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了口气,“大工坊的设计图纸我才画到一半,手头还有一串其他活儿没弄完,最近又来了好几户要改造的铺面活儿……爹想办法赶赶进度,争取明年开春三月能把工坊的主体建起来。”
就在这时,书房门口又出现一个身影,正是一身疲惫却带着笑意的谢锋。
谢秋芝和谢文离开青石镇之后,他也搬回了自己的独立的营帐,偶尔也会找机会进空间打牙祭。
见客厅空无一人,听到书房传来的说话声,便径直走了过来,刚好听到谢广福说起工坊的进度问题。
“爹,您那图纸怎么设计的?”谢锋很自然地加入谈话。
“哥!”
“锋哥儿!”
看到他出现,大家都惊喜地叫出声。
李月兰更是上前上下打量,确认他气色不错才放心。
谢广福继续刚才的话题:
“这工坊啊,按大宸和三煜的想法,可不单单是木工厂,应该算是个机械厂了。他们打算以后不光研发制造农具器械,还要集‘军器、民用、营造’于一体,搞个大型的民营手工工厂。两人还雄心勃勃地要把‘研发加制造’发扬光大呢。”
谢文点头,补充道:“没错!我和他们说了,以后我出新图纸,他们来负责研发和制造。遇到复杂的木工难题,可以请秋笙哥他们帮忙。铁质的齿轮、轴承这些关键配件,就交给谢铁匠那边负责。而他们这个大工厂,主要任务是批量生产那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标准化零配件。等所有的零配件都按照图纸编号生产出来,他们就可以进行最后的组装、销售,甚至后续的维修服务,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
谢锋听着,眼中露出赞赏,打趣道:“嚯!听这架势,你们这是要搞个‘桃源机械制造总局’啊?小文你这是打算当总设计师,让两位皇子听你指挥?”
谢文嘿嘿一笑,带着点小得意:
“那可不!我已经想好了,以后要把新式好用的纺布机、改装的大型避震车架这些图纸都拆解好给他们,够他们忙活好一阵子了!而且哥你不知道,现在咱们村那个大水车可出名了!据说附近好几个有河流经过的县的县令都偷偷来看过,都想要一个这种能代替人力、提高效率的大水车呢!到时候,李大宸他们说不定还得接这些更复杂的定制工程!”
谢秋芝听得啧啧称奇:“这么多厉害的发明,还要接外县的工程?那他们这大工厂以后岂不是要招很多工人?”
谢广福肯定地点头:
“必须的!你也不想想,他们两人再怎么说都是皇子身份,身上还挂着皇帝亲封的‘匠作丞’从八品头衔,专门负责研究新式器械的改良与监造!最关键的是,皇帝还特批了这个大工厂‘终身免税’!最最要紧的是,皇帝还特颁了 ‘工部特准营造书’,等于有了皇帝背书!这条件,这背景,这大工厂想不做大做强都难哦!”
他越说越兴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不准啊,以后京城里那些有本事的手艺人,都得往咱们桃源村跑,就为了在这大工厂里谋个差事呢!”
谢锋失笑:“爹,这么大的工厂,你还没说怎么设计呢?”
谢广福似乎有些头疼的说道:
“唉......我还在设计呢,这大工厂我得把里面的厂区规划得明明白白,前面是办公和搞设计的小楼,后面是生产车间,我倒是想学现代工厂搞“流水线”的生产模式给他规划工作区。把那些木材、铁件、组装调试都分成不同区域,这样干起活来不会乱。”
“比如造个脱谷机,有人专门做木头架子,有人专门打铁齿轮,最后有人再拼起来,这样又快又好,各司其职。”
谢文听了都想给自己老爹鼓掌,这大工厂配上新式的生产模式,绝对是整个大宁朝独一份的先进。
“爹,你这规划的也太好了吧,到时候我就建议大宸哥他们把所有螺丝、齿轮都统一尺寸,坏了直接换,这样批量生产出来的标准零配件,能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谢文越想越兴奋:“到时候厂子里还可以鼓励工人学新技术、提建议,谁有创新有用的法子,还能拿创新奖金。总之就是把古代手艺和现代管理揉在一块儿,让这个工厂成为全大宁最牛的技术基地。”
谢文这番话像颗火星子,瞬间点燃了全家人的热情。
李月兰也十分赞同谢文的想法:
“这法子好!到时,外头的那些老木匠要是知道咱们村有这么一个大工厂可以展示手艺,还能凭借手艺和想法获得奖金,怕是要把这大工厂的门槛踏破!”
谢广福跟着打趣:“到时候给每个车间挂一张‘巧思榜’,谁提的改进法子管用,就把他名字写上去......”
“爹!”
谢秋芝笑着附和:“您这都要搞封神榜了?不过听起来还真有意思!”
一家五口挤在书房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又温馨,难得的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团聚。
李月兰看着一家人聊得热火朝天的样子,心里暖融融的,也不管现在是不是深夜了,一拍手道:
“不行,今天这么高兴,我得去煮一锅红糖老姜汤圆给你们当宵夜!每个人都要吃......”
说着就风风火火地往厨房走去......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谢文就被李五琰的敲门声惊醒。
匆匆用了早饭之后,他又被李五琰一路兴奋地拽着往桃源学堂赶。
到了学堂,李五琰立刻将他引荐给早已等候在此的两位曲先生。
“怀舟先生,怀江先生,这位便是谢文,谢广福家的幼子,也是咱们《桃源蒙学》课本的重要编撰者之一,里面许多寓教于乐的法子和巧思,包括那张课程表,都出自他手!”
曲怀舟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半大少年,眼中满是惊讶和赞赏:
“原来那些‘拼音注音’、‘图文并茂’的巧思,竟出自小友之手?老朽初看课本时便觉新奇又实用,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曲怀江语气温和:“小文先生年纪虽小,却有如此见识与胸襟,提出这不同凡响的招生之策,令我等汗颜,也深感佩服。日后还望小文先生多多指教。”
被两位饱学老先生如此郑重地称为“先生”,谢文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拱手还礼:
“两位先生过奖了,小子只是胡乱想了些点子,当不起‘先生’之称,学堂的大事,还要仰仗二位先生和我家五哥主持。”
寒暄过后,众人立刻投入到招生现场的布置中。
就在这时,书房门口又出现一个身影,正是一身疲惫却带着笑意的谢锋。
谢秋芝和谢文离开青石镇之后,他也搬回了自己的独立的营帐,偶尔也会找机会进空间打牙祭。
见客厅空无一人,听到书房传来的说话声,便径直走了过来,刚好听到谢广福说起工坊的进度问题。
“爹,您那图纸怎么设计的?”谢锋很自然地加入谈话。
“哥!”
“锋哥儿!”
看到他出现,大家都惊喜地叫出声。
李月兰更是上前上下打量,确认他气色不错才放心。
谢广福继续刚才的话题:
“这工坊啊,按大宸和三煜的想法,可不单单是木工厂,应该算是个机械厂了。他们打算以后不光研发制造农具器械,还要集‘军器、民用、营造’于一体,搞个大型的民营手工工厂。两人还雄心勃勃地要把‘研发加制造’发扬光大呢。”
谢文点头,补充道:“没错!我和他们说了,以后我出新图纸,他们来负责研发和制造。遇到复杂的木工难题,可以请秋笙哥他们帮忙。铁质的齿轮、轴承这些关键配件,就交给谢铁匠那边负责。而他们这个大工厂,主要任务是批量生产那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标准化零配件。等所有的零配件都按照图纸编号生产出来,他们就可以进行最后的组装、销售,甚至后续的维修服务,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
谢锋听着,眼中露出赞赏,打趣道:“嚯!听这架势,你们这是要搞个‘桃源机械制造总局’啊?小文你这是打算当总设计师,让两位皇子听你指挥?”
谢文嘿嘿一笑,带着点小得意:
“那可不!我已经想好了,以后要把新式好用的纺布机、改装的大型避震车架这些图纸都拆解好给他们,够他们忙活好一阵子了!而且哥你不知道,现在咱们村那个大水车可出名了!据说附近好几个有河流经过的县的县令都偷偷来看过,都想要一个这种能代替人力、提高效率的大水车呢!到时候,李大宸他们说不定还得接这些更复杂的定制工程!”
谢秋芝听得啧啧称奇:“这么多厉害的发明,还要接外县的工程?那他们这大工厂以后岂不是要招很多工人?”
谢广福肯定地点头:
“必须的!你也不想想,他们两人再怎么说都是皇子身份,身上还挂着皇帝亲封的‘匠作丞’从八品头衔,专门负责研究新式器械的改良与监造!最关键的是,皇帝还特批了这个大工厂‘终身免税’!最最要紧的是,皇帝还特颁了 ‘工部特准营造书’,等于有了皇帝背书!这条件,这背景,这大工厂想不做大做强都难哦!”
他越说越兴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不准啊,以后京城里那些有本事的手艺人,都得往咱们桃源村跑,就为了在这大工厂里谋个差事呢!”
谢锋失笑:“爹,这么大的工厂,你还没说怎么设计呢?”
谢广福似乎有些头疼的说道:
“唉......我还在设计呢,这大工厂我得把里面的厂区规划得明明白白,前面是办公和搞设计的小楼,后面是生产车间,我倒是想学现代工厂搞“流水线”的生产模式给他规划工作区。把那些木材、铁件、组装调试都分成不同区域,这样干起活来不会乱。”
“比如造个脱谷机,有人专门做木头架子,有人专门打铁齿轮,最后有人再拼起来,这样又快又好,各司其职。”
谢文听了都想给自己老爹鼓掌,这大工厂配上新式的生产模式,绝对是整个大宁朝独一份的先进。
“爹,你这规划的也太好了吧,到时候我就建议大宸哥他们把所有螺丝、齿轮都统一尺寸,坏了直接换,这样批量生产出来的标准零配件,能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谢文越想越兴奋:“到时候厂子里还可以鼓励工人学新技术、提建议,谁有创新有用的法子,还能拿创新奖金。总之就是把古代手艺和现代管理揉在一块儿,让这个工厂成为全大宁最牛的技术基地。”
谢文这番话像颗火星子,瞬间点燃了全家人的热情。
李月兰也十分赞同谢文的想法:
“这法子好!到时,外头的那些老木匠要是知道咱们村有这么一个大工厂可以展示手艺,还能凭借手艺和想法获得奖金,怕是要把这大工厂的门槛踏破!”
谢广福跟着打趣:“到时候给每个车间挂一张‘巧思榜’,谁提的改进法子管用,就把他名字写上去......”
“爹!”
谢秋芝笑着附和:“您这都要搞封神榜了?不过听起来还真有意思!”
一家五口挤在书房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又温馨,难得的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团聚。
李月兰看着一家人聊得热火朝天的样子,心里暖融融的,也不管现在是不是深夜了,一拍手道:
“不行,今天这么高兴,我得去煮一锅红糖老姜汤圆给你们当宵夜!每个人都要吃......”
说着就风风火火地往厨房走去......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谢文就被李五琰的敲门声惊醒。
匆匆用了早饭之后,他又被李五琰一路兴奋地拽着往桃源学堂赶。
到了学堂,李五琰立刻将他引荐给早已等候在此的两位曲先生。
“怀舟先生,怀江先生,这位便是谢文,谢广福家的幼子,也是咱们《桃源蒙学》课本的重要编撰者之一,里面许多寓教于乐的法子和巧思,包括那张课程表,都出自他手!”
曲怀舟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半大少年,眼中满是惊讶和赞赏:
“原来那些‘拼音注音’、‘图文并茂’的巧思,竟出自小友之手?老朽初看课本时便觉新奇又实用,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曲怀江语气温和:“小文先生年纪虽小,却有如此见识与胸襟,提出这不同凡响的招生之策,令我等汗颜,也深感佩服。日后还望小文先生多多指教。”
被两位饱学老先生如此郑重地称为“先生”,谢文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拱手还礼:
“两位先生过奖了,小子只是胡乱想了些点子,当不起‘先生’之称,学堂的大事,还要仰仗二位先生和我家五哥主持。”
寒暄过后,众人立刻投入到招生现场的布置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