可能的危险。
队伍无声地穿行在密林、峡谷、溪流之间。骡马驮着沉重的山炮和弹药,蹄子用厚布包裹,战士们踩着崎岖的山路,汗水浸透军装,但无人抱怨,只有坚定的步伐和警惕的眼神。夜空下,唯有风声、虫鸣和这支大军移动时不可避免的细微声响。
经过两天两夜的艰苦跋涉,九月六日黎明前,139师主力终于抵达预定的集结地域——金寨以东的一片茂密山林。
部队迅速分散隐蔽,构筑简易伪装。战士们顾不上休息,立刻派出警戒哨,后勤人员则开始分发干粮和饮水。连续的高强度行军,即使对于139师这样意志顽强的部队,也是极大的消耗。
王林顾不上疲惫,立即召集各旅主官和侦察部门负责人开会。
“情况怎么样?”他直接问道,声音有些沙哑。
侦察连长张红土立刻汇报:“师长,我们的人摸到了富金山脚下和史河沿岸。情况……很惨烈。71军阵地几乎被炮火犁平了,到处是焦土和尸体。他们还在打,但兵力恐怕不足三分之一了,弹药也快见底。日军第13师团伤亡也极大,进攻势头明显减弱,但其炮兵仍在持续轰击。”
另一名参谋补充道:“确认日军第10师团的濑谷支队先头已抵达固始以南,预计最快明日可投入战场。第16师团的一个联队也从合肥方向逼近,但其主力还在后面。”
王林走到摊开的地图前,手指点着金寨的位置,然后向北划过:“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位置,正好卡在了筋疲力尽的第13师团侧后。北面是正在赶来的第16师团一部,但还没到位。南面是被打残的13师团主力和他们的炮兵阵地。”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猎手般的光芒:“机会!一个时间差的机会!第13师团经过连日猛攻,已是强弩之末,兵力损失惨重,警惕性也会因久攻不下和自身疲惫而降低。他们绝对想不到,会有一支数万人的生力军从他们侧后的山林里钻出来!”
李云龙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兴奋道:“师长,干吧!咱们四个旅加上直属队,两万六千多人,对付他现在剩下不到一半的残兵,又是侧后突击,绝对能一口吃掉他!”
陈阿海比较谨慎:“鬼子炮兵是个大威胁。他们的山炮、野炮射程远、威力大,如果不先敲掉,我们冲锋时伤亡会很大。”
丁伟和周志明也点头附和。
王林沉声道:“没错,打蛇打七寸,鬼子的炮兵和指挥部,就是他们的七寸!必须先敲掉!”
他看向张红土:“红土,带上你的特战队,再从各旅抽调最好的侦察兵,组成一个加强侦察分队。任务:在天黑前,给我摸清第13师团所有炮兵阵地的准确位置、炮种、数量、警戒情况,还有,找到他们的师团部、旅团部主要指挥所的位置!要精确到米!”
“是!保证完成任务!”张红土领命,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各部队,抓紧时间休息,检查装备,补充体力。炮兵部队测算好初步射击诸元,目标区域先按地图标注准备。总攻时间,定在今晚午夜零时!”
夜幕缓缓降临,笼罩了硝烟尚未散尽的富金山地区。白天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变得稀疏零落,只有日军零星的冷炮还在轰击着71军的阵地,仿佛不甘的喘息。
张红土率领一支精干的小队,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日军战线后方。他们利用娴熟的潜行技巧,避开日军哨兵和巡逻队,一点点接近那些不断喷吐着火光的炮兵阵地。
透过望远镜,他们将日军炮兵阵地的部署看得一清二楚:75mm山炮、105mm榴弹炮、甚至150mm重炮,一门门狰狞的钢铁巨兽蹲在挖掘好的掩体里,炮口指向富金山方向。弹药箱堆积如山,鬼子炮兵们显得有些疲惫和松懈,毕竟,他们已经轰击了好几天,认为中国军队根本没有反击炮兵的能力。
同时,他们也在不断搜索,通过电台天线、参谋人员进出、车辆往来等迹象,大致判断出了几个重要的指挥节点位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金寨山林中的139师将士们已养精蓄锐,磨利了爪牙。各级指挥员反复确认着作战计划,战士们默默检查着手中的钢枪,擦亮刺刀,将手榴弹拧开盖放在顺手的位置。炮兵们则根据侦察兵不断传回的最新坐标,紧张而精确地调整着炮口角度,装定射击诸元。
王林站在师部临时搭建的隐蔽指挥所里,面前摊放着最新标注的敌情要图。张红土刚刚带回了一份极其详尽的侦察报告。
“师长,都摸清楚了。鬼子主要炮兵阵地有三处:一处在史河北岸的王家庄,部署有12门75mm山炮;一处在李家坳,有8门105mm榴弹炮;最大的一处在张集西侧高地,有6门150mm重榴弹炮和4门105mm榴弹炮,戒备相对较严。他们的师团部估计在杨店附近,旅团部在前面的几个村子里……”
王林仔细听着,手指在地图上相应位置一一划过,眼神越来越亮,这和自己系统地图显示一致。
“好!干得漂亮!”他重重一拍张红土的肩膀,“有了这个,鬼子的命门就攥在我们手里了!”
霍山139师师部内,电台滴答声与参谋人员低语交织,气氛凝重却有序。王林站在大幅军事地图前,目光如炬,紧锁的眉头下是飞速运转的思绪。地图上,代表日军第13师团(荻洲立兵部)的蓝色箭头如同毒蛇的信子,死死咬在富金山-史河一线,而与他们对峙的红色防线则显得单薄而坚韧——那是宋希濂将军的第71军。
连日来,通过前方侦察、无线电监听以及零星传来的战报,王林已大致拼凑出富金山方向的惨烈战况。71军将士正用血肉之躯抵挡着日军狂潮般的进攻,每一寸山岭都浸透了鲜血。他知道,历史上的富金山阻击战极其惨烈,71军虽予敌重创,但自身也伤亡殆尽。如今,他的到来,或许能改变些什么。
“师长,最新情报!”参谋长钟光邦拿着一纸电文快步走来,语气急促,“71军前沿观察所报告,日军进攻力度前所未有,炮火准备极其猛烈,其步兵冲锋一波接着一波,毫不惜命!36师106旅伤亡惨重,多处阵地反复易手!宋军长已投入最后预备队!”
王林接过电文,快速浏览,手指重重地点在富金山主峰的位置:“荻洲立兵这是要拼命了!他想一口气啃下富金山,打开西进通道!”
政委王光道面色凝重:“71军打得很苦,但他们顶住了最疯狂的进攻。不过,照这个消耗速度,恐怕也难持久。而且,侦察显示,日军第10师团从固始方向派出了一个加强支队(濑谷支队)正兼程南下,第16师团也有部队从合肥方向增援过来。一旦这些生力军加入战场,富金山防线危矣!”
王林沉默片刻,目光再次扫过地图,最终定格在霍山与富金山之间那片相对隐蔽的丘陵地带。一条被当地人称为“采药道”的小路蜿蜒其间,这原本在另一时空是日军第13师团攻克霍山后直插富金山的路径,如今……
“不能再等了!”王林猛地一拍地图,决然道,“71军的弟兄们快流干了血,我们必须支援!”
他转向钟光邦和王光道,语速快而清晰:“命令!”
“一、孔杰418旅,即刻接替霍山全部防务!要摆出我139师主力仍在霍山的架势,加固工事,多树旗帜,电台保持活跃,迷惑当面之敌!”
“二、陈阿海417旅、李云龙新一旅、丁伟新二旅、周志明新三旅,以及师属炮兵团、骑兵团、特战营、后勤保障部主力,即刻准备!两小时内完成集结,携带五日份干粮、四个基数弹药(尤其是炮弹),轻装简从,随我西进驰援富金山!”
“三、行军序列:李云龙旅为前锋,配属骑兵团一个连前出侦察开路;师部、炮兵、陈阿海旅为中军;丁伟旅、周志明旅为后卫,并负责掩护后勤辎重;特战营全程随师部行动。”
“四、全程无线电静默,行军路线沿‘采药道’及平行山麓潜行,昼伏夜出,最大限度利用地形和林木隐蔽!务必避开日军空中侦察和地面耳目!”
“我们要沿着鬼子想走却没走成的路,插到他们背后去!”
命令即下,整个139师隐蔽在霍山深处的庞大战争机器瞬间轰鸣起来。各旅、团、营闻令而动,没有喧哗,只有急促而有序的脚步声、装备碰撞声和军官压低嗓音的指令声。战士们迅速检查武器弹药,捆扎行装,脸上写满了大战将至的肃杀与期待。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群山镀上一层血色。近两万六千人的队伍,如同一条沉默的钢铁巨蟒,悄然滑出隐蔽的营地,没入大别山北麓的崇山峻岭之中。
李云龙率领新一旅精锐走在最前,他亲自督促侦察连远远撒出,像篦子一样梳理着前进道路。这些侦察兵个个身手矫健,经验丰富,或化装成樵夫药农,或利用夜色密林潜行,清除掉零星可能存在的日伪眼线,为主力开辟出一条安全的通道。
王林走在队伍中段,他的“活点地图”系统在此刻发挥到极致。脑海中,三维立体地图清晰呈现,周围十数里的地形、道路、甚至小股日军巡逻队的动向都一览无余。他通过身边的通讯参谋(系统指令经他口述转化),不断微调着行军路线,避开一切可能的危险。
队伍无声地穿行在密林、峡谷、溪流之间。骡马驮着沉重的山炮和弹药,蹄子用厚布包裹,战士们踩着崎岖的山路,汗水浸透军装,但无人抱怨,只有坚定的步伐和警惕的眼神。夜空下,唯有风声、虫鸣和这支大军移动时不可避免的细微声响。
经过两天两夜的艰苦跋涉,九月六日黎明前,139师主力终于抵达预定的集结地域——金寨以东的一片茂密山林。
部队迅速分散隐蔽,构筑简易伪装。战士们顾不上休息,立刻派出警戒哨,后勤人员则开始分发干粮和饮水。连续的高强度行军,即使对于139师这样意志顽强的部队,也是极大的消耗。
王林顾不上疲惫,立即召集各旅主官和侦察部门负责人开会。
“情况怎么样?”他直接问道,声音有些沙哑。
侦察连长张红土立刻汇报:“师长,我们的人摸到了富金山脚下和史河沿岸。情况……很惨烈。71军阵地几乎被炮火犁平了,到处是焦土和尸体。他们还在打,但兵力恐怕不足三分之一了,弹药也快见底。日军第13师团伤亡也极大,进攻势头明显减弱,但其炮兵仍在持续轰击。”
另一名参谋补充道:“确认日军第10师团的濑谷支队先头已抵达固始以南,预计最快明日可投入战场。第16师团的一个联队也从合肥方向逼近,但其主力还在后面。”
王林走到摊开的地图前,手指点着金寨的位置,然后向北划过:“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位置,正好卡在了筋疲力尽的第13师团侧后。北面是正在赶来的第16师团一部,但还没到位。南面是被打残的13师团主力和他们的炮兵阵地。”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猎手般的光芒:“机会!一个时间差的机会!第13师团经过连日猛攻,已是强弩之末,兵力损失惨重,警惕性也会因久攻不下和自身疲惫而降低。他们绝对想不到,会有一支数万人的生力军从他们侧后的山林里钻出来!”
李云龙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兴奋道:“师长,干吧!咱们四个旅加上直属队,两万六千多人,对付他现在剩下不到一半的残兵,又是侧后突击,绝对能一口吃掉他!”
陈阿海比较谨慎:“鬼子炮兵是个大威胁。他们的山炮、野炮射程远、威力大,如果不先敲掉,我们冲锋时伤亡会很大。”
丁伟和周志明也点头附和。
王林沉声道:“没错,打蛇打七寸,鬼子的炮兵和指挥部,就是他们的七寸!必须先敲掉!”
他看向张红土:“红土,带上你的特战队,再从各旅抽调最好的侦察兵,组成一个加强侦察分队。任务:在天黑前,给我摸清第13师团所有炮兵阵地的准确位置、炮种、数量、警戒情况,还有,找到他们的师团部、旅团部主要指挥所的位置!要精确到米!”
“是!保证完成任务!”张红土领命,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各部队,抓紧时间休息,检查装备,补充体力。炮兵部队测算好初步射击诸元,目标区域先按地图标注准备。总攻时间,定在今晚午夜零时!”
夜幕缓缓降临,笼罩了硝烟尚未散尽的富金山地区。白天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变得稀疏零落,只有日军零星的冷炮还在轰击着71军的阵地,仿佛不甘的喘息。
张红土率领一支精干的小队,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日军战线后方。他们利用娴熟的潜行技巧,避开日军哨兵和巡逻队,一点点接近那些不断喷吐着火光的炮兵阵地。
透过望远镜,他们将日军炮兵阵地的部署看得一清二楚:75mm山炮、105mm榴弹炮、甚至150mm重炮,一门门狰狞的钢铁巨兽蹲在挖掘好的掩体里,炮口指向富金山方向。弹药箱堆积如山,鬼子炮兵们显得有些疲惫和松懈,毕竟,他们已经轰击了好几天,认为中国军队根本没有反击炮兵的能力。
同时,他们也在不断搜索,通过电台天线、参谋人员进出、车辆往来等迹象,大致判断出了几个重要的指挥节点位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金寨山林中的139师将士们已养精蓄锐,磨利了爪牙。各级指挥员反复确认着作战计划,战士们默默检查着手中的钢枪,擦亮刺刀,将手榴弹拧开盖放在顺手的位置。炮兵们则根据侦察兵不断传回的最新坐标,紧张而精确地调整着炮口角度,装定射击诸元。
王林站在师部临时搭建的隐蔽指挥所里,面前摊放着最新标注的敌情要图。张红土刚刚带回了一份极其详尽的侦察报告。
“师长,都摸清楚了。鬼子主要炮兵阵地有三处:一处在史河北岸的王家庄,部署有12门75mm山炮;一处在李家坳,有8门105mm榴弹炮;最大的一处在张集西侧高地,有6门150mm重榴弹炮和4门105mm榴弹炮,戒备相对较严。他们的师团部估计在杨店附近,旅团部在前面的几个村子里……”
王林仔细听着,手指在地图上相应位置一一划过,眼神越来越亮,这和自己系统地图显示一致。
“好!干得漂亮!”他重重一拍张红土的肩膀,“有了这个,鬼子的命门就攥在我们手里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最新章节,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最新章节,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