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承景帝与皇后驾临,谢里正与齐安连忙快步上前相迎。
齐安知道帝后身份,正下意识地便要行大礼,被承景帝一个眼神及时制止。
他连忙改作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些许微颤:
“黄……黄先生,黄夫人安好。下官……哦不,晚辈齐安,与谢里正一同迎候。二位一路辛苦,快请上座。”
谢里正其实在上次的宴席中便留意到了这两位气势不凡的黄姓夫妇,事后在同谢广福的闲聊中得知。
这姓黄的夫妇原来便是李大宸几人的爹娘,于是心里便了然,怪不得他们会来村里吃席,想来便是想念自己的几个儿子了吧。
如今再次见到他们前来探望儿子顺便吃席,便也见怪不怪了。
但又看到县令大人对他们如此恭敬客气,想来应当也是身份高贵的官身,便也跟着紧随其后,恭敬地躬身行礼,言辞更为谨慎周全:
“黄先生、黄夫人大驾光临,真是让这桃源小村蓬荜生辉,山川增色!小老儿与全村上下,欢迎两位!快请上座!”
承景帝面带温和笑意,目光扫过眼前热闹非凡的宴席场面,语气带着几分赞许:
“谢里正,齐县令,不必多礼。是我们不请自来,叨扰了。早早便听闻村中要举办十全十美的盛宴,可见你们村果然是名不虚传的福地。”
这时候山长们也上前问候,又是一番寒暄过后,谢里正便邀请两人先落座。
承景帝与上官皇后便在谢里正的引导下,向着视野最佳的主桌走去。
随着贵人们落座,祠堂前长长的村道上,八十八张圆桌也纷纷有人入席,不多时,便座无虚席,人声鼎沸,场面颇为壮观。
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不远处的齐安县令、众属官以及四大学院的山长们虽然也已经落座。
但彼此之间也互相交换着眼神,心里都在暗暗嘀咕:
“这桃源村到底是什么风水宝地?上次村宴,帝后微服而来,这次宴席,竟又来了!这……这怕是比京郊一些皇庄还更得圣心啊!”
待所有人基本坐定,谢里正便登上了临时搭建的木台。
他清了清嗓子,运足中气,洪亮的声音传遍全场:
"各位乡亲!各位贵宾!今日是九九重阳佳节,更是咱们桃源村'十全十美'的大喜之日!"
他环视全场,激动地伸出手指,一件一件地细数喜事:
"这一喜,李四璟获封'桃源劝农使',荣获正八品官身,往后定能带领咱们把田地侍弄得更加兴旺!"
"这二喜,李大宸、李三煜荣任'匠作丞',他们打造的新式农具必将惠及四方百姓!"
"这三喜,皇恩浩荡,特赐咱们全村'勤勉农桑'金匾,赏银赏牛赏镰刀,我,谢忠!荣升'农事司丞',这是咱们全村人的荣耀!"
"这四喜,谢文得赐'格物童生'功名,少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
"这五喜,谢秋芝被皇上钦点为'翰林院丹青供奉',妙笔生花,声震京城!"
他稍作停顿,让众人沉浸在喜悦中,接着继续道:
"这六喜,六千亩牧场清理完毕,往后咱们村牛羊成群,又多了一个富民产业!"
"这七喜,村道两旁绿树成荫,从今往后咱们村真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这八喜,全村道路硬化完工,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出行便利更舒心!"
"这九喜,百亩桃林本月中旬即将开荒,假以时日必定是落英缤纷,秋日果实累累!"
"这十喜,重阳佳节尊老敬老,福寿安康的好传统代代相传!"
谢里正越说越激动,声音响彻在桃源村祠堂上空:
"十全十美,十喜临门!这是咱们迁入这福地一年以来的重大喜事!从今往后,咱们的日子必定步步登高,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盼头!"
他话锋一转,手臂一挥,指向村外那片夺目的金黄,趁机给村里的千亩葵花海打了个突兀的广告:
“大家伙儿往那边看!咱们‘百日收’刚忙完两个月,这千亩油葵就又接上了趟儿!瞧瞧,这金灿灿的花海,这可是咱们村独一份的景致!趁着现在花开得正好,大伙儿有空都去走走看看,也欢迎各位贵宾带亲朋好友前来赏花!咱们桃源村,四季皆有景,步步是惊喜!”
这番略微生硬的宣传引得台下阵阵叫好和掌声。
底下的齐安县令、属官和四大山长们闻言,立刻低声商议起来:
“此等盛景,确实难得!不如我们几大学院,就由崇实学院牵头,第一个组织学子前来秋游赏花,顺便也可实地观摩油葵秋收农事,如何?”
其他几位山长纷纷点头附和:“正该如此!”!
主桌之上,承景帝也听到了谢里正的话。
承景帝对沈老太君低语道:“老太君,您听听,这‘百日收’的喜悦犹在耳边,转眼又是千亩金葵迎客。这桃源村,果然是步步生莲,惊喜不断啊!”
沈老太君笑着点头,感慨道:
“黄先生说的是。老身活了这把年纪,也是头一回见着一个村子,能如此生机勃勃,仿佛总有使不完的劲头,变着法儿地给乡亲们谋福祉、添景致。真乃福地!”
说话间,宴席正式开始。
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被后勤队的婶子们麻利地端上桌,香气四溢,引得人食指大动。
席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气氛热烈。
菜肴的味道一如既往地保持了李月兰的高水准,让人赞不绝口。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每张席桌上都摆着的一盘金黄小巧、形似菠萝的点心——淮月楼出品的“小菠萝包”。
有村民拿起一个,好奇地端详:
“咦?这点心模样怪好看的,像个水果似的,顶上还裂着口子,酥酥的。”
旁边见识稍广的村民解释道:
“这好像是月兰新研究的,叫‘菠萝包’,听说外皮酥脆,里面软乎着哩!”
“真的?我尝尝……唔!好吃!又香又甜,还不腻口!”
这新奇又美味的小点心迅速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
主桌上,承景帝尝了一个后,眼中闪过惊艳,对身旁的皇后道:
“夫人尝尝这个,外酥内软,奶香浓郁,甜度恰到好处,倒是别具风味。”
皇后优雅地品尝后,也微微颔首:
“确实精巧可口,谢夫人这手艺,总是能化寻常为神奇。”
沈老太君更是吃得眉开眼笑,连声道:
“这个好,这个好!松软,香甜,正合老身的牙口!月兰这孩子,总是能琢磨出这些贴心又美味的东西来。”
宴席过半,气氛愈发融洽之时,本次“十全十美宴”真正的高潮,在谢里正的再次登台中到来。
齐安知道帝后身份,正下意识地便要行大礼,被承景帝一个眼神及时制止。
他连忙改作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些许微颤:
“黄……黄先生,黄夫人安好。下官……哦不,晚辈齐安,与谢里正一同迎候。二位一路辛苦,快请上座。”
谢里正其实在上次的宴席中便留意到了这两位气势不凡的黄姓夫妇,事后在同谢广福的闲聊中得知。
这姓黄的夫妇原来便是李大宸几人的爹娘,于是心里便了然,怪不得他们会来村里吃席,想来便是想念自己的几个儿子了吧。
如今再次见到他们前来探望儿子顺便吃席,便也见怪不怪了。
但又看到县令大人对他们如此恭敬客气,想来应当也是身份高贵的官身,便也跟着紧随其后,恭敬地躬身行礼,言辞更为谨慎周全:
“黄先生、黄夫人大驾光临,真是让这桃源小村蓬荜生辉,山川增色!小老儿与全村上下,欢迎两位!快请上座!”
承景帝面带温和笑意,目光扫过眼前热闹非凡的宴席场面,语气带着几分赞许:
“谢里正,齐县令,不必多礼。是我们不请自来,叨扰了。早早便听闻村中要举办十全十美的盛宴,可见你们村果然是名不虚传的福地。”
这时候山长们也上前问候,又是一番寒暄过后,谢里正便邀请两人先落座。
承景帝与上官皇后便在谢里正的引导下,向着视野最佳的主桌走去。
随着贵人们落座,祠堂前长长的村道上,八十八张圆桌也纷纷有人入席,不多时,便座无虚席,人声鼎沸,场面颇为壮观。
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不远处的齐安县令、众属官以及四大学院的山长们虽然也已经落座。
但彼此之间也互相交换着眼神,心里都在暗暗嘀咕:
“这桃源村到底是什么风水宝地?上次村宴,帝后微服而来,这次宴席,竟又来了!这……这怕是比京郊一些皇庄还更得圣心啊!”
待所有人基本坐定,谢里正便登上了临时搭建的木台。
他清了清嗓子,运足中气,洪亮的声音传遍全场:
"各位乡亲!各位贵宾!今日是九九重阳佳节,更是咱们桃源村'十全十美'的大喜之日!"
他环视全场,激动地伸出手指,一件一件地细数喜事:
"这一喜,李四璟获封'桃源劝农使',荣获正八品官身,往后定能带领咱们把田地侍弄得更加兴旺!"
"这二喜,李大宸、李三煜荣任'匠作丞',他们打造的新式农具必将惠及四方百姓!"
"这三喜,皇恩浩荡,特赐咱们全村'勤勉农桑'金匾,赏银赏牛赏镰刀,我,谢忠!荣升'农事司丞',这是咱们全村人的荣耀!"
"这四喜,谢文得赐'格物童生'功名,少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
"这五喜,谢秋芝被皇上钦点为'翰林院丹青供奉',妙笔生花,声震京城!"
他稍作停顿,让众人沉浸在喜悦中,接着继续道:
"这六喜,六千亩牧场清理完毕,往后咱们村牛羊成群,又多了一个富民产业!"
"这七喜,村道两旁绿树成荫,从今往后咱们村真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这八喜,全村道路硬化完工,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出行便利更舒心!"
"这九喜,百亩桃林本月中旬即将开荒,假以时日必定是落英缤纷,秋日果实累累!"
"这十喜,重阳佳节尊老敬老,福寿安康的好传统代代相传!"
谢里正越说越激动,声音响彻在桃源村祠堂上空:
"十全十美,十喜临门!这是咱们迁入这福地一年以来的重大喜事!从今往后,咱们的日子必定步步登高,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盼头!"
他话锋一转,手臂一挥,指向村外那片夺目的金黄,趁机给村里的千亩葵花海打了个突兀的广告:
“大家伙儿往那边看!咱们‘百日收’刚忙完两个月,这千亩油葵就又接上了趟儿!瞧瞧,这金灿灿的花海,这可是咱们村独一份的景致!趁着现在花开得正好,大伙儿有空都去走走看看,也欢迎各位贵宾带亲朋好友前来赏花!咱们桃源村,四季皆有景,步步是惊喜!”
这番略微生硬的宣传引得台下阵阵叫好和掌声。
底下的齐安县令、属官和四大山长们闻言,立刻低声商议起来:
“此等盛景,确实难得!不如我们几大学院,就由崇实学院牵头,第一个组织学子前来秋游赏花,顺便也可实地观摩油葵秋收农事,如何?”
其他几位山长纷纷点头附和:“正该如此!”!
主桌之上,承景帝也听到了谢里正的话。
承景帝对沈老太君低语道:“老太君,您听听,这‘百日收’的喜悦犹在耳边,转眼又是千亩金葵迎客。这桃源村,果然是步步生莲,惊喜不断啊!”
沈老太君笑着点头,感慨道:
“黄先生说的是。老身活了这把年纪,也是头一回见着一个村子,能如此生机勃勃,仿佛总有使不完的劲头,变着法儿地给乡亲们谋福祉、添景致。真乃福地!”
说话间,宴席正式开始。
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被后勤队的婶子们麻利地端上桌,香气四溢,引得人食指大动。
席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气氛热烈。
菜肴的味道一如既往地保持了李月兰的高水准,让人赞不绝口。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每张席桌上都摆着的一盘金黄小巧、形似菠萝的点心——淮月楼出品的“小菠萝包”。
有村民拿起一个,好奇地端详:
“咦?这点心模样怪好看的,像个水果似的,顶上还裂着口子,酥酥的。”
旁边见识稍广的村民解释道:
“这好像是月兰新研究的,叫‘菠萝包’,听说外皮酥脆,里面软乎着哩!”
“真的?我尝尝……唔!好吃!又香又甜,还不腻口!”
这新奇又美味的小点心迅速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
主桌上,承景帝尝了一个后,眼中闪过惊艳,对身旁的皇后道:
“夫人尝尝这个,外酥内软,奶香浓郁,甜度恰到好处,倒是别具风味。”
皇后优雅地品尝后,也微微颔首:
“确实精巧可口,谢夫人这手艺,总是能化寻常为神奇。”
沈老太君更是吃得眉开眼笑,连声道:
“这个好,这个好!松软,香甜,正合老身的牙口!月兰这孩子,总是能琢磨出这些贴心又美味的东西来。”
宴席过半,气氛愈发融洽之时,本次“十全十美宴”真正的高潮,在谢里正的再次登台中到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