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后,尹姓好友再次造访,这次带来了一份更详细的报告。
除了张明远的活动轨迹,还附带着一份意外收获——
张明远十六岁女儿张小雨的体检报告。
报告显示,这个女孩拥有极其罕见的“万能供体血型”,
其细胞再生能力是常人的三十倍以上,正是“生命序列”项目梦寐以求的顶级供体类型。
李东升清楚记得当时自己激动到呼吸急促,手指微微发抖。
他那时候已经七十一岁了,上次接受“生命序列”灌注治疗已是一年半前,
近来明显感到精力不济,连批阅文件时手都会不自觉地颤抖,视力也大不如前。
而与尹家合作果然愉快,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
眼前这份报告,简直是天赐良机。
李东升仔细翻阅着报告上的各项指标,脸上的皱纹渐渐舒展开来。
他与尹姓好友相视而笑,那笑容仿佛幻化成了两张大口,令人毛骨悚然。
两天后的深夜,李东升收到了期待已久的消息。
张明远“因酒后意外坠楼身亡”。
同时“其女张小雨因精神受创,已由专业医疗机构接管进行康复治疗”。
报告附件里还有一张张小雨躺在病床上的照片,
女孩手腕上插着输液管,眼神空洞无神,仿佛已经失去了灵魂。
一周后,利用张小雨的血液提取物,他完成了又一次“生命灌注”治疗。
回忆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
李东升捂着胸口,感受到身体机能的衰退。
如今尹家明显在走下坡路,连秦海洋这样的“刁民”都敢拿起武器了。
“摇篮”基地被毁,“生命序列”治疗不知何时才能恢复。
他今年七十三岁,没有定期治疗,医生预言他最多再撑五年。
恐惧如冰水浇遍全身。
他怕死,非常怕。
思前想后,李东升认定,如果说还有谁能让他活下去,只能是尹家。
何况他为他们做了太多见不得光的事——
篡改经济数据、制定倾斜政策、打压竞争对手,甚至协助处理像张明远这样的“麻烦”。
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他下定决心,必须更加卖力地为尹家奔走。
看着桌上新送来的几份上访人员名单,李东升苍老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他按下通话键,对秘书吩咐:
“把最近三个月所有重复上访者的资料整理出来,”
“重点标注那些情绪不稳定、有煽动倾向的。”
“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由,启动‘特殊关怀程序’。”
他所说的“特殊关怀程序”,实则是通过与司法系统的人脉,
将这些上访者以“寻衅滋事”或“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送入特殊看守所;
或者联系合作的精神病院,出具“偏执性精神障碍”的诊断,进行“强制医疗”。
如今尹家自顾不暇,再不可能像处理张明远那样,替他干净利落地解决这些麻烦了。
以李东升现有的能量,最多只能做到这一步。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帮助尹家稳住经济命脉。
他清楚地知道,只要能够协助尹家维持对关键经济领域的控制,
他们一定会记得这份雪中送炭的功劳。
届时,凭借这份情面,尹家势必会动用残存的资源和渠道,为他寻找新的续命之法。
至于那些可能因此破产的企业主、被剥夺合法权益的百姓,
在李东升眼中,不过是维持他生命和权力必须付出的代价。
那些被他送入绝境的人们,从来就不是与他一样的,有血有肉的生命。
——————
数日后,青城,李东升书房内。
刚刚送走自己在治安系统的老友,以及那位经营着“康宁精神疗养中心”的侄子。
他们刚刚高效率地敲定了又一批“重点上访人员”的“特殊关怀”方案:
先是以“寻衅滋事”或“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送入特定看守所;
然后由他的侄子出具“偏执性精神障碍”的诊断,进行“强制医疗”。
这远比走官方流程要快得多,也“干净”得多。
客人们离去,书房重归寂静,只剩下空气的沉闷。
李东升感到一阵深切的疲惫。
仿佛刚才谈笑间决定的那些人的命运,抽空了他本就所剩无几的精力。
他需要提提神。
目光落在茶几上,那里还摆着刚才待客后未曾收拾的茶具。
他重新坐下,信手往紫砂壶里添了茶叶,注入热水。
本以为这泡谈话结束后才匆匆冲泡的茶,滋味会寡淡凉薄。
然而,当温热的茶汤滑过舌尖时,李东升微微一怔。
滋味竟出乎意料地醇厚甘润。
就连书房里那原本空气的沉闷,似乎也悄然散去,呼吸间竟感到一丝……甜腻。
他不由得又饮了一口。
一股奇异的暖意顺着喉管而下,疲惫感瞬间被驱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飘飘的,宛若云端的感觉。
他靠在宽大的椅背上,闭上眼睛。
幻想不受控制地涌现。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给尹家雪中送炭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尹公亲自握着他的手,承诺为他重启“生命序列”项目……
他仿佛看到自己躺在熟悉的医疗床上,富含生命精华的液体重新注入他衰老的血管,
皱纹被抚平,白发转黑,力量重新回到这具腐朽的躯体……
他多活了十年,二十年,依旧大权在握,享受着无尽的尊荣……
李东升干瘪的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扯动,发出了满足而模糊的笑声。
但这愉悦的巅峰并未持续太久。
一种强烈的心悸和眩晕感猛地将他从美梦中拽出!
他艰难地睁开眼,视线却模糊不清,书房里的家具在扭曲旋转。
他试图抬手揉揉眼睛,却发现手臂沉重得像灌了铅,根本不听使唤。
有问题!
中风了?!
还是中毒了?!
是茶吗?!
李东升心头警铃大作,想呼喊外面的守卫,想打电话给刚刚离去的侄子和老友,
喉咙里却只能发出嘶哑的气音,连一个清晰的音节都吐不出来。
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刚才虚幻的暖意。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无声地推开了。
除了张明远的活动轨迹,还附带着一份意外收获——
张明远十六岁女儿张小雨的体检报告。
报告显示,这个女孩拥有极其罕见的“万能供体血型”,
其细胞再生能力是常人的三十倍以上,正是“生命序列”项目梦寐以求的顶级供体类型。
李东升清楚记得当时自己激动到呼吸急促,手指微微发抖。
他那时候已经七十一岁了,上次接受“生命序列”灌注治疗已是一年半前,
近来明显感到精力不济,连批阅文件时手都会不自觉地颤抖,视力也大不如前。
而与尹家合作果然愉快,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
眼前这份报告,简直是天赐良机。
李东升仔细翻阅着报告上的各项指标,脸上的皱纹渐渐舒展开来。
他与尹姓好友相视而笑,那笑容仿佛幻化成了两张大口,令人毛骨悚然。
两天后的深夜,李东升收到了期待已久的消息。
张明远“因酒后意外坠楼身亡”。
同时“其女张小雨因精神受创,已由专业医疗机构接管进行康复治疗”。
报告附件里还有一张张小雨躺在病床上的照片,
女孩手腕上插着输液管,眼神空洞无神,仿佛已经失去了灵魂。
一周后,利用张小雨的血液提取物,他完成了又一次“生命灌注”治疗。
回忆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
李东升捂着胸口,感受到身体机能的衰退。
如今尹家明显在走下坡路,连秦海洋这样的“刁民”都敢拿起武器了。
“摇篮”基地被毁,“生命序列”治疗不知何时才能恢复。
他今年七十三岁,没有定期治疗,医生预言他最多再撑五年。
恐惧如冰水浇遍全身。
他怕死,非常怕。
思前想后,李东升认定,如果说还有谁能让他活下去,只能是尹家。
何况他为他们做了太多见不得光的事——
篡改经济数据、制定倾斜政策、打压竞争对手,甚至协助处理像张明远这样的“麻烦”。
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他下定决心,必须更加卖力地为尹家奔走。
看着桌上新送来的几份上访人员名单,李东升苍老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他按下通话键,对秘书吩咐:
“把最近三个月所有重复上访者的资料整理出来,”
“重点标注那些情绪不稳定、有煽动倾向的。”
“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由,启动‘特殊关怀程序’。”
他所说的“特殊关怀程序”,实则是通过与司法系统的人脉,
将这些上访者以“寻衅滋事”或“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送入特殊看守所;
或者联系合作的精神病院,出具“偏执性精神障碍”的诊断,进行“强制医疗”。
如今尹家自顾不暇,再不可能像处理张明远那样,替他干净利落地解决这些麻烦了。
以李东升现有的能量,最多只能做到这一步。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帮助尹家稳住经济命脉。
他清楚地知道,只要能够协助尹家维持对关键经济领域的控制,
他们一定会记得这份雪中送炭的功劳。
届时,凭借这份情面,尹家势必会动用残存的资源和渠道,为他寻找新的续命之法。
至于那些可能因此破产的企业主、被剥夺合法权益的百姓,
在李东升眼中,不过是维持他生命和权力必须付出的代价。
那些被他送入绝境的人们,从来就不是与他一样的,有血有肉的生命。
——————
数日后,青城,李东升书房内。
刚刚送走自己在治安系统的老友,以及那位经营着“康宁精神疗养中心”的侄子。
他们刚刚高效率地敲定了又一批“重点上访人员”的“特殊关怀”方案:
先是以“寻衅滋事”或“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送入特定看守所;
然后由他的侄子出具“偏执性精神障碍”的诊断,进行“强制医疗”。
这远比走官方流程要快得多,也“干净”得多。
客人们离去,书房重归寂静,只剩下空气的沉闷。
李东升感到一阵深切的疲惫。
仿佛刚才谈笑间决定的那些人的命运,抽空了他本就所剩无几的精力。
他需要提提神。
目光落在茶几上,那里还摆着刚才待客后未曾收拾的茶具。
他重新坐下,信手往紫砂壶里添了茶叶,注入热水。
本以为这泡谈话结束后才匆匆冲泡的茶,滋味会寡淡凉薄。
然而,当温热的茶汤滑过舌尖时,李东升微微一怔。
滋味竟出乎意料地醇厚甘润。
就连书房里那原本空气的沉闷,似乎也悄然散去,呼吸间竟感到一丝……甜腻。
他不由得又饮了一口。
一股奇异的暖意顺着喉管而下,疲惫感瞬间被驱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飘飘的,宛若云端的感觉。
他靠在宽大的椅背上,闭上眼睛。
幻想不受控制地涌现。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给尹家雪中送炭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尹公亲自握着他的手,承诺为他重启“生命序列”项目……
他仿佛看到自己躺在熟悉的医疗床上,富含生命精华的液体重新注入他衰老的血管,
皱纹被抚平,白发转黑,力量重新回到这具腐朽的躯体……
他多活了十年,二十年,依旧大权在握,享受着无尽的尊荣……
李东升干瘪的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扯动,发出了满足而模糊的笑声。
但这愉悦的巅峰并未持续太久。
一种强烈的心悸和眩晕感猛地将他从美梦中拽出!
他艰难地睁开眼,视线却模糊不清,书房里的家具在扭曲旋转。
他试图抬手揉揉眼睛,却发现手臂沉重得像灌了铅,根本不听使唤。
有问题!
中风了?!
还是中毒了?!
是茶吗?!
李东升心头警铃大作,想呼喊外面的守卫,想打电话给刚刚离去的侄子和老友,
喉咙里却只能发出嘶哑的气音,连一个清晰的音节都吐不出来。
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刚才虚幻的暖意。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无声地推开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蒙冤入狱服刑,一日作案十八次,蒙冤入狱服刑,一日作案十八次最新章节,蒙冤入狱服刑,一日作案十八次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蒙冤入狱服刑,一日作案十八次,蒙冤入狱服刑,一日作案十八次最新章节,蒙冤入狱服刑,一日作案十八次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