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透霜冷居的芦苇丛时,院门外的维度光纹已经亮了三次。慕容冷捏着指尖那枚泛着青铜光泽的虎符,指腹蹭过上面刻着的“大乾玄甲卫”五个字,指节微微发紧——这是三天前,玄甲卫统领林峥穿过共植维度的古木通道送来的,虎符侧面的裂痕还带着战场的锈迹,像在诉说着王朝的急难。

  凤染霜端着刚温好的桂花蜜水走过来,看见他盯着虎符出神,便把水杯放在石磨旁的青石板上,指尖轻轻覆在他的手背上:“林峥说,王怀安已经扣了两批北境的冬粮,东宫的旧部被他以‘谋逆’的罪名关了三个,再拖下去,玄甲卫怕是要撑不住了。”

  风澈正蹲在旁边给芦苇帘浇水,听见“王怀安”三个字,小眉头皱了起来,手里的水壶也停了:“爹,就是那个去年来共忆维度,想抢忆声石的坏丞相吗?”他还记得那人穿着绣金的紫袍,看忆声石时眼里的贪婪,像极了共养维度里偷绒兽毛的夜鼠。

  慕容冷低头摸了摸儿子的头,把虎符放进风澈的手心——那枚虎符比风澈的手掌还大,沉甸甸的,压得他手腕微弯。“是他,”慕容冷的声音比平时沉了些,“以前爹在大乾时,他还是个管粮的小官,后来借着东宫的势力爬上来,现在却想把大乾变成他的私产。”

  凤染霜蹲下身,帮风澈把水壶扶正,目光落在院角那架守苗老爷爷留下的压纸器上——竹制的框架已经被晒得泛出温润的光,上面还留着风澈昨天压的晶米穗花纹。“我们不能让他毁了大乾,”她抬头看向慕容冷,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只是这霜冷居……”

  话没说完,院门外就传来了源溪的声音,跟着是火小炎咋咋呼呼的笑。慕容冷起身开门,就看见五个孩子站在门口:源溪拎着装满绒兽毛的竹篮,火小炎抱着个陶罐,石小坚肩上扛着块脉感石,时汐和紫汐手里各举着个镜像晶片,晶片里还亮着昨天大家一起做的晶米纸卡片。

  “我们都听见了!”源溪跑进来,把竹篮往石桌上一放,“冷叔,染霜姨,你们要回大乾,我们跟你们一起去!我能用绒兽毛做信号旗,玄甲卫在北境肯定用得上!”

  火小炎拍了拍陶罐,里面的果浆晃出淡淡的香气:“我的火焰能烘干粮草,还能烧那些坏官的粮仓!”石小坚也点头,把脉感石放在压纸器旁:“我能让地里的庄稼长得快,北境缺粮,我去了就能种晶米!”

  时汐和紫汐举着镜像晶片,晶片里闪过霜冷居的晨雾、石磨、芦苇丛:“我们要把大乾的事录下来,贴在共忆维度的忆情架上,让大家都知道冷叔和染霜姨是在做正事!”

  风澈看着伙伴们,突然把手里的虎符举起来:“那我们还是一起做晶米纸!到了大乾,我们把祝福写在纸上,贴在皇宫的墙上,让百姓都知道,爹和娘回来了!”

  慕容冷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又看向凤染霜,眼底的犹豫渐渐散了。他伸手拿起石桌上的压纸器,竹架在晨光里泛着暖光:“好,我们带着霜冷居的东西回去。林峥说,维度通道就在共植维度的古柏下,我们今天收拾,明天一早就走。”

  凤染霜笑着点头,转身走进内屋——她要把那本从共藏维度找到的米纸方子带上,还要把风澈的纪念匣装进行囊,里面有第一张晶米纸、守苗老爷爷的故事录音,还有慕容冷编的竹指套。这些东西,是他们在霜冷居的根,带着它们,就像带着家一样。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霜冷居的后院就亮着灯。慕容冷把石磨上的晶米收进布袋,凤染霜把压纸器裹在棉布里,风澈和伙伴们则把做好的晶米纸叠得整整齐齐,放进竹篮里。林峥已经在共植维度的古柏下等着,玄甲卫的黑色铠甲在晨雾里泛着冷光,见他们过来,立刻单膝跪地:“臣林峥,恭迎陛下、皇后回宫!”

  慕容冷伸手扶起他,把装着晶米的布袋递过去:“北境缺粮,这些晶米先带去,让将士们尝尝。我们不是回来当高高在上的皇帝皇后,是回来和大家一起守着大乾的百姓。”

  林峥接过布袋,眼眶有些发红。他跟着慕容冷多年,知道这位皇帝从来不是喜欢住在皇宫里的人——当年慕容冷退位,就是因为看不惯朝堂的勾心斗角,想带着凤染霜和风澈过安稳日子,可现在为了百姓,还是回来了。

  维度通道在古柏的树洞里,泛着淡淡的蓝光。风澈牵着源溪的手,第一个走进去,身后跟着火小炎、石小坚、时汐、紫汐,慕容冷和凤染霜走在最后,手里拎着压纸器和纪念匣。穿过通道时,风里还带着霜冷居的桂花香气,等眼前的蓝光散了,他们已经站在一片开阔的广场上。

  广场的尽头是一座宏伟的宫殿,朱红的宫墙,金黄的琉璃瓦,在晨光里像座山。广场上站满了人,穿着粗布衣裳的百姓、戴着盔甲的士兵、穿着官服的老臣,见他们过来,百姓们突然跪了下去,声音整齐得像风吹过麦田:“恭迎陛下!恭迎皇后!”

  风澈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下意识地躲到慕容冷身后。凤染霜轻轻握住他的手,弯腰对他说:“别怕,这些百姓是在等我们回来,我们要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就像在霜冷居一样。”

  慕容冷抬头看向宫殿的正门,上面挂着“紫宸殿”三个鎏金大字,字上蒙着层薄灰——那是他曾经处理朝政的地方,现在却成了王怀安把持权力的工具。他深吸一口气,对百姓们说:“大家起来吧,从今天起,大乾不会再让大家饿肚子,不会再让坏人欺负大家。”

  百姓们慢慢站起来,眼里满是期待。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干硬的窝头:“陛下,老臣是前户部尚书周明,这是北境百姓吃的窝头,里面掺了树皮。王怀安扣了冬粮,说要留着给‘新君’用,可我们大乾只有您这一位皇帝啊!”

  凤染霜接过窝头,指尖捏着那粗糙的树皮,心里一紧。她转身对石小坚说:“小坚,你现在就去北境的田里,用脉感石种晶米,越快越好。”石小坚立刻点头,跟着林峥的副将往城外走,手里还抱着装晶米种子的布袋。

  慕容冷则带着众人往紫宸殿走,宫道两旁的侍卫见了他,都放下兵器单膝跪地,只有几个穿着紫袍的官员站在原地,为首的就是王怀安。他穿着绣着仙鹤的紫袍,手里拿着个玉如意,脸上堆着假笑:“陛下怎么突然回来了?臣还以为陛下要在维度里享清福呢。”

  慕容冷看着他,没说话,只是从风澈手里拿过一张晶米纸,递了过去。纸上画着霜冷居的晶米田,旁边写着“民为天,食为地”六个字,是风澈昨天写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真诚。

  王怀安接过纸,看了一眼就扔在地上,玉如意指着慕容冷:“陛下这是在跟臣讲大道理?现在朝堂的事都是臣在管,北境的粮草、东宫的旧部,都是臣说了算。陛下要是识相,就还回维度里去,不然……”

  他的话还没说完,火小炎突然上前一步,手里的陶罐晃了晃,果浆洒在王怀安的紫袍上,瞬间结成了冰——火小炎的火焰能量能冷能热,刚才故意用了冷焰,就是要教训这个坏人。“你敢对冷叔无礼!”火小炎瞪着他,“北境的将士在饿肚子,你却扣着粮草,你才是大乾的坏人!”

  王怀安被冻得一哆嗦,刚要发火,周明突然上前,手里拿着本账本:“王丞相,你扣的冬粮都存在你私设的粮仓里,账本在这里,上面还有你的印章!你说要立‘新君’,其实是想自己当皇帝,对不对?”

  周围的官员们听了,都往后退了一步——他们早就看不惯王怀安的所作所为,只是不敢说,现在有周明带头,又有慕容冷回来,终于敢站出来了。一个穿着绿袍的官员上前:“陛下,臣是吏部侍郎张谦,王怀安安插了很多自己的人在六部,还把反对他的官员都关了起来!”

  另一个官员也说:“陛下,臣是兵部主事李默,王怀安还私通北境的蛮族,说只要蛮族帮他夺权,就把雁门关让出去!”

  王怀安脸色发白,手里的玉如意掉在地上,刚要跑,就被玄甲卫拦住了。林峥上前一步,拿出铁链:“王怀安,你犯了克扣粮草、私通蛮族、意图谋逆三罪,现在就跟我们走!”

  看着王怀安被押走,慕容冷弯腰捡起地上的晶米纸,轻轻拂去上面的灰:“这张纸,我们要贴在紫宸殿的墙上,让以后所有来这里的官员都看看,大乾的根本,是百姓。”

  走进紫宸殿,里面的摆设还是老样子——紫檀木的龙椅,墙上挂着的大乾疆域图,只是图上的北境被画了个红圈,旁边写着“蛮族逼近”四个字。风澈跑到龙椅旁,踮着脚往上看,突然指着椅背上的刻纹:“爹,你看!这里的刻纹像晶米穗!”

  慕容冷走过去,摸了摸椅背上的刻纹——那是当年凤染霜怀着风澈时,和他一起刻的,没想到这么多年还在。他回头看向凤染霜,眼底满是温情:“我们把紫宸殿改改吧,不要这么严肃,摆张石桌,放上架压纸器,我们在这里处理朝政,也在这里做晶米纸。”

  凤染霜笑着点头,转身对时汐和紫汐说:“你们去把共忆维度的忆融屏搬来,放在殿里,这样我们就能随时看到北境的晶米长得怎么样,看到百姓的生活。”

  时汐和紫汐立刻跑出去,镜像晶片里还亮着刚才王怀安被押走的画面——他们要把这段录下来,贴在忆情架上,让大家知道坏人总会被收拾。

  接下来的日子,大乾的皇宫里多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紫宸殿里摆上了石桌和压纸器,慕容冷处理完奏折,就会和凤染霜一起磨晶米,做米纸;风澈带着源溪在皇宫的空地上种芦苇,说是要做更多的芦苇帘;火小炎则每天去粮仓,用火焰能量烘干受潮的粮食,还教士兵们怎么用火焰保存粮草;周明和张谦这些老臣,每天都会来紫宸殿,手里拿着的不是奏折,而是百姓的诉求——有的百姓想要种晶米,有的想要学做米纸,有的则是想给北境的将士送棉衣。

  这天傍晚,凤染霜正在长乐宫教宫女们做晶米糕,宫女们围着石磨,手里拿着晶米粉,脸上满是好奇。“皇后娘娘,这晶米真的能做糕吗?”一个叫春桃的小宫女问,她是刚进宫的,以前在乡下种过稻子,却从没见过晶米。

  凤染霜笑着点头,把桂花蜜倒进陶盆里:“当然能,而且还很甜。等做好了,我们给北境的将士送去,让他们也尝尝甜味。”

  正说着,慕容冷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晶米纸,上面写着北境的消息:“石小坚种的晶米已经发芽了,林峥说,将士们吃了我们送去的晶米,都有了力气,昨天把蛮族打退了五十里。”

  凤染霜接过纸,眼里亮了起来:“太好了!我们明天就多做些晶米糕和晶米纸,让林峥一起带去。对了,时汐和紫汐说,共忆维度的忆情架上,已经贴满了大乾的画面,守苗老爷爷还录了段话,说要我们好好照顾百姓。”

  风澈这时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个芦苇编的小篮子,里面装着刚做好的晶米纸卡片:“爹,娘!我和源溪编了篮子,把卡片放在里面,送给北境的将士,每张卡片上都写着‘加油’!”

  慕容冷接过篮子,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加油”两个字,心里暖烘烘的。他蹲下身,把风澈抱起来:“澈儿做得好,将士们看到这些卡片,肯定会更有干劲的。”

  凤染霜看着父子俩,又看向窗外——长乐宫的窗外种着几株芦苇,是风澈和源溪昨天刚种的,在夕阳下泛着浅绿的光。她突然想起在霜冷居的日子,也是这样的傍晚,他们一家三口坐在石磨旁,吃着晶米糕,听着风过芦苇的声音。现在在皇宫里,虽然比以前忙,但却更踏实,因为他们身边有百姓,有老臣,有伙伴,还有彼此。

  几天后,林峥从北境回来,带来了好消息——蛮族已经退回了雁门关外,将士们不仅守住了城池,还在石小坚的指导下种起了晶米。他还带来了将士们的回信,写在晶米纸上,有的说谢谢陛下皇后的晶米糕,有的说想跟着石小坚学种晶米,还有的则是想给家里的爹娘送些晶米种子。

  慕容冷把这些回信贴在紫宸殿的墙上,密密麻麻的,像一片小小的森林。大臣们来处理朝政时,都会停下来看,有的甚至会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回信旁边,说要和将士们一起守着大乾。

  风澈和伙伴们则在皇宫的广场上搭起了一个台子,上面放着压纸器和石磨,每天都有百姓来这里学做晶米纸。风澈站在台子上,手里拿着磨杆,教百姓们怎么推磨:“要顺时针转,米浆才会流下来,转反了就磨不出来了。”

  百姓们跟着他学,广场上满是磨杆转动的声音和米香。一个带着孩子的妇人磨出了米浆,激动地对风澈说:“小殿下,我终于磨出来了!我要把米浆做成纸,写给在北境当兵的丈夫,告诉他家里很好,让他放心。”

  风澈笑着点头,把一张晶米纸递给她:“阿姨,这张纸送给你,你可以在上面画画,再写心里话,这样叔叔看到了,就像看到你一样。”

  妇人接过纸,眼泪掉了下来——她丈夫去北境三年了,只收到过一次信,还是用粗糙的草纸写的,现在能有这么好看的晶米纸,她一定要写很多话,告诉丈夫家里的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乾渐渐恢复了生机。北境的晶米越长越好,百姓们的粮缸里装满了粮食,朝堂上再也没有勾心斗角,官员们每天讨论的都是怎么让百姓过得更好。慕容冷和凤染霜还是住在长乐宫,没有搬去皇帝的寝宫——他们说,长乐宫有石磨,有芦苇,有晶米香,像家一样。

  这天,守苗老爷爷突然从维度通道来了,手里扛着个旧木架,上面挂着风干的晶米穗,还有个新做的竹制压纸器。“我听说你们在大乾种晶米,就来看看,”老爷爷笑着说,“这压纸器是我新做的,比之前的那个更好用,你们可以用它压更多的晶米纸,送给百姓。”

  风澈看见老爷爷,立刻跑过去,抱住他的腿:“爷爷!你怎么来了?我好想你!”

  老爷爷摸了摸他的头,把压纸器递给慕容冷:“我在共忆维度看到你们的事,就想来看看。你们做得很好,比我当年做的还好——当年我和你奶奶做稻壳纸,只是为了写家书,现在你们做晶米纸,是为了百姓,为了大乾,这才是真正的好事。”

  慕容冷接过压纸器,竹架上还留着老爷爷的体温:“谢谢您,爷爷。我们准备在大乾推广晶米,让每个百姓都能种,都能吃,到时候还要请您来教大家做米纸。”

  老爷爷笑着点头,跟着他们走进长乐宫。凤染霜端出刚做好的晶米糕,老爷爷咬了一口,眼睛亮了:“还是这个味道,跟在霜冷居吃的一样。”

  傍晚,大家坐在长乐宫的石磨旁,吃着晶米糕,喝着桂花蜜水。守苗老爷爷讲着他和奶奶做稻壳纸的故事,风澈和伙伴们听得入了迷,慕容冷和凤染霜则看着窗外的芦苇,眼里满是笑意。月光洒在石磨上,泛着淡淡的光,像在霜冷居时一样,温柔又安稳。

  第二天,守苗老爷爷要回去了,慕容冷和凤染霜带着风澈和伙伴们去送他。在维度通道前,老爷爷把那架旧木架留给了风澈:“这是我和你奶奶当年种晶米用的架子,现在送给你,你要好好种晶米,好好照顾百姓,就像你爹和娘一样。”

  风澈接过木架,用力点头:“爷爷,我会的!等大乾的晶米成熟了,我就给您送过去,让您尝尝大乾的晶米!”

  老爷爷笑着挥手,走进了维度通道。看着通道的蓝光消失,风澈突然对慕容冷说:“爹,我们以后可以经常去霜冷居吗?我想看看石磨,看看芦苇丛,看看源溪他们的家。”

  慕容冷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当然可以。大乾是我们的家,霜冷居也是我们的家,我们想回去的时候,就回去看看。”

  凤染霜看着父子俩,又看向远处的皇宫——朱红的宫墙在晨光里泛着暖光,广场上已经有百姓在学做晶米纸,磨杆转动的声音远远传来,像一首温柔的歌。她知道,他们在大乾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以后,他们会带着霜冷居的温暖,带着晶米的香气,带着百姓的期待,把大乾变得越来越好,让每个百姓都能像在霜冷居一样,过上安稳又幸福的日子。

  几天后,慕容冷下了一道诏书,写在晶米纸上,贴在皇宫的广场上——诏书上说,大乾要在全国各地种晶米,建米纸坊,让每个百姓都能吃得上晶米,用得上晶米纸;还要在皇宫里建一个“忆情阁”,里面放着共忆维度的忆融屏,百姓们可以随时来这里,看看各个维度的故事,也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录下来,贴在忆情架上。

  百姓们围着诏书,读着上面的字,脸上满是欢喜。一个老人牵着孩子的手,指着诏书上的晶米穗图案:“娃,你看,以后我们也能种这么好的米了,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孩子仰着头,眼里亮着光:“爷爷,我还要学做米纸,写给远方的姑姑,让她回来吃晶米糕!”

  风澈站在人群里,看着百姓们的笑脸,突然想起在霜冷居的那天早晨——他蹲在石磨旁推磨,慕容冷教他顺着纹路用力,凤染霜端着晶米糕出来,阳光洒在米浆上,像融化的月光。现在,在大乾的皇宫广场上,阳光也洒在晶米纸上,洒在百姓的笑脸上,同样温暖,同样明亮。

  他抬头看向慕容冷和凤染霜,他们正站在诏书写旁,和周明、张谦说着话,脸上带着温和的笑。风澈突然跑过去,握住他们的手——左手是爹的手,温暖而有力;右手是娘的手,柔软而温柔。他知道,无论在霜冷居,还是在大乾,只要和爹娘在一起,和伙伴们在一起,和百姓们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日子。

  紫宸殿的压纸器还在转着,长乐宫的晶米糕还在蒸着,皇宫广场的芦苇还在长着,大乾的故事,就像霜冷居的晶米纸一样,一页一页,写满了温暖、希望和幸福,永远不会结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最新章节,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