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平昌州,下一个停靠点是两百五十里外的广陵府。

  脚程快些,四天可到,慢些,五天也足够了。

  谢家村的队伍作为领头羊,一路遥遥领先,昨夜子时便悄然出发的队伍,仅在途中短暂休整了一个时辰,便又借着月色匆匆赶路。

  夜间行路,反倒避开了白日的酷热与曝晒,更有里正备好的火把和火镰照亮前路,带的水也充足,路上倒不算十分辛苦。

  时近正午,烈日灼人,官道旁的尘土都仿佛要燃烧起来。

  陈进虎回头看了看身后明显疲惫不堪的队伍,终于抬手示意,指向官道旁几棵巨大的、投下浓荫的老槐树。

  “歇息一个时辰!抓紧时间弄吃的,手脚都麻利些!”他骑在马上高声吩咐,意气风发。

  如今他看谢家村的人,是越看越顺眼。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刚才还显得有气无力的人群立刻“活”了过来。

  人群像是听到了某种指令,只留下守着行囊的人,便瞬间涌向道路两旁的山坡。

  陈进虎都看傻眼了,嘀咕道:“刚才还蔫儿吧唧的,这怎么让歇了反而来劲了?”

  也难怪他们如此兴奋,越靠近广陵府,沿途的景色就越发不同。

  官道旁的槐树、柳树愈发茂密,清风也带上了些许湿润的凉意。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地貌,在逃荒者眼中,就意味着附近的山坡很可能藏着能吃的东西!

  这个时代的人似乎天生就点亮了“野外寻宝”的技能,他们对土地的认知远超谢秋芝的想象,任何能入口的东西,不仅认识,还能头头是道地说出名字和吃法。

  在挖野菜这一块,谢秋芝不得不对他们竖起大拇指。

  见村里人都往山坡上冲,谢秋芝也拉着李月兰和谢文,上了东侧的山坡。

  她努力回忆着原主的记忆,弯腰仔细在地面上搜寻。

  起初入眼的尽是野草,还是野草,并没有任何像是野菜的绿叶。

  远处忽然有位婶子惊喜地低呼一声:“呀!灰灰菜!”

  这一声如同号令,呼啦啦一下子,周围的人全围了过去。没一会儿,那片灰灰菜就被薅得干干净净。

  这附近没有村落,山坡上的野菜无人采摘,只要能辨认,必有收获。

  谢秋芝他们三人总是慢人一步,每回发现野菜,等他们赶到时,地上往往只剩下些被踩踏的痕迹和零星的草根。

  谢秋芝有些气馁,直起腰捶了捶后背:“算了,跟她们抢不过。咱们往边上人少的地方走走,看看有没有她们看不上的漏网之鱼。”

  谢文耸耸肩,无所谓道:“行吧,反正咱家现在也不全指望着这点野菜顶饱。能找到点是点,找不到就当溜达了。”

  李月兰也点头同意:“嗯,人少的地方清静,说不定真有惊喜。”

  三人避开主流人群,拐进一处背着阳光的阴坡。

  空气瞬间凉爽下来,这里的植被更为茂密,没有被人踩踏的痕迹。

  忽然,李月停下脚步,抽了抽鼻子,脸上先是疑惑,随即绽放出难以置信的惊喜:“咦?这味道……好熟悉……”

  她循着气味,小心地拨开一丛茂密的杂草,眼前赫然出现一小片生长得极为旺盛的绿色植物,茎秆呈独特的四棱形,叶片皱巴巴的,边缘带着细密的锯齿。

  “呀!是野生薄荷!”

  李月兰惊喜地叫出声,她掐下一片嫩叶,放在鼻尖深深一嗅,那清凉提神的香气瞬间驱散了不少疲惫。

  “真是薄荷!野薄荷!”

  谢文凑过来,弯腰看了看,又用手扇着风闻了闻,表情颇不以为然:

  “哦,就这个味儿啊,挺冲鼻子的。这玩意儿又不能当菜吃饱肚子,挖它干嘛?你看别人都不要的。”

  在他想来,不能顶饿的东西,自然不入其他村民的眼,也没啥大用处。

  “你懂什么!”李月兰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眼神发亮,如数家珍地说道:

  “这可是好东西!等到了京畿道,咱们安定下来,剪两枝插地里,不出多久就能长成一大片!到时候凉拌、泡茶、驱蚊虫,样样都行!做菜炖肉时放一点,还能提味去腥呢!”这些都是她作为美食博主的小常识,说起来头头是道,信手拈来。

  谢秋芝也蹲下来,笑着补充道:“妈说的对。这薄荷用处可大了,而且特别好种活。你看这里没人采,估计就是大家觉得它味道怪,还不顶饿。”

  她指了指周围,这一片薄荷确实无人问津,长势野蛮。

  李月兰她从那个宝贝老虎斜挎包里掏出一把短刀,小心翼翼地贴着根挖,尽量多带些土坨。

  她把连着泥土、根须完整的薄荷递给谢秋芝:“芝芝,你先收好。晚上放进空间里,试试看能不能先用阳台的花盆种上。这样等咱们到了京畿道,就能直接移植到地里,马上就有新鲜薄荷吃了!”

  谢秋芝双手接过,仔细看了看根系,点头:“根须挺完整的,看样子移栽成活率很高,起码九成以上。”

  谢文看着她们那认真劲儿,忍不住笑道:

  “妈,您现在都学会‘可持续发展’了呀?不错不错,值得表扬。不过有的野菜味道也太苦了,你们可千万别挖到苦的往回种。”

  李月兰一边继续寻找健壮的植株,一边笑道:

  “忆苦思甜嘛,现代人有钱了也爱吃野菜,咱们这叫提前进行‘情怀消费’。别说,你爸以前就好这口,出去吃饭经常点那个野菜肉丸汤。”

  谢文对野菜实在无感,耸耸肩不再发表意见,但还是蹲下身子帮忙一起挖。

  谢秋芝和李月兰一边挖,一边兴致勃勃地规划起来。

  “妈,要是有苦菜、荠菜、紫苏的整株就好了,到时候都移植到咱们以后的小菜园里去。”

  李月兰被女儿勾画的美好蓝图逗得直乐:“那你干脆再写块匾,就叫‘谢氏野菜大观园’!”

  ……

  山坡上,人群依旧忙碌。

  “铛——铛——铛——”里正集合的锣声响了起来。

  大家这才依依不舍地往回走,几乎每个人都抱了一些野菜回来,许多人舍不得把老根去掉,毕竟根茎也是能吃的。

  谢秋芝心头一动,跑到一位相熟的婶子跟前,看着她手里几棵根系粗壮的扫帚苗,商量道:

  “婶子,您这扫帚苗根粗,能不能让给我两棵?我拿薄荷跟您换!薄荷嚼在嘴里提神醒脑,赶路困了嚼一嚼特别管用。”

  那婶子很是爽快,直接把那几棵根须完整的塞给她:“拿去吧妮儿!反正我们也只掐嫩梢吃,这老根太苦了,本来也是要扔的。”

  就这样,谢秋芝一路“讨”,一路用薄荷“换”,竟然凑齐了灰灰菜、藜蒿、鸭儿芹、扫帚苗、野苋等十多种野菜的整株。

  她悄悄将这些带着泥土希望的“宝贝”放在板车阴凉处,等到夜晚进入空间,再种到花盆里过度。

  第四日薄暮时分,广陵府那高大的青砖城墙终于远远地浮现在眼前。

  陈进虎勒住马,回身望着疲惫却眼神明亮的谢家村众人,笑得牙花子都露了出来,声音洪亮地宣布:

  “头名!咱们是十八支队伍里,第一个到达广陵府的!”

  身后,三洼地的村民也紧赶慢赶的跑来。

  赵老七喘着粗气两手撑在膝盖上:“谢里正……谢兄……谢忠……你们,等等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