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馆主察觉到一众弟子的眼神,她的嘴角不由的挂起轻笑。
这老妪的话锋紧接着就又一转:
“不过在讲这几种仙宗捷径之前,老身得再老生常谈的,考考你们。
一并教一教新入门的弟子,世间拜入仙宗的康庄大道,即世人眼中的仙学,究竟是由哪几科组成。”
除去方束之外的其余弟子们,见独馆主故意卖关子,面上的兴奋之色都是一顿,但为免错过讲道的内容,他们也都打起了精神。
独馆主的目光在他们的身上一扫而过,最终落在了一人身上:
“李猴儿,你出来讲讲。”
李猴儿的面色正经,丝毫没有和方束私下相处时的嬉皮笑脸。
他字正腔圆的,报菜名般呼喝:
“回师父,仙学九科分别为,安身保命科、术数占卜科、威仪加持科、巫蛊压胜科、房中炼形科、外丹黄白科、神打通幽科、五行雷法科、灵幻驭兽科。”
这一知识,落在方束的耳中,让他顿觉有几分耳熟,里面的一些词汇,他曾经应当是听过的。
但是这“仙学九科”的说法,他还是第一次听见,顿觉新奇无比。
独馆主见李猴儿答上来了,微微点头,随即补充:
“这九科,亦是世间法咒的九大流派,天下道脉之源头。
我辈仙家所学的法术、功法,除去那些过于粗陋,连秘文都用不上的,比如妖怪们常用的望月吞吐月光的法门。
其余种种,皆是从这九科之中发源而来。
譬如我独蛊馆中的虫功、虫术……”
独馆主的目光一转,又落在了一众弟子们身上,李猴儿正要作答,但是独馆主却是看向了方束:
“方束,你初入内院,恐怕是第一次听说这种道理。你觉得老身所擅长的,是哪一科目?”
方束沉声作答:
“回师父,馆中有虿盆、有虫功,想来应当是李师兄口中的巫蛊压胜科。”
“正是。”独馆主点点头。
随即这老妪微微昂首,老神在在道:
“本馆中的一应功法渊源,正是从巫蛊压胜科中发源而来,上下一体,乃是正儿八经的仙学传承,和市面上的那些散修、杂修不同。
彼辈所修的法术,过于庞杂,所习得的秘文,五花八门,或许在斗法方面,无甚缺漏,甚至因为手段诡异,往往还可能各有奇招,不能小觑。
但是在仙途的前景上,彼辈就远远逊色于我等正统的仙学中人了。”
随即的,独馆主就专门根据仙学九科,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一番道理。
四周的其余弟子们,听得是无甚反应,他们应当是早就听得过相应的道理,不足为奇。
但是方束初次听见这等知识道理,一时间是如痴如醉。
他从没想过,此世的仙学竟然已经发展到了这等地步,天下间的万道万法,都被包含在了“九科”当中。
且根据独馆主所叙述的,这九科的开创者,皆是天仙中人,又因为各自开创了道途的缘故,彼辈又被世人誉为“道主”、“道祖”。
其中最为世人所知,便是在九万多年前,率先开创了“术数占卜科”,并定下仙学九科框架的先圣先师。
此圣在炼虚成道之时,于天外天中为世间生灵讲道,并在左右两侧,各自预留了四个空位。
时有听道的神圣疑惑,询问先圣先师此举何意。
对方回答,这八个空位乃是为未来的道友所留。
后人将此事称之为“隔时结友”。
其后方外世界中每过万年,果有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创出新的道途,晋升炼虚天仙,并为仙学增添新的一科。
时至今日,方外世界中一共诞生出了九尊天仙道主。
而仙学一物,如今也已经是九科齐备,发展至了宛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华之世!
后人再无需在仙学之中开疆扩土,而是只需要按部就班的修行,或是在前人所建立的广厦之上,修修补补、缝缝补补即可。
方束聚精会神的听着,顿觉是大开了眼界。
他这是第一次了解到了此世仙道的根脚渊源,也是第一次知晓,仙家们将自身所处的世界,命名为“方外”二字。
独馆主好一番的侃侃而谈、娓娓不倦后,其面上忽地又轻声一叹:
“只可惜,这仙学九科对于尔等而言,看得着,用不上咯。”
这话倒是引起了人群中李猴儿的诧异,对方拱手示意。
得到了独馆主的应允后,李猴儿当即出声:
“启禀师父!
您之前不是还说,想要在仙学中走的扎实、走的远,就务必得选择九科中的一科,定心钻研。
选定了主科之后,我等万不能心浮气躁的再去窥视其他科目,顶多能以其他科目辅修自身,方能专精一道,得悟道理。
否则的话,未来哪怕拜入了仙宗、炼气功成,甚至是侥幸筑基成功,仙途也将止步于此,再无炼就金丹之时。”
李猴儿背诵般的说着,随即就纳闷:
“您教导我们,虽然这些种种属于是过于遥远之事,但最好是从现在开始,就得择其之一而从之……为何现在又说,仙学九科对我们而言,用不上?”
李猴儿这话,恰好也是方束想要问的,他当即就更加的聚精会神,竖起耳朵旁听。
而其他的诸如秦敏等弟子,他们听见了李猴儿的问题,依旧都是无甚反应的模样。
独馆主笑看着李猴儿和方束,道:
“你这猴儿问到了点子上。这也正是为师今日,要与你们讲解的仙宗捷径有关。”
对方出声:
“仙学九科虽好,但尔等不过一学道的蒙童,虽已是走上了仙途,但就好比凡间蒙童一般,连‘文字’都不认识几个,又岂能去搞什么学问。”
独馆主语重心长的道:
“想要入道后就修习仙学九科,那得是玄门正宗、仙族世家的子弟,彼辈个个出生就有灵根,还能或灌顶、或悟道的得授启蒙,甚至自幼都不用学凡俗的文字,而只学秘文。
似这等根脚,才会以仙学九科作为入道启蒙。
至于尔等,虽说仙学九科是正道,但非得修成了灵仙,进入了仙宗后,你们才有资格去考虑。
你们现在所能够做的,只不过是想方设法的打熬气力,外加积攒一点法术,再多识得几个秘文即可。
至于什么法术搭配、钻研道理种种,对尔等来说为时尚早,学之只会是好高骛远,浪费精力。真正需要涉及的,自有为师替你们铺垫。”
李猴儿听着,面色似懂非懂,慢慢消化着。
而方束落在一旁,他则是立刻就听懂了。
独馆主这番教诲,简言之就是一句话:
“在场的众人都是不配。”
此康庄大道虽好,但想真正的修习仙学九科,他们必须得是踏足了炼气,拜入仙宗后,才有机会!
这老妪的话锋紧接着就又一转:
“不过在讲这几种仙宗捷径之前,老身得再老生常谈的,考考你们。
一并教一教新入门的弟子,世间拜入仙宗的康庄大道,即世人眼中的仙学,究竟是由哪几科组成。”
除去方束之外的其余弟子们,见独馆主故意卖关子,面上的兴奋之色都是一顿,但为免错过讲道的内容,他们也都打起了精神。
独馆主的目光在他们的身上一扫而过,最终落在了一人身上:
“李猴儿,你出来讲讲。”
李猴儿的面色正经,丝毫没有和方束私下相处时的嬉皮笑脸。
他字正腔圆的,报菜名般呼喝:
“回师父,仙学九科分别为,安身保命科、术数占卜科、威仪加持科、巫蛊压胜科、房中炼形科、外丹黄白科、神打通幽科、五行雷法科、灵幻驭兽科。”
这一知识,落在方束的耳中,让他顿觉有几分耳熟,里面的一些词汇,他曾经应当是听过的。
但是这“仙学九科”的说法,他还是第一次听见,顿觉新奇无比。
独馆主见李猴儿答上来了,微微点头,随即补充:
“这九科,亦是世间法咒的九大流派,天下道脉之源头。
我辈仙家所学的法术、功法,除去那些过于粗陋,连秘文都用不上的,比如妖怪们常用的望月吞吐月光的法门。
其余种种,皆是从这九科之中发源而来。
譬如我独蛊馆中的虫功、虫术……”
独馆主的目光一转,又落在了一众弟子们身上,李猴儿正要作答,但是独馆主却是看向了方束:
“方束,你初入内院,恐怕是第一次听说这种道理。你觉得老身所擅长的,是哪一科目?”
方束沉声作答:
“回师父,馆中有虿盆、有虫功,想来应当是李师兄口中的巫蛊压胜科。”
“正是。”独馆主点点头。
随即这老妪微微昂首,老神在在道:
“本馆中的一应功法渊源,正是从巫蛊压胜科中发源而来,上下一体,乃是正儿八经的仙学传承,和市面上的那些散修、杂修不同。
彼辈所修的法术,过于庞杂,所习得的秘文,五花八门,或许在斗法方面,无甚缺漏,甚至因为手段诡异,往往还可能各有奇招,不能小觑。
但是在仙途的前景上,彼辈就远远逊色于我等正统的仙学中人了。”
随即的,独馆主就专门根据仙学九科,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一番道理。
四周的其余弟子们,听得是无甚反应,他们应当是早就听得过相应的道理,不足为奇。
但是方束初次听见这等知识道理,一时间是如痴如醉。
他从没想过,此世的仙学竟然已经发展到了这等地步,天下间的万道万法,都被包含在了“九科”当中。
且根据独馆主所叙述的,这九科的开创者,皆是天仙中人,又因为各自开创了道途的缘故,彼辈又被世人誉为“道主”、“道祖”。
其中最为世人所知,便是在九万多年前,率先开创了“术数占卜科”,并定下仙学九科框架的先圣先师。
此圣在炼虚成道之时,于天外天中为世间生灵讲道,并在左右两侧,各自预留了四个空位。
时有听道的神圣疑惑,询问先圣先师此举何意。
对方回答,这八个空位乃是为未来的道友所留。
后人将此事称之为“隔时结友”。
其后方外世界中每过万年,果有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创出新的道途,晋升炼虚天仙,并为仙学增添新的一科。
时至今日,方外世界中一共诞生出了九尊天仙道主。
而仙学一物,如今也已经是九科齐备,发展至了宛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华之世!
后人再无需在仙学之中开疆扩土,而是只需要按部就班的修行,或是在前人所建立的广厦之上,修修补补、缝缝补补即可。
方束聚精会神的听着,顿觉是大开了眼界。
他这是第一次了解到了此世仙道的根脚渊源,也是第一次知晓,仙家们将自身所处的世界,命名为“方外”二字。
独馆主好一番的侃侃而谈、娓娓不倦后,其面上忽地又轻声一叹:
“只可惜,这仙学九科对于尔等而言,看得着,用不上咯。”
这话倒是引起了人群中李猴儿的诧异,对方拱手示意。
得到了独馆主的应允后,李猴儿当即出声:
“启禀师父!
您之前不是还说,想要在仙学中走的扎实、走的远,就务必得选择九科中的一科,定心钻研。
选定了主科之后,我等万不能心浮气躁的再去窥视其他科目,顶多能以其他科目辅修自身,方能专精一道,得悟道理。
否则的话,未来哪怕拜入了仙宗、炼气功成,甚至是侥幸筑基成功,仙途也将止步于此,再无炼就金丹之时。”
李猴儿背诵般的说着,随即就纳闷:
“您教导我们,虽然这些种种属于是过于遥远之事,但最好是从现在开始,就得择其之一而从之……为何现在又说,仙学九科对我们而言,用不上?”
李猴儿这话,恰好也是方束想要问的,他当即就更加的聚精会神,竖起耳朵旁听。
而其他的诸如秦敏等弟子,他们听见了李猴儿的问题,依旧都是无甚反应的模样。
独馆主笑看着李猴儿和方束,道:
“你这猴儿问到了点子上。这也正是为师今日,要与你们讲解的仙宗捷径有关。”
对方出声:
“仙学九科虽好,但尔等不过一学道的蒙童,虽已是走上了仙途,但就好比凡间蒙童一般,连‘文字’都不认识几个,又岂能去搞什么学问。”
独馆主语重心长的道:
“想要入道后就修习仙学九科,那得是玄门正宗、仙族世家的子弟,彼辈个个出生就有灵根,还能或灌顶、或悟道的得授启蒙,甚至自幼都不用学凡俗的文字,而只学秘文。
似这等根脚,才会以仙学九科作为入道启蒙。
至于尔等,虽说仙学九科是正道,但非得修成了灵仙,进入了仙宗后,你们才有资格去考虑。
你们现在所能够做的,只不过是想方设法的打熬气力,外加积攒一点法术,再多识得几个秘文即可。
至于什么法术搭配、钻研道理种种,对尔等来说为时尚早,学之只会是好高骛远,浪费精力。真正需要涉及的,自有为师替你们铺垫。”
李猴儿听着,面色似懂非懂,慢慢消化着。
而方束落在一旁,他则是立刻就听懂了。
独馆主这番教诲,简言之就是一句话:
“在场的众人都是不配。”
此康庄大道虽好,但想真正的修习仙学九科,他们必须得是踏足了炼气,拜入仙宗后,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