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
程知节不解地挠了挠头,“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麻痹我们?”
“没错,麻痹的,不只是我们。”
李岩目光深邃,他看了看帐外的天空,又看了看地图上的马邑,以及更远处的长安。
“苍狼铁骑的覆灭,会引起大唐朝廷的警觉。他更知道,大唐的情报系统,绝不会像我们想的那么迟钝。所以,他选择了一条最隐蔽的行军路线,并且,尽可能地抹去沿途的一切痕迹。”
“那些被放弃的营地,不是为了撤退,而是为了制造一种突厥主力已经远遁的假象,为他突袭马邑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这……这老狐狸!”单雄信忍不住骂了一声。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李铁柱急了,“他要是真奔着马邑去了,我们还在这盘龙山谷里干耗着,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战机?”
“不。”
李岩摇了摇头,脸上没有丝毫焦急,反而带着一丝成竹在胸的淡然。
“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走到沙盘前,将代表着汉王军主力的小旗,从盘龙山谷的位置拔起,然后,指向了盘龙山谷东北方向,一个标注着蓟州城的城池。
“传我将令,全军整备兵马,立刻回城,返回蓟州城!”
“回……回蓟州城?!”
众将闻言,无不大惊失色。
“王爷,那马邑怎么办?!”李铁柱急忙问道。
“是啊王爷,马邑城若是被突厥人攻破,后果不堪设想啊!”程知节也面露忧色。
“不必担心。”
李岩摆了摆手,脸上那抹讳莫如深的笑容,越发明显。
“我早就说过,大唐朝廷并非毫无作为。”
“更何况,我们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单纯地为了守住某一座城池。”
“萧山,你做得很好,你的一无所获,恰恰证实了我的判断,颉利可汗越是想要掩饰行踪,就越是说明,他确实是在进行一次秘密的突袭。”
“至于马邑……”
李岩轻描淡写地说道:“既然他想去,那就让他去,兵者诡道也。有时候,我们不需要亲自出手,只需要做一只安静的黄雀,看着螳螂和大唐那只蝉,互相争斗便可。”
“王爷的意思是……”
单雄信似乎捕捉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李岩点点头,“我们不介入他们之间的争斗,但我们,可以做那个,最终摘取胜利果实的人。”
“传令下去,全军回城!!”
随着李岩的命令下达,镇北军放弃了盘龙山谷的阵地。
以最快的速度,朝着蓟州城方向急行军。
几天之后,蓟州城外,北风萧瑟。
宽阔的官道上,镇北军如同一条蜿蜒的铁龙,裹挟着漫天风沙,全速向着城门急行。
将士们虽然面露疲惫,但行军队列依然严整,步伐坚定。
在队伍之中,一些将领的脸上,却隐隐带着一丝忧虑。
“老程,你说王爷这次,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
行军途中,单雄信策马靠近程知节,压低声音问道。
他的目光不时地瞟向前方李岩的帅旗,眼中带着纠结。
程知节咂了咂嘴,手里的马鞭轻轻拍打着马鞍,却没有直接回答。
他知道单雄信问的,是放弃马邑,回师蓟州城这件事。
“咱们王爷的脑袋瓜子,可不是你我这等粗人能琢磨明白的。”
程知节沉吟片刻,最终也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答案。
“不过,跟着王爷打仗,什么时候吃过亏?要不是王爷及时识破了颉利那老狐狸的诡计,咱们可就真成瓮中之鳖了!”
“话是这么说没错。”
单雄信挠了挠头,脸上还是带着几分困惑。
“可马邑毕竟是咱们的粮草重镇啊!要是真被突厥人给……”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话里的意思,在场的人都明白。
一旦马邑失守,汉王军的后勤补给将面临严峻考验。
一旁的王玄策闻言,也忍不住插话道:“二位将军,王爷当然知道马邑的重要性。但王爷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决断,想必有更深层的用意。”
他顿了顿,想起之前在盘龙山谷时,李岩那一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由得心中一动。
“我猜测,王爷此举,很可能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我们看似是放弃了马邑,实则是将计就计,引君入瓮。”
“只是这其中曲折,非我等所能看清。”
虽然心有疑虑,但经过盘龙山谷一役。
众将对李岩的信任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尽管私下里议论纷纷,却没有人再敢公开质疑。
李岩坐在马背上,耳听八方,又岂会不知道众将的这些小动作?
他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此时此刻,过多的解释反而会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迷茫。
“传我将令!”
“全军回城后,立刻抓紧时间休整,补充粮草,检查甲胄兵器!”
“另外,斥候部队,给我进一步扩大侦查范围,以马邑为中心,向四方辐射,任何风吹草动,都必须第一时间上报!”
“遵命!”
号令层层传递,镇北军将士们精神一振,齐声应诺。
……
蓟州城,城楼之上。
李岩手扶城墙,哪怕是他,在两天两夜的急行军后也多少有些扛不住了。
身后的蓟州城,此刻更显雄壮。
城墙上,镇北军的旗帜迎风招展,昭示着这片土地新的归属。
“夫君。”
李秀宁轻声走到李岩身旁,递过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
“城防已初步布设完毕,将士们也已尽数入城休整。”
李岩接过姜汤,小口啜饮,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全身。
“斥候那边,可有消息?”
李秀宁摇了摇头:“目前萧山那边尚未有关于突厥主力的确切消息。”
“马邑方向一片平静,没有任何异动。”
“反倒是幽州方向,突厥的零星部队有所收敛,似乎是收到了什么命令,开始向北撤退。”
“哦?”
李岩眉峰一挑,“看来,颉利这条大鱼,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狡猾啊。”
就在李岩准备转身离开城墙时,远处官道尽头。
一个黑点由小变大,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向蓟州城奔来。
程知节不解地挠了挠头,“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麻痹我们?”
“没错,麻痹的,不只是我们。”
李岩目光深邃,他看了看帐外的天空,又看了看地图上的马邑,以及更远处的长安。
“苍狼铁骑的覆灭,会引起大唐朝廷的警觉。他更知道,大唐的情报系统,绝不会像我们想的那么迟钝。所以,他选择了一条最隐蔽的行军路线,并且,尽可能地抹去沿途的一切痕迹。”
“那些被放弃的营地,不是为了撤退,而是为了制造一种突厥主力已经远遁的假象,为他突袭马邑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这……这老狐狸!”单雄信忍不住骂了一声。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李铁柱急了,“他要是真奔着马邑去了,我们还在这盘龙山谷里干耗着,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战机?”
“不。”
李岩摇了摇头,脸上没有丝毫焦急,反而带着一丝成竹在胸的淡然。
“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走到沙盘前,将代表着汉王军主力的小旗,从盘龙山谷的位置拔起,然后,指向了盘龙山谷东北方向,一个标注着蓟州城的城池。
“传我将令,全军整备兵马,立刻回城,返回蓟州城!”
“回……回蓟州城?!”
众将闻言,无不大惊失色。
“王爷,那马邑怎么办?!”李铁柱急忙问道。
“是啊王爷,马邑城若是被突厥人攻破,后果不堪设想啊!”程知节也面露忧色。
“不必担心。”
李岩摆了摆手,脸上那抹讳莫如深的笑容,越发明显。
“我早就说过,大唐朝廷并非毫无作为。”
“更何况,我们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单纯地为了守住某一座城池。”
“萧山,你做得很好,你的一无所获,恰恰证实了我的判断,颉利可汗越是想要掩饰行踪,就越是说明,他确实是在进行一次秘密的突袭。”
“至于马邑……”
李岩轻描淡写地说道:“既然他想去,那就让他去,兵者诡道也。有时候,我们不需要亲自出手,只需要做一只安静的黄雀,看着螳螂和大唐那只蝉,互相争斗便可。”
“王爷的意思是……”
单雄信似乎捕捉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李岩点点头,“我们不介入他们之间的争斗,但我们,可以做那个,最终摘取胜利果实的人。”
“传令下去,全军回城!!”
随着李岩的命令下达,镇北军放弃了盘龙山谷的阵地。
以最快的速度,朝着蓟州城方向急行军。
几天之后,蓟州城外,北风萧瑟。
宽阔的官道上,镇北军如同一条蜿蜒的铁龙,裹挟着漫天风沙,全速向着城门急行。
将士们虽然面露疲惫,但行军队列依然严整,步伐坚定。
在队伍之中,一些将领的脸上,却隐隐带着一丝忧虑。
“老程,你说王爷这次,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
行军途中,单雄信策马靠近程知节,压低声音问道。
他的目光不时地瞟向前方李岩的帅旗,眼中带着纠结。
程知节咂了咂嘴,手里的马鞭轻轻拍打着马鞍,却没有直接回答。
他知道单雄信问的,是放弃马邑,回师蓟州城这件事。
“咱们王爷的脑袋瓜子,可不是你我这等粗人能琢磨明白的。”
程知节沉吟片刻,最终也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答案。
“不过,跟着王爷打仗,什么时候吃过亏?要不是王爷及时识破了颉利那老狐狸的诡计,咱们可就真成瓮中之鳖了!”
“话是这么说没错。”
单雄信挠了挠头,脸上还是带着几分困惑。
“可马邑毕竟是咱们的粮草重镇啊!要是真被突厥人给……”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话里的意思,在场的人都明白。
一旦马邑失守,汉王军的后勤补给将面临严峻考验。
一旁的王玄策闻言,也忍不住插话道:“二位将军,王爷当然知道马邑的重要性。但王爷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决断,想必有更深层的用意。”
他顿了顿,想起之前在盘龙山谷时,李岩那一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由得心中一动。
“我猜测,王爷此举,很可能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我们看似是放弃了马邑,实则是将计就计,引君入瓮。”
“只是这其中曲折,非我等所能看清。”
虽然心有疑虑,但经过盘龙山谷一役。
众将对李岩的信任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尽管私下里议论纷纷,却没有人再敢公开质疑。
李岩坐在马背上,耳听八方,又岂会不知道众将的这些小动作?
他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此时此刻,过多的解释反而会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迷茫。
“传我将令!”
“全军回城后,立刻抓紧时间休整,补充粮草,检查甲胄兵器!”
“另外,斥候部队,给我进一步扩大侦查范围,以马邑为中心,向四方辐射,任何风吹草动,都必须第一时间上报!”
“遵命!”
号令层层传递,镇北军将士们精神一振,齐声应诺。
……
蓟州城,城楼之上。
李岩手扶城墙,哪怕是他,在两天两夜的急行军后也多少有些扛不住了。
身后的蓟州城,此刻更显雄壮。
城墙上,镇北军的旗帜迎风招展,昭示着这片土地新的归属。
“夫君。”
李秀宁轻声走到李岩身旁,递过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
“城防已初步布设完毕,将士们也已尽数入城休整。”
李岩接过姜汤,小口啜饮,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全身。
“斥候那边,可有消息?”
李秀宁摇了摇头:“目前萧山那边尚未有关于突厥主力的确切消息。”
“马邑方向一片平静,没有任何异动。”
“反倒是幽州方向,突厥的零星部队有所收敛,似乎是收到了什么命令,开始向北撤退。”
“哦?”
李岩眉峰一挑,“看来,颉利这条大鱼,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狡猾啊。”
就在李岩准备转身离开城墙时,远处官道尽头。
一个黑点由小变大,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向蓟州城奔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最新章节,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最新章节,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