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允南还是不肯出门吗?”
麋威捏着桌子上的两份信纸,抬头看向杨戏。
杨戏:“已经是第三天了。”
“他说有负于将军,无颜见人。”
说着,微微吐气道:
“那位羊府君非常人也,谯允南败得不冤。”
麋威闻言看向放在最上面的那封信。
这是羊衜给他的回信。
早几日,谯周自信满满地写信给羊衜,通篇引经据典,陈述利害,劝对方早日投降。
本以为羊衜会以激烈的言辞反驳。
然后谯周就能继续据理力争。
哪知羊衜根本不同谯周辩经。
他只说自己感谢麋威给他前外舅孔融平反,若无亲族顾虑,一定即刻献城归正。
但他的兄长和弟弟都在洛阳为官,特别是弟弟,还娶了侍中辛毗之女。
这些亲族关系藕断丝连。
一旦自己投降,牵连甚广。
所以恳请麋威准许他“暗投”。
也即原则上答应归汉,但明面上还要为曹魏守土。
为此,他答应了麋威结儿女姻亲的请求,还请媒人把女儿的表字送来,以示诚意。
这下谯周可谓一拳打到棉花上,有力无处使。
麋威看着纸上“徽瑜”二字,一时有些犹豫。
杨戏见状,道:
“将军可是顾虑羊衜名为暗投,实则行缓兵之计?”
“他就是在拖延、观望。”麋威斩钉截铁道。
“但他既要观望,那心中必定没有为曹氏尽死节的打算,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
“我顾虑的是一旦我离开上党之后,将来局势有反复,这位姻亲是否翻脸不认人?”
“以及应该委派谁代替我留守此地,继续蚕食上党。”
杨戏听前面未觉有异。
听到后面,便咂摸出不对劲了:
“将军要离开上党?”
“是。”麋威闭目。
将压在底部的信翻到桌面上。
那是一封家书。
大汉前司空,朐侯麋竺,已经好些天不能进食饮水。
医者言丧期就在旬月之间。
换言之,麋威丁忧在即。
一旦麋竺老去,按照守丧制度,麋威必须立即挂印奔丧,三年孝期内,不能再担任任何官职。
即便因事夺情,也要颇费周章,不可能在短期内搞定。
况且,从人情世故来说。
人家父亲要死了,当儿子的难道不用回去送终的吗?
丧父就不会伤心难过的吗?
总之麋威离开上党已是铁打的事实。
难怪开始物色上党事务的继承人了。
杨戏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劝慰。
反而是麋威自己先恢复过来,道:
“兵事上,我打算以邓士载为主。”
“去年我举他出守冯翊郡,最终因资历和人望不如三辅出身的射文雄,遗憾错过。”
“此番他军功已足,且又在上党统兵,加上我的举荐,这二千石应该跑不掉了。”
“但士载敏于行而讷于言,身边最好有一个善于言辞的郡丞辅佐。”
“我本意是让谯允南留下,然后文然你随我归去,我再荐你入台阁为郎,以不负足下这数年追随。”
“但如今允南志气已失,我一时找不到更好人选,只能委屈你了。”
杨戏听到麋威要举荐自己当尚书郎,顿时受宠若惊,揖拜道:
“不管入中枢为郎还是出地方为丞,都是为国效力,何谈委屈?”
“将军且安心归去尽孝道,戏必与邓士载勠力同心,替将军经营好上党!”
麋威自是对杨戏一番嘉许。
接下来几日,又仔细与手下们商讨一些后续的细节,算是完成了初步的工作交接。
至于更详细的交接,只能后续以书信交流了。
到了麋威眼下这个地位,就算丁忧守丧,也不可能真的对国事军事不闻不问的。
只要做足门面功夫,别太张扬,就能蒙混过去。
用麋威自己的话来说,这叫辞官不辞职。
居家办公嘛。
他又不是没经历过。
总之,一切打点妥当后,麋威辞别众人,只带上姜维和刘协一行人,返回河东。
不过,就在一行人堪堪走出城门之际,一个披头散发的儒生却追了上来。
正是好几天不见人影的谯周。
“周有负所托,本无颜再见将军。”
“但主臣一场,虽无济于大事,却不能不辞而别。请准许我以仆从的身份继续鞍前马后。”
麋威淡然道:
“我此番归去,若有万一,接下来三年必要到坟前结庐而居,具体来说就是河东盐池之滨。”
“那里虽不至于不长一毛,但终究在乡野,你若随我而去,不免要耽误几年光阴,真的甘心吗?”
“若你打算另谋高就,我回头替你手书一份举荐的文字。”
“我自忖在朝中有几分薄面,足以让你谋到一份养家的差事。”
谯周闻言却坚定摇头道:
“周心中的明公,一是丞相,一是将军。非此二者不足以心服口服。”
“如今既投将军门下,何必三心二意?”
“至于说乡野的清苦,还能比周当年在巴西西充的山野故居更苦?”
“若周所料不差,将军到盐池边上结庐而居,除了尽孝之外,应该还有别的打算吧?”
麋威坦然点头。
于是谯周拜道:
“虽不知将军远谋何在,但愿尽绵薄之力。”
对方说到这个份上了,麋威没有理由拒绝。
况且一旦去守孝,身边的故吏们都要辞退的。
而自己也不好意思去耽误人家前途。
有谯周这么一个学富五车的大儒在身边帮忙写写画画,倒是不错。
于是队伍里又增加了一人。
然而尚未走远,又有一人追了上来。
这是个生面孔,自称是从河内过来。
麋威见此人生得模样俊秀,不由多看了几眼。
那人恭谨地递上一份没有任何抬头、押印的信。
但麋威一看字迹,就认出了是谁写来的。
神色顿时肃穆。
其后仔细阅读,神色更是数次变化。
左右不由投来好奇目光。
然而麋威转头就亲自取火燧烧掉了信纸,只字不提内里的细节。
只问那模样俊秀的年轻人道:
“听闻你已经当了那位公的女婿?”
那年轻人道:
“承蒙不弃,得以见重。”
麋威微微颔首,又道:
“你外舅如今身体如何?”
年轻人道:“尚可。只是偶尔思念往昔,感叹故人已逝,心有遗憾。”
麋威默然数息,叮嘱道:
“请转告你外舅,大事终有期。在此之前,努力加餐,保重身体,以待将来。”
年轻人恭敬应下,准备告辞。
麋威忽然道:“你妻有孕了吗?”
年轻人一愣,不解其意。
麋威微微噙笑道:
“我对足下颇有眼缘,正好近来妻妾给我添了一子一女,想与足下提前订一门亲事。”
年轻人顿时面露惶惑。
自己过去名不经传,怎么第一次见面,这位天下闻名的卫将军就打算与自家结亲了?
自己何德何能啊?
等等,莫不是外舅私下向卫将军举荐过自己……没想到外舅是真把自己当子侄辈来培养,并非暂时利用的棋子。
一念及此,年轻人,也就是某人心心念念了许久的长江战神王濬了。
顿时对徐庶多了许多感激之情。
同时对自己将来的前途,又多了几分信心。
麋威捏着桌子上的两份信纸,抬头看向杨戏。
杨戏:“已经是第三天了。”
“他说有负于将军,无颜见人。”
说着,微微吐气道:
“那位羊府君非常人也,谯允南败得不冤。”
麋威闻言看向放在最上面的那封信。
这是羊衜给他的回信。
早几日,谯周自信满满地写信给羊衜,通篇引经据典,陈述利害,劝对方早日投降。
本以为羊衜会以激烈的言辞反驳。
然后谯周就能继续据理力争。
哪知羊衜根本不同谯周辩经。
他只说自己感谢麋威给他前外舅孔融平反,若无亲族顾虑,一定即刻献城归正。
但他的兄长和弟弟都在洛阳为官,特别是弟弟,还娶了侍中辛毗之女。
这些亲族关系藕断丝连。
一旦自己投降,牵连甚广。
所以恳请麋威准许他“暗投”。
也即原则上答应归汉,但明面上还要为曹魏守土。
为此,他答应了麋威结儿女姻亲的请求,还请媒人把女儿的表字送来,以示诚意。
这下谯周可谓一拳打到棉花上,有力无处使。
麋威看着纸上“徽瑜”二字,一时有些犹豫。
杨戏见状,道:
“将军可是顾虑羊衜名为暗投,实则行缓兵之计?”
“他就是在拖延、观望。”麋威斩钉截铁道。
“但他既要观望,那心中必定没有为曹氏尽死节的打算,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
“我顾虑的是一旦我离开上党之后,将来局势有反复,这位姻亲是否翻脸不认人?”
“以及应该委派谁代替我留守此地,继续蚕食上党。”
杨戏听前面未觉有异。
听到后面,便咂摸出不对劲了:
“将军要离开上党?”
“是。”麋威闭目。
将压在底部的信翻到桌面上。
那是一封家书。
大汉前司空,朐侯麋竺,已经好些天不能进食饮水。
医者言丧期就在旬月之间。
换言之,麋威丁忧在即。
一旦麋竺老去,按照守丧制度,麋威必须立即挂印奔丧,三年孝期内,不能再担任任何官职。
即便因事夺情,也要颇费周章,不可能在短期内搞定。
况且,从人情世故来说。
人家父亲要死了,当儿子的难道不用回去送终的吗?
丧父就不会伤心难过的吗?
总之麋威离开上党已是铁打的事实。
难怪开始物色上党事务的继承人了。
杨戏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劝慰。
反而是麋威自己先恢复过来,道:
“兵事上,我打算以邓士载为主。”
“去年我举他出守冯翊郡,最终因资历和人望不如三辅出身的射文雄,遗憾错过。”
“此番他军功已足,且又在上党统兵,加上我的举荐,这二千石应该跑不掉了。”
“但士载敏于行而讷于言,身边最好有一个善于言辞的郡丞辅佐。”
“我本意是让谯允南留下,然后文然你随我归去,我再荐你入台阁为郎,以不负足下这数年追随。”
“但如今允南志气已失,我一时找不到更好人选,只能委屈你了。”
杨戏听到麋威要举荐自己当尚书郎,顿时受宠若惊,揖拜道:
“不管入中枢为郎还是出地方为丞,都是为国效力,何谈委屈?”
“将军且安心归去尽孝道,戏必与邓士载勠力同心,替将军经营好上党!”
麋威自是对杨戏一番嘉许。
接下来几日,又仔细与手下们商讨一些后续的细节,算是完成了初步的工作交接。
至于更详细的交接,只能后续以书信交流了。
到了麋威眼下这个地位,就算丁忧守丧,也不可能真的对国事军事不闻不问的。
只要做足门面功夫,别太张扬,就能蒙混过去。
用麋威自己的话来说,这叫辞官不辞职。
居家办公嘛。
他又不是没经历过。
总之,一切打点妥当后,麋威辞别众人,只带上姜维和刘协一行人,返回河东。
不过,就在一行人堪堪走出城门之际,一个披头散发的儒生却追了上来。
正是好几天不见人影的谯周。
“周有负所托,本无颜再见将军。”
“但主臣一场,虽无济于大事,却不能不辞而别。请准许我以仆从的身份继续鞍前马后。”
麋威淡然道:
“我此番归去,若有万一,接下来三年必要到坟前结庐而居,具体来说就是河东盐池之滨。”
“那里虽不至于不长一毛,但终究在乡野,你若随我而去,不免要耽误几年光阴,真的甘心吗?”
“若你打算另谋高就,我回头替你手书一份举荐的文字。”
“我自忖在朝中有几分薄面,足以让你谋到一份养家的差事。”
谯周闻言却坚定摇头道:
“周心中的明公,一是丞相,一是将军。非此二者不足以心服口服。”
“如今既投将军门下,何必三心二意?”
“至于说乡野的清苦,还能比周当年在巴西西充的山野故居更苦?”
“若周所料不差,将军到盐池边上结庐而居,除了尽孝之外,应该还有别的打算吧?”
麋威坦然点头。
于是谯周拜道:
“虽不知将军远谋何在,但愿尽绵薄之力。”
对方说到这个份上了,麋威没有理由拒绝。
况且一旦去守孝,身边的故吏们都要辞退的。
而自己也不好意思去耽误人家前途。
有谯周这么一个学富五车的大儒在身边帮忙写写画画,倒是不错。
于是队伍里又增加了一人。
然而尚未走远,又有一人追了上来。
这是个生面孔,自称是从河内过来。
麋威见此人生得模样俊秀,不由多看了几眼。
那人恭谨地递上一份没有任何抬头、押印的信。
但麋威一看字迹,就认出了是谁写来的。
神色顿时肃穆。
其后仔细阅读,神色更是数次变化。
左右不由投来好奇目光。
然而麋威转头就亲自取火燧烧掉了信纸,只字不提内里的细节。
只问那模样俊秀的年轻人道:
“听闻你已经当了那位公的女婿?”
那年轻人道:
“承蒙不弃,得以见重。”
麋威微微颔首,又道:
“你外舅如今身体如何?”
年轻人道:“尚可。只是偶尔思念往昔,感叹故人已逝,心有遗憾。”
麋威默然数息,叮嘱道:
“请转告你外舅,大事终有期。在此之前,努力加餐,保重身体,以待将来。”
年轻人恭敬应下,准备告辞。
麋威忽然道:“你妻有孕了吗?”
年轻人一愣,不解其意。
麋威微微噙笑道:
“我对足下颇有眼缘,正好近来妻妾给我添了一子一女,想与足下提前订一门亲事。”
年轻人顿时面露惶惑。
自己过去名不经传,怎么第一次见面,这位天下闻名的卫将军就打算与自家结亲了?
自己何德何能啊?
等等,莫不是外舅私下向卫将军举荐过自己……没想到外舅是真把自己当子侄辈来培养,并非暂时利用的棋子。
一念及此,年轻人,也就是某人心心念念了许久的长江战神王濬了。
顿时对徐庶多了许多感激之情。
同时对自己将来的前途,又多了几分信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最新章节,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最新章节,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