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平亲自侦查,那肯定不会有假。

  可是……凭什么这么少?

  总不能是车骑将军曹仁无谋,横海将军吕常少智吧?

  即便这两个都失了智。

  不还有右将军徐晃和扬武将军满宠吗?

  这四位,除了曹仁发挥有点不稳定。

  另外三个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能臣猛将。

  前世关羽折戟襄樊,正是败在这四人的通力合作之下。

  说实话。

  此时麋威本已压抑下去的某个念头,蹭地一下又冒了上来。

  只是,若真的出现那种规模的大撤退。

  此前不该一点消息都没有。

  从春末至今,往襄樊方向派遣的斥候根本就没停过!

  他现在做梦都能梦见那两座城!

  不过,就在这日午后,关平又有信使抵达。

  除了传递调运辎重的军令之外。

  又补充了一条额外的情报:

  原来曹仁夏天剿匪的时候,曾经从各城大量抽调兵力、民夫。

  原计划秋收前就会遣返原籍。

  只是恰逢这次关羽剑指沮漳河上游。

  然后双方事前谁都没料关平这路偏师,以及麋威这支偏师中的偏师,因为进军速度太快,居然正好卡在宜城守军返回前的空窗期。

  于是才出现了眼下这种堪称诡异的状况。

  既如此,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机不可失,攻城!

  ……

  宜城西郊的一片高坡上。

  费祎奋力打马而上。

  很快就看到关平的身影。

  后者正失神眺望那座水泽环绕之中襄阳南鄙之城。

  直到听到马蹄声,方才回转。

  费祎:“将军何所虑?”

  “无虑。”关平淡笑。

  “不过是想起些许往事,”

  费祎:“可是想起去年北伐时,攻占此城的方略?”

  关平点点头,但很快又轻轻摇头,道:

  “去岁数万精锐浩荡而上,剑指襄樊,此城必克。”

  “而今日不过是北上牵制敌军,攻不攻城还两说。”

  微一顿,又道:

  “只是我记得去年此时,宜城不但守军充足,附近十里八乡还都炊烟不断。”

  “而若往前再想,那年刘镇南(刘表)还治事于襄阳,我常常骑马到各处城郊射猎,那时岂止是处处炊烟?”

  “南来北往的商贩根本是候着晨鼓赶集,踏着金声收摊的。”

  “可如今,都不见了。”

  费祎喉头一动,欲言又止。

  “不说这些丧气话了。”

  关平笑意一敛,道:

  “麋都尉那边安排妥当了?”

  谈及兵事,费祎立即肃容:

  “麋都尉令从事中郎习宏领一曲兵留守鄀县。”

  “又以向巨违部西入夷水,以接应我军渡河攻城。”

  “其部水师则继续沿汉沔北上,绕行上游的朱湖陂和臭池二湖,从水路转入宜城东!”

  关平听得连连颔首。

  又想起刘备和麋威都对眼前之人颇为赞誉,忽道:

  “你可知麋都尉本部为何不从夷水入,反而绕行上游的湖陂?”

  费祎略作沉思,谨慎道:

  “我从军日浅,不敢言知兵,倒是想起先前在江陵听到的一事。”

  “去年冬天,敌军在江陵东郊潜渡北上,险些就阻断了大军的归路。”

  “彼时麋都尉登楼观望江陵山河形势,窥见敌营破绽,一举反败为胜。”

  “而个中关键,正是地势高低。”

  “或许今日也是如此?”

  关平闻言,颔首认可之余,一时感叹:

  “都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可世间熟读兵书之人,有几人真能如麋都尉一样,初次掌兵,就已得兵法精要?”

  费祎听到连连点头。

  但未等他再开口,北边忽而扬起一股异样的烟尘。

  ……

  “我就是个纸上谈兵之辈。”

  麋威指着身前地图,如此对部下说道。

  “好在巨违是个知兵的宜城人,他提醒我,臭池之水能通入宜城东北角,由此进攻,可事半功倍!”

  闻得此言,群下表情各异。

  詹思服扶刀站在麋威身侧,一脸茫然,但也一脸无所畏惧。

  潘秘仔细看了看地图上那些隐隐可见的划痕,对某人的自我评价不以为然。

  而习宏干脆在听到第一句后,就整个人陷入了莫名振奋的状态。

  唯独杨仪第一次跟随麋威作战,没什么经验参考。

  便下意识卖弄起来:

  “说到宜城东郊的臭池,就不得不提及秦将白起破鄢之战。”

  “荆襄沔右诸城的地势,西高东低,宜城也是如此。”

  “此城在先秦名为鄢,乃是楚国别都。”

  “白起攻鄢,引西山之水灌城。”

  “大水西入东出,最终在今宜城东北角溃出,又积聚成渊池。”

  “城中百姓随水流溺死于城东者,难以计数,以至于臭味经年不散,故得‘臭池’之名。”

  说到这,杨仪对麋威道:

  “绕行臭池固然便于发挥水师之利,但因地势低下,容易被守军以箭矢俯射。”

  “都尉何妨以斗舰为前驱,以掩护小船,待拿下城墙,再全军俱发?”

  “杨公此言稳妥,就这么办!”麋威立即认可。

  杨仪顿时展颜。

  人人都说麋都尉谦退有德。

  但那些所谓谦退之士大多是沽名钓誉之辈。

  骨子里其实自负得很。

  这麋都尉是真的能虚心纳言的啊!

  也就是对方此时官位不过比两千石,又只是边郡守将。

  不然杨仪都想直接投入其门下了。

  这种又听劝、又有决断,还格外尊重自己的主将,实在难得!

  翌日,全军分批朝食,整装待发。

  但,就在麋威刚刚登船之际。

  汉水对岸斥候来报:

  关平部的斥候在宜城北遭遇大量南下的徐晃斥候。

  关平怀疑徐晃正在南下驰援宜城。

  为防不测,停止攻城,准备撤军!

  ……

  “关荡寇如何断定是徐晃部骑兵?”

  鄀县县寺,杨仪捧着调令,面色明显不甘。

  其余人也多有惊疑之色,议论纷纷。

  却是惊多于疑。

  毕竟北人骑兵之利,就算没亲眼见过,也早有耳闻。

  唯独是先前疑东疑西的麋威。

  此时靴子落地,反而由内而外彻底平静下来。

  先是示意众人稍安勿躁,然后才道:

  “关将军不但与徐晃是旧识,去年更是在樊城下对垒多时,肯定熟悉其人战法。”

  “听闻徐晃用兵,素来谨慎持重,常令斥候远出。”

  “直到窥见战机,才会猛然出击。”

  “正应了兵法所言:始如处子,后如脱兔。”

  “此番我军攻取宜城本就是趁敌不备。”

  “若宜城有了后援,那自然不该再有妄想。”

  闻得此言,杨仪一时气沮。

  其实他比在场所有人都了解徐晃的难缠。

  往远了说。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的时候,徐晃就曾替曹操在襄阳周边四处攻城略地。

  那时杨仪尚未离开襄阳家中,岂会不知?

  往近了说。

  前两年争夺汉中的时候,徐晃以一支偏师大破将军陈式的十营人马,让刘备断绝汉中内外之计迟迟不能生效。

  这正是骑兵长途奔袭的威力所在。

  若说曹魏骑兵之利,十分有五分在曹操这个北方霸主。

  剩下五分,便是由张辽、徐晃、张郃这批当代一流骑将所共分的。

  除非关羽亲提大军至此,否则谁能撄其锋芒?

  搞不好,十二年前败走当阳的场景又要重演的!

  不过,就在狂傲如杨仪也开始认命之际。

  麋威却突然给出了反常命令:

  暂缓一日撤军,并加派斥候北上襄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最新章节,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