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在黎明前忽然空了。

  不是人走城空,而是“昼雪”——一种只在白昼降落的细灰雪,落地无声,却将颜色尽数吞没。

  朱墙成了灰墙,血旗成了素旗,连乌鸦的羽色也褪成惨白。

  更古怪的是,雪里藏“字”。

  行人以手拂雪,便能在地面看见一行行断续的墨字:

  “——第七段骨,在昼雪之下。”

  字迹每一次被看见都不同,像雪自己在改口。

  皇城司下令封街,却挡不住好奇的童子。

  他们蹲在雪里,用指尖描字,描到最后一笔,指尖便会少一块肉,雪里多一粒红豆。

  于是坊间又传:

  “昼雪吃人。”

  午后,灰雪最浓时,东城“观象台”的铜镜忽然自己翻身。

  镜面本朝向天穹,此刻却转向地面,像一枚巨眼俯瞰人间。

  镜中映出的不是天,也不是地,而是——

  一座“倒立的京师”。

  倒京师的街道与正京师重合,却空无一人。

  唯有一个孩子,赤足走在倒立的朱雀大街上。

  孩子生得与阿还一模一样,只是眉心无痣,而是一片空白。

  孩子每走一步,正京师的地面便凸起一块,像被无形的足尖顶起。

  拱起的雪包下,隐约露出乌木棺角。

  棺角上,雕着一只张口的鲵鱼。

  观象台的值守校尉奔去报信,却在半途化作一尊石像——

  石像的嘴被灰雪封住,只余一句无声的惊呼。

  萧庭独自一人来到空城。

  他如今十五岁,身高仍不足五尺,影子却比他长一倍。

  影子的心口处,有一段椎骨在皮下蠕动,像一条不肯冬眠的蛇。

  椎骨指引他走到朱雀大街中央。

  那里,雪包已隆起成丘。

  他用短匕划开雪皮,露出整副乌木棺。

  棺盖没钉,只用一根红线缠了三匝。

  红线断开的一瞬,整座京师响起一声极低的钟鸣——

  声音自地底传出,震落屋檐积雪,却无人听见。

  棺内没有尸骨,只有一面铜镜。

  镜面蒙尘,却映出萧庭的倒影。

  倒影的眉心,赫然嵌着第七段骨——

  那是一粒尚未成形的心骨,只有豆大,却跳得比萧庭自己的心脏更急。

  镜中倒影对他开口,声音却是他自己的童音:

  “你来早了。”

  萧庭伸手触镜,镜面顿时化作水面。

  水波里浮出一卷黄帛诏书,诏书无字,只盖一方朱印——

  印纹是一只青鸾,鸾喙衔着“昏”字。

  诏书展开,空白处渐渐显影:

  先是皇城大火,再是谢无咎与苏瓷并肩立于金阙,却都戴青铜面具;

  最后,是萧庭自己,倒卧在空棺旁,心口空洞。

  每显一影,诏书便短一寸,像被火舌舔噬。

  等影成灰烬,诏书只剩最后一行朱印:

  “——以未生之心,偿未竟之业。”

  萧庭合上诏书,镜面重新凝为铜镜。

  镜中倒影却已消失,只剩那粒豆大心骨落在镜背,像一颗被冻住的泪。

  他将铜镜反扣,镜背与棺底“咔哒”一声吻合——

  朱雀大街的雪包瞬间平复,棺与镜沉入地底。

  地表只留下一行灰雪写就的小字:

  “——昼雪止,空城闭。”

  日斜,灰雪骤停。

  停得突兀,像被一把看不见的刀横腰斩落。

  雪停处,所有颜色一起归来:

  朱墙复朱,血旗复赤,乌鸦振翅,羽色如墨。

  唯独不见了那些描字的孩童——

  他们留在雪里的红豆,已长成一排极小的赤伞菇,伞面下悬着细若发丝的铜铃。

  风一吹,铃声清脆,却无人听见。

  因为铃声只在“倒京师”里回荡。

  空城闭后,真正的市集才开张。

  地点仍在朱雀大街,但时间挪到了“影时”——

  即每天正午与正午的影子重叠的一瞬,长短相抵,光影相吞。

  影市没有摊贩,只有买主。

  他们带来各自的影子,在街中央铺一张黑布,影子便自动从脚底爬出,化为人形,开始兜售自己。

  第一个影子,卖的是“记忆”。

  它从萧庭的靴底爬出,手里托着那粒豆大心骨,开价:

  “一段未生之忆,换一具未死之躯。”

  第二个影子,卖的是“声音”。

  它来自陆惊鸿的竹臂,指尖挑着一缕灰雪,开价:

  “一声未唱之歌,换一截未枯之木。”

  第三个影子,卖的是“颜色”。

  它来自阮青鸾的残魂,袖中飞出一只灰蝶,开价:

  “一滴未落之泪,换一夜未黑之灯。”

  买主们围着影子,却无人敢出价。

  因为影市有个铁律:

  买走之物,必须在“影时”结束前用掉,否则买主与影子一起消失。

  正午影时,将尽未尽。

  萧庭忽然抬手,以短匕划破自己掌心。

  血滴落在卖“记忆”的影子手里,影子一怔,随即大笑——

  笑声却是沈星澜的声音。

  “成交。”影子将豆大心骨塞进萧庭空出的掌心,自己则化作一道血线,钻入地底。

  与此同时,卖“声音”的影子被陆惊鸿以竹箫贯穿,箫孔吸走灰雪,影子碎成木屑。

  卖“颜色”的灰蝶被阮青鸾虚影吞回,蝶翅在她喉间化成一声极轻的:

  “……星澜哥哥。”

  影时终了,朱雀大街的太阳与影子同时碎裂。

  碎光里,浮现一座极小的石塔,塔身刻着:

  “——第七段骨,藏于塔心。”

  石塔立在空城最中央,塔高不过三尺,却投下极长的影子,一直伸到无灯渡。

  塔门无锁,只悬一铃。

  铃舌是一截极细的心骨,豆大,却跳得比塔影还急。

  萧庭伸手触铃,骨铃无声。

  他忽然明白:

  “未生之心,需以未生之血唤醒。”

  他咬破指尖,血珠落在铃舌。

  铃舌化光,塔门自开。

  塔内空无一物,唯有一面铜镜,镜背朝上。

  镜背映出萧庭的倒影,倒影的心口,缺一段骨。

  那段骨,正是他方才买回的“未生之忆”。

  他抬手,将豆大心骨按进镜背。

  镜像翻转,铜镜化作水面,水波里浮出一行字:

  “第七段骨,已归位。”

  春分前夜。

  空城忽闻鸡鸣,却不见鸡。

  鸡鸣来自塔心铜镜,一声一声,像春草破雪。

  塔影开始缩短,缩短处生出一株青色小草。

  草叶舒展,托着一只极小的铜铃。

  铃舌,是萧庭方才归位的心骨。

  风过,铃声清脆,却只在“倒京师”里回荡。

  正京师的百姓们,只听见一声遥远的、婴儿般的笑。

  那笑声,是第七段骨的第一声心跳。

  旧岁将尽,新岁未至。

  京师的长街忽然挂起万盏春灯,灯面却一律雪白,只以朱笔写“归”字,血淋淋的,像满城都在招魂。

  凤仪宫偏殿,苏瓷临窗而坐。

  她腕上的银链已断,却留下四道极细的痕,幽蓝、赤金、紫晕、青碧,像四条潜伏的蛇。

  春枝捧茶进来,声音压得极低:

  “娘娘,外头传,北城门的守军全死了。”

  “怎么死的?”

  “灯里藏的香。”春枝指尖发抖,“闻者入梦,梦中自刎。”

  苏瓷垂眸,茶烟氤氲里浮现一行小字——

  【断香楼,以梦杀人。】

  她忽地起身,从妆奁最底层取出一物:

  那是一枚半旧香囊,鸾尾绣“谢”字,囊口却用红线缝死。

  当日阿还襁褓中所留之物,她一直未敢拆开。

  指尖挑断红线,香囊里滚出一粒干枯的山茶籽、一截焦黑发丝、半片薄如蝉翼的……人皮。

  人皮上以血写着生辰八字:

  【大胤端敬太子萧庭,生于辛卯年十一月十五。】

  正是阿还的生辰。

  同一夜,北镇抚司旧址。

  断壁残垣下,沈星澜负手而立,一袭飞鱼服染透雪色。

  他脚边,横陈数十具尸体,皆着守军服,面色安详,唇角含笑。

  沈星澜指尖拈着一盏白灯,灯芯以人发为芯,燃着幽绿火苗。

  火苗里,浮出阮青鸾的脸——

  她左眼空洞,右眼红痣妖冶,声音沙哑:

  “星澜哥哥,你终于肯与我同梦。”

  沈星澜低笑,笑意却像冰棱:

  “我要的不是梦,是谢无咎的命。”

  灯焰“啪”地爆响,阮青鸾的影子碎成千万只黑蝶,蝶翼上皆现同一幕——

  少年谢无咎,跪在昭台宫废墟,以匕首划破五岁太子的喉。

  血溅在他眉心,凝成一粒朱砂痣。

  子时,昭台宫废井。

  谢无咎抱膝而坐,怀中婴儿已啼哭至无声。

  婴儿没有朱砂痣,却与阿还生得一模一样。

  井壁渗水,滴答落在婴儿脸上,像一场永不止息的小雨。

  谢无咎以指尖蘸水,在井壁写下一行字:

  【阿庭,别怕。】

  字迹未干,井口忽然投下一道纤细的影子。

  苏瓷攀绳而下,落地时,雪白中衣已湿透。

  四目相对,一时无声。

  最终,是苏瓷先开口,声音轻得像怕惊碎什么:

  “你为什么不逃?”

  谢无咎抬眼,眸色深得像井底的水:

  “逃去哪里?天下皆笼。”

  他顿了顿,忽地笑了:“况且,我若逃了,你怎么办?”

  苏瓷蹲下身,指尖碰了碰婴儿的颊:“那……阿还呢?”

  谢无咎沉默良久,从怀中取出一物——

  那是一枚断剑残片,剑身刻“听雪”二字。

  “真正的阿还,在太后手里。”他低声道,“这孩子是替身,亦是钥匙。

  太后要用他,开昭台宫地下的‘归鸿阵’。”

  苏瓷指尖一颤:“归鸿阵?”

  “逆转生死之阵。”谢无咎声音哑极,“需以帝王骨、忠臣魂、慈母血为祭。

  太后……想做真正的端敬太后。”

  冬至后第二十五日,京师谣诼四起:

  “昭台宫闹鬼,夜闻童哭。”

  “断香楼散灯,一盏一命。”

  “九千岁私藏太子,意图逼宫。”

  御书房内,萧昱批折子的手一顿。

  朱砂笔坠地,溅开一朵小小的血梅。

  内侍跪地:“陛下,太后请您慈宁宫赏灯。”

  萧昱垂眸,忽然笑了:“好啊。”

  他弯腰拾起朱砂笔,笔尖在指腹轻轻一划——

  血珠滚落,在雪纸上写下一行字:

  【母后,儿臣来杀您了。】

  同日,凤仪宫。

  苏瓷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信笺以人皮为纸,血字蜿蜒:

  “今夜亥时,断香楼,以血偿梦。——陆惊鸿”

  她指尖微颤,信笺却在掌心自燃,化作一缕青烟。

  青烟凝成一只青色鸾鸟,鸟喙衔着一粒金砂,金砂里映出陆惊鸿的脸——

  他立于断香楼顶,白衣染血,断臂处垂着空荡荡的袖管,另一只手握着一截断剑。

  剑尖,挑着一盏白灯。

  灯里,困着阮青鸾的魂魄。

  亥时,断香楼。

  楼高九层,飞檐悬铃,铃皆人骨所制,风过声如婴啼。

  苏瓷一袭素衣,赤足踏雪而来。

  楼门大开,门内却空无一人,只中央摆着一面巨大的铜镜。

  镜中映出她十五岁的模样——

  少女立于扬州瘦西湖,身后桃花如雪,少年陆惊鸿以柳枝为她编环,低声道:

  “阿瓷,等我娶你。”

  镜外,苏瓷抬手,指尖碰了碰镜面。

  镜面忽然泛起涟漪,少年陆惊鸿竟自镜中走出,眉目如昔,断臂已生。

  “阿瓷。”他微笑,“我来接你回家。”

  苏瓷却后退一步,声音极轻:“你不是他。”

  少年笑意骤冷,面皮寸寸剥落,露出其后真容——

  那是一张没有五官的脸,只一张嘴,裂至耳根:

  “我是密香,以欲为食。”

  铜镜轰然炸裂,碎片化作漫天白灯。

  灯里皆困着人影:谢无咎、萧昱、沈星澜、阮青鸾……甚至五岁的阿还。

  苏瓷立于灯阵中央,腕上四色血痕忽然浮起,化作四条锁链,锁向她的四肢。

  锁链尽头,是太后。

  太后立于最高处,手持一盏青灯,灯芯燃着一缕极细的火——

  那是苏瓷眉心朱砂痣所化。

  “归鸿阵已开。”太后微笑,“只差最后一滴——慈母血。”

  她抬手,灯焰化作青色鸾鸟,直扑苏瓷心口。

  电光火石间,一道黑影破窗而入——

  谢无咎以身为盾,挡在苏瓷面前。

  鸾鸟穿透他胸口,血溅在苏瓷脸上,滚烫。

  他低头,在苏瓷耳边轻声道:

  “阿瓷,闭眼。”

  苏瓷却伸手,抱住他腰,声音哽咽:

  “这一次,我不闭。”

  谢无咎的血落在地上,竟凝成一株青色小草。

  草叶舒展,瞬间蔓延整座断香楼。

  白灯一盏盏熄灭,被困的人影纷纷跌落。

  萧昱、沈星澜、阮青鸾……甚至阿还,皆在瞬间苏醒。

  太后脸色骤变:“不可能!归鸿阵需帝王骨——”

  “帝王骨在此。”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归来,九千岁他为我杀红了眼,重生归来,九千岁他为我杀红了眼最新章节,重生归来,九千岁他为我杀红了眼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