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午后的阳光,透过北影厂行政楼老旧却擦得干净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厂长办公室里,吊扇慢悠悠地转着,搅动着略显闷热的空气。
坐在王盛对面的韩三坪,眉宇间带着一丝惯常的思虑,他放下手中的茶杯,开口问道:“有什么想法?”
王盛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脊背挺直,神情不显紧迫,他将几页写满了字的稿纸递了过去:“厂长,您瞧瞧这个。”
韩三坪接过稿纸,大致扫了眼,是一份名为《家和万事兴》的剧本大纲,随后颇为仔细的看了起来。
然而,随着页数的翻动,他的表情更多的是审慎,而非惊艳。
对于剧本内容本身,他这位更擅长战略布局和资源调度的厂长,确实难以立刻评判出个子丑寅卯来。
“故事嘛……热闹倒是热闹。”
韩三坪不明觉厉的放下稿纸,抬眼看向王盛,直接切入核心道:“说说吧,盛子,整这么个三集的电视剧本,具体什么想法?”
王盛没有立刻回答,反而身体微微后仰,迎着韩三坪探究的目光,抛出一个问题:“厂长,王蒴被封杀的事儿,您肯定清楚吧?”
韩三坪面色微微一凝,眼神里掠过一丝复杂。
他摸出一根烟,点上,吸了口,缓缓吐出烟雾道:“谈不上什么正式封杀,红头文件是没有的。但他的创作路子,确实是遇到阻力了,合作的几部电影都流产了。”
他显然不愿在这个敏感话题上深入,摆了摆手:“不说这个了,还是说回你的事。”
王盛微微颔首,转而开始分析局势:“厂长,王蒴这一‘歇菜’,京圈电视剧创作这头,可就空出来一大块地盘。郑主任那边虽然实力雄厚,但咱们北影厂,如今手握小二十家兄弟厂的技术联盟,几千号熟练工,设备也能调度开,这正是咱们趁势而起的好机会。
别的不说,技术工人、设备资源是现成的。以前是没活干,闲着也是闲着。
现在如果我们能牵头,整合这股力量,转向电视剧生产。
不敢说立刻就能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作品,但至少,我们有能力规模化、专业化地生产内容,先把这个市场的空缺填上。
这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又能带来多少持续的收益?”
他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我的想法是,咱们北影厂,得带着联盟里的兄弟们,先把京城的电视剧市场吃下一大块来,成为京城台最大的内容供给方。
这不光是争口气,更是实打实地能解决更多人的就业,把咱们联盟的根基扎得更稳。”
韩三坪听着,微微点了点头。
他并不怀疑王盛做事的决心和能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从五万借款到如今预计营收两个多亿的“私人订制”业务。这小子的闯劲和运气都堪称逆天,比那个整天嚷嚷着“炸开喜马拉雅山”的牟老板,听起来可靠谱多了。
牟老板答应给的赞助,到现在都还没见到钱呢!
韩三坪重新拿起那个三集的剧本大纲晃了晃道:“所以,这个,是一次尝试?”
“对,是尝试,也是铺垫。”
王盛进一步解释道:“不仅仅是为了电视剧。厂长,这部剧,我给它定的位是——贺岁剧。”
“贺岁剧?”
韩三坪挑眉。
“对,计划放在年末跨年,或者放在春节播出。港岛那边搞的‘贺岁档’概念,您肯定知道。现在直接用电影去试内地有没有这个档期,条件还不成熟,风险太大。
但用电视剧来试试水,看看观众反响,摸摸市场的脉搏,成本低,见效快。反响好了,咱们就能顺势研究电影怎么玩转这个档期。”王盛思路清晰地阐述着。
韩三坪看着手中烟蒂升腾起来的烟雾,沉思起来。
他想起了去年《红番区》在内地春节前后上映时引发的观影热潮。
“贺岁档”、“春节档”这几个字背后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他早有察觉,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契机和项目去尝试。
王盛这个用电视剧探路的点子,确实巧妙且稳妥。
“是个法子。”
韩三坪终于点头,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用电视剧敲敲边鼓,探探路,确实比直接上电影风险小得多。说说,需要厂里怎么支持?”
王盛见韩三坪点头,心中一松,接着提出更深层的想法:“厂长,我想借着这次拍电视剧,尝试一些其他盈利模式。
比如在剧里植入广告,还有在片头片尾做贴片广告。
这些模式如果成功了,未来不仅能用在电影上,增加除票房以外的收入,也能用到其他电视剧项目里,是一条可持续的财路。”
“这是好事啊,思路很活嘛。”韩三坪表示赞同。
“是好事,只是……”
王盛面露难色:“这涉及到和京城台的深度合作,特别是广告分成的谈判。我这边,毕竟年轻,没什么话语权,恐怕很难谈下来理想的条款。所以,想请您出面,和京城台的领导沟通一下。”
韩三坪闻言,不由得笑骂了一句道:“嘿,还有你小子办不到、要求人的事儿?”
话虽这么说,但他脸上却并无难色,反而有种“这小子总算也有需要我出面的时候”的舒坦感:“行,我知道了。我约个时间,跟京城台的老于聊聊。联合制作、广告分成,这些都可以谈。”
韩三坪的行政级别要比京城台的于台长高半级。
“哎,谢谢厂长!有您出马,这事肯定成!”王盛立刻送上恰到好处的恭维。
韩三坪舒服地笑了笑,摆摆手。
事情谈完,气氛轻松了不少。
王盛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很是自然地换了个称呼道:“韩叔,这两天我手上刚好不太忙。佳女不是放暑假了吗?要是您没空,我可以带她出去逛逛,动物园、博物馆什么的,小孩子老闷在家里也没劲。”
韩三坪看了王盛一眼,倒也没跟他客气。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对自己这个“便宜侄子”的办事能力和分寸感还是放心的,便点了点头:“行啊,那丫头正嫌无聊呢,麻烦你了,带她出去放放风也好,省得在家里捣乱。”
“不麻烦,佳女挺可爱的。”
……
厂长办公室里,吊扇慢悠悠地转着,搅动着略显闷热的空气。
坐在王盛对面的韩三坪,眉宇间带着一丝惯常的思虑,他放下手中的茶杯,开口问道:“有什么想法?”
王盛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脊背挺直,神情不显紧迫,他将几页写满了字的稿纸递了过去:“厂长,您瞧瞧这个。”
韩三坪接过稿纸,大致扫了眼,是一份名为《家和万事兴》的剧本大纲,随后颇为仔细的看了起来。
然而,随着页数的翻动,他的表情更多的是审慎,而非惊艳。
对于剧本内容本身,他这位更擅长战略布局和资源调度的厂长,确实难以立刻评判出个子丑寅卯来。
“故事嘛……热闹倒是热闹。”
韩三坪不明觉厉的放下稿纸,抬眼看向王盛,直接切入核心道:“说说吧,盛子,整这么个三集的电视剧本,具体什么想法?”
王盛没有立刻回答,反而身体微微后仰,迎着韩三坪探究的目光,抛出一个问题:“厂长,王蒴被封杀的事儿,您肯定清楚吧?”
韩三坪面色微微一凝,眼神里掠过一丝复杂。
他摸出一根烟,点上,吸了口,缓缓吐出烟雾道:“谈不上什么正式封杀,红头文件是没有的。但他的创作路子,确实是遇到阻力了,合作的几部电影都流产了。”
他显然不愿在这个敏感话题上深入,摆了摆手:“不说这个了,还是说回你的事。”
王盛微微颔首,转而开始分析局势:“厂长,王蒴这一‘歇菜’,京圈电视剧创作这头,可就空出来一大块地盘。郑主任那边虽然实力雄厚,但咱们北影厂,如今手握小二十家兄弟厂的技术联盟,几千号熟练工,设备也能调度开,这正是咱们趁势而起的好机会。
别的不说,技术工人、设备资源是现成的。以前是没活干,闲着也是闲着。
现在如果我们能牵头,整合这股力量,转向电视剧生产。
不敢说立刻就能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作品,但至少,我们有能力规模化、专业化地生产内容,先把这个市场的空缺填上。
这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又能带来多少持续的收益?”
他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我的想法是,咱们北影厂,得带着联盟里的兄弟们,先把京城的电视剧市场吃下一大块来,成为京城台最大的内容供给方。
这不光是争口气,更是实打实地能解决更多人的就业,把咱们联盟的根基扎得更稳。”
韩三坪听着,微微点了点头。
他并不怀疑王盛做事的决心和能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从五万借款到如今预计营收两个多亿的“私人订制”业务。这小子的闯劲和运气都堪称逆天,比那个整天嚷嚷着“炸开喜马拉雅山”的牟老板,听起来可靠谱多了。
牟老板答应给的赞助,到现在都还没见到钱呢!
韩三坪重新拿起那个三集的剧本大纲晃了晃道:“所以,这个,是一次尝试?”
“对,是尝试,也是铺垫。”
王盛进一步解释道:“不仅仅是为了电视剧。厂长,这部剧,我给它定的位是——贺岁剧。”
“贺岁剧?”
韩三坪挑眉。
“对,计划放在年末跨年,或者放在春节播出。港岛那边搞的‘贺岁档’概念,您肯定知道。现在直接用电影去试内地有没有这个档期,条件还不成熟,风险太大。
但用电视剧来试试水,看看观众反响,摸摸市场的脉搏,成本低,见效快。反响好了,咱们就能顺势研究电影怎么玩转这个档期。”王盛思路清晰地阐述着。
韩三坪看着手中烟蒂升腾起来的烟雾,沉思起来。
他想起了去年《红番区》在内地春节前后上映时引发的观影热潮。
“贺岁档”、“春节档”这几个字背后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他早有察觉,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契机和项目去尝试。
王盛这个用电视剧探路的点子,确实巧妙且稳妥。
“是个法子。”
韩三坪终于点头,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用电视剧敲敲边鼓,探探路,确实比直接上电影风险小得多。说说,需要厂里怎么支持?”
王盛见韩三坪点头,心中一松,接着提出更深层的想法:“厂长,我想借着这次拍电视剧,尝试一些其他盈利模式。
比如在剧里植入广告,还有在片头片尾做贴片广告。
这些模式如果成功了,未来不仅能用在电影上,增加除票房以外的收入,也能用到其他电视剧项目里,是一条可持续的财路。”
“这是好事啊,思路很活嘛。”韩三坪表示赞同。
“是好事,只是……”
王盛面露难色:“这涉及到和京城台的深度合作,特别是广告分成的谈判。我这边,毕竟年轻,没什么话语权,恐怕很难谈下来理想的条款。所以,想请您出面,和京城台的领导沟通一下。”
韩三坪闻言,不由得笑骂了一句道:“嘿,还有你小子办不到、要求人的事儿?”
话虽这么说,但他脸上却并无难色,反而有种“这小子总算也有需要我出面的时候”的舒坦感:“行,我知道了。我约个时间,跟京城台的老于聊聊。联合制作、广告分成,这些都可以谈。”
韩三坪的行政级别要比京城台的于台长高半级。
“哎,谢谢厂长!有您出马,这事肯定成!”王盛立刻送上恰到好处的恭维。
韩三坪舒服地笑了笑,摆摆手。
事情谈完,气氛轻松了不少。
王盛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很是自然地换了个称呼道:“韩叔,这两天我手上刚好不太忙。佳女不是放暑假了吗?要是您没空,我可以带她出去逛逛,动物园、博物馆什么的,小孩子老闷在家里也没劲。”
韩三坪看了王盛一眼,倒也没跟他客气。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对自己这个“便宜侄子”的办事能力和分寸感还是放心的,便点了点头:“行啊,那丫头正嫌无聊呢,麻烦你了,带她出去放放风也好,省得在家里捣乱。”
“不麻烦,佳女挺可爱的。”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最新章节,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最新章节,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