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过了!”

  一个精瘦的汉子掰着手指头,眼睛发亮。

  “咱们在这干活,一天三十五文,一个月就是一千零五十文,两个月差不多一两银子!刨去偶尔买点零碎,省着点,攒上几个月,说不定……说不定真能凑出娃娃的束脩和笔墨钱!”

  “对对对!我也这么想!”另一人激动地接话。

  “咱们苦点累点没啥,要是娃娃能认字,将来就不用像咱们一样,一辈子只能卖力气!说不定能去镇上找个账房、伙计的轻省活儿,哪怕……哪怕只是能看懂地契、会写自己的名字,那也比咱们强啊!”

  “就是!听说桃源村这学堂,教的还不光是认字,还有算术、农事,都是实用的本事!”

  美好的愿景在这些朴实的汉子心中生根发芽。

  原本还有些人想着干满一个月就回家看看,此刻绝大多数人都打定了主意,要留下来继续干!

  所以,当牛马车站布告栏贴出新的桃林开荒招工告示时,几乎所有人都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互相打气着:

  “干!必须干!为了娃!”

  “等咱把这桃林种好了,说不定村里还能给咱们娃减免点束脩呢!”

  “好好干,让桃源村看看咱们的诚意!”

  九月八这天,整个桃源村都沉浸在筹备宴席的喜庆忙碌中。

  谢里正早已派人去县里给县令齐安和四大学院的山长送了请帖,当然,也没忘了给隔壁桃溪村的赵老七送去一张,颇有点“显摆”和分享喜悦的意思。

  喜宴后勤队的婶子娘们更是主力军,宴席所需的鸡鸭鱼肉、各类蔬菜、酒水早已采购到位。

  她们提前一天就开始在祠堂前临时搭建的灶台和水槽边洗洗刷刷,说说笑笑间,已将大部分需要提前处理的食材准备妥当,该切的切,该腌的腌,只等明日开席直接下锅煸炒。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淮月楼这边,却是另一种格外的忙碌。

  李月兰正指挥着厨娘们加急制作明天“十全十美宴”上要用到的小面包点心。

  那两口新砌的面包窑从早到晚就没停过火,专门有人轮班守着,一窑接一窑地烤制着金黄松软的小面包。

  李月兰也趁此机会,将面包发酵、整形、烘烤的火候技巧倾囊相授,乐得以后解放自己的双手。

  一整天,整个淮月楼都弥漫着一股诱人的麦香和奶香。

  京畿道的九月,已是“初秋转深秋”的过渡期。

  天空显得格外高远湛蓝,太阳明亮却不再毒辣,冷热切换得特别快,白天温暖,夜里已带了些许凉意,温差虽大,但整体称得上是秋高气爽,正是举办露天宴席最舒服的时节。

  放眼望去,今年“百日收”丰收后大家伙儿抢种下去的千亩油葵,此刻正迎来它们生命中最绚烂的篇章。

  只见那广袤的千亩良田,一株株油葵挺拔而立,硕大的花盘齐齐转向日光,绽开出无比灿烂的金黄色花瓣,宛如一片流动的金色海洋,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壮丽非凡。

  九月正是赏花的绝佳时节,若是再晚上半个月,待花粉期结束,这千亩油葵便会进入“花谢灌浆、籽粒灌油”的阶段,那金黄花盘便会转为黄绿,虽意味着丰收在望,却终究失了盛花期那动人心魄的视觉盛宴。

  相比之下,隔壁桃溪村的荷塘胜在持久,从七月盛放直至九月,两个月的悠长花期后才渐渐步入“秋荷凋残、莲蓬垂首”的谢幕景象。

  因此,桃源村这片金色花海的宣传必须抓紧时机。

  这正是谢里正特意给四大学院送去请帖的深意——每年秋高气爽时节,四大书院都会组织学子秋游赏景。

  如今请帖已发,就等着看这番“投饵垂钓”,能否引得四大书院相约同游,共赏这千亩金葵的盛景了。

  谢里正背着手,在祠堂前忙碌的场地边踱步,看着井然有序的准备现场,满意地点点头。

  对跟在身边的谢长河交代道:

  “长河啊,月兰这回又给奇珍坊放假了,让伙计们都回来热闹热闹。你去和王老五说一声,让他们牛马车站派三辆车,跑一趟县城,把奇珍坊的伙计,还有我那亲家一家人也都接过来。”

  “哎,好嘞。”谢长河应道。

  谢里正继续吩咐:“还有啊,跟王老五说,明天让他安排好人手值班。县令大人和各位贵客要来,他们的车马得安顿好咯。提前跟值班的人说,宴席的菜色一个不少给他们送到大榕树下,加班费按三倍补偿。”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通知下去,砖瓦厂和木炭石灰厂明天全都放两天假!我估摸着,那些汉子们明天喝了酒,后天肯定也是晕乎乎的起不来,让他们多缓一天,后天也算带薪假。”

  “哦,还有最关键的一件,”

  谢里正神色严肃了些:“让保安队明天加个班!咱们村现在人太多了,本村的、外来工的、还有明天的贵客,鱼龙混杂,指不定会出点小乱子。通知各家各户,都看好自家孩子,别到处乱跑冲撞了贵人。让保安队在村里加强巡逻,维持好秩序。”

  他说到这里,语气带了点强调:“叫他们都穿上新定做的那身保安制服!精神点!”

  谢长河听到这里,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里正爷,这您就不用多操心啦!秋芝亲自设计的那款保安制服,昨天县城裁缝铺刚做好送来,谢石墩就头一个穿上了,据说喜欢得不得了,晚上睡觉都舍不得脱下来呢!今天一早就穿着在村里晃悠了好几圈,神气得很!”

  谢里正闻言,也是无奈地笑骂一句:

  “这个石墩子!”

  不过,想到谢秋芝设计的那套制服,他眼里也忍不住露出赞赏之色。

  那套保安制服,谢秋芝借鉴了记忆中锦衣卫飞鱼服的劲爽利落,又结合了实用性。

  主体是藏青色棉布,挺括耐磨,衣襟、袖口和裤缝处用玄色缎带镶边,勾勒出硬朗的线条。

  上衣收紧的袖口方便活动,下身是合体的束脚裤,脚蹬千层底黑布靴。

  最点睛的是胸前和背后用浅色线绣着的“桃源保安”四字,以及腰间统一的皮质腰带,让穿上的人顿时显得精神抖擞,英气勃勃,走在村里自成一道威严的风景。

  谢长河又打趣道:“昨日姚大姚二两兄弟见到了谢石墩穿的新制服,眼红得不行,全都嚷嚷着要理事会也同意给他们两个厂子安排上统一的工服呢!说这样走出去,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厂子里上班的人,多有面子!”

  谢里正听了,倒是认真考量起来,捋着胡子道:

  “嗯……这个提议,听起来倒是不错。这样,长河你记下来,下回开村建理事会的时候,咱们把这事儿提出来议一议,到时候看看大家伙怎么说。”

  接着谢里正又刻意压低声音道:"长河啊,明日重阳敬老那事儿,你可得盯紧些。公账拨钱置办的重阳礼——二斤鲜羊肉、菊花酒、重阳糕,都要挑顶好的。特别是那'福寿抽彩'的彩头......"

  他凑近半步,声音更轻:"松鹤纹棉袜、桃木手杖、老花镜这些个稀罕物,千万要瞒住了,若是走漏风声,可就没了惊喜。"

  谢长河会意点头,悄声回话:"里正爷放心,这些彩头都是我亲自从奇珍坊挑回来的,连打包都是让我媳妇儿用青布锦囊一件件装好的,保准又体面又稳妥。"

  谢里正满意的点点头,最后他看了看天色,对谢长河说:

  “今天这宴席的准备,你多盯着点。我得回家打扫打扫屋子去了,省得我亲家来了嫌我埋汰。还得给他们整理出睡觉的屋子……唉,这家里啊,没个婆娘真是不行,啥都要让我这老头子亲自动手……”

  谢长河笑着安慰:“里正爷,等大虎哥成了亲,给您娶个贤惠的儿媳妇回来,可不就好了嘛!”

  谢里正听了,哈哈一笑,摆摆手,心情愉悦地回家张罗去了。

  心中却又开始盘算,如何借着这次宴席,让来宾们也好好领略一番这千亩油葵金海的壮美,为桃源村再添一道吸引游人的胜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