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家那略显清寂的旧院中用了些简单的下午茶点,又细细嘱咐了大舅柳福一番,林望舒便起身告辞。
临行前,她唤来赵猛,低声吩咐派一名机灵稳重的护卫,这两日暂且留在杂货铺附近暗中照应,以防那些地痞再去滋事。
柳福千恩万谢,一路将她们送至巷口。
回府的马车上,林望舒闭目养神,心中却已飞速盘算起来。
柳家之事,于情于理都不能不管。但如何管,却需讲究方法,直接以林家之势强压,并非不可,却难免落人口实,也非长久之计。
回到林府,她先去见了林如海,将今日去外祖家探望之事略说了说,只道是两位老人家年迈多病,境况不甚如意,并未详提铺子被扰之事。
快结束时望舒似是随意提道:“听闻外祖家那间杂货铺子,近日似有些不太平,也不知是哪路的闲人滋扰。兄长在扬州人面广,可否方便时,派人稍稍打听一下是哪方面的人?总不好让老人家终日惶惶。”
她语气轻描淡写,仿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林如海何等精明,立时便知这“不太平”绝非小事,否则不会劳动这位日渐显露出不凡的妹妹开口。
他并未多问,只点头应承下来:“此事我知晓了,会让人去问问。姨娘娘家既是你的外家,若有难处,林家自然不会坐视,你二舅那边我也帮你留意一二吧,毕竟这事我比你便利些。”
得了兄长这句话,林望舒心下稍安。她知道,只要林如海肯过问,扬州地界上些许地痞流氓的背景,很快便能查清,后续如何处置,便可有的放矢,而二舅的事有哥哥加入其中就更容易了,至少能得些消息。
接着,她带着从外祖母那儿得来的礼物去了贾敏处,将那一幅精心包裹的双面绣猫蝶图屏风小件送给贾敏。
贾敏一见那精湛绝伦、栩栩如生的绣工,顿时爱不释手,连声赞叹:“这般好手艺!便是宫里出来的也不过如此了!妹妹从何处得来?”
林望舒笑道:“是外祖母的珍藏。我瞧着精美,想着嫂嫂定然喜欢,便厚着脸皮讨了来,希望嫂嫂莫要嫌弃。”
“这般心意,我欢喜还来不及,怎会嫌弃!”
贾敏甚是高兴,当即让人寻了个酸枝木架子将绣屏摆了起来,又拉着林望舒说了好一会儿话。
林望舒顺势又为她诊了次脉,调整了药膳方子,叮嘱了些春日里养肝护肺的注意事项,姑嫂间愈发亲厚,贾敏这身子只要后面不受惊不动气,应该调理个几年也能康复。
接着她又将那几枚色彩斑斓的羽毛和奇形彩贝送给承璋。小家伙正是对鲜艳色彩和新奇事物感兴趣的年纪,谢了姑母过后就将几件玩物放到桌上说是要摆阵,连日常追逐的忠伯都不理了,忠伯就一直围着他的脚打转儿,乳嬷嬷随伺在侧。
最后,望舒拿着那幅秋色山居图的绣品去了黛玉房里。
小人儿正临窗写着大字,见姑母来了,忙放下笔起身行礼。林望舒将绣品展开,那绚烂又层叠的秋色瞬间吸引了黛玉的目光。
“玉儿你看,这像不像你诗里写的‘枫叶荻花秋瑟瑟’?”林望舒笑着问。
黛玉仔细看着那用无数丝线绣出的深深浅浅的秋色,小脸上露出惊叹之色,细声道:“真美,这可不象诗里的意景,这个秋色好,色彩要浓一些,感觉要欢快一些。”
“的确各有所长。”林望舒将绣品递给她,“这是姑母外祖母绣的,送给玉儿,挂在房里,日日看着这好秋色,希望你天天有个好心情。”
黛玉小心翼翼接过,眼中满是欢喜,轻声道:“谢谢姑母。”
她犹豫了一下,小声补充道,“玉儿会好好珍惜的。”
处理完这些琐事,林望舒回到芷兰苑,却并未休息。她让青溪磨墨铺纸,又将抚剑唤到跟前。
“青溪,你心思细,记性好,日后与各府女眷往来,她们提及的家常喜好、人事变迁,你都需留心记下,回来报与我知。与人说话,务求稳妥周全,既不失了林家的体面,亦不可轻易许诺或得罪于人。你可能做到?”林望舒正色道。
青溪闻言,知这是主子要重用自己,忙肃容应道:“奴婢一定尽心尽力,绝不给夫人丢脸。”
“抚剑,”林望舒又看向冷峻的侍女,“你身手好,性子稳,日后外间许多事,或许需你代我行走。无论是送信、探听消息,或是与赵猛他们协调护卫,乃至一些特殊之事,你需得更灵活机变,懂得审时度势。可能做到?”
抚剑目光坚定,毫不犹豫:“但凭夫人吩咐,抚剑全力以赴。”
“好。”林望舒点点头,“你们二人,便是我之口舌手足。日后需更加勤勉用心。”
打发了二人,林望舒便将自已关在书房半日。
她铺开纸张,执笔蘸墨,开始梳理自穿越以来所经历的一切、所结识的每一个人、所经过的每一条路线。
北地边镇的王家根基、婆婆王周氏的认可、安平郡主赐下的抚剑、精锐的护卫赵猛一行人;南下途中所见的民生百态、驿站驿丞、运河漕运;扬州林府的兄嫂侄儿、官眷人脉;生母柳姨娘留下的田庄铺面、掌柜庄头;突然出现的母族外家、那手艺精湛却困于家世的外祖母、出海未归的二舅、被地痞骚扰的杂货铺……
一条条线索,一个个节点,在她笔下落成一张逐渐清晰的关系网与资源图。
她审视着这一切,分析着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拥有超越时代的医学知识和商业眼光,有一定启动资金和人手,初步获得了林如海的信任与支持,开始融入本地圈子。
但劣势同样明显:根基浅薄,无人可用之才甚少,产业经营不善,且身处宗法礼教森严的时代,女子行事诸多不便。
她最终在纸页中央写下两个词:“医药”、“南北货贸”,这是她深思熟虑后选定的方向。
医疗是她安身立命之本,亦是切入这个时代最自然、最能积累人望和财富的领域;南北货贸则能充分利用她跨越南北的经历见识,盘活手中的资源,且能与医药相辅相成。
但目前,最大的短板是:缺乏真正可靠、有能力、能独当一面的执行者。田嬷嬷老了且有私心,张掌柜平庸,柳家大舅怯懦,二舅未知,赵猛等人能力可以,但是夫家的人,且不通经济,途中不太平,需要一定的安全保障。
她轻轻敲着桌面,目光落在那张关系图上“柳家”、“二舅”、“海外”这几个词上,一个念头渐渐清晰。
窗外暮色渐合,忠伯摇着尾巴跑进来,蹭了蹭她的裙角,林望舒俯身摸了摸它的头,深吸一口气。
路要一步一步走,网要一点一点织,眼下先得把外祖家铺子的麻烦彻底解决,再去探寻那位未知二舅的下落,或许转机就在其中。
临行前,她唤来赵猛,低声吩咐派一名机灵稳重的护卫,这两日暂且留在杂货铺附近暗中照应,以防那些地痞再去滋事。
柳福千恩万谢,一路将她们送至巷口。
回府的马车上,林望舒闭目养神,心中却已飞速盘算起来。
柳家之事,于情于理都不能不管。但如何管,却需讲究方法,直接以林家之势强压,并非不可,却难免落人口实,也非长久之计。
回到林府,她先去见了林如海,将今日去外祖家探望之事略说了说,只道是两位老人家年迈多病,境况不甚如意,并未详提铺子被扰之事。
快结束时望舒似是随意提道:“听闻外祖家那间杂货铺子,近日似有些不太平,也不知是哪路的闲人滋扰。兄长在扬州人面广,可否方便时,派人稍稍打听一下是哪方面的人?总不好让老人家终日惶惶。”
她语气轻描淡写,仿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林如海何等精明,立时便知这“不太平”绝非小事,否则不会劳动这位日渐显露出不凡的妹妹开口。
他并未多问,只点头应承下来:“此事我知晓了,会让人去问问。姨娘娘家既是你的外家,若有难处,林家自然不会坐视,你二舅那边我也帮你留意一二吧,毕竟这事我比你便利些。”
得了兄长这句话,林望舒心下稍安。她知道,只要林如海肯过问,扬州地界上些许地痞流氓的背景,很快便能查清,后续如何处置,便可有的放矢,而二舅的事有哥哥加入其中就更容易了,至少能得些消息。
接着,她带着从外祖母那儿得来的礼物去了贾敏处,将那一幅精心包裹的双面绣猫蝶图屏风小件送给贾敏。
贾敏一见那精湛绝伦、栩栩如生的绣工,顿时爱不释手,连声赞叹:“这般好手艺!便是宫里出来的也不过如此了!妹妹从何处得来?”
林望舒笑道:“是外祖母的珍藏。我瞧着精美,想着嫂嫂定然喜欢,便厚着脸皮讨了来,希望嫂嫂莫要嫌弃。”
“这般心意,我欢喜还来不及,怎会嫌弃!”
贾敏甚是高兴,当即让人寻了个酸枝木架子将绣屏摆了起来,又拉着林望舒说了好一会儿话。
林望舒顺势又为她诊了次脉,调整了药膳方子,叮嘱了些春日里养肝护肺的注意事项,姑嫂间愈发亲厚,贾敏这身子只要后面不受惊不动气,应该调理个几年也能康复。
接着她又将那几枚色彩斑斓的羽毛和奇形彩贝送给承璋。小家伙正是对鲜艳色彩和新奇事物感兴趣的年纪,谢了姑母过后就将几件玩物放到桌上说是要摆阵,连日常追逐的忠伯都不理了,忠伯就一直围着他的脚打转儿,乳嬷嬷随伺在侧。
最后,望舒拿着那幅秋色山居图的绣品去了黛玉房里。
小人儿正临窗写着大字,见姑母来了,忙放下笔起身行礼。林望舒将绣品展开,那绚烂又层叠的秋色瞬间吸引了黛玉的目光。
“玉儿你看,这像不像你诗里写的‘枫叶荻花秋瑟瑟’?”林望舒笑着问。
黛玉仔细看着那用无数丝线绣出的深深浅浅的秋色,小脸上露出惊叹之色,细声道:“真美,这可不象诗里的意景,这个秋色好,色彩要浓一些,感觉要欢快一些。”
“的确各有所长。”林望舒将绣品递给她,“这是姑母外祖母绣的,送给玉儿,挂在房里,日日看着这好秋色,希望你天天有个好心情。”
黛玉小心翼翼接过,眼中满是欢喜,轻声道:“谢谢姑母。”
她犹豫了一下,小声补充道,“玉儿会好好珍惜的。”
处理完这些琐事,林望舒回到芷兰苑,却并未休息。她让青溪磨墨铺纸,又将抚剑唤到跟前。
“青溪,你心思细,记性好,日后与各府女眷往来,她们提及的家常喜好、人事变迁,你都需留心记下,回来报与我知。与人说话,务求稳妥周全,既不失了林家的体面,亦不可轻易许诺或得罪于人。你可能做到?”林望舒正色道。
青溪闻言,知这是主子要重用自己,忙肃容应道:“奴婢一定尽心尽力,绝不给夫人丢脸。”
“抚剑,”林望舒又看向冷峻的侍女,“你身手好,性子稳,日后外间许多事,或许需你代我行走。无论是送信、探听消息,或是与赵猛他们协调护卫,乃至一些特殊之事,你需得更灵活机变,懂得审时度势。可能做到?”
抚剑目光坚定,毫不犹豫:“但凭夫人吩咐,抚剑全力以赴。”
“好。”林望舒点点头,“你们二人,便是我之口舌手足。日后需更加勤勉用心。”
打发了二人,林望舒便将自已关在书房半日。
她铺开纸张,执笔蘸墨,开始梳理自穿越以来所经历的一切、所结识的每一个人、所经过的每一条路线。
北地边镇的王家根基、婆婆王周氏的认可、安平郡主赐下的抚剑、精锐的护卫赵猛一行人;南下途中所见的民生百态、驿站驿丞、运河漕运;扬州林府的兄嫂侄儿、官眷人脉;生母柳姨娘留下的田庄铺面、掌柜庄头;突然出现的母族外家、那手艺精湛却困于家世的外祖母、出海未归的二舅、被地痞骚扰的杂货铺……
一条条线索,一个个节点,在她笔下落成一张逐渐清晰的关系网与资源图。
她审视着这一切,分析着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拥有超越时代的医学知识和商业眼光,有一定启动资金和人手,初步获得了林如海的信任与支持,开始融入本地圈子。
但劣势同样明显:根基浅薄,无人可用之才甚少,产业经营不善,且身处宗法礼教森严的时代,女子行事诸多不便。
她最终在纸页中央写下两个词:“医药”、“南北货贸”,这是她深思熟虑后选定的方向。
医疗是她安身立命之本,亦是切入这个时代最自然、最能积累人望和财富的领域;南北货贸则能充分利用她跨越南北的经历见识,盘活手中的资源,且能与医药相辅相成。
但目前,最大的短板是:缺乏真正可靠、有能力、能独当一面的执行者。田嬷嬷老了且有私心,张掌柜平庸,柳家大舅怯懦,二舅未知,赵猛等人能力可以,但是夫家的人,且不通经济,途中不太平,需要一定的安全保障。
她轻轻敲着桌面,目光落在那张关系图上“柳家”、“二舅”、“海外”这几个词上,一个念头渐渐清晰。
窗外暮色渐合,忠伯摇着尾巴跑进来,蹭了蹭她的裙角,林望舒俯身摸了摸它的头,深吸一口气。
路要一步一步走,网要一点一点织,眼下先得把外祖家铺子的麻烦彻底解决,再去探寻那位未知二舅的下落,或许转机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