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的影响是广泛的。

  维语版的《红灯记》和《打虎上山》很快被传到了第三师的师部文工团。

  文工团照着演了一遍,政委和孙主任都觉得好。

  第三师内部推广的同时,政委也推荐给了其他几个师。

  而八连这边则暂时停止了继续搞文艺活动,他们得趁着最后几个太阳天把今年收获的东西寄出去。

  八连没有多少地,种的主要是土豆。

  不过这土豆的产量倒是有点惊人,大家当时把土豆做成片状晒干存了起来。

  过路的唐向阳卡车上堆满了麻袋,都是八连知青们寄给家里的土豆片——薯片?

  张宝根和唐向阳约好,让他们几个年假的时候都来八连过年。

  今年师部划给八连的经济不错,方红军在后勤那边换了不少好东西。

  足以让八连上下过一个肥年。

  ......

  看着窗外的皑皑白雪,庄付年猛的打了个寒战回过神来。

  他搓了搓冰冷的手掌,对着嘴巴哈了一口气,又把保温杯里的水抿了一口。

  在火车有节奏的哐当声里,他又拿起笔甩了甩开始在本子上写字。

  他是八一厂的编导之一,这次和几个同事来冬季的天山采风。

  同时也是为了收集今年上映的几部电影的影响和群众反映的意见。

  庄付年的本子已经写满了一大半,这都是他沿途采访收集来的各种意见和反馈。

  坐在他对面的顾中裕紧了紧身上的军大衣,看着又写不出墨水来的庄付年笑出声来。

  “火车里冷,墨水写不出正常,我看你还是到了招待所再继续写吧。”

  庄付年笑了笑又摇摇头。

  “这天气冷得我脑子发硬,生怕再耽搁一会儿就会把之前收集到的意见给忘了。”

  顾中裕看着车窗外吐出一口气。

  “这一路走来,总体来说还是好评居多,我心里总算是放下了一半的心思。”

  “现在就看天山南北对咱们厂今年的工作如何评价了。”

  庄付年收起钢笔和本子,又喝了一口热水这才接上对方的话。

  “我们厂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京戏版的红灯记,普遍大受好评。”

  “所以厂里马上又上马了红灯记的现代舞台彩色艺术片,估计一月份就能上映。”

  他指了指自己的本子。

  “而这个版本确实是有些地方要改一下的,我们跑完天山就得立即赶回去,估计过年是过不安稳了。”

  顾中裕似乎早已经习惯,不以为意的笑起来。

  “年前肯定上映,各地反应上来之前,谁有心思过年啊?”

  当火车开始减速,两人急忙收拾东西和行李——他们到站了。

  来接站的是天山兵团文化部门的干事。

  在前往招待所的吉普车上,庄付年便按捺不住的问起这位干事对于《红灯记》在天山这边的反响如何。

  干事一边开车一边介绍情况:“还真别说,最近啊,我们这一带都爱看关于《红灯记》的京剧演出。”

  “我听说各单位各师都在排相关的节目准备过年的时候上演。”

  顾中裕和庄付年两人一听大喜过望。

  “同志,这是真的假的?可不能故意说让我们高兴的话。”

  干事笑了。

  “我们文化部门才统计到的数据,我们兵团一共十一个师,年底有关于红灯记的演出高达三十场之多。每个师都有!”

  “诶,要是你们不太累啊,今晚我就带你去兵团剧院,刚好有一出红灯记要上,是第七师文工团的。”

  庄付年急忙点头。

  “不累,不累,今晚去,今晚就去!”

  ......

  兵团剧场内,挤满了维族同志、以及第七师和兵团总部的知青们。

  庄付年和顾中裕坐在二楼的头排,满脸诧异的看着下方台上的演出。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今晚上演的居然是维语版的红灯记!

  人家兵团干事还贴心的给他们俩人一人发了一叠翻译稿。

  庄付年抓耳挠腮。

  “这、这~~~一口馕~~是什么鬼?不是一口酒么?”

  顾中裕淡定的拍了拍他。

  “人家老乡不喝酒的。”

  庄付年哑然失笑。

  “看来咱们的电影对天山兵团和四周的影响很大啊。”

  “这维语版似乎还很受欢迎,可喜可贺。”

  台上的红灯记只是几个片段,很快又换成了欢快热闹的打虎上山。

  两人正认真的看着,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在小声议论。

  “诶,后天我休息,要不要去看红灯记电影?”

  “看电影?算了,我还是觉得舞台版的好看。”

  “得了吧,文工团排练的维语版我可听不大懂。”

  “你知道什么,我听说第三师那边又出了一个新剧,是汉语版的。本子已经到了兵团文工团手里,正在加紧排练呢。”

  “什么剧?”

  “说是一个叫阿凡提的游击队员戏弄地主老爷的故事。我在南边的朋友说,这个剧已经在天山南边的知青和老乡里演疯了。”

  “哟,那我可得看看。”

  “所以说,谁还看电影红灯记啊?”

  庄付年有点不是很高兴,耐着性子转过头去笑着说。

  “同志,要是没有电影红灯记,也没现在我们看的这出舞台剧不是么?”

  那个知青乐了。

  “谁说维语版的红灯记是根据电影改的,你是没看过全剧,人家是红旗八连是根据京剧原本改的。”

  “完整的舞台版和电影版有很多不同。”

  “咱们天山南北都在看这个舞台剧可不是因为电影......。”

  招待所里。

  庄付年和顾中裕都彻夜难眠。

  不是因为失望和沮丧,而是因为他们似乎发现了新的大陆。

  他们桌上的台灯下赫然是他们刚刚拿到手的剧本《游击队员阿凡提》。

  两人看得如痴如醉。

  “老顾,我想要不......。”

  顾中裕看着庄付年眼里那炙热的眼神,立即明白了同事的想法。

  “走!立即和兵团文化部门联系,我们今天就去南疆!”

  “戈壁上的红旗八连,全兵团最优秀的连队,一口气出了六个工农兵大学生的地方,确实值得我们去好好采风一回!”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最新章节,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