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星雨的手从怀中滑出,掌心空了。那枚玉铃已不再握在手里,而是静静躺在胸口内袋,贴着心跳的位置。他没再去看它,也没有去碰枕边那只暗红瓷瓶。夜风穿过窗缝,吹得灯焰偏了一瞬,映在他脸上,像一道短暂的裂痕。
他站起身,动作不重,却让木板发出一声低响。冷月听见了,转过头来。她站在院中,银发被风带起一缕,眼神清冷,却没有追问。
“我不能再等。”他说。
声音不高,也不低,像是对自己说,又像是对这整座沉寂的小院宣告。他的目光落在随身包裹上,伸手拉开布绳,取出一本古册。封面呈暗褐色,纹路如骨节交错,边缘微微翘起,显是年代久远。指尖触上去,一股温热顺着经脉爬升,仿佛有东西在书页里呼吸。
这不是普通典籍。
他在神骨觉醒那夜,于家族密室深处的石碑背面发现的隐文,唯有以神骨之力催动,才能显现全貌。当时他强忍剧痛拓下文字,拼凑成册。此后数日,他反复推演其中字句,却始终不敢贸然修习。如今,外忧未除,内患潜伏,二叔送来的药藏毒,族人笑脸背后藏着算计,而月瑶带来的温情,反倒成了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
他不能再靠旁人护持。
也不能再任由命运牵着走。
楚星雨将《修无上传承》放在桌上,双手按住四角,闭眼凝神。一缕血气自眉心缓缓溢出,沿着手臂流入书页。刹那间,封面上的纹路亮起微光,如同活了过来,一行行古老文字自纸面浮起,在空中排列成序。
“修无上者,逆天地而行,断因果而生。”
这句话他早已熟记于心,此刻再度浮现,却比以往更清晰,更沉重。不是修行之路的开端,而是决裂之始——与常理决裂,与规则决裂,甚至与自身过往决裂。
他睁开眼,目光沉稳。
“我要开始修炼这门秘法。”他对冷月说,“可能要几天,也可能更久。期间我不想被人打扰。”
冷月没有问为什么现在开始,也没问他是否准备好了。她只是看着他,片刻后点头,转身走向院门。脚步落下时,地面泛起一层薄霜,无声蔓延至墙根。她双手抬起,十指交错结印,唇间吐出一个音节,极轻,却让空气骤然降温。
一圈冰雾自她脚下扩散,绕着小院外围流转一周,最终渗入泥土。那是寒魄血脉特有的感知结界,只要有人踏入十丈之内,她立刻就能察觉。
她做完这些,便在院中央站定,背对着屋门,像一尊不动的守碑人。
楚星雨看着她的背影,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这一关,她不会离开。
他重新低头看向那本悬浮着文字的秘册,逐字读起第一重心法。内容晦涩,用词古奥,许多术语连他翻遍家族藏书都未曾见过。但他并未急躁,而是以神骨感应为引,将每一句话拆解、重组、推演。每当遇到不解之处,便以指代笔,在桌面上划下关键字,反复咀嚼。
时间一点点过去。
烛火燃了半截,屋内光线渐暗。他抬手拨了灯芯,火苗跳了一下,照亮了他额角渗出的一层细汗。不是因为热,而是神魂高度集中所致。这种解读方式近乎透支精神,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昏沉。
但他坚持着。
一页看完,再看下一页。口诀默记,意念先行。他尝试按照书中所述,引导体内残存的灵力沿特定路径运行,虽未真正运转功法,却已在模拟节奏与节点。
某一刻,当一段关于“破脉三关”的描述浮现眼前时,他忽然停住。
书中提到,修此法者,首须断去旧脉惯性,否则后续灵流必受桎梏。而这“断脉”并非物理损伤,而是一种意识层面的割裂——要让身体忘记原本的修炼习惯,如同砍断一条早已熟悉的老路,另辟荒径。
他缓缓吸了一口气。
这意味着,一旦正式修炼,他现有的基础都将暂时失效。短期内,实力不仅不会提升,反而会跌落。若在此期间遭遇袭击,几乎毫无反抗之力。
可他别无选择。
窗外,冷月依旧静立。她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单薄,却又异常坚定。风吹动她的裙摆,袖口冰莲纹微微闪烁,似在回应某种无形的警觉。
楚星雨收回视线,伸手将秘册往身前挪近几分。他取出一枚铜镇纸,压住翻动的页角,防止夜风扰乱文字排列。然后,他并指如刀,在掌心轻轻一划。
血珠涌出。
他将血滴在书页中央,瞬间,整本秘册剧烈震颤,浮现出更多隐藏内容——那是只有以神骨之血开启才能看到的注解,记载着历代修习者的失败记录与关键提醒。
其中一行格外刺目:
“第一夜,九死一生。”
他盯着那句话,良久未动。
随后,他合上双眼,深呼吸三次,再睁眼时,眸底已无波澜。他将手掌覆于书上,低声念出第一段口诀的第一个音节。
屋内温度骤降。
桌上的烛火猛地向一侧倾斜,火焰由黄转青,竟不再跳动,仿佛被冻结在空气中。与此同时,楚星雨的身体微微一震,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但他稳住了,脊背挺直,未退分毫。
冷月在院中察觉异样,指尖微动,却没有回头。
她知道,他已经开始了。
楚星雨继续念第二句口诀,声音平稳,字字清晰。随着每一个音节吐出,他体内的血气开始缓慢流动,不再是随意游走,而是被某种无形力量牵引,朝着从未尝试过的方向汇聚。
就在第三句即将出口之际,他的喉咙突然一紧,像是被人扼住。一股强烈的反冲感自丹田炸开,直冲脑门。他咬牙撑住,硬是把最后一个字音完整送出。
话音落下的瞬间,秘册光芒大盛,随即黯淡下去,仿佛耗尽了某种能量。而他整个人晃了一下,额头冷汗滚落,右手死死抠住桌沿,指节泛白。
但他没有停下。
他抬起左手,颤抖着翻开下一页。
烛光映照纸面,新的文字缓缓浮现。
他站起身,动作不重,却让木板发出一声低响。冷月听见了,转过头来。她站在院中,银发被风带起一缕,眼神清冷,却没有追问。
“我不能再等。”他说。
声音不高,也不低,像是对自己说,又像是对这整座沉寂的小院宣告。他的目光落在随身包裹上,伸手拉开布绳,取出一本古册。封面呈暗褐色,纹路如骨节交错,边缘微微翘起,显是年代久远。指尖触上去,一股温热顺着经脉爬升,仿佛有东西在书页里呼吸。
这不是普通典籍。
他在神骨觉醒那夜,于家族密室深处的石碑背面发现的隐文,唯有以神骨之力催动,才能显现全貌。当时他强忍剧痛拓下文字,拼凑成册。此后数日,他反复推演其中字句,却始终不敢贸然修习。如今,外忧未除,内患潜伏,二叔送来的药藏毒,族人笑脸背后藏着算计,而月瑶带来的温情,反倒成了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
他不能再靠旁人护持。
也不能再任由命运牵着走。
楚星雨将《修无上传承》放在桌上,双手按住四角,闭眼凝神。一缕血气自眉心缓缓溢出,沿着手臂流入书页。刹那间,封面上的纹路亮起微光,如同活了过来,一行行古老文字自纸面浮起,在空中排列成序。
“修无上者,逆天地而行,断因果而生。”
这句话他早已熟记于心,此刻再度浮现,却比以往更清晰,更沉重。不是修行之路的开端,而是决裂之始——与常理决裂,与规则决裂,甚至与自身过往决裂。
他睁开眼,目光沉稳。
“我要开始修炼这门秘法。”他对冷月说,“可能要几天,也可能更久。期间我不想被人打扰。”
冷月没有问为什么现在开始,也没问他是否准备好了。她只是看着他,片刻后点头,转身走向院门。脚步落下时,地面泛起一层薄霜,无声蔓延至墙根。她双手抬起,十指交错结印,唇间吐出一个音节,极轻,却让空气骤然降温。
一圈冰雾自她脚下扩散,绕着小院外围流转一周,最终渗入泥土。那是寒魄血脉特有的感知结界,只要有人踏入十丈之内,她立刻就能察觉。
她做完这些,便在院中央站定,背对着屋门,像一尊不动的守碑人。
楚星雨看着她的背影,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这一关,她不会离开。
他重新低头看向那本悬浮着文字的秘册,逐字读起第一重心法。内容晦涩,用词古奥,许多术语连他翻遍家族藏书都未曾见过。但他并未急躁,而是以神骨感应为引,将每一句话拆解、重组、推演。每当遇到不解之处,便以指代笔,在桌面上划下关键字,反复咀嚼。
时间一点点过去。
烛火燃了半截,屋内光线渐暗。他抬手拨了灯芯,火苗跳了一下,照亮了他额角渗出的一层细汗。不是因为热,而是神魂高度集中所致。这种解读方式近乎透支精神,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昏沉。
但他坚持着。
一页看完,再看下一页。口诀默记,意念先行。他尝试按照书中所述,引导体内残存的灵力沿特定路径运行,虽未真正运转功法,却已在模拟节奏与节点。
某一刻,当一段关于“破脉三关”的描述浮现眼前时,他忽然停住。
书中提到,修此法者,首须断去旧脉惯性,否则后续灵流必受桎梏。而这“断脉”并非物理损伤,而是一种意识层面的割裂——要让身体忘记原本的修炼习惯,如同砍断一条早已熟悉的老路,另辟荒径。
他缓缓吸了一口气。
这意味着,一旦正式修炼,他现有的基础都将暂时失效。短期内,实力不仅不会提升,反而会跌落。若在此期间遭遇袭击,几乎毫无反抗之力。
可他别无选择。
窗外,冷月依旧静立。她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单薄,却又异常坚定。风吹动她的裙摆,袖口冰莲纹微微闪烁,似在回应某种无形的警觉。
楚星雨收回视线,伸手将秘册往身前挪近几分。他取出一枚铜镇纸,压住翻动的页角,防止夜风扰乱文字排列。然后,他并指如刀,在掌心轻轻一划。
血珠涌出。
他将血滴在书页中央,瞬间,整本秘册剧烈震颤,浮现出更多隐藏内容——那是只有以神骨之血开启才能看到的注解,记载着历代修习者的失败记录与关键提醒。
其中一行格外刺目:
“第一夜,九死一生。”
他盯着那句话,良久未动。
随后,他合上双眼,深呼吸三次,再睁眼时,眸底已无波澜。他将手掌覆于书上,低声念出第一段口诀的第一个音节。
屋内温度骤降。
桌上的烛火猛地向一侧倾斜,火焰由黄转青,竟不再跳动,仿佛被冻结在空气中。与此同时,楚星雨的身体微微一震,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但他稳住了,脊背挺直,未退分毫。
冷月在院中察觉异样,指尖微动,却没有回头。
她知道,他已经开始了。
楚星雨继续念第二句口诀,声音平稳,字字清晰。随着每一个音节吐出,他体内的血气开始缓慢流动,不再是随意游走,而是被某种无形力量牵引,朝着从未尝试过的方向汇聚。
就在第三句即将出口之际,他的喉咙突然一紧,像是被人扼住。一股强烈的反冲感自丹田炸开,直冲脑门。他咬牙撑住,硬是把最后一个字音完整送出。
话音落下的瞬间,秘册光芒大盛,随即黯淡下去,仿佛耗尽了某种能量。而他整个人晃了一下,额头冷汗滚落,右手死死抠住桌沿,指节泛白。
但他没有停下。
他抬起左手,颤抖着翻开下一页。
烛光映照纸面,新的文字缓缓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