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场上寒风凛冽。

  报靶员小跑着送来刚打完的靶纸,声音发颤:“报、报告!百米散布面比常规弹缩小40%!”

  赵刚一把抓过靶纸,只见弹孔密集得几乎重叠。

  他猛地转头看向弹药箱:“换苏制钢盔靶!”

  二百米外的土坡上,一顶苏制SSH-40钢盔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砰!”

  子弹击中钢盔的瞬间发出刺耳的撕裂声,十分刺耳,任谁听了都会心痒难耐。

  钢盔应声洞穿,后部炸开个狰狞的大洞。

  现场死一般寂静。

  所有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苏制钢盔的防护标准是能在100米抵挡PPSh-41冲锋枪射击。

  赵刚的声音突然嘶哑:“这弹药哪来的?”

  “红、红星兵工厂!”秘书小声回答,“就是那个只有百来人的小厂。”

  赵刚猛地扯下军帽,露出花白的头发。

  他死死盯着那个被击穿的钢盔,突然转身大吼:“给我接工业部!立刻调拨五吨电解铜!”

  老刘急忙拉住他:“老赵,电解铜可是战略物资!得部长签字!”

  “我现在就要!”

  赵刚眼睛发红,“告诉物资处,就说是我赵刚说的!红星厂要什么给什么!”

  他忽然抓起电话,又想起什么似的转头问秘书:“红星厂现在谁负责?”

  “是个叫陈致远的年轻人,刚从德国回来的。”

  “陈致远?”赵刚重复着这个名字,突然对电话那头喊道,“再追加二十根无缝钢管!要抚顺特钢厂的那批进口货!”

  挂掉电话,他慢慢走到弹壳收集筐前,捡起一枚还在发烫的弹壳。

  弹壳底部的“红星”厂标被火药熏得发黑,却清晰可见。

  “老刘。”

  他忽然低声问,“咱们现役的莫辛纳甘,能用这种弹吗?”

  老刘正拿着游标卡尺测量弹径,闻言抬头:“理论上可以,但膛压可能偏高,等等!”他突然瞪大眼睛,“这弹头重量?他们在用新材料!”

  赵刚缓缓握紧那枚弹壳,金属的棱角硌得掌心发痛。

  远处又传来一声枪响,另一顶钢盔应声洞穿。

  “通知各部队军代表。”他声音沙哑,“明天全部到红星厂开现场会。”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红星厂就迎来了建厂以来最隆重的场面。

  十几辆军车和吉普排成长龙,赵刚副部长带着东北各部队的军代表,踩着积雪走进厂院。

  “这就是造出那种子弹的地方?”

  某兵团军需处长打量着简陋的车间,“比想象中还朴素。”

  赵刚没接话,目光直接找到正在调试设备的陈致远:“陈厂长,今天咱们开门见山,现场试制,现场测试。让大家都看看你们的真本事。”

  突然,厂外又传来汽车声。

  两辆伏尔加轿车在不远处停下,伊万诺夫带着专家团不请自来。

  “赵副部长,不介意我们学习一下吧?”

  伊万诺夫笑得像只狐狸,“听说贵厂有了技术突破,正好交流交流。”

  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军代表们交换着眼神,毛熊人消息也太灵通了!

  陈致远不动声色地朝周大山点点头:“开始吧。”

  第一项是弹壳冲压。当看到用坦克发动机改装的冲压机一次成型出无缝弹壳时,一位老军代表激动得差点摔了茶杯:“这工艺,赶上米国人的水平了!”

  第二项是底火装配。林梅操作着离心式压装机,每秒钟稳定产出三发底火。

  某机械化师军需官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密度均匀!这比毛熊原装货还规整!”

  最后是实弹测试。

  当新子弹连续击穿三顶苏制钢盔时,现场响起一片倒抽冷气声。

  赵刚猛地站起身:“每月五十万发,能不能保证?”

  “能。”陈致远回答得斩钉截铁,“但需要无缝钢管和电解铜。”

  “给你!”赵刚当场签字,“再追加二十吨铜料!”

  就在这时,伊万诺夫突然插话:“等等。赵副部长,这种非标弹药是否符合华约标准还要验证!”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陈致远,“毕竟安全第一。”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谁都听出这话里的威胁,如果毛熊人不认可,这批弹药可能被扣上“不符合标准”的帽子。

  陈致远突然走向测试台,拿起枚苏制莫辛纳甘弹壳和自己厂的新弹壳并排举起:“专家同志说得对,安全第一。所以我们的弹壳壁厚增加0.2毫米,膛压承受力提高30%。”

  他故意顿了顿:“倒是贵国去年提供的弹药,有三起炸膛记录需要我当众汇报吗?”

  伊万诺夫脸色骤变。

  那几个批次的劣质弹药是他们故意提供的,本想看华国人出丑,没想到...

  “既然符合标准就太好了。”

  他强笑着打断,“不过原材料方面,毛熊可以提供优惠。”

  “不必了。”

  陈致远指向正在卸车的物资,“国产无缝钢管完全够用。至于铜料?”

  他故意提高声调,“我们研发了钢壳覆铜新技术,能省下60%的电解铜。”

  这句话像颗炸弹引爆现场。

  军代表们哗地围上来:“什么技术?”“真能省那么多铜?”

  伊万诺夫再也维持不住笑容,带着专家团悻悻离开。

  临走前他盯着陈致远说了句俄语,翻译脸色发白地没敢当场翻译。

  赵刚激动地拉住陈致远:“马上写份详细报告!我要直接报给军委!”

  等军车队浩浩荡荡离开,周大山才小声问:“专家,最后那句俄语说的啥?”

  陈致远望着远去的烟尘:“他说‘我们会再见面的’。”

  当晚,军代表突然去而复返,带来更紧急的任务:三个月内为入朝部队提供三百万发子弹。

  “钢管和铜料都被毛熊人卡住了!”代表急得嘴角起泡,“他们突然说无缝钢管要‘统一调配’。”

  陈致远默默展开一张图纸:“那我们就不用钢管。”

  图纸上,用铁道钢轨改造的冲压机示意图赫然在目。

  旁边注着一行小字:“钢壳覆铜生产线,专为应对物资封锁设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军工霸主:从红星厂开始铸剑强国,军工霸主:从红星厂开始铸剑强国最新章节,军工霸主:从红星厂开始铸剑强国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