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掏出介绍信递过去,事情顿时变得简单明了。

  乘警接过介绍信仔细看过,再抬眼望向陈军时,眼神已柔和了许多,带着几分 “自己人” 的熟稔。

  他余光扫过桌角那本《红旗》杂志,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笑意 。

  这笑意里藏着默契,也藏着对眼下局面的了然。

  1971 年的《红旗》杂志,正是党中央理论与政策的 “定音鼓”。

  这份由中央政治局直接掌舵的刊物,每期内容都经核心层审定,字里行间皆是最高领导层的意志。

  尤其这期登载的文章,直指对红卫兵极端行为的约束与管控,在公安系统里早已传达到位,成了处理这类纠纷的标尺。

  陈军揣着这本杂志,本就是为了应付红卫兵动辄喊语录的麻烦,这法子还是黄炳耀黄部长教他的。

  此刻见乘警的反应,便知对方显然懂了其中关节。

  闹剧收场得很快。

  乘警没多费唇舌,便以 “诬陷” 为由,将这群红卫兵悉数带离卧铺车厢,那几个带头挑事的,直接被带去了列车值班室看管。

  车厢重归安静时,陈军才对上铺的姑娘道了声谢。

  他这才知道,她叫林燊,“燊” 字念 Shēn,像她的人一样,透着股少见正义灼热!

  林属木,燊属火,为木火组合,符合五行相生原理,木生火,有生生不息之意。

  这种组合的人通常富有仁慈心,外表乐观,待人诚恳。

  “给。”

  陈军有些略显笨拙地从布包里抓出一把炒得喷香的松子,递到上铺边沿,

  “刚才谢谢你仗义执言。”

  松子颗颗饱满,裹着焦脆的壳,在昏暗的车厢灯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上铺的林燊先是一愣,随即撑着铺沿轻巧地翻身下来,落在地板上时几乎没出声。

  她走到对面的下铺坐下,帆布包随手放在身侧,两人便就着车厢里的微光随意聊了起来。

  林燊说话的方式异乎寻常地直接,像是未经打磨的玉石,带着棱角分明的坦诚。

  有时问出的话直戳要害,听得陈军耳尖发烫,偏过头去时,总能撞见她那双清澈的眼睛。

  正一脸疑惑地望着自己,仿佛在奇怪他为何会不自在。

  那眼神干净得像山涧的泉水,映得陈军那些欲言又止的拘谨反倒显得多余。

  干净,直接!

  这是林燊给陈军最鲜明的印象,只是偶尔,那份直接未免太过锋利,像剥笋似的一层层卸去客套,露出内里最实在的肌理。

  但奇怪的是,这般相处竟不惹人厌。

  若是往玄乎了说,林燊身上仿佛萦绕着一股极纯极静的气,像晒足了太阳的棉絮,带着安稳的暖意。

  即便她问出些让人措手不及的话,陈军心里那点尴尬也会很快散开,只剩下一种难得的松弛 。

  就像在山里待久了的人,突然撞见一片没被惊扰过的清潭,哪怕只是看着,也觉得舒服。

  车厢外的铁轨声依旧规律地起伏,把两人的话音衬得格外清晰,倒像是怕惊扰了这方寸空间里的平和似的。

  “你似乎猜到了我的身份。”

  林燊的声音清脆如玉石相击,在摇晃的车厢里荡开轻浅的回音。

  陈军只低低应了一声:“嗯。”

  “那你…… 不厌恶?”

  这话出口时,林燊的尾音里悄悄裹了点紧张。

  目光飞快扫过陈军胸前别着的领袖像章,又落向桌角那本《红旗》杂志,睫毛微颤,像怕被什么烫到似的。

  陈军抬眼,唇边噙着一丝淡笑!

  忽然抬手,指间两枚古钱不知何时已捏在掌心,轻轻一碰,发出 “叮” 的一声脆响,清越得像山涧滴泉。

  “医道本相应,自是黄庭子。”

  短短几个字,说得不疾不徐,却像一道无形的符,瞬间消弭了空气中的滞涩。

  林燊一怔,那双清澈的大眼睛里倏地亮起光,先前的紧张烟消云散,只剩下浓得化不开的兴味,她往前倾了倾身,嘴角弯起:

  “你倒是…… 很有意思。”

  陈军被她这举动弄得一怔,竟有些不好意思地往后微撤了半步。

  “无趣!”

  清脆的声音里带了点嗔意,像颗小石子投进水里,漾开圈轻浅的涟漪。

  陈军只回以一笑,眼底的暖意漫了开来。

  大约是对上了那层 “暗号”,之后的聊天越发轻松惬意。

  说过些什么?陈军没细记,也不在乎 !

  车厢里的灯光昏黄,窗外的风声簌簌,倒比话语本身更让人安心。

  时间像被风卷着跑,等陈军走出北京站的出站口,已是第二天深夜。

  分别前的画面还在眼前打转:

  林燊竟对着他,不动声色行了个道门礼。

  指尖相扣的弧度轻得像缕烟,却让陈军心头猛地一跳 —— 这胆子,也太大了!

  他当时愣在原地,没来得及回应,就见林燊嘴角几不可察地撇了撇,眉头微蹙,那双清亮的眸子里,明明白白写着 “无趣” 两个字,像个被扫了兴的孩子。

  夜风裹着站台的喧嚣漫过来,陈军摸了摸口袋里的两枚古钱,冰凉的金属上仿佛还沾着车厢里的余温。

  他望着远处昏黄的路灯,嘴角忍不住轻轻扬了起来。

  京城的夜比大兴安岭沉厚,连风里都裹着烟火气。

  陈军没有直接按照地址上门,这次来京城还有很多自己的打算。

  陈军在车站附近找了家招待所,掏出公安局开的介绍信递过去,登记时明显感觉到待遇不同 —— 安排的房间比寻常旅客要整洁宽敞得多。

  这时候饭店早歇了业,他从包里摸出自带的肉干,就着温水胡乱垫了垫肚子,便躺到床上歇着。

  既然到了京城,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是无论如何要去看的!

  是陈军对这个时代的一份致意!

  闭上眼,脑海里却不由自主浮出林燊的样子。

  她蹙眉说 “无趣” 时的神态,悄悄行那道门礼时的大胆,还有那双清澈里藏着野气的眼睛…… 陈军嘴角的弧度忍不住一点点漾开,心里头觉得新鲜:

  这年月,竟有这样的姑娘,实在是有趣。

  说喜欢,倒谈不上。

  但要说好感,那是真真切切的。

  这般奇女子,怕是道门里也少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年代:母亲返城当天,我选择上山,年代:母亲返城当天,我选择上山最新章节,年代:母亲返城当天,我选择上山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