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让李世民的处境变得无比尴尬。

  人家没称帝,名义上就不是叛逆。

  你若是继续带兵攻打,就成了唐室无故征伐有功之王,

  师出无名。

  可若是不打,灰溜溜地回来,又显得自己无能至极。

  权衡之下,他只能选择先回朝禀报。

  “够了!”

  龙椅上,李渊终于爆发出一声怒喝,打断了两兄弟的争执。

  “国难当头,你们兄弟二人,还要在此互相攻讦,成何体统!都给朕住口!”

  帝王之怒,让整个大殿的空气都为之震颤。

  李世民和李建成皆是心中一凛,立刻躬身请罪。

  “儿臣知罪。”

  李渊的目光在两个儿子脸上一一扫过,心中充满了失望。

  他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然后将目光投向了殿下的臣子们。

  “诸位爱卿,眼下李岩坐大,已成心腹之患。”

  “南北对峙,已是事实。对于此人,对于此局,尔等,可有良策?”

  大殿内又是一片沉默。

  良策?能有什么良策?

  打?国库刚刚经历连番大战,已是捉襟见肘,实在无力再支撑一场与整个北方势力的大决战。而且,李岩军威正盛,谁敢保证一定能赢?

  不打?那就等于是默认了李岩对北方的事实统治,李唐的颜面何存?这天下,又该如何一统?

  就在这进退维谷的当口,中书令裴寂颤巍ながら地走了出来。

  “陛下,臣,有一策,或可解眼下之困局。”

  李渊精神一振:“裴爱卿快讲!”

  裴寂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陛下,李岩此人,虽有席卷北方之势,但他至今未曾称帝,仍以‘镇北王’自居。此举,耐人寻味啊。”

  “哦?此话怎讲?”

  “臣以为,这说明了两点。”裴寂伸出两根手指,“其一,他根基未稳,不敢贸然称帝,以免成为天下公敌。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心中对我大唐,对我主陛下,或许……尚存一丝敬畏之心!所以只要我们不给他正名,他就算称帝,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都露出了鄙夷之色。

  敬畏之心?那李岩连你大唐的秦王都敢耍得团团转,还敬畏个屁!

  但李渊却听进去了,示意他继续说。

  裴寂不理会旁人的目光,继续侃侃而谈。

  “既然如此,我等何不顺水推舟,化被动为主动?”

  “陛下可下一道圣旨,不是征伐的战书,而是册封的恩旨!”

  “册封?”李渊皱起了眉头。

  “没错!”裴寂肯定地说道,“陛下可下旨,就说听闻镇北王李岩平定中原叛逆王世充有功,为国除害,朕心甚慰!为彰其功,特此正式册封镇北王改为世袭,食邑万户,赐九锡,开府建衙,总管黄河以北所有军政要务!允许其承制拜官,便宜行事!”

  “什么?!”

  “这万万不可!”

  裴寂的话音刚落,朝堂瞬间就炸了锅!

  这算什么?这不就是承认了李岩的合法地位,将大唐的半壁江山拱手相送吗?!

  就连一直沉默的李世民,眼中也闪过一丝错愕。

  但是裴寂却对着众人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智珠在握的笑容。

  “诸位稍安勿躁,听老夫把话说完。”

  “陛下,此举看似示弱,实则是一招妙棋!”

  “首先,我们下了这道恩旨,从名义上,李岩便是我大唐的臣子!他再怎么势大,也是我大唐册封的王爷。”

  “这天下,就还是陛下的天下!我大唐的正统地位,便保住了!”

  “其次,这道圣旨,是把一个天大的难题,抛给了李岩自己。”

  “他若是接旨谢恩,那便是自认臣属,日后我等再对他用兵,便是平定藩王内乱,师出有名!他若是胆敢抗旨不遵,那便是公然谋逆,坐实了反贼的名头!届时,天下人心,必将站在我大唐这一边!我们同样是师出有名!”

  “无论他接与不接,主动权,都将重新回到我们的手上!”

  “而最重要的是……”

  裴寂压低了声音,“此举,可以为我们争取到最宝贵的时间!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休养生息,积蓄国力,平定南方其余的割据势力。”

  “待到我们国富民强,兵精粮足之日,再与那李岩一决雌雄,收复北地,岂非易如反掌?”

  一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入情入理。

  原本群情激奋的朝臣们,渐渐冷静下来,仔细一想,这似乎还真是眼下唯一可行的办法。

  这是一个苦涩的,但却不得不吞下的策略。

  李渊坐在龙椅上,闭上了眼睛,手指停止了敲击。

  大殿内,落针可闻。

  许久,他才缓缓睁开双眼,那眼中的震惊与愤怒已经退去,取而代代的是帝王的冷静。

  “准奏。”

  “就依裴爱卿之策,拟旨吧。”

  “陛下圣明!”

  裴寂长舒一口气,躬身退下。

  然而,站在队列中的李世民,却是死死地攥紧了拳头。

  他看着裴寂那张自鸣得意的老脸。

  又看了一眼身旁兄长那嘴角不易察觉的微笑,心中涌起一股滔天的怒火与无力。

  这道圣旨一下,便等同于向李岩低了头。

  而这低头换来的所谓时间,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苟延残喘。

  他更知道,今日朝堂之上的这场博弈,他输了。

  不仅在战场上被李岩无视。

  更在朝堂上,被兄长和这些老臣们联手,将他奋力一搏的机会,彻底堵死。

  他抬起头,最后望了一眼那高高在上的龙椅,眼神深处,一抹野心悄然滋生。

  半个月后。

  伴随着洛阳周边的城镇逐渐落入掌控。

  紫微宫,议事殿内。

  李岩端坐于主位之上,下方是镇北军的核心将领与部分刚刚归附,且在昨日叛乱中立场坚定的前朝官员。

  殿内的气氛,肃穆而又带着一丝兴奋。

  “王爷,”

  王笑林手持一份簿册,躬身禀报道。

  “经此一役,城中顽固势力已基本肃清,查抄乱党家产所得,金银布帛无数,粮草……更是堆积如山!足以支撑我大军两年用度有余!”

  钱串子也凑了上来,满脸放光地补充:“岩哥,不只是钱粮!那些世家大族的私兵护院,咱们也缴了械,足有三千多人!这帮蛀虫,真是富得流油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最新章节,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