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你休要觉着本王奈何不得你!”

  赵桓冷笑,武松静静地站着,等着徽宗出来,不再理会赵桓。

  见武松这等模样,赵桓心中愈发愤怒。

  徽宗穿着一袭道袍,身后跟着杨戬、蔡攸、林灵素三人。

  “微臣武松,拜见圣上。”

  “爱卿憔悴了。”

  徽宗见武松脸色阴沉,人也消瘦了不少,便出言抚慰。

  “谢圣上关心。”

  “微臣回京已有数日,南面方腊仍未平定,微臣今日便回去。”

  徽宗点头道:

  “你去便是,秦王的事情,朕会彻查。”

  “微臣告退。”

  武松非常干脆,转身便离开了长生殿。

  蔡攸看着武松离去,感觉武松的气质完全变了。

  等武松走了,赵桓说道:

  “父皇,武松无召回京,是死罪。”

  徽宗转头看向赵桓,目光带着冷厉,说道:

  “朕才是皇帝,轮不到你来说!”

  赵桓赶紧低头,说道:

  “儿臣有罪。”

  “你有甚么事情?”

  “儿臣请求派出使者,渡海过去,与金国结盟。”

  说到了正事,徽宗才缓和些,说道:

  “谁人为主使?”

  “儿臣请求让新科状元秦桧为主使,出使金国,缔结盟约。”

  徽宗点头道:

  “上一科状元是武松,他灭了西夏,平定了西陲。”

  “那便让秦桧去,他是这一科的状元,他若是能平定辽国,我也给他封侯。”

  徽宗觉得武松是状元,能灭掉西夏。

  那么,秦桧作为新科的状元,也应该能做到。

  当然,赵桓也这么认为。

  “儿臣领旨。”

  赵桓退出长生殿,到了讲议司。

  此时的张拱臣依旧做了讲议司的参详官,而王方平也做回了检讨官。

  秦桧则在讲议司里任职副检讨官。

  见到赵桓,几人起身行礼。

  “本王方才禀明父皇,让秦桧作为主使,出使金国,缔结盟约。”

  赵桓看向秦桧,参详官张拱臣问道:

  “听闻武松也去了长生殿,那厮不曾反对么?”

  赵桓冷笑道:

  “武松算个甚么鸟人,这朝廷姓赵,我是定王。”

  “他见了本王,须小心行礼,失了半分礼数,废了他的爵位。”

  赵桓语气嚣张,张拱臣附和道:

  “王爷说的是,日后待王爷继承大统,废了武松的爵位便是。”

  赵桓摆摆手,说道:

  “休要闲话,父皇已下旨,命秦桧为主使。”

  赵桓看向秦桧,吩咐道:

  “你速去鸿胪寺,找那钱金辅,派人手与你同去。”

  秦桧当即起身,拜道:

  “微臣领旨,这便去。”

  “你记住了,此事成了,你也有个封侯。”

  秦桧大喜,拜道:

  “微臣谢王爷恩德!”

  从讲议司出来,秦桧直接去了鸿胪寺。

  到了衙门里,鸿胪寺卿钱金辅赶忙客气接待。

  赵楷死了,内阁撤销,张吉、何正复等人突然主动请辞,去了应天府。

  所有人都以为武松失去了靠山,势力一夜之间全倒了。

  从今往后,蔡京、高俅又要卷土重来。

  聪明人都开始重新站队。

  而秦桧是蔡京的门生,钱金辅自然对他客客气气的。

  见钱金辅客气,秦桧心中暗喜:

  果然太师又得势了,如今再也不用低眉顺眼做人。

  既然得了势要,便要把权来使用。

  秦桧笑呵呵说道:

  “方才定王请了圣上旨意来,命我做主使,去金国商议结盟的事情。”

  “此事虽然由我主使,出使随行之人,还需钱大人安排。”

  钱金辅已经得到了消息,赶忙说道:

  “状元郎刚中了,便委任这等大事,必定前途无限的。”

  “此事我已知晓,定然安排得力的人手,跟随状元郎前去金国结盟。”

  秦桧对钱金辅的态度很满意、也很受用。

  说了些其他闲话,秦桧出了鸿胪寺,回太师府住着。

  此时的秦桧就在蔡京家里住。

  钱金辅则连忙安排人手,准备秦桧出使金国的事情。

  武松回到府邸,李馨已经收拾好了东西。

  把戴宗找来,武松让李馨三人把东西送往应天府,自己和戴宗马上就走。

  武松和戴宗一同出京师。

  这次,武松没有骑马,而是和戴宗一起漫步,缓缓走过街道。

  看着繁华热闹、人流如织的京师,武松感慨道:

  “谁能知晓,日后这里是一片丘墟。”

  戴宗知道武松的意思,说道:

  “二郎,不救他们一救么?”

  武松长叹一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我要成大事,岂能优柔寡断。”

  “再则,天意不可违,我已在朝堂说过了,谁人听我的?”

  “我只有自己动手,才能拯救苍生于水火。”

  汴梁一定会毁灭,这是定数。

  武松已经在朝堂上说过一次,告诫他们不要和金国结盟。

  可是最后呢?

  事情还是如此。

  徽宗不会听从,蔡京、高俅还在,就连赵楷也被毒死了。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千错万错,都是徽宗和蔡京、高俅的过错。

  武松已经努力过了,那条路走不通。

  戴宗跟着叹息,说道:

  “二郎有心为天下,奈何天下人不听从。”

  走过长长的街道,到了汴梁城外。

  李馨三人的车马队伍也到了城外。

  武松吩咐道:

  “你们到了应天府,去寻金莲便是,一切听从她的安排。”

  “若有事,可找应天府尹。”

  李馨三人应承了。

  戴宗拿出甲马,绑在武松腿上,又在自己腿上绑了甲马。

  烧了两道黄符,武松和戴宗瞬间不见。

  玉兰看着,呆了半晌,才说道:

  “这戴承旨的神行术好生了得。”

  李馨也第一次见识,果然不一般。

  舌姬催促道:

  “好了,主人已走,我等也速速往应天府去。”

  三人上了马车,催促往应天府赶路。

  武松离开京师后,用了戴宗的神行术,快如风雷,很快到了应天府。

  武松没有回家看看,直接往南走了。

  这一次不赶时间,到了夜里时,武松寻了一处地方歇宿。

  到了第二日天亮,再用神行术回到宜兴城。

  抵达的时候,已到了下午时分。

  何运贞派出的信使两天前才抵达宜兴城,大家都知道秦王赵楷被毒死的消息。

  赵楷平日里和武松一众人厮混,也如兄弟一般。

  听到赵楷死讯,大家都很愤慨。

  史进、扈三娘想带兵回京,为赵楷复仇。

  朱武急忙把几个人拦住,让他们等武松回来再说。

  到了这时候,武松终于回来了。

  史进激动地问道:

  “二郎,秦王真的被毒死了么?”

  武松坐下来,语气非常平静,点头道:

  “是,他被赵桓毒死。”

  “我等杀回去,为秦王复仇!”

  “大郎且坐下,此事不急。”

  “不急?怎的不急?我报仇从来不隔夜!”

  史进是个急如火的性子,只比鲁智深好些。

  赵楷被杀,他如何忍得过。

  武松说道:

  “我不屑于下毒、刺杀,我要光明正大地杀了赵桓、蔡京、高俅他们。”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武松,靠科举无敌!,我,武松,靠科举无敌!最新章节,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