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转动的声音很轻,但沈墨听出了卡顿——锁芯里进了灰,或是有人刚才拧得太急。
他没回头,也没动。手垂在身侧,指尖离画笔铜环还有三厘米的距离。脚步声停在门口,又退了半步,像是犹豫。
“沈老师?”是陈小满的声音,带着点试探的甜,“您还没走啊?”
门开了条缝,她探进半个身子,裙摆蹭着门槛,蓬松得像团刚炸开的棉花。她手里抱着画板,另一只手还摸着耳朵,动作机械,像在确认什么零件没丢。
“作业忘拿了。”她说,眼睛却往柜子方向瞟。
沈墨嗯了一声,走到水池边洗手。水流冲过指节,带走颜料残留的涩感。他没看她,只说:“明天交也行。”
“可我今晚就想画!”她蹦了一下,鞋跟敲地,“我想画钟楼!就昨天炸塌那个!”
沈墨关水,甩了两下。抬头时镜面映出她脸上的光——不是兴奋,是某种更紧的东西,绷在笑底下。
“你喜欢废墟?”他问。
“好看啊!”她张开手臂比划,“爆炸把砖头炸成花一样,钢筋翘起来像烤糊的面条。而且……”她压低声音,“听说鬼魂会在断墙那儿飘,一闪一闪的。”
沈墨擦干手,走回桌边,拉开抽屉取出一盒炭笔。“那就画。但不准涂黑整张纸,不然看不出结构。”
她接过笔,手指在盒沿蹭了蹭,留下一点油渍。沈墨注意到她今天用的是紫色颜料管盖,昨天是蓝,前天是绿。彩虹项链上少了一颗红盖,可能是丢了。
“你爸知道你晚上跑学校来?”他随口问。
“他知道我有灵感就得画!”她转身要走,又停下,“对了,李处长今天来查课,说以后美术课也要‘整顿思想’。”
说完她笑了,像在复述一句滑稽的笑话。
沈墨点头,没接话。等她脚步消失在走廊尽头,他才走到窗边,掀开窗帘一角。
操场铁门外,两个宪兵正慢悠悠踱步,皮靴踩在碎石上发出规律的 crunch 声。其中一个抬手点了根烟,火光闪了两下。
他放下帘子,从画箱底层抽出一张八开素描纸,铺在桌上。左手执炭笔,起稿线干净利落:一座四层钟楼,尖顶歪斜,右侧墙体完全坍塌,露出内部扭曲的钢架。地面裂缝呈放射状,延伸至画面边缘。
这不是昨天那座钟楼。这座,少了一个逃生梯。
他盯着画看了五秒,突然伸手,在废墟左前方加了一辆翻倒的黄包车,车轮朝天,车篷撕裂。然后他在车底阴影里,轻轻点了三短一长的凹痕——不是画,是刻。
刻完,他用橡皮擦去痕迹,纸面留下一道浅白。
门外又响脚步,这次是双人,节奏整齐。他把画塞进画板夹层,顺手翻开学生作业本,写评语:“透视准确,但情感表达过于克制。”
门被推开,宪兵队长进来,帽子夹在腋下。“沈先生,例行巡查。”
“请便。”沈墨合上本子,站起身,“不过学生都走了,只剩我收尾。”
队长扫视一圈,目光停在墙上挂的学生习作上。几幅战争题材的草图钉在那里:燃烧的桥、断裂的铁轨、一只戴手套的手握着半截军旗。
“这些……允许画吗?”他问。
“艺术要反映现实。”沈墨走到窗边,假装整理遮光布,“租界教育局没禁过这个题材。”
“可内容太激烈。”另一个年轻宪兵插嘴,“容易煽动情绪。”
沈墨转头看他:“那你觉得该画什么?静物?山水?还是让我们一起画樱花?”
年轻宪兵噎住。队长咳嗽两声,示意退出。
临出门,队长忽然回头:“明天我们还会来,带上级检查团。”
“欢迎。”沈墨微笑,“正好新作业快交了。”
门关上后,他立刻打开通风扇。叶片转动的嗡鸣刚好盖过隔壁教室传来的轻微刮擦声——那是陈小满在用硬币边缘刮颜料管。
二十分钟后,她溜回来,脸上沾了点钛白。
“我把钟楼画完了!”她把画板放在桌上,迫不及待掀开,“您看!”
画面上,钟楼倒塌的方向与沈墨记忆中的真实现场一致。瓦砾堆里埋着半块路牌,写着“衡山—”,后面被碎砖盖住。最关键是,她用群青勾勒出地面裂纹,那些线条看似杂乱,实则构成一组摩斯密码:三点、一划、两点——SOS。
沈墨不动声色,指着钟楼背面:“这儿怎么没画支撑柱?”
“因为根本没有!”她得意地说,“我亲眼看见它塌的时候,中间那根柱子早就锈空了。”
“哦。”他点头,手指滑过画纸边缘,触到一处微凸——她用胶水粘了枚颜料管盖,日期刻着“4.12”。
他心里一沉。那是军统联络点启用的日子。
“你用的是新颜料?”他问。
“嗯!爸爸给的特供款,德国货。”她摘下项链,一根根数着,“今天用了紫色,代表‘突破’。”
沈墨拿起铅笔,在她画背面写下一行字:“钟楼西侧有暗道入口,图纸需补全。”
她愣了下,随即笑着点头:“明白啦!明天带修正液来!”
她蹦跳着离开,裙摆晃动,像一场小型风暴。
沈墨等她走远,才从画板夹层取出自己的那张。他把两张画并排铺开,对比结构。突然,他发现陈小满在钟楼残骸右下角,画了一只断手,掌心向上,无名指缺了一截。
他记得那只手。
三年前,在杭州联络站爆炸现场,他曾从瓦砾里拖出一具尸体,右手戴着军统发的识别环,无名指被炸断。那人代号“渡鸦”,负责传递生物实验室坐标。
他猛地站起,冲到门边锁好门,再回到桌前,用炭笔在陈小满画的断手上方,轻轻补了一道弧线——像是一缕烟,又像是一串数字的残影。
0412。
和颜料盖上的日期一样。
他盯着画,呼吸变浅。这孩子不是偶然画出这些细节。她是被训练过的,而且接触过绝密档案。
可她才十六岁。
窗外,巡逻宪兵换岗的脚步再次响起。沈墨迅速将两张画叠在一起,塞进画箱暗格。他拿起抹布,擦掉桌上的炭粉,又用湿布过一遍,确保不留痕迹。
然后他坐下,翻开新的素描本,开始画一只蝴蝶。
翅膀对称,触须笔直。他画得很慢,每一笔都像在测量距离。画到右翅时,他故意让它低了三分,像受过伤。
画完,他盯着它看了很久。
最后,他把画撕成四片,投入废纸篓,点燃。
火苗窜起的瞬间,走廊传来第三次脚步声。
这次没有停顿,直接到了门前。
门把手转动。
沈墨站在火盆前,手里还捏着半片未燃尽的蝶翼。
他没回头,也没动。手垂在身侧,指尖离画笔铜环还有三厘米的距离。脚步声停在门口,又退了半步,像是犹豫。
“沈老师?”是陈小满的声音,带着点试探的甜,“您还没走啊?”
门开了条缝,她探进半个身子,裙摆蹭着门槛,蓬松得像团刚炸开的棉花。她手里抱着画板,另一只手还摸着耳朵,动作机械,像在确认什么零件没丢。
“作业忘拿了。”她说,眼睛却往柜子方向瞟。
沈墨嗯了一声,走到水池边洗手。水流冲过指节,带走颜料残留的涩感。他没看她,只说:“明天交也行。”
“可我今晚就想画!”她蹦了一下,鞋跟敲地,“我想画钟楼!就昨天炸塌那个!”
沈墨关水,甩了两下。抬头时镜面映出她脸上的光——不是兴奋,是某种更紧的东西,绷在笑底下。
“你喜欢废墟?”他问。
“好看啊!”她张开手臂比划,“爆炸把砖头炸成花一样,钢筋翘起来像烤糊的面条。而且……”她压低声音,“听说鬼魂会在断墙那儿飘,一闪一闪的。”
沈墨擦干手,走回桌边,拉开抽屉取出一盒炭笔。“那就画。但不准涂黑整张纸,不然看不出结构。”
她接过笔,手指在盒沿蹭了蹭,留下一点油渍。沈墨注意到她今天用的是紫色颜料管盖,昨天是蓝,前天是绿。彩虹项链上少了一颗红盖,可能是丢了。
“你爸知道你晚上跑学校来?”他随口问。
“他知道我有灵感就得画!”她转身要走,又停下,“对了,李处长今天来查课,说以后美术课也要‘整顿思想’。”
说完她笑了,像在复述一句滑稽的笑话。
沈墨点头,没接话。等她脚步消失在走廊尽头,他才走到窗边,掀开窗帘一角。
操场铁门外,两个宪兵正慢悠悠踱步,皮靴踩在碎石上发出规律的 crunch 声。其中一个抬手点了根烟,火光闪了两下。
他放下帘子,从画箱底层抽出一张八开素描纸,铺在桌上。左手执炭笔,起稿线干净利落:一座四层钟楼,尖顶歪斜,右侧墙体完全坍塌,露出内部扭曲的钢架。地面裂缝呈放射状,延伸至画面边缘。
这不是昨天那座钟楼。这座,少了一个逃生梯。
他盯着画看了五秒,突然伸手,在废墟左前方加了一辆翻倒的黄包车,车轮朝天,车篷撕裂。然后他在车底阴影里,轻轻点了三短一长的凹痕——不是画,是刻。
刻完,他用橡皮擦去痕迹,纸面留下一道浅白。
门外又响脚步,这次是双人,节奏整齐。他把画塞进画板夹层,顺手翻开学生作业本,写评语:“透视准确,但情感表达过于克制。”
门被推开,宪兵队长进来,帽子夹在腋下。“沈先生,例行巡查。”
“请便。”沈墨合上本子,站起身,“不过学生都走了,只剩我收尾。”
队长扫视一圈,目光停在墙上挂的学生习作上。几幅战争题材的草图钉在那里:燃烧的桥、断裂的铁轨、一只戴手套的手握着半截军旗。
“这些……允许画吗?”他问。
“艺术要反映现实。”沈墨走到窗边,假装整理遮光布,“租界教育局没禁过这个题材。”
“可内容太激烈。”另一个年轻宪兵插嘴,“容易煽动情绪。”
沈墨转头看他:“那你觉得该画什么?静物?山水?还是让我们一起画樱花?”
年轻宪兵噎住。队长咳嗽两声,示意退出。
临出门,队长忽然回头:“明天我们还会来,带上级检查团。”
“欢迎。”沈墨微笑,“正好新作业快交了。”
门关上后,他立刻打开通风扇。叶片转动的嗡鸣刚好盖过隔壁教室传来的轻微刮擦声——那是陈小满在用硬币边缘刮颜料管。
二十分钟后,她溜回来,脸上沾了点钛白。
“我把钟楼画完了!”她把画板放在桌上,迫不及待掀开,“您看!”
画面上,钟楼倒塌的方向与沈墨记忆中的真实现场一致。瓦砾堆里埋着半块路牌,写着“衡山—”,后面被碎砖盖住。最关键是,她用群青勾勒出地面裂纹,那些线条看似杂乱,实则构成一组摩斯密码:三点、一划、两点——SOS。
沈墨不动声色,指着钟楼背面:“这儿怎么没画支撑柱?”
“因为根本没有!”她得意地说,“我亲眼看见它塌的时候,中间那根柱子早就锈空了。”
“哦。”他点头,手指滑过画纸边缘,触到一处微凸——她用胶水粘了枚颜料管盖,日期刻着“4.12”。
他心里一沉。那是军统联络点启用的日子。
“你用的是新颜料?”他问。
“嗯!爸爸给的特供款,德国货。”她摘下项链,一根根数着,“今天用了紫色,代表‘突破’。”
沈墨拿起铅笔,在她画背面写下一行字:“钟楼西侧有暗道入口,图纸需补全。”
她愣了下,随即笑着点头:“明白啦!明天带修正液来!”
她蹦跳着离开,裙摆晃动,像一场小型风暴。
沈墨等她走远,才从画板夹层取出自己的那张。他把两张画并排铺开,对比结构。突然,他发现陈小满在钟楼残骸右下角,画了一只断手,掌心向上,无名指缺了一截。
他记得那只手。
三年前,在杭州联络站爆炸现场,他曾从瓦砾里拖出一具尸体,右手戴着军统发的识别环,无名指被炸断。那人代号“渡鸦”,负责传递生物实验室坐标。
他猛地站起,冲到门边锁好门,再回到桌前,用炭笔在陈小满画的断手上方,轻轻补了一道弧线——像是一缕烟,又像是一串数字的残影。
0412。
和颜料盖上的日期一样。
他盯着画,呼吸变浅。这孩子不是偶然画出这些细节。她是被训练过的,而且接触过绝密档案。
可她才十六岁。
窗外,巡逻宪兵换岗的脚步再次响起。沈墨迅速将两张画叠在一起,塞进画箱暗格。他拿起抹布,擦掉桌上的炭粉,又用湿布过一遍,确保不留痕迹。
然后他坐下,翻开新的素描本,开始画一只蝴蝶。
翅膀对称,触须笔直。他画得很慢,每一笔都像在测量距离。画到右翅时,他故意让它低了三分,像受过伤。
画完,他盯着它看了很久。
最后,他把画撕成四片,投入废纸篓,点燃。
火苗窜起的瞬间,走廊传来第三次脚步声。
这次没有停顿,直接到了门前。
门把手转动。
沈墨站在火盆前,手里还捏着半片未燃尽的蝶翼。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画布上的谍影,画布上的谍影最新章节,画布上的谍影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画布上的谍影,画布上的谍影最新章节,画布上的谍影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