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那老贼!”

  孟达话音一落,马岱狞声便起。

  众人微微一怔,各自恍然。

  杨阜当年在陇右抵御马超的时候,曾经设计诱马超出城,然后杀了他的妻子。

  后来与马超交战,双方互有杀伤,自此结下血仇。

  放在汉末军阀混战的大背景下,这种事情太常见了。

  甚至都没必要去争执谁是谁非。

  不过这并不妨碍,麋威彻底记起杨阜此人的过往。

  继而终于找到不安的来源。

  游楚远路求援,甚至都没去提醒陈仓防备自己这路人马。

  怎么可能只是为了放自己离开?

  “此事必为老贼布下的陷阱,绝不能弃马入山!”马岱说得斩钉截铁。

  见众人纷纷侧目,又勒马到麋威跟前自辩道:

  “大兄,我并非因为与杨阜有血仇才这么说,更不是因为舍不得马!”

  “咱们麾下多羌骑。”

  “二三子愿意跟随大兄策马东奔西走,半是为了报效陛下,半是因为这符合羌胡的游牧习性!”

  “人在马在,不管天南地北,皆可往来。”

  “一旦失马,就像士兵失去了甲胄和兵器,军心就散了!”

  马岱此言依旧带着浓浓的个人主角情绪。

  却足以让麋威下定了决心。

  自己这数百人亡命于敌境之内,凭什么得以逃脱?

  除了预知历史,熟悉地理等等老生常谈之外。

  于内,不就是全拼一股勇往直前的精神气?

  而精神气这种东西。

  说到底,不就是一种强烈的主观情绪?

  而这。

  恐怕正是游楚及其背后之人的落子所在。

  这么一想。

  就连那条似是而非的绥阳小谷也变得可疑起来。

  假使道路真的存在,但最远也只能到达斜水的东岸。

  那里固然距离魏延很近。

  但距离已经登上了五丈原的张郃部,也并不遥远。

  万一自己好不容易穿过了峡谷,结果一出来,魏延已经退回去了咋整?

  那时没有马,不就彻底跑不掉了吗?

  看似生路,实入死地。

  战马,不能抛弃!

  孟达:“可若不去斜谷,又能去哪里?”

  麋威想了想,道:“去陇右!”

  “啊!?”

  孟达惊声愕然,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不是前几天才从陇右翻山逃入关中?

  却见麋威解释道:

  “不是原路返回,而是北走汧水,自汧县那一段翻过陇坂,到达街亭!”

  “这么走好处有二。”

  “一是郭淮不会想到我们居然短时间内又出陇,可出敌不意。”

  “二是街亭远离渭水,又处于塬沟深处,比起关中这大平原,更适合小股人马匿藏踪迹!”

  “后续不管从街亭南下穿过魏军封锁线,汇合祁山赵翊军,还是西转河西寻觅王师,皆可从容!”

  闻得此言,众将纷纷露出思索的神色。

  麋威这个路线,还是要冒不少风险。

  但确实胜在“出敌不意”。

  毕竟就在片刻之前,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要往那个方向走呢!

  汧水河谷在渭水之北。

  而他们的最终目标汉中,则在秦岭之南。

  可谓南辕北辙。

  孟达稍稍思索,道:

  “陇右北部塬沟确实便于藏身,但彼处比南部贫瘠,人马就食不易。”

  “翻过陇坂前,何妨先攻下一处粮屯,取足食用再走?”

  比孟达更熟悉陇右地理的马岱立即赞成。

  其余各将吏近来跟随麋威游击于陇右,对此深有体会,也纷纷颔首。

  于是全员达成一致。

  讨论的话题也迅速转移到该去攻占哪座屯粮的据点。

  孟达当仁不让道:

  “渭水一线的粮屯,单看扶风一线,便是郡治槐里,中部的郿,以及西部陈仓。”

  “其中槐里、郿皆在积石原以东,此时被张郃、杨秋大军阻隔,难以过去。”

  “而陈仓刚刚被劫掠过,此时必定有所防备。”

  “所以我建议将目标选择汧水一线的城池,雍、隃麋、汧。”

  麋威道:

  “雍距离此地最近,地势为三者最平,如何?”

  孟达摇头道:

  “雍县看似在平原,然其治城却建于台塬上,易守难攻。”

  “一旦不能速下,敌骑闻讯而来,周遭地势太平,反而是坏事。”

  麋威:“那位于汧水河谷内的隃麋和汧呢?”

  “汧距离陈仓最远,袭汧!”孟达信心十足道。

  “如左领军那日在渭水边上献计于陛下所言,军情传递,有远近之分。”

  “我军自临渭东出之后,最先警觉的是陈仓。”

  “其后军情沿河传递,先到隃麋,后到汧。”

  “若我军快马加鞭,汧县守军未必来得及应对!”

  其后众将又合计一番,最终选择孟达的方案执行。

  ……

  就在陈仓驿马驿船东西往来不停的同时。

  远在两千多里外的扬州建业,也收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信简。

  诸葛瑾看到信上封泥,不敢怠慢,立即入见孙权。

  孙权见他面有凝重之色,皱眉道:

  “可是曹氏又来催要质子入朝?”

  诸葛瑾一边递上信简,一边道:

  “是关云长发信来询问来年共同北伐之事。”

  闻得此言,孙权眉头稍展,却冷笑起来:

  “关云长自得襄樊之后,不思北进,反而对孤严防死守,孤还以为他已经忘了孔明的对策了呢!”

  诸葛瑾闻言,立即垂手不语。

  孙权虽知他在避嫌,但不免感觉无趣。

  干脆直白道:“孔明可有来信?”

  诸葛瑾姿态越发恭谨:

  “昨日收到来信,稍后转呈大王(大魏吴王)。”

  孙权摆手道:“不必,简略复述大意便是。”

  诸葛瑾应诺一声,道:

  “孔明信中言刘玄德在益州励精图治两载,今已得甲士十万。”

  “又不日将平取河西,来年必能再添胡骑两万。”

  “彼时,荆益二州大军并发,窥伺秦川,则曹丕东西不能兼顾。”

  “中原有变,但请大王奋发图强,莫要错过天予之机!”

  孙权闻言点头道:

  “卿弟之言倒是实诚,比关云长好相与多了。”

  又感慨道:

  “若刘玄德果真平取河西,则其人基宇,竟跨三州之地,东西南北皆有三四千里,可谓上国矣。”

  “遥想当年,其人被曹操所败,如道旁丧家之犬,只能靠孤接济方可得活。”

  “不曾想十多年后,竟已成上国之主。”

  “苍天待其何其厚也?”

  言道此处,又指着关羽的信道:

  “若咱们君臣再不发奋,只怕有朝一日,关羽就要亲自来建业抓我儿入蜀为质了!”

  诸葛瑾闻得此言,仓惶跪下,口称万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最新章节,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