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狗贼!盘龙山谷的账,还没跟你们算清呢!”
“今日,便是你们血债血偿之时!”
王烈火的怒吼声,在山谷中回荡。
至此,图门所部,彻底陷入了绝境!
前后夹击,两侧受敌,再加上镇北军的士气如虹,突厥士兵们彻底崩溃了。
“投降!我们投降!”
“别杀了!我们投降!”
可程知节、单雄信和王烈火三员猛将,却根本不给他们投降的机会。
“投降?晚了!”
程知节怒吼一声,一斧将一名试图跪地求饶的突厥士兵砍翻在地。
“杀我幽州百姓之时,你们可曾想过放过他们?!”
“今日,一个都别想活!”
单雄信的金槊,不断地收割着突厥士兵的生命。
“杀光他们!为我冤死的兄弟们报仇!”
王烈火更是杀红了眼,手中的开山刀,舞得密不透风,血肉横飞!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怜悯的屠杀。
镇北军将士们,将心中积压已久的仇恨,尽情地宣泄在这些入侵者的身上。
血,染红了山谷,尸,堆满了河岸。
拔野古·图门,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突厥大将,在乱军之中被单雄信一槊刺穿了胸膛,坠马身亡。
随着主将的伏诛,突厥军队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纷纷溃散,四散奔逃。
……
与此同时,在距离此地数百里之外的北境草原深处。
李岩率领着一支五千人的黑骑,直插突厥腹地。
他们疾驰如风,所过之处,焚毁突厥人的部落,烧毁他们的草场,劫掠他们的牛羊,杀光所有抵抗的突厥士兵。
“王爷,前方发现一个突厥部落!”一名斥候飞马回报。
李岩勒住战马,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
“有多少人?”
“回王爷,这个部落规模不小,至少有数千人,其中能战之兵,约莫一千左右。”
“嗯。”李岩点了点头,“传令下去,全军突击!一个不留!”
“可是王爷……”斥候有些犹豫,“部落里……有妇孺……”
李岩的目光,瞬间变得冰冷,他看向斥候,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大唐的妇孺,可曾被放过?”
“他们的弯刀,可曾对老弱妇孺手下留情?”
“突厥人,从不讲仁慈。而今日,我李岩也不讲!”
“将士们,你们记住!我们是来讨债的!”
“杀!”
随着李岩一声令下,一支五千人,朝着那个突厥部落冲杀而去!
火光冲天,惨叫连连。
一夜之间,这个突厥部落,便彻底从北境草原上消失了。
……
幽州城,这座饱经战火与风霜的北境雄城,今日终于迎来了它最荣耀的时刻。
城内的每一条街道,都被自发涌上街头的百姓挤得水泄不通。他们挥舞着手臂,用最质朴也最热烈的欢呼,迎接他们心目中唯一的守护神——镇北王,李岩!
“王爷千岁!镇北军威武!”
“王爷回来了!我们安全了!”
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几乎要将幽州城的天空掀翻。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崇敬。盘龙山谷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捷,以及后续对突厥残部的犁庭扫穴,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了整个河北之地。
以一人之力,挽救北境危局,全歼突厥十五万精锐,生擒可汗,这是何等不世之功!
在百姓们心中,李岩早已不是什么大唐的藩王,而是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在世神明!
长街的尽头,镇北军的凯旋之师,终于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之中。
为首的,正是身披玄色王铠,骑着高大战马的李岩。他面容沉静,目光如电,仿佛这震天的欢呼也无法让他有丝毫动容。
在他的身后,李铁柱、程知节、单雄信、王烈火等一众悍将,个个昂首挺胸,脸上带着骄傲与自豪。
再往后,是数万名身披崭新甲胄,军容鼎盛的镇北军将士。他们步伐整齐,气势如虹,每一步踏下,都让大地为之震颤。
而在这支钢铁雄师的最后,则是数千名被绳索捆绑,垂头丧气的突厥俘虏。他们曾经是草原上最凶残的狼,如今却如同被拔了牙的病犬,在无数双混杂着仇恨与鄙夷的目光中,被押解着前行。
这支队伍,最终在幽州城中央最大的广场上停了下来。
广场中央,早已搭建起一座巨大的高台。高台之下,数千名突厥俘虏被士兵们粗暴地押跪在地,其中最显眼的,自然是曾经的突厥万夫长巴赫,以及其他被俘的突厥高级将领。
李岩翻身下马,在万众瞩目之下,一步步走上了高台。
“王爷!”
“王爷!”
他身后的将领们齐齐抱拳行礼,广场周围的百姓更是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李岩抬起手,轻轻向下一压。
瞬间,整个广场,乃至整座幽州城,都安静了下来。
数万人的欢呼,竟在他一个简单的手势下,戛然而止。
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用狂热而崇拜的目光,注视着高台之上那个宛如神祇的身影。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长街的另一头传来,打破了这片肃静。
“圣旨到——!长安信使到——!”
一声尖锐的公鸭嗓,显得与这铁血肃杀的氛围格格不入。
众人纷纷回头,只见一队身着华丽官服的队伍,簇拥着一名手持拂尘,面色倨傲的中年太监,正策马而来。
为首的太监高举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脸上写满了属于京城天使的优越感。
“镇北王李岩,何在?”
太监勒住马,居高临下地扫视着广场上的众人,将目光锁定在了高台之上的李岩身上,眼中带着一丝审视与轻慢。
他是从长安来的,是代表新皇李世民的脸面。
玄武门之变后,新皇登基,正是需要向天下展示皇权威严的时候。
这镇北王虽然立下大功,但在他看来,终究只是一个外放的藩王,是陛下的臣子。
“公公远道而来,辛苦了。”
李岩有些疑惑,但是并未动怒,只是平静地看着他。
毕竟前不久对方刚送来贺表,现在再次来人,估计是心里有些虚。
“今日,便是你们血债血偿之时!”
王烈火的怒吼声,在山谷中回荡。
至此,图门所部,彻底陷入了绝境!
前后夹击,两侧受敌,再加上镇北军的士气如虹,突厥士兵们彻底崩溃了。
“投降!我们投降!”
“别杀了!我们投降!”
可程知节、单雄信和王烈火三员猛将,却根本不给他们投降的机会。
“投降?晚了!”
程知节怒吼一声,一斧将一名试图跪地求饶的突厥士兵砍翻在地。
“杀我幽州百姓之时,你们可曾想过放过他们?!”
“今日,一个都别想活!”
单雄信的金槊,不断地收割着突厥士兵的生命。
“杀光他们!为我冤死的兄弟们报仇!”
王烈火更是杀红了眼,手中的开山刀,舞得密不透风,血肉横飞!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怜悯的屠杀。
镇北军将士们,将心中积压已久的仇恨,尽情地宣泄在这些入侵者的身上。
血,染红了山谷,尸,堆满了河岸。
拔野古·图门,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突厥大将,在乱军之中被单雄信一槊刺穿了胸膛,坠马身亡。
随着主将的伏诛,突厥军队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纷纷溃散,四散奔逃。
……
与此同时,在距离此地数百里之外的北境草原深处。
李岩率领着一支五千人的黑骑,直插突厥腹地。
他们疾驰如风,所过之处,焚毁突厥人的部落,烧毁他们的草场,劫掠他们的牛羊,杀光所有抵抗的突厥士兵。
“王爷,前方发现一个突厥部落!”一名斥候飞马回报。
李岩勒住战马,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
“有多少人?”
“回王爷,这个部落规模不小,至少有数千人,其中能战之兵,约莫一千左右。”
“嗯。”李岩点了点头,“传令下去,全军突击!一个不留!”
“可是王爷……”斥候有些犹豫,“部落里……有妇孺……”
李岩的目光,瞬间变得冰冷,他看向斥候,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大唐的妇孺,可曾被放过?”
“他们的弯刀,可曾对老弱妇孺手下留情?”
“突厥人,从不讲仁慈。而今日,我李岩也不讲!”
“将士们,你们记住!我们是来讨债的!”
“杀!”
随着李岩一声令下,一支五千人,朝着那个突厥部落冲杀而去!
火光冲天,惨叫连连。
一夜之间,这个突厥部落,便彻底从北境草原上消失了。
……
幽州城,这座饱经战火与风霜的北境雄城,今日终于迎来了它最荣耀的时刻。
城内的每一条街道,都被自发涌上街头的百姓挤得水泄不通。他们挥舞着手臂,用最质朴也最热烈的欢呼,迎接他们心目中唯一的守护神——镇北王,李岩!
“王爷千岁!镇北军威武!”
“王爷回来了!我们安全了!”
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几乎要将幽州城的天空掀翻。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崇敬。盘龙山谷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捷,以及后续对突厥残部的犁庭扫穴,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了整个河北之地。
以一人之力,挽救北境危局,全歼突厥十五万精锐,生擒可汗,这是何等不世之功!
在百姓们心中,李岩早已不是什么大唐的藩王,而是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在世神明!
长街的尽头,镇北军的凯旋之师,终于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之中。
为首的,正是身披玄色王铠,骑着高大战马的李岩。他面容沉静,目光如电,仿佛这震天的欢呼也无法让他有丝毫动容。
在他的身后,李铁柱、程知节、单雄信、王烈火等一众悍将,个个昂首挺胸,脸上带着骄傲与自豪。
再往后,是数万名身披崭新甲胄,军容鼎盛的镇北军将士。他们步伐整齐,气势如虹,每一步踏下,都让大地为之震颤。
而在这支钢铁雄师的最后,则是数千名被绳索捆绑,垂头丧气的突厥俘虏。他们曾经是草原上最凶残的狼,如今却如同被拔了牙的病犬,在无数双混杂着仇恨与鄙夷的目光中,被押解着前行。
这支队伍,最终在幽州城中央最大的广场上停了下来。
广场中央,早已搭建起一座巨大的高台。高台之下,数千名突厥俘虏被士兵们粗暴地押跪在地,其中最显眼的,自然是曾经的突厥万夫长巴赫,以及其他被俘的突厥高级将领。
李岩翻身下马,在万众瞩目之下,一步步走上了高台。
“王爷!”
“王爷!”
他身后的将领们齐齐抱拳行礼,广场周围的百姓更是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李岩抬起手,轻轻向下一压。
瞬间,整个广场,乃至整座幽州城,都安静了下来。
数万人的欢呼,竟在他一个简单的手势下,戛然而止。
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用狂热而崇拜的目光,注视着高台之上那个宛如神祇的身影。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长街的另一头传来,打破了这片肃静。
“圣旨到——!长安信使到——!”
一声尖锐的公鸭嗓,显得与这铁血肃杀的氛围格格不入。
众人纷纷回头,只见一队身着华丽官服的队伍,簇拥着一名手持拂尘,面色倨傲的中年太监,正策马而来。
为首的太监高举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脸上写满了属于京城天使的优越感。
“镇北王李岩,何在?”
太监勒住马,居高临下地扫视着广场上的众人,将目光锁定在了高台之上的李岩身上,眼中带着一丝审视与轻慢。
他是从长安来的,是代表新皇李世民的脸面。
玄武门之变后,新皇登基,正是需要向天下展示皇权威严的时候。
这镇北王虽然立下大功,但在他看来,终究只是一个外放的藩王,是陛下的臣子。
“公公远道而来,辛苦了。”
李岩有些疑惑,但是并未动怒,只是平静地看着他。
毕竟前不久对方刚送来贺表,现在再次来人,估计是心里有些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最新章节,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最新章节,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