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姜维不出意外,劝降失败归来。

  因为早有预料,连姜维本人都不带几分沮丧。

  麋威仔细问道:

  “三关守将都是第一时间拒绝投降么?是否有让你等待一段时间的说法?”

  姜维:“当场拒绝,未有稍待。”

  麋威略作沉吟,便再次下令:

  “你再去一趟,这次加两条。”

  “一是先降者可封列侯,次降者可封关内侯,最后降者只能存身。”

  “二是跟每一位守将说,另外两人早已动摇,不过是见安陆这边胜负未分,所以暂时观望。”

  “若再迟疑不决,错失封侯良机,来日恐为天下笑耳!”

  姜维听罢,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将军这是要使诈术?”

  麋威点头:

  “三关本就是三条道路。”

  “我军北上,只要破一关,通一道,便算成功。”

  “反观魏军要阻遏我北上,须同时确保三关不失……他们的顾虑比我们多多了。”

  姜维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假如自己是文岱,拼死守住了武阳关,结果两旁的守将都献关投敌了,那不就白死了?

  另外两关的守将也是这个道理。

  这时麋威又道:

  “若此番他们依旧当场拒绝,你不必再劝,立即去随县找向巨违(向宠),让他强攻武阳关。”

  “若他们让你等待,你便暗中派人密切留意三关之间是否有互遣信使来往。”

  “若有,记清楚路线,不要打草惊蛇,回来跟我汇报……”

  姜维暗暗记下麋威吩咐,再次出发。

  而就在姜维堪堪再次进山之际。

  断断续续了月余的雨势,终于消停。

  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麋威正式发兵攻打文聘的军寨。

  说攻打其实并不准确。

  严格而言,麋威只是让正卒外出列阵。

  然后以此掩护人数更多的郡、辅兵出营。

  后者围绕魏军营寨所在的坡地,大量修筑甬道。

  最终实现包围魏军营寨的目的。

  这是基于双方综合军力对比来考虑的。

  单看人数,汉军五倍于魏军,各类辎重更是碾压式的优胜。

  但魏军骑兵、战马数量却近乎三倍于汉军。

  即便麋威将刘备送给孙权的两百匹胡马也算上,依旧不足魏军的一半。

  更何况有战马不代表就有骑兵。

  这个时代的突骑,是需要经历严格军事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的。

  既然比骑兵比不过,那干脆充分发挥人数、地形的优势,尽可能削弱敌骑的机动空间。

  最终不得不在狭窄的地形内,与汉军短兵相接。

  以“步步为营”对抗“运动战”嘛。

  自古以来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而敌军想要破解这一招,要么通过援军弥补兵力差距。

  要么就只能进山打游击了。

  那么问题来了。

  文聘会弃马入山吗?

  答案再次有点出乎预料。

  弃了,但只弃了一点。

  麋威:“进山者可是其养子文休?”

  “并非文休,只是前往北面的信使,已被下吏悉数截杀。”

  负责进山抓捕的马忠爽利答道。

  “将军,文氏父子已有死志,其所念者,为武阳关的嫡子文岱,是否以此劝降?”

  麋威想了想,摇头道:

  “正因他以文岱传承血嗣,所以更不能让他知道三关当下得失,否则更不惧死。”

  “你遣人射信入寨,说若他自戕,我可保举文休为乡侯,食邑户数参照他在曹魏的待遇。”

  “若顽抗到底,那他这一族便要绝后了。”

  马忠闻言咧嘴笑道:

  “将军这攻心之计越发熟练了!”

  ……

  “如此良驹,不能死于平原交驰之战,只能没于淤泥之中,惜哉!恨哉!”

  文聘摸着爱骑的马鬃,满眼不舍。

  而文休闻得父亲叹息,感觉父亲在借马自喻,心情不由沉郁。

  只能扭头看向营外。

  此时汉军的数条甬道,最近处距离辕门已经不足两箭之地。

  等甬道彻底围上,魏军骑兵便难有作为。

  而在甬道后方,约莫两里地外,有两座小山耸立于营垒和甬道之间。

  山上各自耸立着一面麋字将旗。

  如同平地上的堡垒。

  正是汉军这一段防线的核心之处。

  “休,汝惧死乎?”

  文聘突然开声。

  文休闻言一振,道:“儿愿为大人陷阵,无所惧也!”

  “哈哈,好!”文聘大笑激赏。

  “那我给你五百骑,替我冲一冲西面那座山,敢吗?”

  文休二话不说,振甲一拜便去点兵。

  然而文聘看着他的背影远去,笑容渐渐消失。

  愿为养父陷阵。

  言下之意,一旦父死,便不愿再为朝廷赴死了。

  知子莫若父。

  既知眼前养子,更知北关嫡子。

  至于连血亲都谈不上的其余将兵……

  文聘暗自一叹,便翻身上马,同去点兵。

  不多时,魏军骑士悉数自辕门鱼贯而出,迅速集结于一大一小两面“文”字将旗周围。

  此时营盘外,汉军的数条甬道,最近处距离辕门已经不足两箭之地。

  等甬道彻底围上,魏军骑兵便再难有作为。

  下一刻,文休五百骑先发,自坡上轰然而下,片刻便穿过了甬道缺口,直奔远处战场西侧的高坡而去。

  这五百骑一路疾驰,沿途溅起淤泥污水无数,速度始终提不去。

  唯独是的将领文休身先士卒,所以到底维持了一往无前的气势。

  终于,魏骑抵达坡下。

  汉军早已在此地布下鹿角拒马。

  魏骑迅速推翻一层鹿角,汉军一轮箭雨便已经泼洒下来。

  魏军骑士虽然尽力机动规避,怎奈速度没跑起来,避之不及。

  一时间,好些个人仰马翻。

  文休自从父出征,还从未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气性一下上来,竟不顾敌阵密集严整,往前直冲。

  而将乃兵之胆,有他带头,其余骑士便都有样学样,纷纷跟上。

  不得不说,文休能得到文聘培养,多少是有些战阵上的天赋。

  其人所冲击的位置,恰好是先前邓芝败退的下来的那些个郡兵。

  虽然阵型严密,却对魏骑有了心理阴影。

  在文休猛突之下,阵线很快动摇。

  文休大喜,招呼部下奋勇前击。

  片刻后,真让他成功冲散了这一阵!

  不过,就在他准备裹挟溃军往前,卷向下一阵的时候。

  山坡西侧,也就是涢水方向,忽然有大批骑士涌来,

  正是蓄势多时的六百汉军骑士。

  文休迅速比较了一番两边兵力差距,果断选择避开。

  他很清楚,养父让他冲阵,不是来跟敌军极限一换一的。

  而是通过冲阵,试探出汉军阵线的厚博底细,兵力布置,为后续主力突围找到出路。

  不过,就在他率领骑士自溃军阵中抽身之际。

  坡顶上再度倾泻下箭雨。

  这次文休看得分明,那是一群持弩的士兵,于是再度转向,冲向弩阵。

  众所周知,弩机上弦麻烦,一轮射击之后,需要花费不少时间重新上弦。

  文休抢的就是这个间隔的时机。

  然而。

  一轮箭雨过后。

  未等文休喘过一口气,第二轮箭雨眨眼便至。

  随后是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

  数百张经由张裔改良三年的连发弩,射程、威力今非昔比。

  足足攒射了十轮后,方才停下。

  而此时仍坐在马背上的魏军骑士,已经十不余一。

  文休本人更是被射中了面门,倒于马下。

  当场阵亡。

  “呼……”

  在远处看到这一幕,文聘长长吐气,目光浑浊。

  但数息之后,已经恢复凌厉。

  扬鞭前指:

  “敌骑已被阻隔于西坡,二三子随我突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最新章节,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