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麋威为解决诸葛亮的粮食问题而绞尽脑汁的时候。

  廖立和李平等人也没有闲着。

  借着魏延新败,开始大肆鼓吹诸葛亮奈何不了魏将司马懿。

  一时间,各种质疑出兵的声音再度活跃起来。

  有一说一,单单是两个失势之人闹事。

  别说麋威不屑一顾,就连刘禅都懒得去搭理的。

  但廖立等人鸡贼的地方在于。

  他们看准了眼下人心厌战的大势,以及诸葛亮暂时无法在河东速胜的现实。

  于是利用自己在士林尚存的一点声望,四下奔走,虚声恫吓。

  把不能速胜俨然歪曲成将要败亡。

  继而全面否定出兵河东的这个决策的必要性。

  这无疑给麋威的后勤征发工作严重拖了后腿。

  而这种恶劣的影响,随着河东方向传来又一个坏消息,更是到达了极致。

  却说关平在大河上阻击魏军渡河北上,虽然竭尽全力,仍有万余打着张郃旗号的魏军成功抵达北岸的大阳城。

  而众所周知,大阳往北是有路能穿过中条山的隘口,抵达河东郡治安邑的。

  实际上,这次汉军发动河东之战的各种备选方案里面。

  其中一条就是某部汉军打下安邑之后,可分兵南下陕津,渡河与河南汉军会师于陕县。

  继而自崤函通道直捣洛阳。

  再配合自广成关北上的关羽军团。

  当初汉军数路大军分进合击长安的局面,就能重现于洛阳。

  只可惜张飞部人马尚未打下安邑,缓过一口气来的魏军却反过来走此道北上增援安邑。

  这无疑让战局的前景更加不明朗。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传回长安,各种指斥诸葛亮出兵的声音甚嚣尘上。

  刘禅实在扛不住压力,在七月末的朔日朝会后,特意留下卫将军麋威。

  刘禅:“丞相出师前,嘱托朕若事有不决,当咨询于将军,不知将军有何救时之术?”

  麋威:“陛下是想救时,还是想救局?”

  刘禅一怔:

  “救时如何?救局又如何?”

  麋威沉声讲解道:

  “救时便是重罚几个出头闹事之人,然后厚赂几家大姓大族,以此平息长安的风议。”

  刘禅蹙眉道:

  “重罚那几人朕倒是无异议。只是还能如何厚赂大姓呢?”

  “朕都已经重设虎贲郎,选拔他们家族子弟了。若再有优赏,那就得直接封官、爵了。”

  麋威:“臣便是这个意思。”

  “那如何使得?”刘禅微微吸气。

  “若朕开了此先例,来日再征发军粮,世族以此倒逼朝廷让渡官爵,岂不是要重蹈孝灵帝时西园卖官的覆辙?”

  “先帝对桓、灵之政深恶痛绝,丞相亦多有警言,朕所不敢取也!”

  这时董允忍不住上前提醒几句:

  “陛下慎言!”

  “西园卖官乃是孝灵皇帝穷奢极欲所为,与今朝廷为大计征发军粮,不可相提并论!”

  “陛下非要引喻,当用前汉孝文皇帝时,为解决边患而施行的‘入粟拜爵’之策。”

  刘禅顿时尴尬地挠了挠头。

  也可能朝会上一直戴着沉重的通天冠,捂得头皮发痒。

  “这个……入粟拜爵之策,固然能救一时。”

  “然则朝廷取士已有制度,却与此策有所冲突,朕恐不利于长治。”

  麋威不置可否,平声道:

  “陛下既要思虑长治,那臣就再论一论救局之策。”

  “当今之局的关键,在于河东兵争之胜负。”

  “胜,则长安诸事迎刃而解。”

  “败,则如廖立之徒,按下匏瓜浮起瓢,罚之不尽。”

  刘禅颔首道:

  “朕明白将军的意思了。”

  “若要救局,便要想方设法确保河东的胜利,而不该为时下的困扰而有所动摇。”

  “然则时困不解,则粮资力役难征。”

  “若强行征发,怕是要尽失人心,如之奈何啊?”

  麋威道:

  “臣倒是有一策,可使两难自解也!”

  刘禅顿时亮目。

  就连董允也露出期盼的神色。

  麋威将一份策表递上,并徐声解释道:

  “臣此策,名为‘开中法’。”

  “自先帝入主益州后,为充实军资,将盐铁之利收归官府,并设置司盐校尉、典曹都尉等盐官经营盐井,以换取百姓手中余粮。”

  “此法固然有利于朝廷充实库藏,但将收上来的粮谷运往前线,必要征发力役,而且路途上人吃马嚼,未免有所损耗。”

  “所以臣提议暂开禁中盐铁之利,让民间商贾将自行将军粮运往前线,以换取盐引,回来交换官盐贩卖,以此牟利。”

  “如此,便可将征粮、运输之事交由商贾执行,无须朝廷强行征发。商贾得了盐利,百姓免了征役,朝廷省了人力物力……岂非两难自解也?”

  刘禅想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抚掌大赞道:

  “将军此法妙也!”

  “通过一份‘盐引’,巧妙地将人人厌恶的征发之事,转化为人人趋之若鹜的牟利之事,兵足用而民不怨,可谓贤矣!”

  “卿到底是怎么想到这种妙计的啊?”

  麋威早有腹稿:

  “臣父早年在东海殖货治产,对海盐之利多有思索,臣受父启法,故得此计也!”

  刘禅不由感慨:

  “卿父子皆当世大贤也,虽秦之吕不韦不及矣!”

  这时董允方从这个实际上来自后世经验的“开中法”中反应过来。

  哪有心思去管什么吕不韦。

  他首先当然是惊喜且佩服的。

  但他家学渊源,父亲董和早年就是刘备左将军府里仅次于诸葛亮的辅臣。

  不比毫无施政经验的刘禅。

  很快就察觉麋威这个“开中法”存在一个关键漏洞:

  “关中乏盐,往年多仰仗陇右、益州的井盐供应。”

  “如今用度紧缺,太仓等邸阁储备的官盐并不充足,只怕难以取信于民间商贾。”

  “而若要商贾们自去陇、蜀等地取盐,路途未免过于遥远,恐怕得不偿失,难以推行啊!”

  麋威闻言赞许笑道:

  “今日我方知休昭非止有匡导之能,更有治事之才!来日可入台阁为尚书!”

  董允忙说不敢当。

  但嘴角不免微微翘起了一些。

  麋威转回刘禅道:

  “陛下,休昭所虑,正是臣要说的第二点。”

  “商贾运粮去河东之后,无须再回长安取盐,更不用远行陇蜀,只需将军资交付前线大军,便可就近取盐!”

  此言一出,刘禅又是一脸懵懵懂懂。

  但董允却下意识闭目回忆看过的河东地图。

  终于恍然大悟。

  河东,本来就有盐。

  有大量的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最新章节,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