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号。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正式开打,依照惯例,世界杯开赛第一场都是东道主负责揭幕。

  约翰内斯堡体育场的包厢内,看着南非对阵墨西哥的比赛,沈良有点意兴阑珊。

  打的一点都不精彩。

  双方有点菜鸡互啄的意思。

  不过。

  他爸还有程好爸妈却看得津津有味,主要是现场氛围很好。

  再热的天,也没有观众热情。

  “小良,你觉得谁能赢?”

  跟沈良一样觉得乏味的还有老妈周蕙欣,她平时压根不看足球。

  “谁都有可能吧。”

  对南非世界杯,沈良是毫无记忆,他只记得冠军好像是西班牙,小白伊涅斯塔一剑封喉。

  对手是谁来着?

  荷兰?

  还是西班牙来着。

  虽然知道西班牙大概率会夺冠,但沈良并没有继续下注的意思。

  02、06年世界杯下注,那是因为缺钱。

  现在他还缺钱吗?

  深光影视的最近市值已经突破700亿大关,还有,大疆无人机的业务也在飞速扩张。

  就在世界杯开赛之前,大疆推出了一款摄影级的航拍无人机。

  这款产品一上市,好莱坞的设备租赁公司就下来了大单,国内这边同样如此。

  日、韩、欧洲、南美等等地区的影视器材租赁公司都下了订单。

  因为太好用了。

  对比租用直升机航拍,成本低了十倍。

  即便拍摄素材的画质不如直升机航拍,那也没关系,可以后期进行特效制作。

  反正,一个字,好用。

  随着大疆无人机的畅销,活跃在亚洲市场的风投们,闻风而至。

  他们嗅到了一种味道。

  独角兽的味道!

  然而。

  创始人汪涛却没有开启融资的意愿。

  三亿美金估值?

  不接!

  五亿?

  还是不接!

  红杉、IDG、GGV、金沙江、经纬等等风投机构陆续找到了沈良。

  他是大疆的大股东,这件事不是什么秘密。

  说曹操,曹操到。

  这不。

  南非队刚刚进了一球,沈良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低头一看。

  来电人:马赟。

  “爸,妈,我去接个电话。”

  言罢,沈良拿着手机走到了旁边的酒水间。

  “喂,马总。”

  “沈导,没打扰到你吧?”

  电话那头,杰克马带着标志性的笑容。

  “马总见外了,哪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

  “哈哈。”

  马赟呵呵一笑。

  “在南非那边玩得怎么样?”

  “挺不错的,第一次来这边,看到了很多从前没见过的东西。”

  紧接着,两人寒暄了一会,眼看火候差不多了,杰克马道明了来意。

  “老弟,我这个人呢,喜欢直来直去,是这样的,今天这个电话,其实是软银的孙董让我打来的。”

  “哦?是为了大疆的事?”

  “对。”

  杰克马直言道。

  “孙董让我探探你的口风。”

  “马哥,既然你问了,那我就实话实说,大疆呢,目前没有对外融资的意向。”

  沈良如实道。

  “还有,你应该也知道,我不是那种喜欢插手公司事务的股东,像微博那边,我平时基本不管事。”

  “大疆这边也一样,日常事务,什么时候开始融资,都是汪涛负责。”

  听到这个回复,杰克马的脸上丝毫没有讶色。

  很正常。

  他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但。

  电话还是得打。

  这是态度问题。

  虽然阿狸现在的发展势头很猛,也不缺钱,但早期如果没有软银的投资,那就没有今天。

  问一下而已,又不费什么事。

  接下来几天,沈良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各种各样的电话,那些风投机构,神通广大。

  从商界,到影视圈,再到政界,以及各种二三代们,都能找到关系。

  不过。

  压力并不是很大。

  一家商业级的消费无人机罢了。

  市面上又不是只有大疆一家公司做,那些风投机构只是秉持着有枣没枣打三竿的态度。

  如果他们知道大疆未来会成长为无人机领域的TOP1,那么,沈良大概率是顶不住压力。

  “又是风投那边的?”

  看到沈良挂断电话,正在护肤的程好顺口问了一句。

  “不是。”

  沈良坐到她身后,继续帮她吹头发。

  “是陶坤那边的电话,那部电影的份额定了下来。”

  “环太平洋?”

  “对。”

  沈良笑着点了点头。

  “深光投30%,派拉蒙投30%,传奇影业投20%,剩下的20%的份额留给其他联合出品方。”

  “哦。”

  程好没继续追问这个项目,她知道黄圣伊准备竞选女主的事。

  “那你那部电影呢?”

  “那部电影还在谈。”

  沈良把档位调低了一点。

  《彗星坠落》不是找不到投资,而是想投资的人太多了,环球、派拉蒙、华纳、福克斯、哥伦比亚都想掺和一脚。

  两亿美金?

  小意思。

  好莱坞最缺的是钱,最不缺的也是钱。

  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头的导演,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对知名导演,特指那些全球范围知名的导演。

  钱是随随便便就能拉来。

  经济危机也不影响电影的融资效率。

  没谈好是沈良想继续吊一吊,看看能不能爆出更多的金币。

  《彗星坠落》这部电影,沈良只准备投个2-3成,再算上他的导演分红,也有3-4成的收益。

  把风险留给其他人。

  闲聊了一会,程好也拾掇好了,两人一起走出了房门。

  今天这场比赛还挺有关注度的。

  时隔44年,朝鲜重返世界杯,并且,他们今天的对手还是巴西队。

  巴西。

  在足球世界,不论是哪一年,巴西都是夺冠热门球队,双方的实力差距,清晰可见。

  沈良前世虽然没有看这场比赛,但郑大世的泪水,他知道。

  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南非世界杯记忆。

  还有一个就是章鱼保罗。

  除此之外,他就没有其他的印象了,谁让他那会太忙,连妹妹都没工夫陪,哪有空去看世界杯。

  “唉。”

  看着大屏幕上哭泣的郑大世,老沈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算是半个球迷。

  想想国足,再看看这场比赛,朝鲜都进世界杯了!

  国足呢?

  太气人了!

  翌日。

  郑大世哭泣的照片传遍了全球媒体,登上多家媒体的头版。

  就在这一天。

  华语圈内传出一个劲爆的小道消息。

  深光又有大动作!

  一个投资两亿美金的大项目!

  华艺兄弟。

  “两亿美金?”

  大王蹙眉道。

  “不就是那个《彗星坠落》吗?”

  “不是。”

  小王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是另外一部电影。”

  “也是两亿美金?”

  “嗯。”

  小王点了点头。

  “据说还是深光主控的项目。”

  “深光哪来那么多的钱?”

  都是圈内人,谁不知道谁的底细?

  深光是民营第一的影视公司,这没错,但家大业大,也架不住吃饭的嘴多啊。

  深光这两年最主要的战场可不是电影制作,而是院线投资。

  已经建成的+在建的项目,旗下的电影院已经超过100家,这还是直营的门店。

  再算上加盟店,都130多家了。

  国内省会城市几乎是全覆盖。

  院线投资是重资产项目,华艺这两年的重点也是多元化,他们不投院线,不是不想投。

  而是投不起。

  几个亿投进去都翻不起什么水花。

  要一年投几个亿,还得是大几亿,有那个钱,他们投在电影市场不好吗?

  现在影视市场那么火热。

  华艺好歹是国内前二的民营影视公司,只要是他们投资的项目,不缺钱。

  先把项目立起来。

  然后。

  不需要等电影上映,他们就能打包卖份额。

  投资1000万,能卖出1100-1200万的份额,如果遇到冤大头,卖到1300,1500万,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

  重点项目,华艺是不怎么卖的,或者说,卖少一点。

  这种金融圈的套路,他们是跟好莱坞学的,那边就能卖期权,把电影当成金融资产来运作。

  这才是正确的赚钱方式!

  风险还低!

  遇到大爆的项目,炒一炒股价,单单股票升值的钱,就能让他们兄弟俩吃的盆满钵满。

  习惯了赚快钱,很难再回到过去。

  想想过去,他们是真傻,从剧本,到审核,再到拍摄、后期、上映、宣发,一套跑下来。

  累死累活,人情搭进去一堆,赚不赚钱,赚多少钱,都是一个未知数。

  现在?

  只要用对了办法,那是躺着挣钱啊!

  “哥,你说是不是跟咱们一样?”

  半晌,王仲磊开口道。

  像他们什么样?

  鸠占鹊巢啊,投少量的钱,花大价钱宣传,让外界以为是他们主控的项目。

  “你觉得呢?”

  王仲军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弟弟。

  虽然他也想超越深光,拿到民营第一的头衔,但,在投资方面,他还是有几分佩服的。

  深光,或者说,沈良看人太准了。

  扶一个,成一个。

  最近这几年,国内涌现出来的青年导演,大半都是深光投起来的。

  野生的真没几个。

  什么路钏,那都是过去式了。

  华艺跟他早就完成了切割,幸亏没继续投钱,那部什么《金陵,金陵》,估计也是扑街。

  路钏才多大?

  这个年纪就想碰历史题材?

  没瞧见沈良都没碰那些题材嘛,他拍的《赤壁之战》虽说也是历史题材,但更偏演义侧。

  是商业片。

  “那就是……”

  没等小王把话说完,王仲军便抬手打断。

  “别想了,是银行贷款。”

  “啊,哥,你知道啊?”

  小王惊讶道。

  “你来之前我刚知道的。”

  大王道出了深光的资金来源。

  “深光名下的票房产出、版权收益、院线的地块、设备等等,都是可抵押资产。”

  “对了,还有影视城,庐州的那个影视城现在也值钱,陈恺歌的下部电影,好像就要在那边建城。”

  “什么电影?”

  “不知道。”

  王仲军淡淡的吐了口烟圈。

  “只知道是唐朝题材。”

  “唐朝?”

  小王愕然道。

  “那应该去象山啊。”

  自从小胖主演的那部《武媚娘传奇》播出后,象山的唐城就火了,国内但凡是唐朝相关的题材,剧组都会进驻象山。

  “估计是陈大导看不上吧。”

  王仲军说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嘲讽,实际上却没有那个意思。

  陈恺歌拍电影可能会亏钱。

  建城,多半是不亏的。

  如今,国内每年产出的电视剧有几万集,大几百部电视剧,再加上大几百部电影。

  一年有上千个剧组开工。

  这是什么概念?

  以1000部计算,每部平均投资100万,那也是10个亿。

  显然。

  100万的投资是不可能的。

  眼下这个光景,不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投资低于300万,出门都不好意思上桌。

  以300万计算,那就是30亿的投资。

  拍作品,总得有场景吧?

  影视城的买卖不止是租场景,道具、服装、住宿、房租等等,都是收益。

  虽然全国大大小小的影视基地也不少,大型影视基地的竞争也很激烈,但如果有知名导演的名气加成,流量不会太差。

  好好运作,即使当年亏本,过几年也能慢慢收回成本。

  陈恺歌有没有名气?

  绝对有。

  一部《霸王别姬》就能让他吃到死,别管什么《无极》,什么《梅兰芳》,电影扑了不要紧,招牌还在,他就不会缺投资。

  “所以,是庐州那边的银行给深光的贷款?”

  “差不多。”

  王仲军不羡慕深光挣钱,他羡慕的是深光总能拿到低息贷款。

  眼红啊!

  人家庐州是真金白银的支持。

  如果,如果他们……

  算了。

  想想也不可能。

  他们这里是哪里?

  燕京啊。

  权贵云集,公司遍地都是,只要是进了国内的500强企业,都会在燕京设点。

  国内的大公司也是如此。

  什么影视产业,便是深光这样的领头羊,那也没用。

  盘子太小,人家瞧不上。

  想借钱?

  该怎么办,怎么办,不好办,那就不办。

  反观沈良老家那边,各种政策,应享尽享,虽然很多钱都是专款专用,但这边省下来的钱,可以投到别的地方。

  如果有的选,王仲军很想跟沈良换个位置。

  燕京户口好像也没有那么香。

  另一边。

  小王的眼底也闪过几分无奈,还有嫉妒。

  外地人,好像也不全然是坏事。

  瞅瞅沈良在那边的牌面,还有政策,他们华艺也想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华娱2001:叫我导演!,华娱2001:叫我导演!最新章节,华娱2001:叫我导演!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