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夜在寝室的床上睁开眼,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出明亮的条纹。他深吸一口气,现实世界的空气涌入肺叶——带着尘埃、消毒水和窗外早餐摊的油烟味,与梦界那种复合性的能量气息截然不同。但奇妙的是,这些平凡的味道此刻显得格外鲜明,每一种都能被清晰区分,如同突然升级了嗅觉分辨率。
他坐起身,感觉身体轻盈得不可思议。不是虚弱的那种轻飘,而是某种优化后的高效状态,每一块肌肉都恰到好处地协作,没有丝毫多余的能量浪费。抬手看向指尖,皮肤下隐约有银蓝色的微光流转,那是梦灵在现实世界的具现化,如同深海鱼群在皮下游弋。
书桌上的闹钟显示6:17分,比平时醒得早了一个多小时,却毫无倦意。凌夜下床时注意到自己的动作变得异常精准:脚步落地无声,手臂摆动幅度恰到好处,甚至连呼吸都自动调节到最节能的节奏。这种变化既令人欣喜又隐隐不安——他的身体正在被梦灵重塑,变得越来越“非人“。
洗漱时,他发现自己能清晰听见隔壁宿舍的对话:“...微观经济学的笔记借我复印下...“、“昨晚的联赛你看了吗...“这些声音透过墙壁后变得模糊,但在强化后的听觉下依然可辨。更远处,走廊尽头电梯的运行声、楼下宿管阿姨整理钥匙的碰撞声、甚至校园外马路上的车流声,都构成了一幅清晰的声学地图。
凌夜凝视镜中的自己。外貌没有明显变化,但眼神深邃了许多,虹膜边缘隐约有银蓝色光晕流转,像是戴了特殊的美瞳。当他集中注意力时,能看见空气中漂浮的微尘轨迹,甚至能预估出它们下一步的运动方向。
“这真是...“他低声自语,声音在强化后的听觉中产生细微的回响效应。
上午的微观经济学课上,凌夜体验到了思维加速的奇妙感受。教授讲解的复杂模型在他脑海中自动构建成三维图像,各种变量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曾经晦涩难懂的理论此刻清晰如镜,他甚至能直觉地预测出教授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凌夜,你来说说对这个模型的看法。“教授突然点名。
凌夜站起身,流畅地阐述自己的分析。他不仅完美回答了问题,还指出了模型中一个常被忽略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方案。教室内一片寂静,同学们惊讶地看着他,教授则推了推眼镜,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很...很精彩的见解。“教授难得地结巴了,“你提前预习了后续章节?“
凌夜轻轻摇头:“只是突然想通了。“他坐下时,注意到苏晓正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课间休息,苏晓立刻凑过来:“你小子最近吃了什么聪明药?刚才的发言简直像是被经济学之神附体了!“
凌夜勉强笑笑:“可能就是突然开窍了。“
“少来这套。“苏晓压低声音,“从上次体测开始你就怪怪的。不只是变聪明了,连气质都变了...怎么说呢,好像总是若即若离的,有时候觉得你就在身边,有时候又觉得你离我们特别远。“
这句话刺痛了凌夜。他知道这是梦灵强化的副作用——现实世界的羁绊正在变得模糊,如同隔着一层毛玻璃观察过往的生活。
体育课上的表现更加惊人。百米跑时,他的速度快得带出残影,轻松打破校纪录;篮球对抗中,他能预判所有人的动作轨迹,如同在看慢动作回放;甚至在做引体向上时,身体轻盈得仿佛不受重力约束。
“这不科学!“体育老师看着秒表,一脸震惊,“你上周还只是个平均水平!“
凌夜擦着汗,不知如何解释。他能感觉到梦灵在体内流转,优化着每一个肌肉动作,调整着每一次呼吸节奏。这种超越常人的能力带来快感,但也伴随着疏离感——他正在变成人群中的异类。
午餐时,凌夜刻意观察周围。强化后的感知让他能捕捉到无数细节:隔壁桌情侣间微妙的情感波动,窗外树叶摇曳的特定频率,甚至食物在舌尖分解时产生的化学变化。信息洪流般涌入,若是从前早已 overwhelmed,但现在他的大脑能自动筛选处理,如同安装了高级滤波器。
“你最近真的没事?“苏晓担心地看着他,“总觉得你吃饭都在走神,像在思考什么世界难题。“
凌夜放下筷子:“如果我说,我发现了另一个世界的入口,你信吗?“
苏晓愣了下,随即大笑:“那你得带我去看看!是游戏里的新副本还是什么虚拟现实?“
看着好友不以为意的笑容,凌夜将解释的话咽了回去。现实的鸿沟已经开始显现,有些体验注定无法分享。
下午的图书馆,凌夜尝试利用强化后的能力学习。阅读速度提升了数倍,几乎是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思维能同时多线程处理不同任务,左手写经济学论文,右手解数学题,耳边还听着外语听力。这种高效令人沉醉,但也带来新的困惑——当知识获取变得如此容易,学习的意义又是什么?
更让他不安的是,在深度思考时,现实世界会偶尔“失真“。书页上的文字突然变成流动的能量符号,周围人的交谈变成频率波动,甚至连时间都变得弹性可塑。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可以像在梦界那样扭曲现实法则。
这种念头让他惊出一身冷汗。他立即收敛梦灵,强制自己回归“正常“状态。过度使用能力的危险性显而易见——他可能在现实世界中造成不可预知的影响,或者更糟,被某些存在注意到。
傍晚回到宿舍,凌夜站在窗前凝视校园夜景。强化后的视觉能看清百米外树叶的纹理,能捕捉到飞鸟振翅的每一个细节,甚至能看见空气中漂浮的微生物。这个世界从未如此清晰,却也从未如此陌生。
他尝试联系意识深处的坐标,发现即使在现实世界,与安全屋的联结依然存在,只是变得极其微弱,如同遥远的星光。那个黑斑也在稳定脉动,吸收着现实中稀薄的梦灵。
手机响起,是母亲发来的消息,询问他最近怎么样。凌夜打字回复时,注意到自己的手指在屏幕上移动的轨迹完美高效,没有任何多余动作。这种优化延伸到每一个细节:呼吸节奏、眨眼频率、甚至心跳间隔,都在梦灵影响下达到某种理想状态。
“我很好,妈妈。“他写道,这句话既真实又虚假。
挂断电话后,凌夜陷入沉思。梦灵带来的强化显而易见,但代价是什么?他想起莫里斯的警告:“力量必有代价“。这种“优化“是否在某种意义上是种“异化“?当他越来越适应梦界的存在,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连接?
夜深人静时,他独自来到校园湖边。水面倒映着月光,强化后的视觉能看清每一道涟漪的干涉图案。他尝试像在梦界那样操控梦灵,指尖泛起微弱的银光。现实世界的法则更加坚固,梦灵的作用大幅减弱,但确实产生了影响——水面涟漪开始以不自然的方式扩散,如同被无形的手指扰动。
突然,一阵刺痛从意识深处传来。黑斑剧烈脉动,发出警告信号。凌夜立即收敛能力,警觉地环顾四周。强化后的感知捕捉到一个异常现象:所有虫鸣蛙声都在瞬间静止,如同被按下了静音键;湖面涟漪冻结在原地,形成诡异的静止图案;甚至连风都暂停了流动。
时间仿佛停滞了短短一瞬。
随后一切恢复正常,虫鸣再起,涟漪荡漾,微风拂面。但凌夜清楚地知道,那不是错觉——在刚才那个瞬间,现实世界的织物确实产生了某种皱褶。
他快速离开湖边,心脏狂跳。回到宿舍后,他仔细检查周围,发现了一个细微的异常:窗台上多了一粒银白色的尘埃,散发着极其微弱的、与界碑球体同源的能量波动。
凌夜用梦灵将其封印在纸巾中,思绪纷乱。界碑已经注意到现实世界的异常了吗?还是说,刚才的时空异常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他躺在床上,感受着体内流转的梦灵。这种力量确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能力,但也引来了前所未有的危险。现实不再是他熟悉的避风港,而成为了另一个潜在的战场。
入睡前,凌夜最后检查了一次意识深处的坐标。银蓝色的光芒稳定闪烁,但那个黑斑似乎又扩大了些许,正在吸收着刚才时空异常残留的能量。
现实世界的沉淀才刚刚开始,而风暴已经悄然临近。
他坐起身,感觉身体轻盈得不可思议。不是虚弱的那种轻飘,而是某种优化后的高效状态,每一块肌肉都恰到好处地协作,没有丝毫多余的能量浪费。抬手看向指尖,皮肤下隐约有银蓝色的微光流转,那是梦灵在现实世界的具现化,如同深海鱼群在皮下游弋。
书桌上的闹钟显示6:17分,比平时醒得早了一个多小时,却毫无倦意。凌夜下床时注意到自己的动作变得异常精准:脚步落地无声,手臂摆动幅度恰到好处,甚至连呼吸都自动调节到最节能的节奏。这种变化既令人欣喜又隐隐不安——他的身体正在被梦灵重塑,变得越来越“非人“。
洗漱时,他发现自己能清晰听见隔壁宿舍的对话:“...微观经济学的笔记借我复印下...“、“昨晚的联赛你看了吗...“这些声音透过墙壁后变得模糊,但在强化后的听觉下依然可辨。更远处,走廊尽头电梯的运行声、楼下宿管阿姨整理钥匙的碰撞声、甚至校园外马路上的车流声,都构成了一幅清晰的声学地图。
凌夜凝视镜中的自己。外貌没有明显变化,但眼神深邃了许多,虹膜边缘隐约有银蓝色光晕流转,像是戴了特殊的美瞳。当他集中注意力时,能看见空气中漂浮的微尘轨迹,甚至能预估出它们下一步的运动方向。
“这真是...“他低声自语,声音在强化后的听觉中产生细微的回响效应。
上午的微观经济学课上,凌夜体验到了思维加速的奇妙感受。教授讲解的复杂模型在他脑海中自动构建成三维图像,各种变量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曾经晦涩难懂的理论此刻清晰如镜,他甚至能直觉地预测出教授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凌夜,你来说说对这个模型的看法。“教授突然点名。
凌夜站起身,流畅地阐述自己的分析。他不仅完美回答了问题,还指出了模型中一个常被忽略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方案。教室内一片寂静,同学们惊讶地看着他,教授则推了推眼镜,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很...很精彩的见解。“教授难得地结巴了,“你提前预习了后续章节?“
凌夜轻轻摇头:“只是突然想通了。“他坐下时,注意到苏晓正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课间休息,苏晓立刻凑过来:“你小子最近吃了什么聪明药?刚才的发言简直像是被经济学之神附体了!“
凌夜勉强笑笑:“可能就是突然开窍了。“
“少来这套。“苏晓压低声音,“从上次体测开始你就怪怪的。不只是变聪明了,连气质都变了...怎么说呢,好像总是若即若离的,有时候觉得你就在身边,有时候又觉得你离我们特别远。“
这句话刺痛了凌夜。他知道这是梦灵强化的副作用——现实世界的羁绊正在变得模糊,如同隔着一层毛玻璃观察过往的生活。
体育课上的表现更加惊人。百米跑时,他的速度快得带出残影,轻松打破校纪录;篮球对抗中,他能预判所有人的动作轨迹,如同在看慢动作回放;甚至在做引体向上时,身体轻盈得仿佛不受重力约束。
“这不科学!“体育老师看着秒表,一脸震惊,“你上周还只是个平均水平!“
凌夜擦着汗,不知如何解释。他能感觉到梦灵在体内流转,优化着每一个肌肉动作,调整着每一次呼吸节奏。这种超越常人的能力带来快感,但也伴随着疏离感——他正在变成人群中的异类。
午餐时,凌夜刻意观察周围。强化后的感知让他能捕捉到无数细节:隔壁桌情侣间微妙的情感波动,窗外树叶摇曳的特定频率,甚至食物在舌尖分解时产生的化学变化。信息洪流般涌入,若是从前早已 overwhelmed,但现在他的大脑能自动筛选处理,如同安装了高级滤波器。
“你最近真的没事?“苏晓担心地看着他,“总觉得你吃饭都在走神,像在思考什么世界难题。“
凌夜放下筷子:“如果我说,我发现了另一个世界的入口,你信吗?“
苏晓愣了下,随即大笑:“那你得带我去看看!是游戏里的新副本还是什么虚拟现实?“
看着好友不以为意的笑容,凌夜将解释的话咽了回去。现实的鸿沟已经开始显现,有些体验注定无法分享。
下午的图书馆,凌夜尝试利用强化后的能力学习。阅读速度提升了数倍,几乎是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思维能同时多线程处理不同任务,左手写经济学论文,右手解数学题,耳边还听着外语听力。这种高效令人沉醉,但也带来新的困惑——当知识获取变得如此容易,学习的意义又是什么?
更让他不安的是,在深度思考时,现实世界会偶尔“失真“。书页上的文字突然变成流动的能量符号,周围人的交谈变成频率波动,甚至连时间都变得弹性可塑。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可以像在梦界那样扭曲现实法则。
这种念头让他惊出一身冷汗。他立即收敛梦灵,强制自己回归“正常“状态。过度使用能力的危险性显而易见——他可能在现实世界中造成不可预知的影响,或者更糟,被某些存在注意到。
傍晚回到宿舍,凌夜站在窗前凝视校园夜景。强化后的视觉能看清百米外树叶的纹理,能捕捉到飞鸟振翅的每一个细节,甚至能看见空气中漂浮的微生物。这个世界从未如此清晰,却也从未如此陌生。
他尝试联系意识深处的坐标,发现即使在现实世界,与安全屋的联结依然存在,只是变得极其微弱,如同遥远的星光。那个黑斑也在稳定脉动,吸收着现实中稀薄的梦灵。
手机响起,是母亲发来的消息,询问他最近怎么样。凌夜打字回复时,注意到自己的手指在屏幕上移动的轨迹完美高效,没有任何多余动作。这种优化延伸到每一个细节:呼吸节奏、眨眼频率、甚至心跳间隔,都在梦灵影响下达到某种理想状态。
“我很好,妈妈。“他写道,这句话既真实又虚假。
挂断电话后,凌夜陷入沉思。梦灵带来的强化显而易见,但代价是什么?他想起莫里斯的警告:“力量必有代价“。这种“优化“是否在某种意义上是种“异化“?当他越来越适应梦界的存在,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连接?
夜深人静时,他独自来到校园湖边。水面倒映着月光,强化后的视觉能看清每一道涟漪的干涉图案。他尝试像在梦界那样操控梦灵,指尖泛起微弱的银光。现实世界的法则更加坚固,梦灵的作用大幅减弱,但确实产生了影响——水面涟漪开始以不自然的方式扩散,如同被无形的手指扰动。
突然,一阵刺痛从意识深处传来。黑斑剧烈脉动,发出警告信号。凌夜立即收敛能力,警觉地环顾四周。强化后的感知捕捉到一个异常现象:所有虫鸣蛙声都在瞬间静止,如同被按下了静音键;湖面涟漪冻结在原地,形成诡异的静止图案;甚至连风都暂停了流动。
时间仿佛停滞了短短一瞬。
随后一切恢复正常,虫鸣再起,涟漪荡漾,微风拂面。但凌夜清楚地知道,那不是错觉——在刚才那个瞬间,现实世界的织物确实产生了某种皱褶。
他快速离开湖边,心脏狂跳。回到宿舍后,他仔细检查周围,发现了一个细微的异常:窗台上多了一粒银白色的尘埃,散发着极其微弱的、与界碑球体同源的能量波动。
凌夜用梦灵将其封印在纸巾中,思绪纷乱。界碑已经注意到现实世界的异常了吗?还是说,刚才的时空异常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他躺在床上,感受着体内流转的梦灵。这种力量确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能力,但也引来了前所未有的危险。现实不再是他熟悉的避风港,而成为了另一个潜在的战场。
入睡前,凌夜最后检查了一次意识深处的坐标。银蓝色的光芒稳定闪烁,但那个黑斑似乎又扩大了些许,正在吸收着刚才时空异常残留的能量。
现实世界的沉淀才刚刚开始,而风暴已经悄然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